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在宫里多年养成的思维习惯,让秦太监不由得暗暗怀疑,难道这个叫司聪的指挥,莫非是别人故意派到自己这里挖坑的?
  自己随手布置的闲子,才一天都不到,就告诉自己有了大突破,这怎么看怎么不真实。
  居然还翻了二十年前的旧案,你徐妙璟今年才多大?
  别说徐妙璟,他秦太监那时还在寒窗苦读做梦金榜题名呢!
  只有小说话本里,才会有这样的巧合啊,现实里还是要讲逻辑的!
  说实话,秦太监对二十年前的曹祖案一无所知,毕竟他到京师也才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想到这里,秦太监就对司聪喝问道:“二十年前,真是你灭了曹祖的口?”
  刚才徐妙璟单独拜见秦太监时,说了此事。
  但司聪突然听到这个,宛如炸雷一样的惊骇,秦太监怎么会知道这个事情的?
  秦太监暗暗评估了一下司聪的演技,居然没看出什么破绽,习惯性的问了句:“你有什么证据么!”
  徐妙璟听得无语,这帮太监的脑回路都是这样清奇吗?直接问凶手要杀人证据,这是什么思路?
  秦太监问完,也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蠢。
  却不料司聪跪着连连叩首,“当年曹祖上书的底稿,我偷偷藏在家中!但当初下毒,都是张侯爷所指使!”
  杀曹祖这件事,不被人知还好,一旦捅出来被人所知道,自己就跑不了!
  万一自己被拉到锦衣卫诏狱审讯,酷刑之下肯定还是会招的!
  再说秦太监为什么会知道?司聪想来想去,莫非是张延龄自己主动说的?
  越想越有可能,因为肯定不是自己说出去的,那就只能是张延龄泄露出去了。
  或许是为了把责任全推给自己?这个锅不能背,不然要死全家了!
  听到司聪的招供,秦太监苦恼的挠了挠头,这么久远的陈年旧案,还真有证据保存了下来?
  而且还主动招供给自己,要不要这么巧合?
  秦太监就不信这个邪了,以自己的机智居然还没发现破绽!
  他又派人连夜从司聪家里将二十年前的曹祖底稿取了出来,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然后次日进宫向天子奏请过后,从内书堂调了十几个有点文化的小太监,去皇史宬查阅当年的旧档。
  所幸还记得大致年月,不至于大海捞针。
  饶是如此,十几个人也是从上午翻到下午,才找出了当初江湖术士曹祖上书告发张延龄的原稿。
  秦太监将皇家保存的原稿与手里底稿亲自对照了一遍,也是骇然了……竟然大致相同!
  雾草啊!就是造假不能造到这种地步吧!就算是假的,也足以当真的用了!
  自己什么都没做,这么大的线索和证据,怎么就轻飘飘的到自己手里了?
  秦太监在宫里混了十多年,一直凭借的只有自身努力。
  但今天他却第一次知道,有一种感觉叫躺赢。


第三百六十七章 这么贤惠的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秦德威来说,只要能逼迫司聪服软,并跟着徐妙璟去找秦太监,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后面无论谁占便宜谁倒霉,都跟他这个小秀才没有直接关系了。
  他所要做的就是苟住,别被波及到就好,当然要带着徐妙璇一起苟。
  所以在西院与徐妙璟分开后,秦德威飞速往徐家赶过去。
  叫了几声门后,徐妙璇小心翼翼的开了门,左看右看后问道:“怎得只有你?小弟呢?”
  秦德威盘算了下,东厂那边就算有人想报复,也应该没那么快出现在这里。
  一边示意两个随从别跟着,一边带着徐妙璇往屋里走,“小弟今晚是回不来了,这个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啊,去屋里细细给你讲。”
  到了屋里,秦德威把头一埋,闷声道:“为了咱弟弟,我可真是累死累活操不完的心啊,最后好处都是他的……”
  正在这时,从另一边屋子里传来了几声沙哑的咳嗽声。
  秦德威疑惑的抬起头,徐妙璟不是已经被自己支走了吗?徐家怎么还有别的男人?
  这时候,从徐妙璟屋里慢慢踱出一位老者,对着秦德威说:“秦小哥儿许久不见了!”
  “原来是你!”秦德威顿时认出来了。
  此人就是当初徐妙璇姐弟流落南京时,一直跟随护卫的那位精悍老军。
  徐妙璇解释道:“回了京城后,我们姐弟这边没什么事情,杜爷便跟着儿子去过了。
  但小弟这次跟着秦太监查办张延龄案,我猜测可能会与其他衙门产生冲突。
  所以今晚便又把杜爷喊了过来,算是防患于未然。到了必要的时候,也多一人手可用。”
  秦德威:“……”
  还真是防患于未然,先把自己防住了!
  那就转移阵地吧,秦德威又拉住徐妙璇,“他一个人也不顶用,让他看家就好!璇大姐你跟我走!”
  那姓杜的老军不满的说:“老朽怎得就不顶用了?”
  秦德威就恐吓说:“你可知道,徐妙璟今晚为了抢人,打了东厂的番子!
  如果东厂派许多人来家里报复,你一个老头能顶得住?”
  徐妙璇连忙关切的问:“那小弟人呢?”
  秦德威答道:“徐妙璟没事,让他去秦太监宅邸了!但东厂知道你们住址,所以你不要留在家里了!”
  杜爷还在不服气的吹牛皮:“老朽退养前也是北镇抚司官校,与东厂番子档头多有相识的……”
  秦德威立即安排:“那你正好留着看家!别被人把家里花花草草打坏了!”
  徐妙璇抿嘴笑了笑,对秦德威说:“不必那么折腾了,我去隔壁张学士家里暂住几日就好。”
  秦德威质疑说:“突然说要去借住,也太打扰别人了吧?”
  徐妙璇又解释说:“因为我提前与张学士说过了,若遇到什么风险,可以去他们家躲避一下。
  正好我帮着老夫妻二人做做家务,也不算白白打扰,老夫人也很欢迎我去呢。”
  秦德威无语,女朋友太聪明机警怎么办?
  徐家隔壁也就是翰林学士张潮,虽然是个无权无势的扑街老翰林,但终究是资深翰林学士。
  这种翰苑词臣号称最清贵,是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是满朝文臣的门面。
  一般东厂番子真没那么大胆量,敢擅自闯翰林学士的家门打打杀杀。
  “做人呢,还是靠自己比较好。”秦德威绞尽脑汁的劝道:“能不麻烦别人,就别去麻烦了。”
  徐妙璇笑眯眯的问:“那你想带我去哪里避难啊?”
  秦德威立刻说:“去我那里就可以!我和冯家人住在一起,安全上问题不大。
  冯家那边有八个男丁仆役,我这边有两个,足以应付一般报复了。
  再说周边都是官员住宅,东厂番子也不敢过于嚣张到几十人过来报复。”
  徐妙璇深深看了秦德威几眼,“反正这辈子……罢了罢了,就跟你去吧。”
  秦德威本来没指望能说服,毕竟这时代观念不像五百年后那么开放。
  只是不甘心的随便劝了几句,但见徐妙璇突然肯答应,真是意外之喜。
  于是秦德威便急不可待的领着徐妙璇往外走,又经过匆忙赶路,回到了武功胡同住处。
  冯家人给秦德威开了院门,然后脸色古怪的禀报说:“有人在等秦先生!不敢让她进你的东院,就让她在穿堂等了。”
  秦德威十分诧异,这大晚上的,谁在等自己?
  这时候,一个窈窕的妙龄美人站在穿堂口,对着秦德威行礼道:“秦先生你惹了麻烦就跑,丢下奴家怎么办?”
  雾草!秦德威借着灯笼光线看去,不是任小意又是谁?
  “呵呵。”跟在秦德威身后的徐妙璇突然笑了两下。
  任小意走过来,看清了徐妙璇,便又对徐妙璇说:“奴家乃是西院乐女任小意,今晚遭了倒霉事情,这位姐妹你给评个理。
  秦先生和朋友今晚去我那里做客,奴家好心招待。
  然后他们却故意滋事,无缘无故的在奴家院子里打了东厂番子。
  再之后他们就不管不顾的甩手走人了,却让奴家怎么办才好?那东厂是什么衙门,姐妹你也应该知道的。”
  今晚只是想败败火,为何踏马的这么难!秦德威顾不上任小意,扭头对徐妙璇说:“你先听我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
  徐妙璇反问道:“我想的哪样?”
  也不等秦德威再答话,徐妙璇笑眯眯的指着秦德威,对任小意说:
  “你看看,这可是江左第一才子、轰动京师的四铁义士、一人力压嘉靖八才子的秦先生。
  为了你争风吃醋,不惜与东厂番子在你家大打出手,你脸上多有光彩啊,还想怎么样?
  你大晚上的跑过来,是不是就想把这个说法坐实了啊?”
  “不是我,是徐妙璟干的!”秦德威小声的辩解,但徐妙璇没理。
  任小意顿时感到压力山大,这种小心思被当面彻底戳出来的感觉,谁碰上谁尴尬。
  徐妙璇又继续说:“这位秦先生呢,不瞒你说,向来是个怜香惜玉的人。
  但他对你如此不上心,你也该有点自知之明啊,偶尔蹭蹭光就算了,纠缠太多就不好看了。”
  任小意脸色一阵儿青一阵儿白的,哪还有脸面呆下去,转身就走了。
  秦德威还在努力解释:“其实是这样的……”
  徐妙璇推了一把秦德威:“别解释了,走吧,你的屋子在哪里?”
  秦德威惊喜,难道今晚的好事还有戏?这么贤惠的吗?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失误!
  秦德威一边请冯家仆役帮忙收拾客房,一边先领着徐妙璇进了自己屋子。
  奢侈的多点了几根蜡烛,正所谓秉烛夜谈。
  半个多时辰后,徐妙璇蹙着眉头,揉着手腕出来,各自安歇不提。
  在之后的日子,无论外面如何风云动荡,秦德威真就苟在住处不出去了。
  在住处读读书补补课,闲来无事拉着徐妙璇手谈一局,也没那么枯燥。
  虽然很多事情都受了秦德威的巨大影响,但他却并不关心结果。
  因为他目前还能勉强预判大体历史走向,看的至少都是几年以后的结果,当下结果相对没那么重要。
  比如选拔部院官员入翰林这件朝廷瞩目的大事,十人名单经过多方博弈,最终人选终于出炉。
  呼声很高的嘉靖八才子,最终只有陈束、熊过入选。
  关心时局的人们细致分析后发现,这两个人共同具备一个特点,某位南京来的幕后黑手没有直接怼过这两位!
  按道理说,年轻人入翰林就被视为储相,在官场上是十分荣耀和瞩目的事情。
  大家普遍都认为,这次补翰林,奠定了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内阁格局。
  然而秦德威却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因为他知道这波翰林真不行,堪称集体扑街。
  其实也不能怪这届年轻人能力不行,原因也在于未来十五年的政局实在太撕裂,太不稳定了。
  原本历史中,从嘉靖十二年到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斩,十五年产生了六个首辅,一共换了九次。
  六个人分别是张孚敬、费宏、李时、夏言、翟銮、严嵩,其中夏师傅一人干了三次,严嵩干了两次。
  直到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杀,严嵩终于坐稳了首辅,政局才算彻底“稳定”下来。
  这样的环境,对于需要发育的年轻官员而言,是极度不友好的。
  九次换首辅,尤其严嵩夏言之间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