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环境,对于需要发育的年轻官员而言,是极度不友好的。
  九次换首辅,尤其严嵩夏言之间反复换,不知坑死多少人。
  就是预知历史走向的穿越者,想站住脚也要极费心思,更别说土著了,真就只能靠运气。
  如果说十人入翰林是明争,但另一件大事张延龄案就是暗斗了。或者说只有开始是暗斗,秦太监和毕公公的暗斗。
  但朝臣大都不知道具体过程细节,然后就一脸懵逼的被天子扔了个结果。
  嘉靖皇帝突然重提二十年前张延龄毒死曹祖旧事,下旨痛斥张延龄“阴图不轨”,命三法司会审张延龄。
  一时间群臣哗然,觉得这事实在太离谱了,从内阁到大臣,齐齐反对用这个罪名杀张家。
  但嘉靖皇帝再次下旨痛骂百官,仍一意孤行,认定张延龄该杀。
  这个时候,夏言微服出行,悄然来到武功胡同,找秦德威咨询。
  秦德威也不能不见,才听夏师傅说了几句,就明白夏言来意了。
  反问道:“老大人至此,可是想垂询宫中所思所想?”
  夏言也很坦诚的说:“圣心莫测,本不该妄加揣摩,但若不明圣意,又恐福祸旦夕。”
  秦德威又说:“连议礼派那些人,都上疏反对杀张延龄,老大人你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夏言叹道:“反对肯定要反对的,不可能逆大流而动。但是其间措辞如何写,才是最大的问题。”
  秦德威想了想张延龄被关十几年才被杀的下场,就回应夏言说:“皇上想杀张延龄,但又不想杀。”
  又怕夏师傅没明白,补充了一句:“皇上所想要的,大概只是一个制约昭圣娘娘的手段。”
  张太后当初是以皇太后身份选择嘉靖皇帝继位,若与群臣联手,法理上也是存在一点废立的可行性。
  嘉靖皇帝忌讳的就是这个,但他又缺乏手段制约长辈张太后,所以就只能拿张家来下手了。
  所以嘉靖皇帝的真实意图就是,判张延龄死刑,但一直不执行也不特赦,这样才能对张太后形成最强制约。
  夏言拍案道:“你我所见略同!”
  秦德威无语,你都能想到这些,还来问个什么?
  夏言解释说:“这个猜测不能不慎重,我心里也没有完全把握,一直七上八下的。
  所以就来听听你的想法如何,既然连你都这样想,那我心里就踏实了。”
  送走了夏言,秦德威对徐妙璇说:“这件事上,夏大宗伯会跑过来询问,但王大司寇就不会来,这就能看出二人的差别了。”
  上次张延龄犯了人命案是实锤,王廷相判起来问心无愧,最多就是用小技巧腾挪一下,减轻自己责任。
  但这次不同,皇帝纯粹就是胡来,非要用捕风捉影的“阴图不轨”定罪,并搞张家全家。
  王廷相这样正直有底线的人,自己信念比较强的人,肯定做不到跟着皇帝意图乱来。
  秦德威叹道:“大司寇不来问我,肯定是下决心抗疏到底了,所以不用问我。”
  徐妙璇并不是对政治一窍不通,突然想到什么,意识到小郎君可能出了事故,提醒说:“这样说起来,你岂不是有可能把大司寇坑了一次?”
  张延龄毒死曹祖的旧案,是秦德威帮忙搞出来的。
  如果重新审判,虽说是三司会审,而且又是满朝大臣集体反对杀,已经不只是刑部的问题了,但刑部肯定还是有点压力。
  雾草!秦德威暗暗吃了一惊,自己当初千算万算,竟然漏算了这点!失误失误!
  主要是在潜意识,总是忽略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王廷相变成了刑部尚书的事情!
  所以当初只想着帮徐小弟积攒功勋,就没考虑到刑部的压力。
  不行不行,承认出现失误有损自己英明光辉的形象!事后可以想办法弥补,但当面坚决不能认错!
  秦德威心念急闪,对徐妙璇长叹一声道:“这都是为了咱弟啊!这样的功劳,不给咱弟用多可惜,别的就顾不上了!你说你该怎么谢我?”
  徐妙璇反问说:“你想让我怎么谢?”
  秦德威拉起徐妙璇,“走,进屋说说这怎么谢的事情。”
  正在这时,马二又站在这边侧院月门叫道:“秦先生!刑部大司寇来了!”
  秦德威:“……”
  白夸了你王大司寇卓尔不群,结果你说来就来了,难道是兴师问罪来的?
  但无论如何,还是只能请进来见面,秦德威亲自去了大门迎接。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心虚
  王廷相与夏师傅一样,轻车简从微服出行,很低调的来到秦德威这里。
  在大门口,王廷相挥退左右,只单独与秦德威往里面走。
  边走边对秦德威轻斥道:“看你做下的好事,叫老夫很难堪!”
  秦德威本来就有点心虚,听到这里更忐忑了,难道自己曝光曹祖案的小策划事发了?所以王廷相来质问的?
  但你王大司寇也别这么激动啊!阴图不轨等同谋逆,皇帝非要这样定罪,那就不只是刑部的事情了!
  要么是锦衣卫东厂诏狱审问,要么是三法司会审外加东厂锦衣卫旁听,算是集体行为了,又不是你王廷相自己顶雷。
  再说满朝大臣从内阁到部院,全都在劝皇上,这种局面下,你王廷相反对杀张延龄也不会太突兀。
  “老大人不至于不至于,你也没什么难堪。”秦德威化解说。
  王廷相忍无可忍的怒斥道:“怎么不难堪?你竟然拿了老夫签发的刑部凭照,去那秦楼楚馆里面招摇!
  还被人以为是白嫖!这被别人知道了,却当面来笑话老夫,叫老夫无地自容!”
  秦德威连忙辩解说:“那是因为有个美人对我图谋不轨,这让我很不安心。
  老前辈你也知道,很多人想打我的,所以我不得不去查个究竟!”
  无论谁问起来,秦德威都是这样解释的,作为自己充当幕后黑手的掩护。
  反正后面司聪是秘密来的,又不是名人,没多少人注意到。
  至于和东厂番子打架,东厂也不会到处嚷嚷是为了什么打。
  王廷相冷哼一声,质问说:“你真的是去查事情?再后来,还听说你与别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老夫给你签发刑部凭照,难道你就是这样用来胡作非为的?
  而且还听说你拿着老夫从前给你的都察院驾帖,去吓唬别人!”
  秦德威疑惑的问:“事情传开了?不能吧?我在西院那里时,公开场合都是报徐妙璟的名字,谁认出了我?”
  “人家院里的姑娘认得你,当然乐意对外提到你!”王廷相只觉得秦德威今天莫名其妙的降智了。
  秦德威又貌似很关心的问:“不会有御史弹劾老前辈吧?”
  王廷相很不满的说:“你与老夫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肯定有人会往老夫身上牵连!
  都察院那边听说有御史要上奏疏,弹老夫一个擅权妄为,滥发凭照,老夫正在想办法压一压。”
  “不要!”秦德威连忙说:“就让他弹劾!最近正是多事之秋,老前辈正好借此避开!”
  按照大明的规矩,宰辅部院大臣一旦遭到弹劾,就得象征性上疏辞官,然后皇帝挽留,这是规定动作。
  这可太棒了!终于还有机会弥补失误!急中生智的秦德威还在继续支招:
  “老前辈你在被弹劾后,可以杜门谢客,做出在家待罪模样!
  这样张延龄案的风风雨雨,与在家待罪的老前辈你也就无干了,或许此时被弹劾还是好事!”
  王廷相疑惑的看这秦德威,半晌不语。
  秦德威还是心虚,被看得头皮发麻:“老前辈又想什么?”
  王廷相直言不讳的说“老夫有个地方想不明白,你秦德威大多数时候,无论对上谁都很矜持。
  如果别人遇到事情有所求教,都是要连催带问,你才会指点一二。
  但今日老夫还没有提到什么,为何你就主动热心出主意,叫老夫避开张延龄案?”
  秦德威:“……”
  王廷相总结说:“总而言之,你今天显得格外反常!”
  秦德威左右推脱说:“先不要管在下什么动机,老前辈你就说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吧!”
  王廷相义正词严的拒绝说:“可行是可行,但老夫身为刑部尚书,别人可以逃避,老夫不可以!
  如果刑部尚书遇到案子就闭门不出,岂不成了笑柄!”
  那秦德威就不明白了,如果不是为了寻求自保之法,那你王廷相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王廷相叹道:“作为刑部尚书,不能看着枉法冤狱产生啊。你可有什么办法,能让张延龄免死?”
  秦德威便道:“不知道老前辈明白否?张延龄现在本来就不会死,你再判他一个死刑,反而是救他命。”
  这意思就是,不判死刑,嘉靖皇帝就会一直喊杀,但若判了死刑,嘉靖皇帝反而可能就不喊了。等到年年秋决时,一直拖着不勾姓名就行了。
  王廷相不是不理解,但仍然说:“皇上向来多变难测,杀与不杀只在一念之间,如何才能彻底打消杀意?”
  秦德威叹口气,这些大臣们,还是没摸清楚与嘉靖皇帝打交道的经验套路。
  近五六十年来,朝廷大臣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祖孙三代皇帝。
  这三代皇帝虽然性格各异,但都有个共同特征,没什么心眼,而嘉靖皇帝则属于基因突变。
  大臣们一直适应了没什么心眼的皇帝,猛然遇到嘉靖这样的,老经验就不够用了。
  一直到了嘉靖朝中后期,大臣们才渐渐适应了嘉靖皇帝的风格,并锤炼出了糊弄皇帝的套路。
  但在嘉靖十二年,大臣们还都在艰难的摸索之中。
  所以王廷相才会迷茫,作为一个刑部尚书应该怎么和嘉靖皇帝讨论张延龄案?
  搞明白了王廷相纠结点,秦德威就指点说:“首先,老前辈最好别写明发奏疏,要写密疏。
  如果没有写密疏的权限,就请求觐见,而且是单独觐见,私下里说话,不要有其他大臣在场!”
  王廷相疑惑不解,他想问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啊。“这些形式很重要?”
  秦德威答道:“非常重要!皇上就喜欢私对私的交流!再说我下面要说的东西,也不适合公开讲!”
  王廷相更感兴趣了:“那你要老夫说什么?”
  秦德威近乎于大不敬的说:“别跟皇上扯什么律法之类的,那没用!皇上根本不讲理!
  您就说,京师有流言,陛下想杀张延龄是为了图谋张家财产!
  百姓还传言,大内今年要大兴土木,修两座太后宫殿,还要修大高玄殿等,皇上内库银子不够了,所以要拿京城首富张家来填补!”
  “噗!”王廷相一口茶喷了出来。


第三百七十章 记一次春游(上)
  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人们出游的高峰时节,皇帝也不例外,还没有修仙的嘉靖皇帝也要享受人间乐趣。
  在嘉靖十二年,西苑还没有建成为地上仙国,嘉靖皇帝还没有隐居这里当老神仙。
  此时西苑就是位于大内西部的一个水景大园子,具体用处全看皇帝心情。
  这日嘉靖皇帝兴起游春,在西苑“海上”泛舟,召了一批宠臣跟随出游。
  阁臣有大学士方献夫,外臣有吏部尚书夏言、礼部尚书顾鼎臣、京营总督汪鋐,左副都御史霍韬,礼部侍郎黄宗明。
  至于首辅张孚敬,因为身体生病的原因没有出席。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