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明白了,为什么许谷他爹隐士许隆一再强调,要他们两人抛下成见,在京师认真的跟着秦德威混,这就是老人的智慧啊。
  秦德威又看了眼手里的名单,不禁叹道:“为何这名单上不见老师你?
  论资历,老师是正德六年进士,论官阶,老师好歹是侍讲学士,足以称得上大翰林了。”
  张学士连连苦笑道:“自家人知自家事,我这样闲冷之人,皇上怎么会点我?
  再说我刚刚主持了南直隶乡试,会试没可能让我继续主持了。”
  秦德威宽慰说:“虽然这次不行,但以后必定还有机会!”


第四百二十二章 找工作难啊!
  秦德威重新审视了一遍手里的名单,然后又对张学士说:“老师您再指点指点,如果在这八人里进一步筛选的话,哪几个最有可能?”
  张学士皱眉深思熟虑了片刻后,便又答道:“以我来想,温仁和、张璧、孙承恩、王教、江汝璧这五人更有可能一些,他们君恩更重。”
  秦德威点点头,“好的!老师您的深意,我已经知道了。”
  张学士莫名其妙,他本人怎么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深意?你秦德威又知道了什么?
  但张学士这当座师的,又不好意思直接问。
  糊里糊涂的一直到拜见结束时,张学士还是忍不住了,旁敲侧击的说:“距离大比之期还有三月,你得知名单后,意欲如何备考?”
  秦德威慷慨而悲壮的说:“正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但坐家中,那些不好的罪孽,就由学生我来背负吧!”
  张潮:“???”
  没问就很迷惑了,问了反而更迷惑。
  从张座师家里出来,陈凤也是完全没理解的问道:“你说你要背负什么?”
  秦德威嘿嘿嘿的笑了几声,不着边际的讲了个冷笑话说:“你说,如果把名单上的人都干掉,咱们老师是不是就有机会了?”
  陈凤:“……”
  大佬你想讲冷笑话也要有点逻辑,那是八个资深翰林词臣,不是八个衙役!
  在南京时,看秦德威做事也不至于这么没底线啊?他到底想干什么?
  秦德威突然又阴森森的说:“玉泉啊,既然这份绝密名单被你看到了,那你也不是外人了。等用得着你的时候,可不要当叛徒临阵脱逃啊。”
  在北国寒风中,陈凤打了个冷颤,这画风不对啊!
  自己就是来考个试,顺便和许谷一起搞个组合扬名的,怎么又仿佛被牵扯进了巨大的阴谋里?
  在京师闯荡,如此可怕吗?而且这秦德威怎么突然变得像是个反派角色?跟着反派混,会不会被正派杀掉?
  陈凤还想说什么时,秦德威突然朝向老师邻居家门口,热情的打着招呼:“妙璟弟弟别来无恙乎!”
  今天对候补锦衣卫指挥同知徐妙璟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他正式结束了在京卫武学的学习生涯。
  因为他明年就十六岁,大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了!
  所以年底可以办理袭位手续,从此成为一名正式武官,领取皇家俸禄!
  锦衣卫指挥同知官每月俸禄是多少来着?徐妙璟走到家门口,正在幻想领俸禄时候,冷不丁就听到了招呼声。
  抬眼看到秦德威,徐小弟轻轻叹口气:“在这大喜的日子,怎么就碰见你了?”
  秦德威充耳不闻,仍然很热情的说:“自从年初一别,九个月不见,你也长高了不少啊!
  对了,我走之前送你的婢女如何?好用不好用?合不合心意?”
  徐妙璟顿时气更不顺了,你秦德威竟然还有脸提起这件事,枉我徐妙璟白叫了你一年姐夫!
  他忍不住就咬牙切齿的说:“好用,太好用了,就是岁数大了点!”
  秦德威拍了拍徐小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不喜欢岁数大的,就该早点说,我还以为你跟我一样呢。”
  徐妙璟差点又吐血,你那都是大几岁的,送我的婢女是大二十几岁的,那是一个概念吗?大姐姐和老妈子,那是两回事!
  忽然又听到秦德威说:“这样好了,上次是我失误,这次再送你一个婢女补偿,就按着你心意来,反正我不差这个钱。”
  “姐夫你是说真的?”徐妙璟惊喜的问。
  秦德威慈祥的笑道:“千真万确!总是哄你,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徐妙璟瞅了瞅自家门口,又试探道:“要不然,我先不回家了,去外面找个朋友家暂时呆着?”
  秦德威一把拉住徐妙璟,亲热的说:“别啊!我想念的不只是你姐姐,对你也很关心的,好久不见,一起说说话!”
  徐妙璟就只想到了一句话:无事献殷勤……
  虽然感觉姐夫有点肉麻,而且似乎别有心思,但为了梦想中的既美貌又年轻的婢女,徐妙璟就忍了。
  秦德威对陈凤挥挥手说:“你自己回去吧,告诉我母亲,我晚点回去。”
  进了徐家,徐妙璇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好了。
  有秦德威送的婢女李大娘帮忙,做这些家务就很快的,不像原来那么辛苦了。
  秦德威坐下后,就问道:“小弟成年在即,差事有没有安排?”
  徐妙璇有点意外或者叫酸意,将近一年不见,小情郎居然开口先问起小弟的事情。
  但说起这徐妙璟的工作问题,也是徐妙璇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袭了官位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实际职务问题。
  锦衣卫堪称是武官规模最庞大的一个卫了,主要是因为承担着恩荫封赏的重任。
  比如某人把皇帝哄高兴了,皇帝就顺手赏给一个锦衣卫官。又比如某人立了功,皇帝就赏给一个锦衣卫官的恩荫。
  如此膨胀下来,整个锦衣卫连武官加校尉小兵,此时几万人应该有了。
  所以只说锦衣卫官,对历史不了解的人会觉得很威武,其实在京城权力场上根本不值钱,像徐妙璟这样锦衣卫指挥太多了。
  有人有差事,有人只是闲差,有人干脆就没差事闲呆着,见过去动物园养大象的锦衣卫指挥吗?
  总而言之,在锦衣卫里根本不看官位,只看差事,也就是实际工作安排。
  徐妙璇也有点发愁,“虽说有厂公照应,但厂卫里水太深了,好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都有背景。
  小弟这样的新人,功劳苦劳都没有,资历也欠缺,想妥妥贴贴安顿好也不容易。而且就算强行给了位置,能坐得安稳更不容易。”
  秦德威豪气的大手一挥,大包大揽的说:“待我送小弟一份醒目功劳,叫别人无话可说!但先过了年再说,现在还没到时机。”
  徐妙璟忽然想起去年时,秦德威去西院胡同这种风月之地闹事,然后只报他徐妙璟名字的经历。
  便有点敏感的说:“我怎么感觉,你又想利用我?”
  秦德威拍案道:“什么叫利用你,这叫以文驭武!我大明的国策!”
  徐小弟还想说什么,被秦德威瞪了回去,妙龄婢女不想要了?
  徐妙璇连忙问道:“你是说真的?”
  秦德威反问道:“我什么时候说过假的?就是你怎么感谢我?嘿嘿嘿……”
  徐妙璇红着脸反将了一军:“这要看周大娘的意思了,我当然都可以啊。”


第四百二十三章 心惊肉跳
  陈凤回了武功胡同,想起秦德威那反派一样的邪门嘴脸,还是觉得心惊肉跳的。
  不多时,同住的许谷也回来了,陈凤就对许谷问道:“石城啊,京师这地界,真的如此可怕?”
  许谷只觉莫名其妙的,“有什么可怕的?”
  这许谷与陈凤不同,是嘉靖十年中的举,然后已经来过一次京师考试。
  算上这次,他两次到京师,也没感到什么可怕的,真不懂陈凤说的什么意思。
  陈凤想了想,许谷不是外人,秦德威也没说不让许谷知道名单的事情,就把今天经历说了一遍。
  然后又说:“怎么到了京师,秦板桥就变成这模样了?无缘无故的就说干掉名单上的人,且不说有没有做人的底线,只说言论也太夸张了,我听着就怕。”
  许谷不以为然的说:“他只是信口说大话而已,你听听就行了,何必往心里去!或许这叫入乡随俗,京师这边很多人都这么说话。”
  陈凤第一次来京城,疑惑的问道:“入乡随俗?京师本地人都这样?”
  许谷耐心解释说:“我并不是说本地人,京师这边的人不全是本地的,从各地来的都很多。
  在京的官员,求学的士子,经商的商人,服役滞留的工匠,大量聚集在京师,不知怎得就在京师形成这样浮夸风气了。
  比如说每到开春时,为了穿新,就是没钱也要卖了冬衣换身春季新衣,只为人前表面光鲜。”
  陈凤慢慢也就理解了,秦德威那样的说话口吻就是一种浮夸方式?
  他们赶考举子刚到京城这段时间,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去礼部报名。
  二是拜访走动所有可能会用上的关系,没准机会就在哪个关系里了。
  去礼部报名不用细说,都是程序化的事情。
  而拜访走动这样的事情,大多数时间也只能各自走动各自的,毕竟每个人的人际关系都不一样。
  秦德威在京城需要拜访的人并不算多,除了张学士之外,也就吏部天官夏师傅和刑部大司寇王廷相了。
  分别先派人去投了拜帖,约定好登门日期。然后就按着日子,先去拜访夏天官了。
  如今夏府大门外的车轿更多了,甚至造成了交通拥堵的现象。
  大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到了年底时候,各种拜访走动本来就比平时更多。
  第二,明年开春就是会试,因为运河原因,十一月初正是南方举子抵京的高峰期。
  而江西又是科举超级大省,来找夏师傅这个江西扛把子的人肯定数不胜数。
  秦德威在门外大致扫了一眼,就能得知,如今夏师傅比当礼部尚书时权势更盛。
  在门房投进帖子后,没有立即得到回话,秦德威也就只能等候了。
  从早晨一直等到了中午,还是没有被请进去,在门外顶着寒风的秦德威就有点不爽了。
  作为著名诗人、南直隶乡试五经魁,秦板桥感觉很久没有被这样慢待过了。
  不是他秦德威骄傲自大,太把自己当回事。他就想问问,你夏师傅是不是忘了,这个吏部天官怎么来的?
  就算你本人暂时忙碌无暇接见,那你府上的清客帮闲呢?先请进去喝杯热茶很难么?
  史料中说的真没错,这夏师傅果然在志得意满时就容易飘飘然,最后败给后来居上的严嵩。
  在府中,到了下午时候,夏言又送走了一批来自老家江西的士子。
  他翻了翻拜帖后,便吩咐道:“将金陵秦德威请过来。”
  不多久,便从门子那边来回报说:“秦德威不在,大概已经走了。”
  夏言错愕了片刻,摇摇头说:“随他去吧。”
  走就走了吧,不见也没什么损失。
  秦德威从夏府大门离开后,就去了刑部。
  一年当中,春季和秋季是刑部最繁忙的时候。冬天尤其临近年底时,一般就闲下来了。
  所以刑部尚书王廷相这会儿很有时间,秦德威直接就被领到了后堂。
  王廷相很诧异的问:“不是约定好了明日来家中拜访么,怎么今天就跑到衙署来了?”
  秦德威行个礼说:“今天把该走的都走完,然后就闭门读书备考了!”
  王廷相就笑道:“老夫瞧你这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