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国公徐鹏举突然想起了走亲戚,降尊纾贵的跑到徐指挥这里,摸着巨石看来看去。
  而徐指挥父子站在国公爷后面陪着,听到国公爷说:“三倍价钱,我买了!”
  徐老指挥很无奈,捂住徐老三的嘴,回复说:“国公爷你若喜欢,搬走就是!但就怕天赐老弟又来呱噪。”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2 。  c o  m 
  魏国公嘿嘿一笑,“我把它放在族学里,看叔叔还有脸来讨要么!
  不,没有徐家族学了,现在叫状元书院!毕竟是出过状元的地方!”
  徐指挥:“……”
  一夜之间,南京城忽然多了很多用状元作名字的地方。
  秦德威业师王以旌的私塾,挂上了“状元塾”牌匾。
  秦德威常去吃喝的武定桥太白楼,直接改名为状元楼。
  秦德威青溪宅所在的坊改名叫状元坊,门前的无名巷也改名叫状元巷。
  当初赶走过秦德威的大功坊社学,也很不要脸的改名为状元社学。
  就连再度翻红的王美人也得到一个新雅号,叫做状元红……


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住手!
  南方渐渐开始热起来的五月,北国还是那么凉爽。
  按道理说,秦德威在辽东广宁城见到父亲后,就算是完成了探亲任务,可以考虑回程的事情了。
  但是秦德威对辽东改革试点工作过度热心,想着“扶上马送一程”,指导一下巡按御史曾老爷的工作。
  于是就在广宁城多呆了几天,在挨打的边缘疯狂试探。
  与此同时,秦德威也跟着李小娘子练了练骑射功夫。
  虽然号称读书人,但他毕竟是个少年男儿,对各种运动项目还是有着浓厚兴趣的。
  想想在五百年后,马术都是贵族运动,而现在,广宁城内外上千军马随便自己挑。
  五月下旬,秦德威感到曾后爹的忍耐可能逼近了极限,再“指导”下去真有可能挨打,便提出告辞回京师。
  临走前,秦德威就询问了一下亲事问题。
  曾后爹就嘱咐道:“徐家大姐儿是个贤妻良母,成亲自然是极好的。但十一月时,我将任满回京师接受考察。
  你回去问问徐家大姐儿,如果她愿意等半年,就等我回京师后成亲。如果她想早些成亲,就不用管我了。
  她多年来对你助益极大,一切任凭她自愿,你不可辜负了她。”
  趁着还没到酷暑,秦德威在一个清晨,躲开李小娘子,偷偷的从广宁城出发了。
  对于这段感情的未来,秦德威也头疼。
  如果半年后李成梁他爹刷够了功劳,跟着曾后爹来京师办袭官手续,而李小娘子又真的跟着过来,那更头疼。
  但那也是半年后的事情了,目前先不想了。
  六月初的时候,秦德威回到了京师。
  先问过徐妙璇意见,她愿意让婚事尽善尽美,男方父母都在场,所以就等曾后爹回来再办婚礼。
  都等了四年了,也不差再多等半年。
  不过秦德威这次再回京师,虽然只是时隔两个月,但朝堂有点物是人非之感。
  走之前,首辅是张孚敬、次辅是方献夫;再回来,都没了!
  走之前,管部兵部尚书、总督京营是汪鋐;再回来,也没了!
  现在内阁有两个人,原排名第三、低调老好人李时充任首辅;
  资历更老但却没什么人缘的翟銮继续当大学士,或者叫次辅也无所谓,反正内阁就两个人。
  关于内阁人数,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一个人能顶得住,五个人也不嫌多。
  一般情况下三人为佳,算是比较常见的、标准化的人数。
  但两个人也足够用了,嘉靖皇帝好像暂时没有增加人数的想法。
  所以夏师傅心里再痒痒,也只能先痒痒着。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等着吧!
  另外汪鋐致仕后,手里职务一分为二,兵部侍郎、宣大总督张瓒回京,出任掌管兵部事务的坐堂兵部尚书。
  至于总督京营差事则交给了王廷相,于是王廷相的职务全称看着也奇葩起来了。
  为:刑部尚书(坐堂),兼兵部尚书(虚衔)、提督京师十二团营。
  但王廷相这个兵部尚书是为了搭配提督十二团营加的虚衔,并不管兵部事务。
  他实际管的还是刑部,只是新加了京营。
  大明官制就是这样,一个部可能有好多尚书和侍郎,但大部分都是虚衔,具体干什么看差遣。
  对王廷相老大人这样的事业型官员,天子将总督京营的重任交到自己手里,那当然是意气风发了。
  秦德威回京后,按关系远近逐个拜访相熟的老前辈,并送上来自辽东的土特产。
  第一个是张学士张老师,第二个就是王廷相了。
  “没想到陛下对老夫如此信重,不但加了京营重任,还没有免去刑部官职,如此殊遇,粉身碎骨也难报君恩之万一啊。”王廷相有一点点小得瑟的说。
  其实在官场上,看着奇葩的官职往往也是特殊荣耀,一人兼领两部尚书确实也是值得夸耀。
  秦德威端着茶盅直撇嘴,一脸不以为然的模样。
  王廷相就质问道:“你那是什么表情?”
  秦德威答道:“老大人你怎么没去当那个管部务的坐堂兵部尚书?只总督京营有什么意思。”
  王廷相感觉自己被小瞧了,不忿的说:“总督京营也是至关重要的职务!”
  秦德威又说:“我的意思是,新掌部务的兵部尚书张瓒就是个垃圾啊,我替老大人你感到不平。”
  就目前秦德威接触到的大臣,甭管是敌是友,大多数还是稍微要点脸的,但这个张瓒就属于那种完全不要脸的。
  不要脸到身为一个文臣总督去巴结武定侯郭勋……
  在历史上,这位张瓒当了七年兵部尚书,贪财受贿无所不为,嘉靖朝边事就是从此人手里开始败坏的。
  王廷相听到秦德威嘴里又是垃圾话,不愿再多说这个张瓒,就改口道:“你回来后,述职考察的事情开始办了吗?”
  秦德威很迷茫:“考察?谁考察我?”
  王廷相顿时气笑了:“你当了钦差,结束差事回京,按制度当然要接受考察!”
  但他笑完就发现,对秦德威差事的考察,从制度上确实挺让人迷惑。
  比如说一个普通钦差,一般是挂都察院官衔。办完差事后当然是回都察院交还关防,并述职和接受都察院考察。
  可秦德威是因为事态紧急,临时以翰林官直接当钦差,那么结束后谁来负责考察?
  在清贵的翰林院,有这种考察官员平乱工作的业务吗?至于其他衙门,谁又有资格考察翰苑词臣?
  王廷相稍加思索后得出一个答案:“看来只有内阁了。”
  这并不是因为内阁地位高,而是内阁与翰林院理论上是一个系统的,内阁源流就是从翰林院分支出来的,从制度上说不算外人。
  所以秦德威这种文艺钦差,只能让内阁考察了。别处都不合适,太坏规矩。
  想到这里,王廷相突然幸灾乐祸起来:“看来你要落到翟阁老手里了!”
  现在内阁就两个人,首辅李时和大学士翟銮。就考察秦德威这点破事,总不能真吃饱撑着让首辅来出面,那就只能是翟銮了。
  至于翟阁老与秦德威的恩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年前翟阁老拉拢嘉靖八才子扩张势力被秦德威搅黄了。
  看王廷相这模样,秦德威不屑地说:“有什么可怕的?翟阁老在内阁时间有多久还不一定呢。”
  王廷相忽然大惊失色:“你住口!”
  秦德威很懂,点头道:“对,祸从口出,我不说了!”
  王廷相感觉自己说的不对,又叫道:“不是住口,是住手!刚走了两个大学士,你别再折腾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秦德威刚回到京师,对京城的舆情不是很清楚,所以没听明白王廷相老大人的意思。
  刚走了两个大学士,与他秦德威又有什么关系?
  但他随即又听到王廷相说:“你一个刚入官场的小翰林,千里之外出手攻讦,导致首辅次辅齐齐致仕,也真是够了!”
  于是秦德威终于全明白了,原来京师这边人都以为是自己干的!
  但那明明是冯经历脑洞大开擅自操作,写了奏疏弹劾三奸,却不料自己竟然替冯经历背了黑锅!
  秦德威感觉太冤枉了,又不知从哪里解释,只能恳求说:“请老前辈务必相信我,那并不是我指使的,我事先也不知情!”
  王廷相叹口气道:“老夫可以勉为其难的假装相信你,但你去站在长安右门外,询问过往官员,看有几个相信你的?”
  秦德威只想大骂老天,六月份这么应景的月份,也不下一场飞雪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无话可说,秦德威起身告辞。
  按照大明制度,任何一个钦差回到京师后,都必须先交还印信,并完成叙职和考察,然后才能做其他工作。
  秦德威也不能例外,所以也只能老老实实写了个叙职详文,然后去了翰林院。
  如今掌管翰林院事务的人是吏部左侍郎兼掌院翰林学士董玘,也就是张老师提到过的,让秦德威学习的那位榜样人物。
  秦德威将叙职详文递交上去时,董学士真有点懵。
  他在翰林院干了三十年,从没见过这种考核审察平定乱兵差遣的业务。
  或者说,从没哪个清贵之极的翰林官竟然撸起袖子,直接就悍勇无匹的单骑入营,趟平乱兵了。
  这事真不归翰林院考察,但又不能把翰林词臣扔给都察院。
  所以如同王廷相所预料的那样,董学士就上报给翰林院驻宫内分支机构内阁了。
  然后大学士翟銮主动揽下了此事,首辅李时根本不会争这个。
  说起这位首辅李时,在秦德威穿越来的第二年就是大学士了,但几乎完全没有存在感。
  他在历史上做了七年大学士,其中还当了三年左右首辅,但在后世却默默无闻。
  就连很多对明史感兴趣的人,都没听说过这个首辅。由此可见,此人低调老实到了什么地步。
  又有几个人知道,严嵩能入阁,就是接替病逝的李时?
  在嘉靖朝当首辅,能当到与世无争的地步,李时绝对是独一份了。
  闲话不提,就说大学士翟銮拿到考察秦德威的权力后,便公开放话了。
  说最近年轻人有点嚣张,他作为老前辈要小小的教训一下年轻人。所以秦德威别想在考察里轻易过关,谁来讲情也没用!
  其实翟大学士很清楚,基本不可能真把秦德威怎么样,但就算能够刁难一下秦德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增加自己威信的手段。
  现在首辅李时性格上比较低调软弱,而自己这个大学士如果强势一些,轻易就能实际操持内阁权柄!
  而其他大臣们纷纷表示,翟阁老您请便,没人想妨碍你。
  当然,如果您真取得了成功经验,大家还可以一起观摩学习。
  随后秦德威作为备受关注的另一方,却突然沉寂了,让看客们有点迷惑,这完全不符合秦德威的人设。
  难道秦德威对上翟銮,就这样示弱了。
  本来翟銮大学士按照规矩,传唤秦德威当面接受考察,地点定在午门外东朝房。
  但秦德威却以准备结婚为名义,请假在家。
  前文介绍过,对新科进士而言,第一年可能是人生最逍遥自在的时光。
  他们可以在六部观政几个月,也可以请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