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学生-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夏阁老还是选了严嵩,那秦德威未来也只能下定决心,继续“黄雀在后”了。
对秦德威和夏言都非常熟悉的王廷相又生出一个感触,但不能对人说出口。
有人说过,秦德威有可能是下一个李东阳或者杨廷和,但王廷相觉得那都是瞎扯淡。
秦德威与李东阳、杨廷和除了少年登科之外,有哪点像了?
以王廷相的识人功力,他认为,秦德威的真正面目,其实是一个超级加强版的夏言。
第五百一十章 看不见的手(上)
严嵩终于抵达了京师,在大学士夏言的极力推荐下,嘉靖皇帝在文华殿接见了严嵩。
老文青严嵩从形象到谈吐,还是很让嘉靖皇帝欣赏的,便下旨嘉奖严嵩。
这个消息传出来后,大臣们便知道,在礼部尚书的争夺中,毫无君恩的礼部左侍郎湛若水实际上已经出局了。
就算你湛若水能在廷推中出头,但送到皇帝那里御批时,很可能还是要被否决。
这就是大学士夏言的阳谋,走最高层路线,压制不同意见。
此时唯一能与严嵩角逐礼部尚书的人,便只有左都御史霍韬了。
虽然霍韬表示,他一点也不想要这个礼部尚书!但总有起哄架秧子的人啊。
转眼间到了第二轮廷推的日子,各路大员早早起来往东朝房赶。
王廷相走到院子中,抬头望了望天,今日天气还是不错。往外走的时候,再次听到了几声喜鹊叫声。
然后就在大门外,看见左赞善兼修撰秦德威。
王廷相不是傻子,对秦德威上次的行为早就回味过来了。
打个比方,就像是五百年后的找名人蹭合影,王廷相就是被蹭的那个。
“你怎么又来?”王廷相有点嫌弃的质问。
秦德威热情的说:“就是路过而已,凑巧遇到老前辈!正好一起走走!”
王廷相作色道:“你又不参加廷推!老夫自己过去便可!”
你秦德威要搞清楚,今天老夫跟你未必是一伙的!
秦德威叹口气,很哀怨的说:“想当初老前辈刚到京师时,连什么嘉靖八才子都不服你,一帮二十几岁小年轻踩着你刷名望。
那时候老前辈你多么礼贤下士,对晚辈我又是多么看重,到哪都要强拉着晚辈帮你挣脸面。
到如今三四年过去,老前辈您成了气候,两尚书加京营总督了,居然连与晚辈同行都不肯了。
难怪别人都说,贵易友……”
王廷相深吸一口气,默念一句“殴打翰林是不对的”,钻进了轿子。
秦德威翻身上马,跟在轿子旁边并行,王老大人的随从们跟秦德威也熟,就没赶人。
到了长安右门,下马下轿登记,秦德威还是紧紧跟着王廷相。
虽然王廷相全程黑着脸不说话,但秦德威却故意抬手指东指西,在旁边自言自语的说个没完。
只是看在别人眼里,王廷相和秦德威也像是边走边说,画面非常和谐。
踏马的,这俩人肯定又在一起谋划廷推的事情。
直到王廷相进了东朝房,他终于感到世界清净多了。虽然东朝房里有几十号人,但真比秦德威一个人清净。
看着人数差不多,吏部左侍郎周用便开始主持廷推。
资深掌道御史桑乔开口提议道:“如今空缺的不只是吏部、礼部,南京礼部也空缺了,不如一起议论了。”
听起来很正常的提议,没什么奇怪的,南京礼部尚书也是尚书,当然可以放在一起推举。
顿时就有聪明人自以为发现了真相,敲定新的南京礼部尚书人选,似乎对霍韬有好处。
这样的话,到京师叙职的严嵩就肯定回不去了!
回不去南京的严嵩,在整个朝堂的通盘考虑下,就只能在京师当礼部尚书了,不然其他职务很难安排。
那么如果严嵩当了礼部尚书,霍韬就不用被架上去做礼部尚书了。
大概霍韬也想到了这点,顿时感觉这个提议真不错!
主持廷推的周侍郎倒是没多想,便开口道:“如此也可,诸君先说说这南京礼部。”
这也是老规矩了,从最弱的位置开始。
桑御史对周侍郎笑道说:“何须另推别人,我看少冢宰你就很合适!”
众人齐齐诧异,这又是哪一出?
只有周用周侍郎久久无语,他只是个主持廷推的工具人而已,怎么忽然就推到自己头上来了?
答应下来,还是不答应?在京师吏部当左侍郎,好歹也是位列中枢,南京礼部尚书能干啥?
周侍郎想了片刻,便对桑御史道:“多谢桑大人举荐。”
他主要考虑了三点,一是正二品尚书位置就那几个坑,机会很难。
二是自己都六十岁了,再争实权还能有多少奔头?三是南京距离老家苏州近,去南京做官舒适。
如果能成的话,就顺水推舟吧。
王廷相疑惑的望着桑御史,他也是当过左都御史的,对桑御史的底细很清楚。
这位桑乔已经连续当了四年御史,所以如今也是资深掌道御史,有资格在这里列席发言。
但关键因素在于,桑乔是江都县人,与曾铣同乡同年,算是秦德威的叔叔辈,与秦德威关联密切!
所以王廷相敢断定,桑御史的言行都是秦德威指使的!
王廷相看着桑乔,桑乔却也看向王廷相,问道:“大司寇你怎么看?”
踏马的,王廷相还能怎么看?当然是赞同桑乔了。
今天默认的主角之一,吏部尚书位置的有力竞争者之一、现任户部尚书许赞见王廷相率先赞同,也就顺水人情的赞同了。
霍韬对此无所谓,同样说:“我看周大人可以!”
周侍郎本人都没意见了,又有如此多大佬的推举,别人自然也犯不上做恶人。
再说周侍郎六十岁的人了,论资历也很深,升到南京当尚书也算是应该的。
今天廷推的第一个结果出来了,推举吏部左侍郎周用为南京礼部尚书。
这个不叫通过任命,只能算推举。廷推结束后要把结果汇总奏报给皇帝,等皇帝御批了才算正式通过。
然后周侍郎又说:“那吏部左侍郎推举何人?”
如果他被推举到南京礼部,那吏部左侍郎又空缺了,按照规定,正三品以上职位都要通过推举程序。
说起这个,众人就摩拳擦掌了。
尚书太硬了,大多数人其实都插不上手。但吏部左侍郎这种三品位置,谁都有合适人选,说不定就成了呢?
今天出了一把风头的桑御史再次率先发言:“原总理河漕的王以旂劳苦功高,年资亦深,可以推举为少冢宰!”
对王以旂这个名字,大家不太适应,默默的在心里面,把王以旂的标签改成了“秦德威师叔”。
然后大家纷纷发现,这么改了后,感觉就有内味了!还是老规矩,先看看大佬们的态度。
如今吏部和礼部空缺的情况下,在场的第一档次大佬有五个。
分别是户部许赞、兵部张瓒、刑部王廷相、工部林庭(木昂)四个尚书,再加上一个左都御史霍韬。
如果没有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许赞就是名义上地位最高的,桑乔对许赞行了个礼,问道:“大司徒以为如何?”
许赞瞬间也考虑到了三点,第一,这是秦德威的师叔!
第二,秦德威与王廷相是合伙同谋,他想当吏部尚书,也急需王廷相在廷推中的支持!
第三,王以旂是上次敢跟霍韬捣乱的人,是可拉拢对象!
所以许尚书果断开口道:“王以旂总督河漕,治理徐吕二洪,功绩显著,理当晋升!”
众人立刻就意识到,大司徒许赞居然如此强力的推举秦德威师叔,这就是有情况!
王廷相有点怀疑,是不是秦德威私下里勾搭过许赞了?
许赞发言后,众人又纷纷看向第二位的兵部尚书张瓒,但张大司马却没说话,仿在再等待什么。
霍韬皱着眉头,犹豫良久后咬牙道:“推举王以旂可行!”
还是那句话,人总会被形势逼着理智的。秦德威说过两次了,得加钱!
如果这会儿不稳住王以旂,那王以旂回头再拼命推举自己当礼部尚书,疯的就是自己了。
再说只是一个吏部侍郎,影响不了大局,给就给了!
王廷相洞若观火,发现许赞、霍韬这两边都不想与秦德威“开战”,所以很姑息……
其实王廷相是全场最清醒的人,他知道秦德威硬实力虚得很,不然秦德威哪还用硬蹭自己?
可一直在虚张声势的秦德威,偏偏就吓住了人!
这便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王廷相暗暗叹道,人首先要克制内心的恐惧啊!
等霍韬表完态,兵部尚书张瓒便也点头道:“王以旂甚好。”
这样在五个大佬里,有三个同意了。至于刑部尚书王廷相,不用问就知道了,这可是秦德威师叔!
而工部的林尚书倒是想提个另外人选,但是看这架势,提了也白提,就摆摆手弃权。
最终五个大佬里,有四个人推举秦德威师叔,那别人更不必白费力气了。
所以今天廷推的第二个结果出来了,原河漕总督王以旂被推举为吏部左侍郎。
这个结果,还是让绝大多数人羡慕的。为什么跟秦德威关系密切的人,都能莫名其妙的获得升迁?
天下有三十来个督抚,几十个布政使按察使,都是封疆大吏或者方面大员,可朝廷里的位置却是有限的。
王以旂这样直接一步到位,迁为最要害的吏部实职左侍郎,品级虽然不变,但算是升了。
四个尚书加一个左都御史支持,不服气的也没办法。
站在角落里王以旂的如在梦中,回京叙职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居然如此容易被推举到最要害的吏部当左侍郎。
在自己看来千难万难的事情,怎么在秦德威手里就如此轻松?
今天的秦德威主力代言人桑御史看了看暗自激动的王以旂,笑而不语。
这才到哪,好戏还在后面,侍郎只是个保底,今天的最终结果还不一定。
第五百一十一章 看不见的手(中)
对于一个动辄宅居深宫的大明皇帝来说,经常记不清那么多官员,大部分大臣可能都只是奏疏上的一个人名。
能把内阁、翰林词臣、部院堂官都认识清楚,就是很不错的皇帝了!
大部分普通人,可能连这次廷推出现过的几位高官人名都记不全。
让这样一个皇帝,独自钦点所有大臣的任命,哪怕只管大员,那感觉也像是要人正确组装几百个陌生零件,实在是为难人。
所以不是皇帝不想彻底人事集权,而是真没那个精力,能同时亲自操纵几百个职位的不停连锁变动。
于是才会有了朝臣集体廷推制度的出现,中低级官员推选授权给吏部,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推选授权给廷推。
此外边镇督抚由吏部和兵部推举,内地督抚由吏部和户部推举。
翰林、内阁又另成一套体系。
反正无论怎样,最后人选都会奏报给皇帝,皇帝负责御批,或者否决。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有特别碍眼的人,皇帝也懒得挑剔。在皇帝眼里,都是一个个零件,谁当什么官似乎都差不多。
只有阁臣、翰林、天官这三种最靠近皇帝的职位,皇帝可以一句话就定下人选并传旨昭告。
至于其他情况,如果皇帝特别欣赏某人并想提拔的话,必须先下旨给吏部,走一遍程序才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