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八才子过半都已经离开京师了,自己这个新的旗帜人物又沉迷于应制诗,京师还有什么文坛可言。
  再说京师这地方跟南边不一样,政治才是主流,自己哪有心思搞文坛建设。
  哎,文坛没落如此,都是因为自己不负责任啊。
  但考虑再三后,秦德威便郑重的对王忬说:“少年人当以学业为重啊,不要过度沉迷诗词文艺。
  令郎实乃可造之材,可以跟我去翰林院游赏,并给令郎寻一位学问精深的翰林当老师。”
  王世贞:“……”
  跑了两三千里路,还是要上学?可别人嘴里的秦前辈,并不是这样的啊!
  王忬大喜:“那敢情好!听说翰林教过的学生,最后大都能中进士!”
  自家儿子这一首吹捧拍马的诗,简直太值了!没想到秦德威如此喜好这口!
  秦德威一边与王忬聊天,一边又顺手拆开了文征明的信。
  看完后脸色古怪的对王忬说:“文前辈怎么对乡试事情感兴趣了?”
  王忬答道:“我年初拜访文前辈时,他好像又有参加乡试的心思了,也不知道今年南直隶的主考官是谁。”
  秦德威诚恳的说:“如果他知道了主考官是谁,可能就不想参加了。”
  王忬莫名其妙,难道主考官是个仇人?
  还有,主考官都是最后关头才由皇帝钦定的,秦德威为什么现在就能确定?
  秦德威不好说什么,只是抬起手指头,指了指自己。
  王忬骇然,若是如此,那文征明真有可能十分羞耻,打消参加乡试的念头!
  又过两日,冯老爷正式出京,去扬州上任。
  秦德威带着李小娘子,到郊外官亭给冯老爷送行。
  现在秦德威出城,一般都带着李小娘子,给自己的安全加一层保障。
  美酒三杯,临别依依。
  冯老爷叹道:“这些年来聚少离多,虽天涯若比邻,但下次相见,不知何年何月了。”
  秦德威微笑着说:“也许很快的。”
  如果真当了南直隶乡试主考官,那肯定路过扬州啊。
  忽然听到马蹄声阵阵,有几名骑士冲了过来,看服色乃是锦衣卫官校!
  为首之人远远叫道:“秦学士接旨!”
  在冯老爷的瞠目结舌中,锦衣卫官校迅速宣旨。
  任命奉训大夫、侍读学士、兼鸿胪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秦德威为南直隶嘉靖十六年丁酉科乡试主考官!
  按照惯例,主考官接到旨后,第一时间就要上路,尽可能防范与外人接触。
  秦德威一脸懵逼,难道就这样走?还没跟家里打招呼呢!
  冯老爷抓耳挠腮,想与秦德威说话,问问到底什么情况,但被锦衣卫挡住了。
  然后几名锦衣卫官校围住了秦德威,恭恭敬敬的说:
  “秦学士请吧,我等已经领了勘合,沿途有驿站供应,无需多虑。
  另外今晚先住在通州,衣物之类的东西,我们现在可以派人去家里取了送到通州。”
  李小娘子忽然一脸兴奋的叫道:“带上奴家!带上奴家!”
  以当今正常的信息传递效率,京城这边发生的事情,想传到南京也不知什么时候了。
  但有些特殊的事情,就一定会有人传。
  所以秦德威还在半路上的时候,他当主考官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南京城。
  七月二十日,在秦德威的“母校”,也就是江宁县县学,本来是返校聚讲日。
  但恰好县衙那边送来消息,说本次南直隶乡试主考官乃是金陵出去的状元秦德威。
  整个县学立刻就像是沸水开了锅一样,数十名准备参加乡试的考生只想载歌载舞。
  一位已经参加过五次乡试、年过四十的老生员热泪盈眶,振臂高呼:“终于有救了!”
  不能怪诸生失态,这年头参加考试最大的优势,就是跟主考官人情熟啊。
  上次乡试,南京城两县加起来只有三个人中举,江宁县只有秦德威中举,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概率!
  但如果秦德威来当主考,江宁县录取人数怎么也得增加到十倍吧,甚至十几倍也有可能。
  假如有五十个江宁县考生,取中十个到十几个,这又是什么概率!
  南直隶乡试的整体录取率,百分之四都不到!
  此时此刻,又有很多生员围着高长江转,七嘴八舌的簇拥着他说话。
  从嘉靖十一年到嘉靖十六年,足足用了五年时间,不知挨了多少顿打,高长江终于实现了一个梦想,在县学当“带头大哥”。
  原因只有一个,他和秦姓主考官最熟啊!
  有个嘉靖十四年才入学、没见过秦德威的小秀才,对高长江问道:“听说秦前辈为人崇气尚节,品行纯粹,正直无私……”
  高长江疑惑的看向说话的后辈小秀才,你这是在说秦德威?
  又听这小秀才继续说:“所以秦前辈做了主考,会不会公正严明,并不特意偏向我们这些同乡?”
  这问题,其实也问出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
  虽说主考官同乡的录取率总是会很神奇的拔高一截,但也保不住有特例。
  高长江很享受这种被人拥戴的感觉,不能让大家的希望破灭,便答道:
  “你不懂我秦兄弟!我秦兄弟为人确实是……正直,但绝对不是无私!
  正所谓规矩不外乎人情,我秦兄弟最擅长拿捏这个度了!”
  大家的希望之火重新被点燃,又有人叫道:“高兄手头可有秦学士的文章?借我等抄写揣摩可好?”
  众所周知,在考试前,研究主考官文章也是非常有用的复习方式,所以和主考官熟悉的人会非常占便宜。
  秦学士的诗词在南京城里到处都是,诗集都被编了好几本了,但还真没听说谁有秦德威的八股文。
  高长江听到这个要求,脸色有点为难,也许是他太学渣了,秦德威从来没跟他会过文。
  于是高长江就扭头望向身边另一个人,也就是当年仅次于秦德威的万年老二、县学优等生邢一凤。
  “一凤啊,你手里有没有秦兄弟的文章?”高长江饱含期待的问道。
  当年县学三人组合里,邢一凤是真正学习出色的,也许秦德威与邢一凤之间有过什么秘密交流。
  但邢一凤也摇了摇头,苦笑道:“我这里也没有,你也知道,秦板桥从来不跟我们谈论经义文章。”
  又有个老生想起什么,诧异的说:“我记得当年秦板桥每次县学月考都是第一,他写过的文章在哪里?”
  另一个老生也陷入了回忆,“秦板桥那时确实月月第一,但他从来不公示自己文章,反正每月榜单出来了就是第一。”
  众人说着说着,面面相觑,场面不知为何有点尴尬,莫不是发现了不为人知的名人黑历史?
  还是那后辈小秀才打破了沉寂,再次问道:“那么秦前辈在学问上,是向着哪边的?”
  近年来最热门的学术争论,就是传统的程朱理学和新兴的阳明心学了。
  但对考生而言,没什么好争的,主考官倾向于哪边,哪边就是真理!
  于是高长江更茫然了,我秦兄弟他有学术思想吗?
  这时候,优等生邢一凤终于给了大家一点有用的信息:
  “秦板桥其实对理学和心学都不上心,他崇尚的乃是气学。”
  理学和心学都是唯心主义,而秦德威这个穿越者一直就倾向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气学。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这难度可就大了。
  气学在当今是比较小众的学术流派,平时接触的并不多或者就没接触过。
  虽然说按照规定,考试八股文限定用程朱理学答题,但主考官喜欢气学,那怎么也得往这方面歪一歪。
  所以啥也不说了,这几天赶紧找找气学方面的书籍补习一下。
  一直热烈的讨论到将近中午,县学士子们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高长江和邢一凤一起往外走,走到县学大门时,高长江忽然震惊的“哎呀”了一声。
  然后才对邢一凤说:“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果秦板桥当了主考官,那我们岂不是要拜他当老座师?到时还要跪礼相见?”
  邢一凤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先能考中举人再说吧!”


第五百七十二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
  高长江和邢一凤又往县学外走了几步,正要分道扬镳各回各家的时候,邢一凤突然又叫住了高长江。
  “其实我刚才一直在想,从哪里可以找秦板桥的文章,还真想到了一个地方。”邢一凤说。
  高长江顿时产生了兴趣,连忙问道:“是哪里?是哪里?”
  邢一凤答道:“聚宝门外长干里,状元塾!”
  高长江猛然拍了拍自己额头,惊喜的说:“我怎得把这个地方忘了!”
  状元塾以前就是老秀才王以旌开的私塾,而王以旌嘉靖十年年底时,就成了秦德威的业师。
  自从秦德威中了状元后,王老先生这里就起名叫状元塾了。
  既然是秦德威长期学习过的地方,那确实很有可能留下了一些秦德威的文章。
  高长江兴冲冲的与邢一凤上了马车,就往聚宝门外走。
  等到了长干里,只见状元塾外面车水马龙,摩肩擦踵的许多人站在院门那里吵吵嚷嚷。
  高长江与邢一凤无语,竟然已经有如此多人想到这里了。
  此刻两人算是来的晚了,挤不进去,只能站在外围看。
  但是状元塾大门紧闭,谁都进不去。
  有个绸衫中年人,举着张源丰号的银票,对院门里面叫道:“愿出五百两,求购秦状元所有文章!”
  然后就又看到从里面墙头上,探出个仆役的脑袋,对外面人群高声道:
  “诸位请听!我家老先生发话,为公正起见,秦状元的文章一概不外传!”
  听到这句,高长江很有感慨的对邢一凤叹道:“素闻王老先生做人方正,品行高洁,不流于俗,果然如此!”
  与大门外的热闹不同,状元塾后院却非常安静。
  王以旌老先生攥着一叠稿纸,独自站在厨房里面唉声叹气。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老先生还是狠狠心,将稿纸都扔进了灶台里。
  在熊熊柴火里,这些稿纸全部被烧成了灰。
  王老先生虽然惋惜但也无可奈何,自言自语说:“为师只能这样帮你了。”
  为了状元的声誉,为了南京城的荣耀,某秦姓学生的这些旧时文稿不能给别人看,还是焚毁灭迹算了。
  就算它们能卖五百两巨款,但损失掉的名誉,不是用钱就能弥补的!
  高长江和邢一凤又站了一会儿,看今天这情况,是不太可能要到秦德威文章了,两人只能原路返回。
  想起下个月九号开场的乡试,家境贫寒的邢一凤有点患得患失。
  对邢一凤这样的人来说,读书考试是几乎唯一能改变命运的途径了。
  本来三年前就该参加乡试的,但因为服丧守制才错过。
  高长江安慰说:“你放心好了!你的学问文章本来就很出众,又有秦板桥做考官,怎么可能不中?”
  邢一凤从没搞过歪门邪道,一直都是凭借实力说话,这次乡试本来也没想过托人情通关节的事情。
  可偏偏好友秦德威当了主考官,让邢一凤的心思也变得复杂起来。
  忍不住就问了句:“你说,秦德威真的会暗中帮助我们么?”
  高长江非常有信心的说:“肯定会!”
  邢一凤又产生了疑问:“但是我们根本联系不到秦板桥,他怎么帮我们?”
  考官和考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