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混账!”严世蕃发现讲理讲不过,瞬间发了狂,指着徐妙璟破口大骂道:“这里是大学士府邸,你这小畜生胆敢在此撒野!”
  徐妙璟很冷静的劝了句:“严家大爷你不要让人为难。”
  严世蕃站在大门里,叫嚣道:“我就在这里,有胆你就闯进来抓我!”
  严世蕃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撒赖了,但很管用。
  再怎么说,一个没有诏旨的锦衣卫官擅自闯进大学士家里抓人,那政治后果极其严重,没人敢这样做事。
  所以徐妙璟也很无奈,只能后退几步,站在了严府大门外面。
  然后扭头对着严府的人说:“在下官微位卑,实在不敢闯门惊扰阁老。
  但又有任务在身,所以只能在大门外等候了,严家大爷什么时候想通了,还请自行出来。”
  听在严世蕃耳朵里,这就是暗示,只要敢出来就被抓?
  随即徐妙璟又指挥另外几个官校,围着严府转了一圈,把侧门也都守住了。
  严世蕃一开始还不当回事,但到了夜晚时,发现门外的锦衣卫官校居然换了人。
  然后严府众人就意识到,这些锦衣卫官校是打算十二时辰不间断,在门口外面盯梢了。
  于是一帮锦衣卫官校就这样,正大光明的公然监视大学士……
  这时候严世蕃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这还怎么合纵连横?还怎么人情往来?
  堂堂一个小阁老,居然被几个锦衣卫官校阻挡住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渔翁得利(上)
  锦衣卫因为各种特殊性,比如功能扩展,又比如经常被当成恩荫赏赐的奖励,导致一百多年来编制膨胀,人数众多。
  嘉靖初年皇帝想励精图治时,狠狠裁减了一批锦衣卫官校,但近几年又有点反弹,至今仍有两三万人。
  徐妙璟这个年轻的世袭的指挥同知虽然没什么太大实权,也就是给厂公跑腿打杂的,但随便招呼一二十人毫无问题,毕竟锦衣卫闲人太多了。
  所以主抓“严世蕃逃亡案”的徐妙璟有足够的人力,把严府的正门侧门全都安排上,日夜不停的蹲守监视。
  严世蕃在家观察了三天,门外的官校还是没有撤去,似乎打算长期坚持,这就让严世蕃有点烦了。
  作为一个心中有雄图大略的人,眼下又是助力父亲结党成势的关键时刻,怎么能被困在家里不得动弹?
  这日严嵩回到府中,看着严世蕃抓耳挠腮的模样,有点无奈的说:“不然我提前向皇上奏讨恩典,恩荫你为官员?”
  如果这样,之前的“逃亡”就一笔勾销了,锦衣卫官校也就没权力抓人了。
  严世蕃虽然急着出去,但还是很纠结的说:“让我再想想。”
  大礼尚未告成之前,父亲向皇帝讨恩典,虽说肯定能讨下来,但也是消耗“政治资源”。
  这次皇帝答应了你,那下次遇到别的事情,皇帝也许就不想答应了——总不能事事都答应吧?
  严嵩只能说:“那我再寻找机会,与掌卫事的锦衣卫指挥使王佐疏通。”
  这会儿严嵩也动了点真火,一个大学士要是连儿子都护不住,那简直就是笑话了。
  严世蕃又道:“虽然儿子我暂时无法出去,但父亲也别闲着,不能让那秦德威好过!”
  知子莫若父,严嵩问道:“你又有什么想法?”
  严世蕃就答道:“关于父亲即将卸下的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我这几日一直在仔细琢磨。
  结果我敢断定,除了秦德威之外,夏言必定也在觊觎这个礼部尚书!”
  至于理由,也不用说那么细了,严嵩这个“当事人”肯定懂。
  当初夏言在外朝有两大支柱,分别是礼部尚书严嵩和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王廷相。
  如今严嵩悍然“独立”出去了,夏言在外朝的支持力量遭受重挫。
  所以夏言必定要想办法补回来,最佳策略当然就是扶持一名新的礼部尚书。
  不但能重新稳固住势力,而且也是一种对脸面的修补——跑了一个礼部尚书不要紧,我夏言还能再扶持另一个出来!
  严世蕃指点说:“所以父亲你应该去找夏言,将秦德威的意图告诉夏言。
  只要夏言能与秦德威先闹起来,父亲您就可以渔翁得利了。”
  说完后轻轻叹口气,原来只能当棋局看客,这次却有机会亲自下棋,但是踏马的连门都出不去!
  严嵩又想了想,夏言与秦德威的性格都是比较强势自我的,冲突起来的可能性确实非常不小。
  及到次日,严嵩去文渊阁办公。
  如果严嵩想见首辅夏言,其实非常简单,比过去还简单,毕竟夏言办公地点就在隔壁。
  只是夏言的态度非常冷淡,很公事公办的对不速之客问道:“介溪有何贵干?”
  严嵩感觉现在多说废话没用,便直接开门见山:“等大礼告成之后,我打算辞去礼部尚书。桂洲兄若有瞩意人选,我愿助一臂之力。”
  夏言狐疑的打量着严嵩,不知严嵩这个“叛徒”忽然跑回来说这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严嵩按照严世蕃指点的话术说:“毛伯温南征班师回朝,理当升赏,难道桂洲兄不想让他出任礼部尚书?”
  毛伯温算是夏言的党羽,也是这次征讨安南的主帅,出征前是正三品副都御史,出征时临时加了兵部尚书虚衔。
  这次回来,按理应该升为实职正二品,也就是尚书这个级别的。
  在夏言看来,当然是让毛伯温直接出任礼部尚书最合适了,堪称一举多得两全其美。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毛伯温这次立功是“武功”,而礼部尚书是文学官员,与毛伯温十分不搭。
  而且毛伯温也不是文学词臣出身,让毛伯温去当总督或者兵部尚书都挺合适,当礼部尚书就实在有点跨界了。
  所以夏言也一直拿捏不定,但如果有严嵩的示好支持,那毛伯温的把握性就更大了。
  想到这里,夏言不禁有点动心。
  严嵩暗中察言观色,趁机又继续说:“其实若想让毛伯温为礼部尚书,最大的困难并非在于支持力度够不够,而在于必定有人强烈反对。
  据我所知,秦德威打算推举他老师张潮张学士为礼部尚书,这是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严嵩虽然想挑动夏言与秦德威的争夺,但说出来的话也都是真话,没有胡编乱造。
  张潮张学士目前是词臣最大的三个人之一,又挂着礼部右侍郎虚衔,在翰苑已经干了差不多二十七年。
  从出身到资历,都是最标准的礼部尚书候选人,进位礼部尚书称得上顺理成章。
  严嵩最后总结说:“那秦德威是什么性格,桂洲兄也知道,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机会的。
  所以桂洲兄若想提携毛伯温,就绕不开秦德威这个人,这才是最大的阻碍。”
  夏言陷入了深思,他不得不承认,严嵩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是别人来竞争,根本就不用这样担忧,堂堂首辅根本不怕对手。
  但秦德威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夏言怎么敢小看?
  应该先请秦德威过来当面谈谈,夏言抱着这种想法回了家。然后他就听到门子禀报说,秦德威到访。
  对此夏首辅略感意外,便吩咐道:“带到书房!”
  自从秦德威地位上升后,已经很少主动跑别人家里拜见了,这种行为实在太低端了。
  这次他拜访夏言,也是必须要来,进了书房后,便对夏言道:
  “听说那严嵩贪得无厌,企图染指新任礼部尚书人选!不知道阁老您是怎么想的,但若换成我,我绝对不服气啊!”
  夏言:“……”


第五百九十七章 渔翁得利(下)
  不知为什么,夏言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智商被侮辱的感觉,而且还是来自于严嵩与秦德威的的联手侮辱。
  严嵩跑过来说,夏首辅你要小心秦德威;秦德威跑过来说,夏首辅你要小心严嵩。
  这俩人是不是潜意识里都觉得,他夏言是个弱逼?看起来既好忽悠,又好利用?
  夏言一边想着,一边不动声色的问道:“严介溪所思所想,你怎么判断的?你怎么就敢断定,严介溪对下一任礼部尚书人选有所图谋?”
  秦德威惊讶的反问:“这还用想?对于怎么当大学士,没有人比我更懂了!”
  大学士首辅夏言咬牙道:“再给你一次重新说话的机会。”
  秦德威便侃侃而谈:“大学士名为宰辅,实际上在任何典章律例中,都没有明确职权。
  那么大学士的实权从何而来?很大比重来自于对外朝尤其是六部的控制。
  严嵩已经有胆量违抗阁老你的指令,搏得一个大学士了,难道还能没有胆量更进一步争夺六部掌控权?”
  夏言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说:“岂是他想争就能争到的?老夫还是首辅!”
  秦德威难得正色说:“阁老太小看人了,严嵩这次确实有可能争到好处。
  当今严嵩是站在大势上的,他为新礼制背负了天下人的指责,也让他这新进大学士的根基十分不稳。
  所以皇上对严嵩必定有补偿心理,只要严嵩有所求,皇上为了稳固严嵩地位,很容易就能答应严嵩所求!
  而严嵩肯定不会放过这种时机,推举自己人去做礼部尚书!至于礼部尚书的意义,不用在下赘述了吧?”
  夏言又陷入了沉思,秦德威所说的,貌似也很有点道理啊。
  秦德威趁机上眼药:“所以万万不可小视严嵩,阁老必须要重视他!”
  过了一会儿,夏言忽然开口说:“老夫这里并没有礼部尚书的合适人选。”
  秦德威立刻又劝道:“其实关键不在于阁老你想不想要这个礼部尚书,而是在于你不能让严嵩得逞!
  不然容在下说句不好听的,阁老若不展示手段,看在别人眼里,就是让严嵩蹬鼻子上脸了!”
  夏言很想说,很长时间以来,你秦德威才是那个蹬鼻子上脸的人!
  这时候夏言忽然意识到,相比较严嵩和秦德威,如今他夏言才是掌握了最多信息的那个人。
  他已经知道了秦德威的想法,也知道了严嵩的思维,但这两人却还都不一定知道他的心思。
  在很多竞争中,输赢往往并不是因为智商或者性格,而是取决于谁掌握的信息更多!
  因为掌握信息越多的人,就越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夏言现在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直接点破秦德威扶持张潮张学士的心思。
  然后就明来明去的要么威逼,要么利益交换,让秦德威放弃对张学士的扶持,转而支持自己。
  第二种选择就是继续装糊涂,装作不知道秦德威的真实意图。
  夏言彷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着说:“其实刚才没有对你明说,你对严嵩的猜测,或许都是错误的。
  因为严嵩今天已经答应,在礼部尚书人选的事情上支持老夫。”
  秦德威愣了愣,反问道:“你还相信他?在议礼问题上,他答应过你,最后还不是出尔反尔了。”
  夏言便问道:“若严嵩真另有不测之心,那你会支持老夫么?”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在下当然支持阁老!而且在下一直以来,也是如此做的!”
  夏言忽然从书桌上拿起一份折子说:“老夫近期正思考如何封赏南征各官的问题。
  比如那毛伯温此去立下功绩,理当晋升为正二品,可惜朝中目前没有官职可以安置功臣。
  所以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