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老臣子不禁都感慨万分,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还有些人看着意气风发的红人严嵩,陷入了怀疑人生的伤感。
  无数人前前后后抗争了十几年,不知多少人被贬谪被廷杖,到底有何意义?
  对了,不是传言秦德威要给严嵩一点颜色,为什么丝毫不见动静?
  秦德威你究竟在干什么?你这无所作为的样子,简直辜负了天下人的期望!
  大礼告成之后,朝廷表面喜气洋洋。然后就是例行公事的入贺与封赏了。
  据说嘉靖皇帝心情极好,向来不是很大方的嘉靖皇帝这次打算“普惠”一下,把重臣的散官、勋位都抬一抬。
  十一月初一大礼告成,十一月初二君臣休息,十一月初三嘉靖皇帝御奉天门,接受全体文武官员的朝贺。
  清晨的大朝会结束后,嘉靖皇帝又御文华殿,接受阁部重臣、翰苑词臣的特别入贺。
  懂行的都知道,又到了争奇斗彩的时候了!这种场合还能怎么庆贺,那就是用诗词歌赋来说话!
  在场的大臣们,肯定人手一份文艺作品,等着献给皇帝,以博取君恩,这都是嘉靖朝的老惯例了。
  其实有一个文学爱好者皇帝,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文人的幸事。
  如果换成正德朝的武宗皇帝,哪有心思与大臣谈论诗词歌赋?
  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严嵩作为礼制主持人,首先带领群臣一起行礼称贺。
  等平身并重新排好班位后,严嵩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切终于要顺利的结束了啊。
  如今大礼告成,再等百官朝贺完毕,天子就会顺理成章的下诏封赏,然后自己再推荐新任礼部尚书。
  这些日子他一直忐忑不安,生怕秦德威抽冷子给自己来一下,内心也煎熬的很。
  如今眼看终点在望,身心终于就要解脱了。
  谁若敢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候捣乱,皇帝肯定会让他明白什么叫九天雷霆之怒。
  所以严嵩在心里又盘算了一下,判断出秦德威真的已经没有机会了。
  以秦德威的智商,大概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扫兴。
  却说舞拜山呼完毕,按着流程就该献艺了,毕竟今天朝会唯一内容是庆贺。
  这种场景下的文艺作品,题材当然只有一种就是颂圣。抛开体裁不谈,大概也有几种创作思路。
  比如从古代尧舜之流说起,吹捧抬举式颂圣的;又比如声称祥瑞,然后从祥瑞入手烘托颂圣的。
  就是由谁来充当第一个拍马的?群臣还在彼此扭捏的时候,忽然人影一闪,有人已经拿着文稿冲到了宝座前。
  众人定睛看去,此人不是秦德威又是谁?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其实还是有些人略感奇怪,因为秦德威这种诗霸也要讲究个体面,很少如此急匆匆的抢第一个,不知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
  然后就听秦德威对嘉靖皇帝奏道:“昨日臣居家,忽见有五色云气抱日,光采绚烂,熠耀如绮!
  考诸载籍,是谓庆云,亦曰景云,乃嘉气祥瑞也!”
  朝堂上都是老司机,大家听到这里,就明白秦德威的手法了,接下来大概就是祥瑞式颂圣了!
  至于五彩祥云这玩意,既然你秦德威说看到了那就算是有吧,谁还能硬说秦德威没看到?
  只有严嵩十分疑惑,怎么秦德威思路与自己一样?
  他也是编了一个看到五彩祥云的祥瑞,居然与秦德威就这样巧合了?
  又听秦德威奏道:“臣秦德威恭承盛事,谨撰《景云赋》一篇,奉纪殊祥窃附于古人,颂德陈事之义!”
  嘉靖皇帝今天心情确实好,居然破例打趣了一句:“竟然不是诗词,少见你秦德威作赋文,读来听听。”
  秦德威就大声朗诵道:“明后之御天兮,俨穹窿而下亲昭;景云以垂象兮,光煜郁而纷演初……
  既霏廓而氛澄兮,亦葩蔚而柯散俄;捧日以昭回兮,歘绕空而粲烂……
  明堂之未备兮,圣心郁而未遂;物阜成而曷报兮,荷生成其孰主……
  皇考渊德以启圣兮,上巍巍而为伍盍;我将而我享兮,父昊天其来子爰……”
  众人听着,只感到秦德威这篇赋文辞藻华丽,铺排汪洋,笔力千钧,大气磅礴,又十分切合皇帝的大礼意图。
  放在当前的意境下,绝对是最顶级的赋文了,不愧是秦德威!
  只有严嵩紧紧握着自己的文稿,脸色惨白,身体忍不住的颤抖,像是见了恶鬼!
  为什么秦德威诵读出的赋文,与自己精心创作、准备压轴献上的文章一模一样?
  而在此时,秦德威沉浸于赋文的意境,万分深情的诵出了最后的收尾几句:
  “歌曰,倬彼景云龙之翔兮,荧荧煌煌烂天章兮!天心宠嘉圣孝备兮,圣德广运望如云兮!临照四方光八表兮,于万斯年旦复旦兮!”
  嘉靖皇帝拍案连声激赏道:“好极!好极!”
  有凑趣的大臣一起和声道:“于万斯年,旦复旦兮!”


第六百零一章 秦失其鹿(上)
  在原本历史上,《景云赋》是巨奸严嵩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确实也是大礼告成之后的应景朝贺之作。
  嘉靖朝能被皇帝所欣赏重用的文臣,文学功底上都是有几把刷子的,严嵩虽是奸臣也不例外。
  所以严嵩精心准备的这篇《景云赋》,作为主旨为颂圣和赞美议礼的马屁文章,质量是非常过硬的。
  原本历史时空里,这篇文章甚至还被嘉靖皇帝下令收录进史馆,作为史料留存。
  熟知历史的秦德威当然知道,严嵩在大礼告成之后,肯定要拿出《景云赋》这篇毕生代表作。
  说不定此时此刻,《景云赋》的原版文稿就在严嵩手里或者怀里。
  但秦德威就是故意抢先一步,在文华殿上率先把《景云赋》诵读了出来,而且还是当着原作者严嵩的面。
  这对严嵩而言,纯粹就是来自于神秘力量的降维打击了,性质跟机械降神差不多,根本就不可能防住的。
  他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明白自己准备的文章怎么就到了秦德威手里。
  但他残存的一丝冷静告诉自己,此时若去争辩谁是原作者谁是剽窃,没有任何意义!
  没人会相信,秦德威能神乎其神的抄袭了自己!若强行指责秦德威,只会让别人以为自己是无赖!
  当务之急,是赶紧再弄一篇东西出来,应付过朝贺场面再说!
  所以严嵩没有任何多余反应,这让秦德威有点失望。
  他还抱着严嵩出来大吵大闹的期待,这样的话就可以彻底搞臭严嵩了。
  可惜严嵩终究是严嵩,心思隐忍程度超于常人。
  其实在五年前,秦德威见过李攀龙后,暗暗下过决心,做人还是不能太败人品,以后不抄袭同时代人物的作品。
  本来他一直坚持下来了,没想到忍不住在严嵩这里破了戒。
  此时文华殿里众人不明真相,并没有看到隐藏的刀光剑影。他们只知道,秦学士又献上了一篇让皇帝十分激赏的好文章。
  看着秦学士打完头阵,其他人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毕竟今天人人有节目。
  文艺水平高低且不论,但不能没有,为人臣者必须要有个朝贺的态度,不能不给皇帝的脸面。
  但是献艺完毕的秦德威并没有退回班位,反而又对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严嵩说:
  “严阁老想必也有雄文华章,不妨献出来共赏?”
  众人听到这句,只当是秦德威给严嵩面子,引着严嵩也出来表现一下。
  还有人难以理解,秦学士最近到底是怎么了,为何频频对严嵩示好?
  另外一些人看向严嵩时,忽然觉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情,严嵩今天为何“无动于衷”?
  作为新礼制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没卸任的礼部尚书,严嵩今天沉默的有点不对劲!
  可严嵩的脑子本来正在高速运转,打算抓紧时间,临时再编一首诗词出来。
  结果秦德威这句“问话”,硬生生的把严嵩的构思打断了。
  只有严嵩自己明白,秦德威一定是故意的!完全不给自己喘息机会!
  嘉靖皇帝也很有兴趣,对严嵩的作品非常期待。
  严嵩的内心极其苦涩,也就是他精神强韧还能强撑,换成个心理脆弱的人,怕不是早已崩溃了。
  用尽了最后的理智,严嵩对嘉靖皇帝奏道:“秦德威所言五彩祥云,臣亦得见。
  怎奈大礼告成后过于亢奋,一时间文思不畅,至今未能成文,有负祥瑞之现世,陛下之期冀。”
  在当前情况下,这是严嵩所能想出的最好的回答了。
  秦德威仿佛“大吃一惊”,说:“难道严阁老今日没有贺文献上?”
  经过这么一句提醒,众人都感到极其不可思议,严嵩也吃错药了?他今天竟然是空着手来的?
  再怎么样,今天也得献上篇东西应景啊,你严嵩居然什么都没有,是不是有点过于嚣张了?
  而嘉靖皇帝也愕然片刻,他万万没想到,一直兢兢业业的严嵩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这该怎么解释?大礼告成之后,严嵩就懈怠了?
  然后嘉靖皇帝突然又想起,当初秦德威写奏疏骂严嵩时,曾经说严嵩“得意忘形”。
  真踏马的让秦德威说中了,眼前严嵩这样,看起来就是得意忘形的表现!
  不过嘉靖皇帝纵然很不满,也不能当场把严嵩贬出去。毕竟严嵩代表着“政治正确”,目前绝对不能倒。
  就算严嵩出了点问题,嘉靖皇帝也只能忍着,不然朝中没有第二个严嵩了。
  严嵩没东西,但别人都有,于是朝贺继续进行。
  等到了尾声的时候,严嵩再次出列,奏道:“臣蒙陛下殊恩,以大学士兼管礼部,专意制礼之事!
  所幸不负圣望,如今大礼告成,臣不必继续破例兼管礼部,请辞去管部差事!”
  这都是预先定好的环节,朝廷早就定下大礼告成后,严嵩就辞去管理礼部的职责。
  又按照预定套路,严嵩辞去管礼部的实职后,然后嘉靖皇帝赏赐给严嵩一个太子太保之类的宫保衔。
  再然后把严嵩在内阁的排名调整到第二位,仅次于夏言,在顾鼎臣之上。
  但是当严嵩现在真的请辞礼部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嘉靖皇帝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就这样默不作声的接受了请辞,后面预定的赏赐统统没了。
  严嵩只是从第三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变成了第三大学士,其它什么都没有变。
  纵然是再坚强的人,遭受这样的打击,也不免失魂落魄,但却又不能流露出任何“怨望”,不然会引起皇帝加倍猜忌。
  永远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有个侍郎不知道是抱着什么心思,对嘉靖皇帝奏道:
  “当初秦德威提议过,让严嵩请辞后,推荐新礼部尚书人选,当时陛下允准了。如今时机已到,不知严嵩可否有了意中人选?”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严嵩深深的看了眼那人,将来弄不死秦德威,还能弄不死你?
  就瞅瞅皇帝这个冷淡不满的态度,严嵩哪还敢再推荐人选的事情?这不是对皇帝蹬鼻子上脸找不自在吗?
  所以严嵩只能答道:“臣实在驽钝,无识人之明,不敢擅拟人选。”
  听到这句,众人又是恍恍惚惚。


第六百零二章 秦失其鹿(中)
  今天大部分东西都是虚的,只有这个新任礼部尚书人选才是最实在的,也是令人最关心的!
  大家原本以为,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