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德威上辈子看相关资料看得多了,已经懒得再评价嘉靖皇帝的帝王心术,只对老师直言不讳的说:
  “这就是皇上为什么一定要安插一个非大学士的文臣,和阁老们一起入直无逸殿的缘故。
  而且一定要是老师这样已经具备入阁资格的礼部尚书,而不是我这种距离入阁还有两三大步的年轻人。
  所以我刚才说的没错,老师您在皇上眼里,就是最适合的人,远比我合适。”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张老师入直无逸殿,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备胎,或好听点叫后备梯队。
  张老师想了想傲气的夏言,又想了想隐忍的严嵩,再想想自己,不禁苦笑道:“皇上也太高看我了!”
  秦德威很机智的指正了老师的小错误:“我认为皇上本来并没有高看你,但是您有我这样一个门生,才会得到皇上高看。”
  张潮:“……”
  无数次午夜梦回,当初为什么两次手贱去搜卷?
  秦德威赶紧又开解老师:“其实没什么的,老师若无野心,在无逸殿写写青词混日子就行。
  反正当今主旋律是夏首辅和严阁老彼此争斗,谁还顾得上老师。”
  一想到青词这俩字,张老师就揉额头。
  倒不是说写不出来,浸淫文字数十年的老翰林,基本功在这里摆着,写什么文体都不是大问题,主要就是心理障碍。
  秦德威从怀里掏出半本集子,呈给张老师。
  “这是什么?”张潮疑惑的问。
  秦德威真诚的说:“昔年老师投我以桃,赠我翰苑讲义,今日学生我便报之以李了。
  此乃门生归有光所撰青词百篇,包含各式题材,老师可拿去揣摩研习,直接使用也无妨。”
  张老师接过来这半本集子后,一边翻看一边说:“我听你说过,那位归才子不是为你写了两百篇青词吗?”
  秦德威答道:“另一半学生我自用了!老师不必焦虑,那归有光自愿在秦府为门客,待我回了家后,再督促他继续多写就是。”
  张老师有点怀疑,真是自愿的?忽然他又有点于心不忍,便劝道:“你对自己门生好一点!该给酬劳就多给点,休要寒了人心!”
  秦德威在张家一直呆到深夜才出来,期间反复各种嘱咐和叮咛,唯恐有想不周到之处。
  没办法,张老师要去的无逸殿,可是从夏言到严嵩、再从严嵩到徐阶,纠缠厮杀了几十年的地方,当学生的不敢不操心。


第六百七十章 冷笑话
  次日秦德威没有给自己放假,老老实实去了詹事府上班。
  一是因为他也想知道,昨天他与同僚们分开后,后续情况如何。二是因为很明显要有大动静了,宅在家里很容易会漏过关键信息。
  不过走进詹事府,秦德威就感觉到,同僚们对自己都很冷淡,简直莫名其妙!
  但秦德威并不在意,去了属于自己的左堂,一边熟悉环境,一边喊人泡茶。
  这时候,左春坊左赞善罗洪先走了进来,此人官不大但名气极大。乃是嘉靖八年的状元,中状元当年就弃官而去,是有名的正直人物。
  行过礼后,罗洪先直言不讳的说:“我等皆对秦学士寄以厚望,希冀秦学士能引导陛下与太子亲近,君臣父子一心,此乃国之大幸也!
  昨日我等委托秦学士奏请天子升殿,又目送秦学士赴西苑面君,然而秦学士却一去不返,最终只有太监出来敷衍打发了事。
  在秦学士伴驾游玩,讨取圣上欢心时,可能想到过在外面守候的东宫同僚?”
  秦德威:“……”
  槽点太多,不知从何吐起。难怪詹事府这些人今天对自己如此冷淡,原来还有如此之多的内心戏。
  他们以为昨天皇帝在西苑游玩,而秦德威只顾自己巴结皇帝,所以把东宫事情抛之脑后,也完全没把同僚们放在心里,放了同僚们的鸽子。
  同僚们一直干等到黄昏,在加上之前秦德威拖延了一个月报到,让众人心里积累的怨气就一起爆发了。
  对此秦德威只能说,你们真的不适合混官场……或许伤害了你们,但与你们何干?
  忽然有诏书传遍京师各大衙署,内容很简单:召成国公朱希忠、京山侯崔元、内阁三大学士、礼部尚书入直无逸殿,以后章疏奏本送西苑迎和门。
  大部分人看到诏书后都一头雾水,这无逸殿是什么地方?好端端的几个大臣入直无逸殿作甚?
  詹事府里相对平静些,毕竟詹事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东宫皇太子,朝政运转流程转移到西苑对詹事府影响不大。
  詹事陆深召集了正六品以上官员,讨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就是给皇太子编教材课本,以备将来授课之用。
  但唯独没有请少詹事秦德威,众人对此也没有有异议。
  秦德威的傲慢和目中无人,把大家伤害得太深了,大家都是清流词臣,都是士林精英,谁还能没点骄傲脾气了?
  今天对秦德威的集体冷暴力,就是一种惩戒!
  人都是活在社会里的,你秦德威也不例外,让你秦德威感知一下遭受集体排斥的痛苦!
  有本事你秦德威放弃炙手可热的东宫官职,不当这个少詹事了!不然在詹事府里,你秦德威就是个异类!
  秦德威依旧不在意,提着茶壶穿过庭前,晃晃悠悠就向大门走,坐在大堂里的众人看得清清楚楚。
  在陆深的示意下,徐阶就喊了一声:“秦学士去何处?”
  秦德威挥了挥手算是招呼,答道:“刚想起我还是个翰林学士,许久不去翰林院了,去那边坐几天!”
  众人难以理解,为什么秦德威完全不生气?难道他真的大方到了对詹事府,对东宫事务完全不上心?
  谁又能知道,在秦德威眼里,这波东宫官员迟早捅漏子大扑街。
  所以与其现在上心,还不如等他们集体扑街后,再出面收拾摊子,那才叫事半功倍。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几名太监匆匆走进了仪门,为首的太监大喝道:“秦德威在这里么?速速接旨!”
  毫无心理准备的秦德威十分诧异,自己又怎么了?若有什么事情,昨天皇帝也没提啊?今天发个圣旨怎么跟突然袭击似的?
  回过神来,秦德威连忙迎上前去,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无论旨意是什么,都得先接下来再说。
  别说秦德威本人,就是在场的詹事府官员,也要一起迎接圣旨,不可能装没看见。
  宣旨天使对着一大片詹事府官员,莫得感情、照本宣科的读道:“……召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提督四夷馆秦德威直文渊阁……”
  听到这里,所有人几乎集体失仪,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齐齐抬起头来,愕然的望着宣旨太监。
  活久见?有人胆敢矫诏?还是自己出现了幻听?
  直文渊阁是什么意思,官场众人谁能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入阁,物理意义上的文渊阁就是官场名词里的内阁!
  所有的阁老阁臣,无论官衔是什么大学士、尚书,首先都必定要加一个“直文渊阁”,有了这个才能叫入阁!
  可秦德威他还是个大孩子啊,他才二十一岁啊,仅仅四品,连侍郎都不是啊!
  除了假传圣旨,以众人的见识实在解释不了,在当今内阁制度成熟完备的情况下,让二十一岁四品大臣入阁这件事!
  宣旨太监在这里很恶趣味的停顿了一下,给了众人充分震惊的时间。
  就是秦德威本人,此刻也是头脑一片空白,满脑子只有一句话:嘉靖皇帝炼丹吃错药发疯了?
  要不要这么刺激?二十一岁就当上了阁老,那以后的人生道路还怎么走?
  恍恍惚惚中,听到宣旨太监继续读道:“不参预机务。”
  秦德威:“……”
  心情瞬间从天堂回到了凡间,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太刺激了。
  说起阁老大学士们官衔全称,一般在“直文渊阁”后面,配套的就是“参预机务”,也叫“预机务”。
  比如如今顾鼎臣的官衔全称就是——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别看参预机务几个字仿佛最不起眼,放在最后,但却是最为核心要害的几个字,是实际权力的描述。
  真正的宰辅可以不加宫保、不是大学士,不挂尚书衔,可以一切都不重要,但不能没有参预机务。
  只有拥有参预机务几个字,才真正拥有了权力,才有权审阅内外奏疏,才可以对奏疏进行处分票拟。
  可以说,没有参预机务,那就什么都不是!
  不过,对“参预机务”大家都很熟,可是闻所未闻的“不参预机务”又是什么鬼?
  “直文渊阁”后面又强调“不参预机务”,这种奇葩的官职描述到底图啥啊?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秦大学士感受到了来自于九重天的深深恶意。
  “直文渊阁”就“直文渊阁”,不给“参预机务”的话,省略留白就行了,又何必刻意加个“不参预机务”!
  “直文渊阁、不参预机务”,好端端的内阁官职,听起来却像个冷笑话。
  宣旨太监很理解秦大学士的蛋疼心情,但还是尽职尽责的提醒说:“秦德威还不谢恩?”
  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直文渊阁、不预机务、提督四夷馆秦德威无可奈何,在无数人的复杂目光里,木然的接旨和谢恩。
  秦德威和其余詹事府众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成了冷笑话。


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送走了传旨太监,秦德威还在恍惚,自己这是入阁了还是没入阁?入了又好像没入,入了个寂寞?
  其实“直文渊阁”已经算是大明文臣荣耀了,逼格甚高的馆阁二字,馆是史馆(被兼并入翰林院),阁是文渊阁(演变成内阁),再加上春坊(东宫官属),算是清流词臣的三种顶配。
  如今秦学士一身同时兼馆、阁、春坊,堪称清流职务大满贯选手,极为特殊稀少了。
  之所以还感到些许失落,主要还是刚才心理落差太大了。
  一开始听到“直文渊阁”时,秦学士的心态已经无限拔高上天,开始幻想出将入相、拳打夏言、脚踢严嵩、从宰辅走向摄政了,结果后面一句“不预机务”,直接从天上回到人间。
  不加“参预机务”的“直文渊阁”,用五百年后的角色来比喻,大约就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吧,撑死是个没进班子的秘书长。
  等秦德威调整好了心态,转过身来时,发现几十只眼睛幽幽的盯着自己。
  上到詹事陆深,下到赞善、司谏,大家都不是圣人,此刻竟然心态都有点扭曲了。
  实在是人比人气死人,以二十一岁年纪,从翰苑兼了春坊,又兼了文渊阁,这是写到小说话本里都被人骂不合理的际遇。
  他们先前故意集体排斥玩忽职守、不务正业的秦德威,究竟排斥了个什么?
  这些詹事府官员并不傻,很多人立刻就想到更早前的那份诏书,宣布内阁大学士们入直无逸殿的事情。
  而秦德威的“直文渊阁”肯定不是凭空偶然,必然与内阁大学士们动向有关联。
  所以这个玩忽职守、不务正业的少詹事,好像玩的是更高段位的游戏,与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段位里?
  如果说东宫差事着眼的是将来,那么现在就能“直文渊阁”的人,又哪里还需要管什么将来?
  说极端点,没准太子的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