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端端的谈话变成了抢救现场,陆炳苦笑着从武定侯府出来,等回到自家,却又见有人在门房里一直等着他。
  那人行了个礼才道:“小的乃严阁老府上仆役,我家大爷正在坊司胡同魏老六家,请陆大人饮酒小聚。”
  这人嘴里的“我家大爷”自然指的是严世蕃,陆炳便问道:“非年非节的,有什么缘故小聚?”
  那人又答道:“我家大爷说,上次与陆大人畅谈一个时辰,其实未能尽兴,所以今晚补上。”
  陆炳又想了想后,便欣然应邀。不过先进了家,换了身普通丝绸的常服,然后才又出来前往坊司胡同。
  可以确定以及肯定,这严世蕃绝对是反秦德威的人,京师官场无人不知。
  所以陆炳判断是,可以与严世蕃继续亲近亲近,但并不是为了严世蕃本人,而是严世蕃背后那个爹。
  放眼整个朝廷,夏言丢官后,有资格与秦德威掰掰手腕的人,大概也只有严阁老了。
  当然,能不能掰的过是另一回事,别人想掰还没那资格。


第七百六十六章 真正的重点
  严世蕃正在坐在楼中,听着小曲喝着小酒,等陆炳到来时,天色都已经黑了。
  当初陆炳意欲开始“涉足政坛”时,与夏言女婿吴舂、严阁老独子严世蕃这些二代们都打过交道,所以算是相识了。
  陆炳落了座后,严世蕃就让屋里的其他人都出去。
  寒暄几句后,陆炳就问道:“严大人请我前来,有何指教?”
  严世蕃也不藏着掖着,“陆大人可曾听说过,秦德威近日的恶行?”
  秦德威本来就是个名人,一旦名人做了出格事情,尤其是负面事情,更引人注意,更容易成为话题。
  所以巧立名目找工部勒索巨资啊、刑部门前知法犯法鞭挞官吏啊这些事情,就在京师官场传的沸沸扬扬。
  更别说陆炳身为锦衣卫指挥,本身负责的就是流言监控,更不可能没听说过。
  “自然是听说了的。”陆炳答道。
  为了彰显自己消息灵通,他又继续说:“据闻今日秦德威在永定河边,以试验火器的名义,损毁了武定侯部分庄田,又引发了一点火情。”
  严世蕃:“……”
  他还想着走个流程,控诉一下秦德威刑部大门打人的恶行,然后顺势引导出下面的话题,但是没想到,后面居然能还有更恶劣的事情。
  调整了一下思路,严世蕃又问道:“陆大人如何看待秦德威作恶?”
  陆炳不动声色的说:“秦中堂的事情,我们锦衣卫哪里管的了?
  再说这是你们文官的事情,如果秦中堂做法不对,也该是你们弹劾他,又何必问我?还是说,你们找不到执笔的人?”
  严世蕃虽然挨了两鞭子,但还是很人间清醒的说:“并不是找不到人,但如果发动御史或者其他人奋起弹劾秦德威,反而正中他下怀!
  秦德威极有可能是怀着某种目的,故意表现出这样跋扈!说不定就是想引得各衙门,尤其是刑部和工部的官员一起弹劾他!
  然后他又在皇帝装模作样,表现出被孤立和报复的局面,然后反过来占点小便宜!”
  不得不说严世蕃的分析很有道理,而且是从秦德威过往事迹里总结出来的套路。
  陆炳呆了呆,你们文臣都内卷到如此地步了吗?不但要做到预判,还要预判对方的预判?
  以后是不是还要进化到预判出对方对自己预判的预判。
  严世蕃最后总结说:“所以我们不能上秦德威的当,不能去弹劾围攻他!
  但是又有必要让皇上知道这些,秦德威的恶行必须要上达天听。”
  虽然没有说透,陆炳和严世蕃都心知肚明,无数例子可以证明,嘉靖皇帝对权臣行径是很敏感的,如果权臣表现出了跋扈横行的一面,肯定要受到猜忌,连严嵩都不例外。
  至于严世蕃为什么要在自己面前说这些,陆炳笑笑不说话,拿起了酒壶斟酒。
  最后严世蕃说:“既然不能让皇上产生秦德威被朝臣围攻的错觉,那就只有拜托陆大人向皇上传递消息了。
  我看这满朝文武的所有希望,都在陆大人一身!请陆大人为朝廷稳定,务必不要推辞!”
  陆炳作为皇帝最宠信的锦衣卫指挥之一,当然有呈送情报的权利。
  如果在几个月前,陆炳说不定就被严世蕃忽悠的热血沸腾,一口把事情包揽下来。
  但近几个月,先后经受了秦德威和郭勋的熏陶,陆大人已经成熟多了。
  他先推脱了一番说:“或许没有严大人想的那样夸张,你们找个人出面弹劾秦德威也一样。”
  严世蕃确定了屋内没有外人,屋门也没有人偷听,然后才对陆炳说:
  “与陆大人说几句推心置腹的话,我们不能弹劾秦德威,甚至我还会阻止所有人弹劾秦德威,还有另一层用意。
  就是要在皇上心里,营造一种虽然秦德威恶行累累、作恶多端,但却已经无人敢言的局面!
  不如此,又怎能让皇上真正认识到秦德威的嘴脸?又如何能让皇上摒弃对秦德威的宽容?”
  陆炳:“……”
  不服不行,严世蕃这一手,已经学到几分“莫须有”的味道了。
  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却凭空引导皇上进行脑补并产生猜疑。
  原来真正的重点,不在于控诉秦德威作恶,而是作恶之后没人敢说话。
  严世蕃对陆炳行了个礼:“其他环节都好说,唯有让皇上了解秦德威恶行这个环节,只能拜托身为锦衣卫官的陆大人了!
  事情了结后,我们严家父子欠陆大人一个人情!”
  当夜回到家里后,陆炳写了份札子,然后第二天早晨赶赴到仁寿宫,让太监将札子送到嘉靖皇帝面前。
  这不算是奏疏,只是一份情报,嘉靖皇帝看完后,就对身边的黄锦吩咐道:“你去无逸殿问严嵩,近日有无弹劾秦德威的奏疏?”
  说实话,陆炳札子里记录的几件关于秦德威的事情,嘉靖皇帝都不太敢相信。大明臣子无法无天到这个地步的,也真是不多见了。
  但陆炳应该不会胡编乱造,而且如果是编造的,也太容易拆穿了。
  不多时,黄锦从无逸殿回来,对嘉靖皇帝奏道:“近日并没有弹劾秦德威的奏疏。”
  嘉靖皇帝的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他本意是找几份弹劾秦德威的奏疏来,与陆炳呈进的札子对照看,以此分辨是非曲直。
  但是嘉靖皇帝却没想到,秦德威都干出在刑部大门鞭打官吏的事情了,竟然一个弹劾秦德威的奏疏都没有!
  正在这时,东厂提督秦太监进来了,也是拿着札子,对嘉靖皇帝进行日常情报信息的汇报。
  秦太监刚念了个开头,嘉靖皇帝就打断了秦太监,问道:“你这里面,有没有关于秦德威的消息?”
  秦太监便意识到了什么,但他又不能犯欺君之罪,信口开河乱说一通。
  因为札子已经拿了出来,现场改也来不及,说的不对立刻就能被拆穿。
  所以秦太监只能说:“没有关于秦德威的消息。”
  嘉靖皇帝突然盯着秦太监,讽刺道:“难懂你们东厂也学会了为尊者讳?”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一面之词(上)
  突然被皇帝阴阳怪气的说了几句,秦太监有点懵。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伴嘉靖皇帝这种君,就更像是伴虎了。
  秦太监刚进来,他还不明白前因后果。他虽然对秦德威的“恶行”有所耳闻,但还不知道“没人弹劾秦德威”。
  然后就冷不丁的遭到嘉靖皇帝质询,先是被问出“东厂不汇报秦德威恶行”,然后又听到皇帝说“东厂也学会为尊者讳”。
  一直站在旁边的黄锦黄太监看着全过程,替秦太监捏了一把冷汗。
  皇帝在一开始,猜疑的是秦德威擅作威福;其后猜疑的是,为何没人弹劾秦德威;
  等秦太监进来撞上了枪口,又开始猜疑东厂为什么也没有汇报秦德威的“恶行”了。
  面对这种一层套一层、一环扣一环的猜疑,下面奏对的难度就十分大了,一句话说不好就要在皇帝心里落下一根刺。
  特别是秦福进来的晚,只看出了皇帝对东厂产生猜疑,对前序两道猜疑却不太明白的情况下。
  秦太监心念急转,但面上不动声色,仍然平稳如常的说:“陛下明察,若说起东厂为何不曾将秦德威近日行径进奏,实在是因为无此必要。”
  作为东厂提督,他不可能说不知道秦德威最近的行为,便只能另外想法为自己开脱了。
  嘉靖皇帝不悦的说:“什么叫无此必要?难道那秦德威没有违法乱纪?”
  秦太监继续奏答道:“秦德威所作所为都是公开行径,官场上人人皆知,自然有科道官弹劾他。
  等陛下看到弹章,就能知晓此事,又何必东厂多此一举汇报?”
  嘉靖皇帝愣了下,仔细一想似乎就是这个道理。东厂以为会有言官弹劾,故而不用另行重复汇报,也在情理之中。
  就连在刚才,嘉靖皇帝本人不也以为会有言官弹劾,派人去内阁找奏疏么?
  秦太监用眼角余光察言观色,见皇帝脸色稍稍缓和,连忙趁热打铁的说:“说到底,秦德威行径并不是暗室欺人,事情明白清晰,用不着厂卫侦缉勘察。
  再说,那都是彼辈文臣之间的公开纠纷,若无其它变故,东厂坐探只监控就足矣,确实没必要硬行参与其中,不然就太逾越规矩了。”
  这些道理也没错,厂卫都是“密探”,光天化日之下的事情,哪里又需要密探了?
  在旁边旁听的黄锦便暗暗感慨,这秦福在没有多少思考时间的情况下,还能如此条理清晰、责任分明,又不触及皇帝疑忌的把自己开脱出去,也真是不容易。
  嘉靖皇帝貌似放过了秦太监,又开口说:“我刚才让黄锦去内阁查过奏疏,秦德威违法乱纪,却无人弹劾,你说这是为何?”
  秦太监心里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皇帝为什么犯病了,原来还有这样的缘故。
  他心里一边琢磨着,一边做出惊讶的神色,先是“失声”道:“居然无人弹劾?怎会如此?我大明向来言路畅通,何至于此?”
  然后又问道:“臣斗胆敢问,既然无人弹劾秦德威之恶行,陛下在宫中玄修,又是从何得知?”
  嘉靖皇帝想了一下后,拿起陆炳递进的札子,对秦太监说:“此乃锦衣卫陆炳所奏报也,东厂不知情?”
  秦太监连忙奏答:“东厂对陆炳作为确实不知情,而且陛下也不能只听臣一面之词。
  既然乃陆炳所奏,其人必有想法,臣想向陆炳询问无人弹劾秦德威之事。”
  刚才秦太监进仁寿宫的时候,就看到陆炳在宫门那里值守。现在想来,陆炳很有可能是再等结果或者等下文。
  嘉靖皇帝的问题十分不好回答,秦太监也没把握能应对得当,那就拖陆炳下水好了。
  陆炳名义上是东厂秦太监的“下属”,秦太监想询问下属也理所应当。
  于是嘉靖皇帝略加思索后,觉得确实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便派小太监去宫门传旨,把陆炳叫了进来。
  等陆炳进殿并对皇帝行过礼,秦太监就对陆炳开口:“在皇上面前,我有些话要问你。”
  陆炳看了眼秦太监,回应道:“洗耳恭听。”
  秦太监就问道:“秦德威近日作威作福,却无人敢惹,无人敢迎其锋芒,无人敢纠正他,究竟是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