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学生-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较单纯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热血,看不惯了就说出来。
  秦德威却又对知府沈恺说:“他说宁波府里没人支持我,沈太守你怎么看?”
  其实这潜台词就是,你沈知府能否公开表示一下支持本中堂,打打这位小年轻的脸?
  沈知府苦笑着打圆场说:“有话好好说,莫要动气,事情要慢慢商量着来。”
  他心里甚至还有点小小的抱怨,你秦中堂是不是横行霸道惯了,不知道怎么做事了?
  在宁波府这样的地方,哪有过来就凭借蛮力横冲直撞的?
  如果搞出事情来,最后还不是他这个知府收拾残局!
  秦德威见沈知府还在和稀泥,便回过头来,对着大堂里众人说:“你们就算是宁波府的代表了,有支持本中堂的站出起来!”
  沈知府无语了,就算有人想支持你也是私下里的,不可能公开站起来啊。
  宁波城四大家族之首、当代的杨家族长、头面乡绅杨美璜老先生摇了摇头,正要拉上儿子,一起告辞。
  忽然从席间站起了三条大汉,杨老乡绅定睛看去,这三人整整齐齐是三个指挥使,正好又是宁波府三海卫的指挥使。
  距离宁波城距离最近的定海卫指挥使马逵率先说:“中堂禁海也好,征收也罢,我们三个都是发自内心支持的!”
  大堂里的众人,全都惊呆了,今天所有的吃惊加起来,都不如眼前这一幕!
  懂行的都知道,这些把守沿海的武官其实一直都是与豪族大户暗地里勾结的,走私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理论上,他们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拆同伙的台,但确实又发生了!
  一天时间就让这三海卫指挥使,如此心甘情愿的一起大转向,简直神乎其神!
  如果高高在上的秦中堂与实际管辖海岸的三海卫联合起来,那想象空间真的很大啊。
  “你们无耻!”杨承闵指着马逵叫道,“奴颜示人,枉为大丈夫!”
  杨小哥儿是杨美璜老来得子,从小在极度宠爱中长大,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还不够深,也没有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
  马逵看了眼杨承闵,虽然没有直接说话,但心里却一直暗暗嘀咕着。
  秦中堂都说一定让你终身禁考了,你以后也就是个平民百姓,还蹦什么蹦?
  秦德威接着酒劲哈哈笑了几声,也站了起来。
  杨老乡绅感觉不是很好,想再去“解释”几句。
  秦德威却讽刺说:“下次有话自己说,不要拿令郎当出头鸟。如果想着让令郎借我来博名声,那就大错特错了!”
  此后秦德威又对大堂里众人说:“今日兴尽矣,散了散了!”然后转身就朝着里面走了。
  冯恩和胡宗宪对视一眼,发现对方一样迷茫,便按捺不住好奇心,不约而同的起身追了过去。
  而且光三个指挥使通过建立贿赂关系后支持你有什么用?也得能把政策实际推动下去才行啊。
  沈知府坐在席间愣了一会儿,等醒过神来后,连忙也站了起来,尾随着冯恩也跟了进去。


第八百八十六章 降维打击(上)
  接风宴是在公馆西跨院的大堂里举行的,秦中堂出去后,就朝着中路主院去。
  沈知府唯恐秦中堂走的远了,小步跑着追赶过去。
  他本来以为,面对十分坚固的地方利益团体,秦中堂初来乍到很难大刀阔斧,所以选择了比较安全的和稀泥的态度,这样一般就可以两不得罪。
  但是他却没想到,秦中堂直接把队伍拉起来开干了,让自己那和稀泥态度看起来更像是“不合作”。
  在进入对抗的背景下,不合作那就很容易被视为敌人!
  沈知府远远的看到秦中堂和市舶司的冯大人沿着甬道,边走边说什么。
  于是沈知府又再次加快了脚步,万一秦中堂先进了内院,自己被隔在外面,想求见又要多费波折了。
  公馆里的仆役都认得沈知府,所以也没拦着他。
  秦德威听到脚步声,转头看到沈知府,但没有停留,仍然继续走着。
  沈知府超到侧前方去,行了个礼。秦德威拉下了脸,很冷淡的问:“你追上来做什么?”
  沈知府连忙答道:“中堂可能对下官有所误解,想着解释一二。”
  秦德威训斥说:“还用解释什么?沿海状况糜烂成这样,本中堂亲眼所见,真不知道你们都在做什么!
  朝廷派你们驻守宁波,结果既不能遵守朝廷禁令,扫清乱事,保得海境安宁,又不能灵活应对,设法变通,为国取利!
  你这样一个对朝廷没有用处的知府,和市舶司的冯恩还有什么区别?”
  站在旁边的冯老爷冷哼一声,秦板桥你这句话到底是在骂谁?
  初听像是骂沈知府,但细想又似乎在骂自己!
  沈知府趁着秦中堂换气的间歇,拼命解释说:“在宁波府做官,本就不好做,左右掣肘者实在太多,而且手里可用筹码又实在太少。”
  秦德威完全不给面子的继续训斥说:“本中堂出镇东南,首要职责在于沿海。
  按着一般道理,本中堂初来乍到,本该寻求你们地方文官衙门的支持。然后在你们支持的基础上,再开始循序渐进的做事。
  但本中堂却发现,你们这些文官一点用处都没有!以至于本中堂为了寻求支持力量,竟然还要去找那三海卫的武官!
  也就是说,新局面还要本中堂亲历亲为的打开,完全指望不上你们!
  所以本中堂也真是不知道,你们这些官员在宁波城都干什么了?
  只能说是庸碌无为,啥也不是!”
  沈恺堂堂一个四品知府,民众尊称为太守的,被秦中堂喷的头也抬不起来,还嘴也不敢。
  但他也只能绞尽脑汁,琢磨应该如何化解秦中堂的不满。
  突然听到旁边市舶司的冯恩怒道:“秦板桥!我有理由怀疑你这是指桑骂槐!”
  秦中堂:“……”
  自己正在趁机调教沈知府,你冯恩跳出来捣什么乱?
  冯老爷你为何如此爱给自己加戏?还是说同在宁波、碌碌无为、啥也不是的你也感到共情和心虚了?
  被冯恩这样搅和,秦中堂也调教不下去了,对沈知府挥了挥手说:“你且退下吧!”
  沈知府顿时急了,“秦中堂所说的道理,下官都是明白的,但现实里多有身不由己之处!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秦中堂这样有靠山的……”
  冯老爷听到这里,诧异的插话说:“秦板桥也有靠山?是谁?”
  沈知府心里“咯噔”的一下,情急口误又说错话了!
  一不留神,把“像秦中堂这样的靠山”说成“像秦中堂这样有靠山”了!
  心念急转中,沈知府回答冯恩说:“秦中堂当然也有靠山,就是超过常人的能力!”
  冯老爷:“……”
  秦德威心有戚戚的叹道:“如此说来,沈太守在宁波府没做好工作,也是情有可原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超凡能力的,能不能做成事确实也还要看人!”
  冯老爷暗有所指的吐槽说:“除了能力,还有一些精神也不可或缺。”
  秦德威反讽说:“不靠精神,难道要像你一样,无论什么公务全靠棍棒?”
  冯恩这两天反复被秦德威喷“啥也不是”,心里很有点小小的不爽,忍不住再反击说:
  “你天天指责别人,也没见你来了后,到底做成了什么事,连个做成的苗头都没有。”
  秦德威答道:“我要做的事,今天宴席上不都说了吗?最重要的两条就是收钱和禁船了。”
  冯老爷反问道:“你不会以为,与三个指挥使建立了金钱关系,就算把事情做成了吧?
  如果真有这么简单,沈知府早就能办了!那些守在海边的卫所武官,与本地豪族的利益关联没那么容易破解!
  他们就算明面上碍于你的权势,被迫口头答应了什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的是办法妨害你的法令!”
  秦德威接话说:“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禁船和收钱可以合二为一!
  先把船禁了,后面不就有收钱理由了?如果不禁船,还没有收钱理由呢!”
  冯老爷还没反应过来,“既然都禁掉了,为何要收钱?”
  秦中堂痛心疾首的说:“那杨老乡绅说的好,这些大渡船都是海边民众的产业啊!
  所以如果全都禁掉了也怪可惜的,白白浪费资源,又会导致船民无以为生。
  所以还是要开个口子,还想用船下海捕鱼的,就要在官府登记,停靠在指定港湾。
  只有自愿向官府交纳平倭银,换取有限制的船引,然后才能下海。”
  冯老爷这才明白过来,什么下海捕鱼,那不还是走私吗?
  船主们交完钱领取了船引,就可以在官府默许下,“合法”走私了?
  秦德威继续说:“你们也知道,海边港湾都是在卫所管辖地面上的,管理和查验都要通过卫所来完成。
  所以经过我与三海卫指挥使友好协商过后,他们很乐意配合工作。”
  冯老爷只觉得自己脑子又习惯性的不够用了——与秦德威说话总是这样,“这几个指挥使都同意了?”
  秦德威反问道:“为什么不同意?”
  冯老爷又问:“那些与卫所勾结,垄断了船只下海的本地豪族们呢?”
  秦德威不屑一顾的笑道:“你觉得,以后的走私环节,还需要这些所谓豪族吗?”


第八百八十七章 降维打击(下)
  秦中堂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冯恩很费力的理解一会儿,但旁边的沈知府理解起来就快得多。
  毕竟沈知府政务经验更丰富,在宁波时间也更长,很快就明白了关键所在了。
  目前走私的模式是这样的,首先第一步,丝绸之类的主要货物品种从苏杭等产地运送到宁波,有专门的内地行商做这个。
  但内地行商能把货物运到宁波却下不了海,从陆地到下海这个最关键环节向来都是由豪族控制的。
  无论是把货物送到双屿岛,还是海商偷偷开船来收,只有本地豪族过手的货物,才可以安全的完成交易。
  如果没经过本地豪族过手,就算把货物搬到了停靠岸边的海船上,也会被海防卫所以走私的罪名查禁了。
  这就是本地豪族和沿海卫所的利益捆绑,正常情况下是非常牢固,很难切割的。
  而秦中堂这个先禁船然后收钱放行的做法,本质上说就是利用官方权力,把本地豪族从走私游戏里踢出去了。
  用五百年后的话来说,就是“国家队”进场了……
  在原有的模式下,主导权在本地豪族手里,卫所是合作对象,是被动的。
  而秦德威的新模式就是,先把大船集中到指定港湾,然后由卫所查验登记,想出海“打鱼”就先交钱。
  在这种模式下,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管理了,非常具有主动性,与原来的被动完全不同。
  而秦中堂所能给卫所提供的,就是来自幕府的授权和背书。
  而且利益分成上来说,如果原来豪族拿到的是“八”,卫所只有“二”的话,那么以后卫所拿到的肯定不止是“二”了。
  毕竟秦中堂只是一个人,或者说只有幕府一家,怎么也不可能比四大家族那么多人加起来还贪的多!
  好处如此之多,难怪三海卫指挥使今天毫不犹豫抛弃了杨家人,直接站在秦中堂这边了,什么禁船什么收钱,全都无脑支持。
  除了卫所受益更多,其他对于那些出海的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