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仙师-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他完全成为发电站建设第一人,但有所示,整个工地莫敢不从。
沈晨也看明白了,合着这小子那天故意当出头鸟,为的就是让所有人感谢他的恩德,从而让他堂而皇之地掌握住工地。
“恪儿英果类我,此番将发电站建设之权揽于怀中,乃是我有意为之。他自小聪慧无双,又有勇气与担当,比之高明的‘正’,青雀的‘雅’反而更适合成为一个帝王。本来我打算跟他好好谈谈,让他出海称王,但他却说,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让大唐变成不夜之大唐,隐隐间有自愿留作学院教师博士的意思,我想先看看,于是便让他留了下来。”
前往东南面延兴门的路上,两旁人山人海,高呼圣人之音不绝于耳,李二和沈晨一起坐在一辆四面无门的马车里,由八匹洁白色的高头大马拉着,一面与夹道欢呼的百姓打招呼,一面嘴角微动地说着话。
今天是铁路建设正式破图动工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全人类记住的日子,沈晨有意促进大唐百姓对仙界知识和技术的认识,便请李二办个盛大的动工仪式。
李二本就是个无热闹不喜欢的帝王,见沈晨一改往日闷声发大财的性格,想要隆重一次,登时正中他的下怀,哈哈大笑之间让礼部选了个黄道吉日,在长安城火车站选址的延兴门外搞一出举世无双的动工仪式。
沿途的百姓中有礼部专门培养的人员,载歌载舞,引导百姓欢呼,来自教坊司的乐人拉吹弹唱,将巡街的场面弄得热闹非凡,比之上元节还要喧嚣热闹。
沈晨看着消失在后世历史长河里的胡旋舞啧啧称奇,一面小声地笑道:“怎么,你不怕他造反了?”
这话很伤人,一下子戳到李二的痛处,但随着李承乾远涉海外,李泰回转封地不得返回长安,李治登上太子之位,李二对造反不造反的事情便淡了,笑笑道:“有海外称王在,我怕什么?大不了哪天实在看不下去了,把他往海外一送就是了,有理有据。倒是你,恪儿对电力的执着比为善(李治的字)还要疯狂几分,你若是没有几分本事,怕是拿不下来。”
别看大唐社会天地君亲师,老师学生情同父母,诛九族里便有老师一族,可是自古学生看不起老师的事情多了,沈晨却是不怕,有系统撑着,他实在找不到李恪能强过他的可能。
笑了笑,沈晨道:“放放心心的,若是他哪天真有比我强的本事了,你信不信我能把天上的太阳摘下来送给他?他的野心你也不必担心,李治对电力的野心目前还是对稀罕事物的好奇,但李恪却是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作有野心。即便有野心又如何?当他把全大唐都用电线连接起来,让大唐无一处不光明之处,他没有七十也有八十了,牙齿能剩下几颗都不知道,到那时,他若是还会有半分争夺皇位的念头,我便将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废话,那时我也老死了!”李二没好气瞪了沈晨一眼,动作极其轻微,唯恐被潮水般的百姓看出来。
这种属于好兄弟一般的游戏两人玩了很多次,只要身在高位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玩。在外人看来,他们俩总是面带笑容,向所有人挥手致意,暗地下谁能想到,两人已经完成了对一位青史留名的皇子的一生的安排。
当马车行到延兴门时,周围各坊的百姓已经被禁军和金吾卫、不良人、官府中人扒拉到了一旁,沈晨和李二在重重保卫之下,沿着楼梯登上延兴门的城楼。
“怎么那么大?”
刚登上城楼,看到延兴门外被挖出的地基,李二整个人就愣住了,尽管他已经在图纸上无数次看过火车站的概念图和数据图,但当他真正看到实物的时候,仍旧被恍了神。
整个火车站之间和延兴门相连,如同一个瓮城,将延兴门笼罩起来,但又在北侧留出一条足够的通道,让行人路过,最重要的火车站整体建筑更多靠向南面,由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道和仙界技术开发区相连。
南北东西划分开来,足有东西两市的大小,狠狠震撼了李二,在他想来,一个车站似的东西实在没必要如此大。
“没这么大,那一堆堆货物往哪放?”
沈晨很想告诉他,在后世大一点的火车站比他东西两市加起来还大,怕打击他积极性,也就没说。
“书上得来终觉浅,图纸上的数据很难反应真实的概念,你再看那边,若是没有这般大,你所想的事情如何能成?”
手臂一指,沈晨让李二看向工地最北方的地方……
第419章 圣人之位
整个动工仪式在礼部的安排下显得盛大而隆重。
随着火车和铁路线建设消息的不胫而走,百姓们大多已经知道此次破图动工的意义。
无需牛马牵引便能开动的凡间事物!
将近一万匹马拉动的力量!
不仅可以载物,还可以载人!
一次往返便是数十万石的物资!
……
任何一个内容都能勾起百姓们的兴奋点。
故而,动工仪式来了很多百姓观看,都想看看那个被坊间形容为钢铁巨兽的火车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为此,唯恐百姓绕到城外,打乱了动工仪式,礼部的官员和铁路建设总指挥李治整了一出宛若军队开拔的场面。
延兴门前,上百只身穿各色马甲的队伍静默而立,旌旗猎猎,长幡如浪翻涌,正静静地等待着吉时到来,由李二和沈晨一起告祭上苍,仔细一看,便有“凿山第一队”“搬运攻坚团”等,大有后世七八十年代建设大会战的感觉。
沈晨看得心绪激动,李二更是脸红脖子粗,大有重回战场的感觉,“没想到建设居然还能如此令人热血沸腾,看来仙界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为善在小神仙身边一年左右,便能举一反三,将之运用,我大唐后继之事不会再有波折了!”
李二激动得难以自己,听到沈晨说话,当即转过头,顺着沈晨手指的方向看去。
但见场地北面,被金吾卫围起来的场地壕沟边沿,有一个个形如蜈蚣的小道,小道密集如林,向正面的两条铁路规划线延伸,形成一株顶冠庞大的巨木枝干。
“那是何物?看起来像是铁路,但为何会如此形状?”
沈晨笑道:“那是专门设计的运兵线和货物通道,铁路线本身与主干线相连,其中又有匝道和并线,建好后会有两个火车头放在其中,一来做主干线火车头备用,而来通过匝道将装满货物的车厢进行连接,但有指令,便能直接进入主干线,前往洛阳。”
“好设计!”
李二是真的看得醉了,“我原本以为,区区一个车站,不过进出而已,没想到你居然想得如此遥远,将一切有备无患之事也考虑了进去,有了运兵线和物资通道,火车的发车速度必然快捷,有了备用车头,也无需担心车头损坏时发生延误之事。”
说到这里,他灵机一动,“既然车头会损坏,那么也会有相应的维修和保护措施吧?”
沈晨点头道:“那是当然,在那些通道中,就分出了两条线,一条做车头修护维修用,一条则做车厢维护维修用。你别看火车站建得很大,其实很多地方都用在了这些方面,售票口、候车室、行李寄存等等地方反而不是火车站占地面积的大头。”
摇摇头,沈晨遗憾地道:“可惜,大唐此时的条件还不够,否则大可将许多军队和火车维修的东西弄到地下去,如此方能令运兵线更加隐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李二却是哈哈大笑,拍着沈晨的肩膀道:“不怕不怕,我相信,只要有你在,大唐一定能做到那一步!”
沈晨眉头一皱,听出了李二的言下之意,苦笑道:“你就那么相信我不会走?”
李二道:“一开始知道你要走,我还真的担心过。可之后好好想想,我发现,你本来就是要来提高我大唐的文明水平的,若是中途白费,岂不是白来一遭。当你走时,我大唐必定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只需沿着你设计好的方向不断改进升级,充分做到你说的那什么……什么……科技天花板,之后才会静默下去。所以啊,我不担心。”
沈晨没想到李二把他看得透透的,当初那一点心灰意冷,也在这些日子做事的过程中渐渐消去。
他手指正前方,道:“这里便是火车站对外的主要建筑,最大的候车厅靠在铁路线两边,长安到洛阳线建设好之后,接着便要修建长安到安西都护府的线,或者北上到太原的线,届时,长安和洛阳便不是终点,而是中转站,所以,站台皆采用一来一去两边分流,出站口与左面站台直接相连,免得造成人群堆积。”
“好好好!好想法!”李二喜不自胜地道:“有了你的仙界经验,我大唐的铁路建设必然会加快速度,同时,中间也会省略掉许多研究过程,虽然听你说失去了一些知识的沉淀,很多工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哦?你也知道我在地下发电站喷人的话了?”
“你开玩笑吧?当时数百人在场,即便我不派百骑,风言风语也能进到我的耳朵的吧?你究竟知不知道你现在在大唐的身份和地位?你现在说句话,只要不可以隐瞒,第二天整个长安城里都会流传。”
沈晨吓了一跳,“没这么夸张吧?”
李二嘿嘿笑道:“你难道没看看你身边做事的人?谁怀里没有随时揣着笔记本和钢笔,钢笔还要准备两支,你刚要张嘴他们就会赶紧拿出来,然后飞速地把你说过的话写下来,因为你说的话里有太多的仙界知识,难保不小心的一句话便能对他们有所启发?另外,告诉你一个秘密。”
沈晨两眼眨巴,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事,悄悄转头看了看四周,果然,除了执勤站岗的军士,几乎所有文官手里都拿着一本笔记本,一手执笔,刷刷地写着什么。
他停顿下来没说话,那些人便也没得写,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他,那表情,就像跟大人讨要大白兔的小屁孩。
“啥?”沈晨心中一震,好像知道了些什么,莫名地问道:“什么秘密?不会是你知道我今天穿了红色裤衩吧?”
李二哈哈地笑了起来,也不知道他的笑点为什么如此之低,笑得沈晨都不耐烦了,才凑到沈晨耳边,小声道:“知道《论语》吧?”
沈晨没好气地道:“废话,你说我知不知道。”
李二道:“嘿嘿,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整理你的言语了,很多书商已经私下收购,许多大儒悄悄给自己取了个‘仙技道’的名称,要像孔子那样,整理你的一言一语,编撰成书,广发天下,捧你上圣人之位!”
第420章 该加快速度了
“仙技道?”
李二说给沈晨的消息当真把沈晨吓了一大跳。
从古至今,海内海外,任何一个文人武人,最大的愿望不就是能被人著书立传?一笔丹青著古今,寥寥数语传乾坤。
任何一个时代,能做到者皆是万千之中的寥寥几人,于滔滔翻滚的长江大河而言,不过一朵微小至极的浪花,即便开国帝王、文武圣人,短短数十年过后,仍旧一杯黄土,然而,便是那短短数十年,有的人赢得了千古传诵,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籍籍无名。
能得一帮子儒家熏陶下的大儒认同,收集一言一行,著书立传,流传千古,沈晨性格再如何稳健也不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