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仙师-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没想到的是,沈晨却笑眯眯地说了声,“不贵,两百文就能买到一件。”
  “多、多少?”
  小可汗不可置信的表情就像看到他的军队打进了长安城一样,充满了天翻夜谈的效果。
  沈晨伸出两根手指头,“两百文!当然了,这是一般的毛衣,若是要制作送给你的这种,制作工序要复杂一点,去毛也会更软一些,又是高超的技师自己编织,所以得花五贯。但若是一般的那种,牧民们不追求艺术,只讲究保暖的话,最多两百文就够了。”
  “嘶~~~”
  渐渐围聚过来的草原统领们听到沈晨的回答,顿时又把帐篷里充满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仙、仙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沈晨在小可汗嘴里的名称就变成了仙师,和大唐人称呼沈晨一样,而不是之前的唐人神仙。
  他和众多草原统领一样,嚅嗫着唇角,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眼角似乎有泪花闪动。
  程处弼在一旁看得唏嘘不止,能让杀伐果决的草原汉子变成小姑娘一样的样子,也就只有仙师才能做到了吧?
  “仙师其实不用如此,其实,我们可以拿出东西换的,哪怕要这条命都行!”
  小可汗等人商议了一下,发现这或许只是沈晨出于好心,故意给的好价钱,从而咬着牙齿道:“仙师不用为了我们,故意伤害自己的!”
  看着眼前这个五大三粗,却满脸羞怒的草原老大哥,沈晨哈哈大笑,“你们放心吧,这种毛衣本来就是用羊毛做出来的,就羊毛那种东西,你们要多少就有多少,我只不过把羊毛经过一些手段变成了毛线,然后让人编织出来而已,付出的其实只不过是人工而已,成本根本没有多少。”
  在后世,沈晨听一个在大商场里做管理的朋友讲过,为什么有些店铺敢说打一折,因为,就算是一折,对于衣服裤子来说都是有钱赚的。
  真实性不知道,沈晨也没调查过,但仅仅几片布就要卖几百上千,甚至几万几十万,沈晨敢说,里面若是没有巨大到令人疯狂的利润才怪!
  而沈晨亲自参与过毛衣的产出之后,才发现里面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一斤羊毛一枚铜钱,两斤羊毛差不多就能出一斤毛线,就算是羊绒线,也只是十来只而已,算成铜钱绝不超过十枚。
  就算其中经过多次洗毛、弹毛,再进行编织,成为市面上的毛线,不算人工也就只是十枚铜钱,算上人工,撑死不超过三十枚。
  而一件毛衣才多少斤?撑死也不会超过五斤,也就是一百五十枚铜钱。
  如果是采用才规模劳动密集型的方式制作,这个人工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一件两百文的毛衣,至少有一百文的利润可求!
  就这,沈晨都觉得自己亏心了!
  而大脑不怎么样的草原人算了一笔糊涂账发现,这价格差不多也就是成本价。
  一时间对沈晨的感激声更加多了起来,把沈晨都弄得不好意思了。
  “别着急,跟你们要谈的,不是让你们把羊毛卖给我,然后我吧羊毛变成毛衣又卖给你们,我自己赚钱!而是我要让你们自己把羊毛弄成毛衣,然后卖到任何想要买毛衣的人手里,让你们赚钱!”


第763章 不负韶华
  “啊?让我们赚钱?”
  对经济实在不怎么行的草原人这下子好奇了,但沈晨的言下之意他们却是听得懂的。
  “仙师的意思是把羊毛变成毛衣的技术教给我们,然后让我们自己去卖?”小可汗用不可思议的表情代表所有草原部落统领,问出了他们心中共同的问题。
  可他们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难道沈晨就不求一点回报?
  可是,沈晨接下来的话照样如同闷雷一样,打得他们七荤八素。
  沈晨含笑着点点头,“不错!就是把技术教给你们,不仅仅如此,我还要在草原上建四个巨大的,专门用来处理羊毛的纺织厂,让所有草原人都能进入其中工作,得到薪酬,还能慢慢地富裕起来!”
  听沈晨说完,众人只觉得满脑子都是浆糊了,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但此时此刻不仅掉了馅饼下来,还是如此巨大的一个馅饼,直接就把草原人们砸翻掉了。
  商议了良久,众人面色凝重地转过身来,由小可汗带头,严肃地问沈晨:“不知仙师想要什么?要我们进攻大唐吗?”
  “放屁!”程处弼一听就火了,“就你们这点战力,配得上和大唐打吗?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
  回想起三月前的那场战斗,至今还有血腥味在龙城外回荡,小可汗讪讪地笑了笑,“除了这个,我们是在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才能和仙师交换了。”
  沈晨笑着摇摇头,“你们考虑错了一件事。”
  “还请仙师详解。”
  “按照你们现在的样子,其实根本付不出风力发电机的租金!”
  “啊?”
  看着小可汗满脸发懵的神情,沈晨道:“租金仅仅只有那么一点,每年一百只羊,几匹马,几头牛。可是,对于一个四五十人的小部落来说,很有可能这已经是唯一的财产了。更别说遇上天灾人祸,到时候我的风力发电机也已经租给你们了,却没办法收到租金,你说我是不是白白浪费了,或者说我直接就受到损失了?”
  所有人皱眉想想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沈晨又道:“因此,我才说,可以用羊毛来换,现在还可以让你们用毛衣赚到的钱来换,如此一来,看似我吃亏,把什么都给了你们,但是,你们富裕起来了,我也能收到租金了,是不是两全其美了?”
  “啊?”众人一阵惊呼,“原来是这样!”
  如此一来,众人开始正视沈晨提出的问题,却是如同沈晨所说,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其中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不过是沈晨的一己之词,真实的东西仅仅只是沈晨心好而已,是对草原抱有极大的善意而已。
  否则,如此好处,为什么不弄到西边去呢?
  安西都护府管制下的那些家伙手里的牛羊,可不比突厥人手里的少。
  总而言之,他们遇到了一个善人,一个善良的神仙,解救草原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神仙!
  众人齐齐下拜,“多谢仙师!”
  ………………
  有了各大部落统领的点头,草原上很快开展了一场火热的羊毛纺织厂建设运动。
  每个被分出去的小部落,都能获得十人的名额,进入纺织厂内,在学院建筑类学生的带领下,先把纺织厂修建起来,后期则转变为其中的工人,处理羊毛,编织毛衣。
  一想到五大三粗的草原汉子拿着两根针,编织着毛衣,嘴里不断地念着“挑勾挑勾挑勾勾”的样子,沈晨就恶趣味地想笑。
  之所以要修建四个纺织厂,一来是草原人被分开的部落实在太多,若是不能每个部落都挑选一点,怕是又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没有足够的厂子是不行的。
  二来则是沈晨希望把毛衣变成一张草原的名片,通过丝绸之路和海洋之路,把毛衣销往世界各地,赚取外汇。
  如此一来,包括草原在内的整个大唐就需要巨量的毛衣,没有十万人规模的纺织产业根本做不到。
  这个数字被程处弼和小可汗听到的时候,只觉得浑身冒冷汗,可沈晨却只想鄙夷地看他们一眼,后世这一个行业里的人何止十万,千万人都有!
  还不是如同巨鲸吞虾似的,疯狂地在世界范围内呼风唤雨。
  他相信,西方和北方那些贵族和平民的大老爷,绝对会在毛衣的需求下提着刀子砍人的!
  最多不超过一年,整个草原的纺织产业便将出现,沈晨提供给草原的,不仅仅只是最基础的工序,还包括升级服务和样式设计等等。
  什么开襟的,什么翻领的,什么圆领的,什么高领的……什么春秋衫薄薄的,什么冬天装厚厚的,什么适合地中海气候,什么适合针叶林气候……
  统统安排上!
  就不相信草原的纺织业走不到世界去!
  当然,有获得就会有牺牲,二十多名学院的学生将把一生都贡献在草原上,成为草原人心目中颉利可汗一般的英雄,为草原人的富裕生活而顽强拼搏。
  他们都是自愿的,也是幸运的。
  当沈晨找到所有学生,畅述了自己所有的设想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因为,在这个渴望着建功立业,刚好大唐又是向外扩张的时期,并不缺乏建功立业机会的时候,能得到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无法推却的一场幸运。
  只要操弄得好了,能让大唐的产品行销全世界,他们就觉得这一生值得!
  选址定好,二十个人将分成四分,前往草原四个不同方向的践行宴上,沈晨难得地做了一首诗,是来到大唐之后,他做的第二首诗。
  来自后世现代诗诗人海子的奋进诗……
  “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将踏上各自的行程,为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对外扩张走上一条孤独无趣的道路。
  就像二十滴携带着华夏因子的血液,汇入世界长河的浪涛之中,书写他们自己的人生,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决定华夏疆域和文明传承的星星火种!


第764章 北境攻略
  “仙师,这真的能行吗?”
  看着一行在冰雪渐渐融化的草原里,背着背包,骑着骏马缓缓前行的学生和一些侍卫组成的建设队伍,程处弼感慨万千地发出一声赞叹。
  “也许行,也需不行。”沈晨沉重地说道。
  程处弼吃了一惊,“那还……”学院的学生可是个个是宝,在大唐,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根本不愁出路,何必在这冰天雪地里为他人编制衣衫?
  沈晨转过头,看着程处弼,笑了,“但总有那么一些事,总是需要有人去做,不是吗?”
  程处弼似有所悟,再次望着那快要消失到天尽头的队伍,默默念叨:“总有事情需要人去做……”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逐渐坚定。
  ……………………………………
  长安城内,开春之后最忙碌的事情自然是春耕,在沈晨来之前,所有事情都必须为春耕让道,哪怕是打仗,也绝对不能影响了春耕,否则,就是暴君,文武百官就是佞臣!
  在沈晨来之后,由于各种机械事物的增多,以及对农业研究的不吝深入和扩展,还有来自系统的土豆、玉米、大豆、西红柿等等后世食物的栽种,大唐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规模、产值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
  现在,最先启用仙界农耕技术的渭水平原上,如果哪家的家里每天没有二两肉,那户人家都会被整个村子的人鄙视。
  整天吃肉都已经不是渭水平原上的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了,相反,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成了百姓们注意的事情。
  如此情况,甚至到了谷贱伤农的程度。
  很多不愿意做农活,并且家中有仙界机械辅助,也没有必要留下的农人们自发前往仙界技术开发区、铁道工地等等各地,赚取副业带来的报酬,成为了第一批以做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工。
  他们进入各个需要人手的工厂,进行无需太多技能就能操作的工作,在满足自身需求的要求下,为大唐的建设添砖加瓦。
  随着《农民工用工制度》的出台,他们的工资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