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仙师-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甚至都没有想过要组建研究室,这个团队在风力发电机成功后就解散了,所以留下的不过是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瓶瓶罐罐,唯独剩下李恪一人,继续着对风力发电机的升级研究,进度之缓慢堪称蜗牛速度。
  “你应该保留下来的。”沈晨道。
  李恪摇摇头,扒拉着沈念心在他胸口留下的一滩污渍,“我怕父皇担忧。”
  “哪怕你什么都不做,你父皇还是会担忧,他对皇权的执着仅仅只是换了个主体而已,从前是他自己,现在是皇位上那个人,很可惜,你不在其中。”
  李恪摊摊手,“要不我交给学院去办吧?”
  沈晨道:“民间技术的发明创造乃是一个文明科技力量提升的一个重点,朝廷不可能把科技的触角深入到民间的每一个角落,唯有支持民间技术的发展,才能弥补这一块短板,所以,朝廷和民间的技术研究就相当于两条腿走路,少一条都不行。”
  “朝廷今后的目标将放在真正提升国家力量的技术上,如航天航空,海船战舰发动机等等,但并不包括灶台的升级,或许会有涉及,毕竟,农学院那些人也不是闲着吃干饭的。但要他们如民间百姓一样无时无刻把灶台当做命根子一样的伺候却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只有依靠民间自己的发明和创新,才能提高灶台的效率,才能让百姓自己活得更好,同时,作为发明者还能获得一次专利售卖的发财机会,又能增加许多劳动性就业岗位,更不会浪费朝廷目前来说有限的技术性人力,一举多得的事情,大加提倡和鼓励还是好的。”
  李恪听得两眼瞪大,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崇拜沈晨,并且将沈晨视为再生父母了。
  就因为不管何时何地,沈晨都能为他提供正确的思路,他就像一片笼罩在迷雾中的汪洋大海,以为马上就要靠岸了,结果迷雾的后边还是迷雾,海洋的那边还是海洋,冲破了一点迷雾,显露在人们面前的照样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始终没有尽头。
  李恪的研究室并不小,只是现在显得破败,李二从其他地方转过来,听到了沈晨的说法,仔仔细细思考了许多许多,最后点点头,用莫名其妙的目光看着李恪老半天,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在没有经过最后的确认之前,他还是无法说出我信任你这句话。
  沈晨无奈地冲李恪笑笑,李恪则报以一声长叹。
  李二道:“我会把今天你说的内容写成东西,让人带给治儿去,民间的研发确实应该有自己的自由。”
  “你可以从这里开始的。”沈晨摊摊手。
  “好吧!”李二就像被逼无奈一样,最终同意了沈晨的请求,然后向兴奋难当的李恪点点头,再然后就走了出去。
  沈晨拍拍李恪的肩膀,“加油,好好干,给你的同窗们写写信,相信他们对这种事情很感兴趣。我告诉你,他们在朝廷里过得并不开心,人浮于事逐渐成为主流,不懂行的对懂行的指手画脚,一部分人现在的收入甚至还没有学院社团带来的红利多,早就有很多人跟我抱怨了,否则也不会在离开之前专门开个会,点拨朝廷里的那些大老爷们。”
  “我敢保证,只要你发出消息,铁定回有一大群人过来帮你,你弟弟铁定会被气死。”
  李恪担忧地道:“如此一来,是否会惹他恼恨?”
  沈晨道:“到时候你把我的一句话送给他。技术创新的星辰大海照样令人心潮澎湃,让他不要把目光盯在朝廷里那点蝇营狗苟的人事上!你看看现在做的那些狗屁事情,居然有人想要利用物流快递的便利,自己倒菜卖菜,提供送菜上门赚取物流费用还不知足,还要用低廉的价格强制收购百姓们手里的菜,再低廉地卖出去,等所有粮食都只能由朝廷来做之后,再高价售卖给种菜的菜农。”
  “这都什么玩意儿!”沈晨破口大骂,“良心都被狗吃了!”
  李恪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仙界知识和技术还能如此用?”
  不得不说,沈晨说的这个事情完全打破了他对仙界知识和技术运用的理解。
  “难道技术运用不是应该加大对技术升级的投入,产生更多的技术,更加地方便人们吗?为什么要和百姓们抢手里的余粮呢?”
  沈晨冷哼道:“不错,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偏偏那些人吃到了技术带来的红利,太过膨胀,早已失去了对技术的敬畏之心。他们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在拥有很多钱财的基础上再挣更多的钱财,其核心是抢占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为自己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话语权?”李恪吓了一跳,“他们要干什么?”
  “造反!”沈晨毫不犹豫地说道,一点忌讳的念头都没有。
  “他们在拥有了更多的钱财后,甚至靠着技术带来的红利在民间有了一定的名望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
  李恪心惊肉跳地道:“什么事实?”
  沈晨道:“所有规定都不由他们制定,他们无法如何跳脱,都只能被限定在制定者的框框条条里,所以,他们想要自己成为划定框框条条的人,当他们把天下粮食都掌握住之后,他们就会对朝廷发起攻击,到时候朝廷如何自处?”
  “天啊!”
  李恪浑身都在颤抖,“这些砸碎就该统统被放到风力发电机的叶子上活生生转死!”
  沈晨道:‘说得很正确,所以,你的肩膀上必须多一道责任,就是想方设法提高你所在行业的技术等级,用事实扇那些人的大嘴巴子,告诉他们,技术创新需要硬实力的创新,而不是赚钱模式的创新!’


第820章 岭南岭南岭南
  没有拿到李恪造反的证据,李二非常不开心地走了,离开前没有和李恪的家人见上任何一面,让收拾打扮好的吴王妃怨念深重,而李恪的孩子们也大体知道了自己爷爷的心思,等他一走,就纷纷上书,放弃吴王位,请海外封王。
  李二的目的达到了,但沈晨对李二却始终没给好脸色,就这,李二居然还有脸让沈晨理解他。
  理解个球!
  难怪大唐终其一朝,皇室内斗都恐怖得令人发颤!
  每一次的皇位交替都有你抢我我抢你的事情发生,还有男的抢女的女的抢男的,儿子抢老子的,老子抢媳妇的,外人抢皇室的,总归,这一出大戏每上演一次,都在消耗大唐得来不易的内部积蓄。
  “其实朕是在为他好。”李二脸皮厚的对沈晨说,脸上还有痛苦到极致的表情。
  沈晨没有一丁点搭理他的心思,把头扭到一边,不想跟他说话,他现在就觉得沈念心不在身边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沈念心在的话,沈晨直接抱着沈念心玩就行,何必还跟这个混蛋单独相处。
  李二继续说道:“他是高明和青雀之后,唯一一个能对皇位发起冲锋的皇子,他本身实力又很强,在许多方面甚至比李治更符合那个皇位的位置,唯一限制的,也是注定了他绝对不能染指皇位的,仅仅只有他的血脉而已。”
  “人在被逼急了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没有人能够保证。他若是一支纠结于血脉,那么他对治儿是不会有敬畏之心的,治儿对他也不会有感情,如此一来,不是他造反,就是治儿杀了他。”
  “现在被我这么一闹,有我证明他绝对不会造反,治儿就没有杀他的理由和借口,他也能够明白,哪怕他造反,也不会有人站在他一边,因而,他的孩子上书请海外封王,治儿按照惯例推辞三次,最后定然会让他这一脉全部出去。”
  一些事情沈晨还是知道的,李恪并不是没有请海外封王过,但李治并不同意,朝廷也不允许他出去。具体原因,大体还是因为担心他会在海外造反。
  听李二如此一说,沈晨倒是心里面舒服了许多,毕竟,这就是皇位争夺的内在事实,若没有人证实李恪不会造反,就一定有人怀疑李恪会造反,而且,那个人必须是一个非常高位的人。
  现在,有了李二的背书,李恪的怀疑自然能够被解除。
  果不其然,仅仅十个月的时间,算上做火车来来回回的时间,李治几乎是在拿到奏疏的时候就直接签下了大名。
  当沈晨和李二到达广州的时候,朝廷那边传来消息,吴王一家请封海外,由于吴王要开办民间第一所电力研究院,故而暂且留在国内,其后辈则尽皆海外封王,只等今年年末就出发,留在身边的仅仅只有吴王妃和几个老仆。
  “一家子欢欢笑笑不好吗?非得做到这一步?”
  沈晨不胜唏嘘,最后只好化为一声叹息。
  ……………………
  广州对于大唐朝廷向来没有太多的凝聚力,这些家伙对冯家的敬畏远远超过对大唐的敬畏,如果不是冯家敬畏大唐,他们也不会敬畏大唐。
  从上到下所有人,哪怕是朝廷自己挑选的官员,到了广州也会变成冯家的官员。
  朝廷对此一直烦恼得很,可是,没办法,大唐从来没有对广州动过一兵一卒,整个岭南能够被大唐朝廷拿下,还是人家冯家献出来的,和大唐自己本身几乎没有半点关系。
  岭南处处都是宝啊!
  当李二手里拿着沈晨递给他的岭南资料,这一块想来不被中原统治者在意的蛮荒之地终于成了李二眼中的香馍馍。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一年三熟的水稻、天然橡胶种植园!
  单单这四样就可以成为大唐倾尽一切也要得到的东西!
  岭南道自然资源的富饶在被破坏了上百年的后世都堪称神奇,更何况是在自然资源被保护得很好的大唐。
  沈晨就接到过好几个研究报告,从上面看到了一些在后世闻所未闻的动植物。
  李二对这些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些东西的变现能力,但他知道,若是处理得当,岭南道一个道的蔗糖产量就能供应整个大唐,甚至还能有剩余对外出口,当场就拍了桌子,大骂朝廷里尽是一些酒囊饭袋。
  他也不想想,对岭南不重视的本身就是他那一朝的官员,李治的目光还在高句丽,尚未收回来,如何能够处理岭南?
  暴怒中的李二是疯狂的,一连三道奏疏递到李治案头,要求李治必须立刻马上安排至少一千名官员进入岭南,并且再调一部分毕业后的学院学生过来,并且,不管冯家同不同意,一支万人的新编陆军,两支航空兵也照样要进入。
  就连正在组建中的南海海军也被李二要求调到岭南。
  另外,铁道建设往南的这一条优先向广州,改变之前优先到西南的方针。
  曾经的他在皇位上,被很多东西束缚了手脚,现在他只是个太上皇,反而在自由度上灵活了许多。
  从前是为了担忧冯家作乱,但现在,手握新军,并且携一战而下高句丽的军威,李二和李治同时对岭南动手了。
  摆在岭南官员百姓和冯家面前的,仅仅剩下五体投地一条。
  当然了,也有不服的官员和冯家人,但是,当飞艇庞大的身躯以铺天盖地的威势从天而降,又有海陆空三军乘着钢铁巨兽而来,一切的不服都消失不见,最多只有茶余饭后的不爽和怠慢。
  而这一切,都将在朝政改革进入如火如荼时期,充满干劲儿的官员门的努力下成为泡沫,一戳即破。
  沈晨对此乐见其成,本来在他的观念里,岭南道就是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能是冯家这样的军阀的法外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