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仙师-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的名气,值了!
  那老头也是个不怂的,明明知道李二是个认死理的主,偏偏就是不饶过他,总说他不知人家疾苦,他的儿子孙子更是都不知道百姓每天花销多少文钱的废物。
  这可就把李二气得火冒三丈了,直接拿着拐杖就和那老头的拐杖比试起来,没想到那老头也是个练过的,两人耍得一手好棍棒,什么打狗棍法,什么秋风扫落叶,弄得周围八十米没人敢近身,气得想要去李二的茶摊上混一口太上皇亲自熬煮的煮茶的百姓破口大骂,但是,当所有人都知道那个老头是谁以后,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那是谁?”沈晨发现,这个世界的本土上居然还有能和李二不相上下的存在,好奇地问被他专程写信赶来的罗甑生。
  这些日子若非有罗甑生充当打手的角色,沈晨还真的搞不定李二。
  罗甑生道:“一个老兵而已。”
  得,沈晨肃然起敬。
  罗甑生继续道:“陛下十三岁起兵,一生征战无数,手下将士换过上百茬不止,唯有一百余人始终跟随,到得如今,年纪最大的和陛下差不多,如果说陛下敢当着你的面去仙界,那么,陛下就敢带着他们去仙界抢地盘。”
  言下之意,他们的忠诚度比李治对李二都还要高得多。
  “这些老头为了大唐,为了陛下,可谓把一切都交出去了,要么是残废,要么就是得让人伺候,没有一个人娶妻生子,你看这个老头能蹦能跳的,其实一身暗伤,早在去年他就来信给太上皇,要太上皇为他准备后事,太上皇当时还在学院后山,看到这封信,当场就决定把他带到长安来,等他死后葬在太上皇的昭陵旁边,结果,这老头到了长安反倒精神了起来,到现在还没死。”
  沈晨不得不说声佩服。
  “其他人呢?”
  “其他人也接来了,就在太上皇和你去巡游天下的时候,太上皇就下了诏令,把他们都接来了。”
  沈晨沉吟了一番,道:‘他们不该就这样混迹人群的。’
  罗甑生道:“哦,你还有被的意思?说实话,看到他们,我们这些当过兵的心里都不是滋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沈晨冷笑道:‘当然不对劲了!人家为大唐流了一辈子的血,结果连一份像样的荣誉都没能混到,你说说吧,换做是你们,你们会怎么想,他们没造反,只能说李二在背后用了心的,你换做对此丝毫也没有感觉的帝王试试,根本指挥不动他们的。’
  罗甑生眉头皱了起来,“那你有什么办法?”
  沈晨道:“给他们足够的容易,别让人家寒了心就行。”
  “你的意思是那件事?”
  沈晨点点头,道:“大唐不应该忘记人家,所有的百姓都应该记得人家,只有那件事才能做到。”
  “还要准备多久,我怕……”罗甑生把目光看向李二和那个老头,两个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连拐杖都快拿不稳了,只好勾搭在一起,相互搭着肩膀,明明是一副兄弟情深的场面,却偏偏还在怒目而斥地吵闹之中。
  沈晨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怕李二等不到那件事完成就死去。
  沈晨道:“尉迟敬德正快马加鞭往长安城赶,一路上将就着按照计划练兵,最多还有十天就到,程咬金那边鞭子都抽断了三根,我估计也快了。”
  “那就按计划行事?”
  “准确日期我看就在下个月中旬,正巧事情办完,正巧秋收,也算是个好兆头。你们要做好准备,到时候千万不可以掉链子!我先说好,哪个敢在那个时候掉链子,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第831章 李二的临终遗言
  对沈晨的命令,罗甑生并不觉得奇怪,当他被秘密通知李二已经距离死期不远之后,他就决定要拼尽一切帮助沈晨完成李二最后的心愿。
  深知其中之道的程咬金、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等人也并不觉得奇怪,沈晨和李二之间的情义无须赘述,虽然从一定的角度来说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但他们更多的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沈晨和李二却是实实在在的朋友。
  一个虽然没有实权,但说出的话没人敢违背的大唐仙师下的命令,是没有人敢违背的,尽管很多战士和一部分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无法理解会什么要这么苦的做一些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半分意义的事情,但是,他们只认定了,神仙讲的话就是意义,因此,哪怕他们不理解,他们依旧在努力刻苦地做着。
  当李二把所有老兵聚在一起,吆五喝六了大半个月,弄得长安城内的小偷小摸和地痞流氓统统被他们揍了个遍之后,李二起不了身了。
  如果说之前他还只是隐隐知道自己怎么回事,那么到了现在却是非常肯定地自己快要死了。
  他十分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似乎从梦境里过完的那一生给他留下了足够多的印记,对于死亡他并不觉得陌生,他只是有些害怕。
  他把所有后宫妃嫔叫到跟前,告诉她们他感到抱歉,因为他的爱仅仅给了两个女人,对于其他人,他虽然说不上不喜欢,却也不是爱,她们理应找到一个幸幸福福的男人给她们美满幸福的一生,是他耽误了她们。
  他对自己的占有欲做了批评,致使后宫嫔妃们最后一次听到他好好说话的时候,心里还只能五味杂陈地接受她们这一辈子仅仅享受了荣华富贵的现实。
  有的人欣然接受,人家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进宫的。
  有的人黯然神伤,却是因为没有得到李二的爱而难受。
  有的人则恼羞成怒,觉得自己曾经为了得到李二喜欢而做的那一切,简直就是喂了狗。
  一时间,后宫风起云涌。
  按照惯例,没有子嗣的妃嫔是要陪葬的,这项制度哪怕在秦始皇废除人殉制度以后依旧在执行着。
  但李二却固执地要将这项制度打破,他同意让没有子嗣的妃嫔们出宫,为了让他们能重新找个人家,还愿意让她们隐姓埋名,重新换一个名字生活,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没人敢娶他们的情况。
  妃嫔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位铁血帝王的温情,离去那一刻,不管对李二有没有爱意,总归都深深地拜谢这位有一次开天辟天的帝王,但愿他的子孙平安吉祥,再不重复他所经历的一切,否则,这位开天辟地的帝王就太可怜了。
  对于有子嗣的妃嫔,则安置于宫中,虽然不能再嫁,却可以在皇子十三岁开府之后回到娘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
  如此,后宫妃嫔们便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比起以往鲜血淋漓相比,李二委屈了自己的占有欲,却成全了无数人,他声望在临死之前在后宫里直接冲破了天际,如此具有人情味的帝王,实在值得每一个后宫妃嫔去爱护。
  李治也答应,从此后,李二此举将成为大唐皇室的永例,从此后,后宫妃嫔不用再在帝王生前竭力讨好,在死后又深怕自己殉葬。
  武媚娘更是欣然叫好,如此一来,她就不用刻意和李治亲近,想方设法怀上一个孩子了。
  于是,她动用大唐妇女委员会,狠狠地在民间刮了一出赞颂李二此举的大风,从既定事实上逼迫李治无法收回成命。
  对于儿孙,李二的想法则要多得多。
  李恪等在外的王爷统统带着家眷赶了回来,这一次是李二亲自下的命令,根本不给李治反对的机会,对于在得远的蜀王等王爷,他还特意让飞艇去接,人们发现,其实早在不能下床前,李二就已经在着手做这些事情了。
  所以,当李治知道这些王爷回来的时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但被沈晨照着后脑勺打了一巴掌,只能乖乖地认账,做出一副兄弟欢聚的模样。
  “心别小,你爹连自己的妃子都能让其另嫁了,你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可他们是手握实权的王爷。”
  “自从你爹弄了一出玄武门,大唐的王爷就只能像狗一样活着了。”
  可不是吗,安史之乱的时候,李氏一脉屁也没放一个,估计也是巴之不得李隆基的江山嗝屁完蛋!
  就凭李治这一点小小的心思,如何能逃过李二。
  将所有人围聚之后,李二就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了自己的打算。
  首先是有实权的王爷,还想要实权的就遵照吴王李恪的做法海王封王去,地球上无数的土地由得他们折腾,还能为华夏开疆扩土,总不至于死后连青史也不好意思将他们写下。
  如果他们觉得大唐的制度不好,如李恪这样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想法的人,那就去可劲的折腾,但愿能打造一个比大唐还要繁盛的国度,和大唐取长补短,促进华夏文明的发展,难说几百年后来一出地球级别的战国时代,但只要是华夏传承也就无所谓。
  对于没有实权的王爷,则可以申请海外封王,也可以留下来继续做没有实权的王爷,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但要接受《推恩令》,不论他们接受不接受,大唐都不可能允许王爷强过皇帝本宗的情况发生。
  有些人觉得这样不好,毕竟天下是李氏的,若是如此做,难说会有外人觊觎皇帝位,到时候屠戮李家人怎么办?
  李二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下了一条锁链,今后但凡有人篡位,则全体李氏可合力攻之,没有实权的在敌人消亡后得到实权,请封海外,有实权的则可以无偿扩大自己的海外封地,只需向朝廷报备即可。
  但是,这同样无法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总是觉得这样做还是不保险。


第832章 沈晨的建议
  李二却说道:“世上本无最安全的方法,若是有心,任何法律也有漏洞,若是无形,便是天高海阔也能谨守本分,李氏乃是华夏之人,当守护华夏,宁死也做华夏之魂,但华夏不是李氏的华夏,若有一天,尔等胡作非为致使名不聊生,天下当有另一有才德者得知,届时,尔等大可拱手让之,勿使百姓白白流血。”
  这话说得像是亡国之君一样,在场众人听了总有一种百兽之王垂暮之时的悲凉,但这就是李二的豁达,他是如何抢到的帝国,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简单来讲就是从别人手里抢到的,而别人又是从别人手里抢到的。
  既然如此,那么别人从他手里抢到这个帝国也是理所应当,对此,李二非常豁达。
  但李家人却不太满意,特别是李治一脉,这样的安排就像在说他们是废物一样,而且,并非每一个帝王都能像李二如此豁达,更多的还是一些心胸狭隘,宁愿国破家亡也不愿意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家伙。
  当下就有人不爽的撇撇嘴,对李二的想法十分不以为然,很快,渐渐就有更多的李氏族人颇为反感,大有李二再把江山拱手让人,他们就不认大唐的感觉,与之原本历史上围聚武媚娘如畏惧狮子老虎的李氏族人没有丝毫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强盛的顶峰在大唐,而衰弱的分割也在大唐的原因了,前几代的豁达和努力太过了,让后面躺在他们的功劳本上白吃白喝都行。
  如此下去,大唐必将还是会面临历史上的那一种过强则衰!
  沈晨在一旁听了,本来不想打扰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发言就好,做一个历史的见证者,看着一个王朝的更迭不是更好?
  但是,到了这一步,他却不得不做出表率了,否则,李二的子孙们非得把大唐目前的环境糟蹋得乱七八糟不可。
  “想要把王朝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