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仙师-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沈晨却说不出口,哪怕写小说也需要最基本的现实逻辑,在大唐人的逻辑里,沈晨就是大唐的,沈晨一家都是大唐的,也只能是大唐的。
如果沈晨带着全家离开大唐,那么,从李治开始,到平民百姓,千千万万的人能直接把学院堵个水泄不通,然后义正言辞地让沈晨留下,那么,别说他只是想去到处看看,就算是他迈出学院一步,都会被大唐视为一种背叛,到时候为他还债还是他自己和全家人。
可是不带着,他又觉得自己亏欠了沈念心和罗巧儿,毕竟,罗巧儿必定是要留下来照顾沈念心的,沈念心不走,她是不可能走的,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母亲天生要比父亲更加的难以割舍,当然了,有些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禽兽不如的未完全进化体,自然不在此列。
“父亲,请原谅孩儿不能跟随您一起离开,大唐还需要您,还需要我们家,我知道父亲虽然是神仙,但也有理所不能急的事情,但是,我们也需要作为一名大唐人,为大唐贡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小蜘蛛的叔叔说得很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既然我们是被老天爷选定来发展大唐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一走了之,使得大唐没能成长为我们应该成长的模样,如果这也是一种自私,那么孩儿就自私一次。”
沈晨吃惊地问道:“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个凡人的?”
沈念心嗤之以鼻,“从我在泥巴里打滚,却不能用法术把身上的污泥去除,我妈狠狠揍了我好几次之后,我就知道了。”
沈晨无言以对,“以小见大,你能从玩泥巴里悟道如此重要的事情,证明你确实很不错。”
再一次回想了自己小时候在泥巴里打滚之后会出现的念头,沈晨觉得,还是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的好。
“儿孙自有儿孙福,总不能一辈子守着他们。”夜晚的卧室里,罗巧儿趴在沈晨的胸口,于睡梦前嘟嘟囔囔的声音总是能给沈晨无比的安慰,他只能把罗巧儿搂得更紧了一些,但愿罗巧儿能睡得更加香甜。
不过几天时间,大唐仙师要巡游世界的消息便传到了民间,比起沈晨所能想象到的狂风暴雨还要更加严重许多。
李治和很多百姓还是来了,就在学院山下安营扎寨,期盼着沈晨收回成命,即便沈晨一连三日发布了自己的想法和动态,人们也久久不愿离去,直到沈念心跑到山下找皇室的几个小朋友玩,从话语中透露出来,沈晨仅仅只是去巡游一圈,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神仙仙游就不知所踪,且沈念心还要留下来到长安城里上小学之后,人们才心满意足地渐渐离去。
而李治则亲自上了学院,和沈晨好好地谈了一次,沈晨的意思很明白,大唐现在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于平稳的状态,他留下来意义不大,不如到处去走走,看看大唐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补足。
李治一开始并不明白,他很奇怪,现在的世界上难道还有哪里能比得上大唐吗?用那些比不上大唐的地方的东西来弥补大唐,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再说了,就那些野蛮人手里的东西,能给大唐什么补足的地方?
沈晨道:“你还真别小看那些地方,虽然说西边已然开始进入黑暗年代,虽然东边也是大唐的领土,虽然北边全是广袤的原始森林,虽然南边全是大唐的海外王爷,但是……但是……但是……”
沈晨说着说着,连自己也说不下去了,这个年代,放眼整个世界,还真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发展得比大唐更好。
李治噗嗤噗嗤地憋笑,却被沈晨狠狠瞪了一眼,道:“老师曾经说过,西边的人喜欢总结,并且形成文字保存下来,咱们又太注重思想方面的改造,从而对自然的世界观没有更加深刻的概念,学院目前在做的就是这么一回事,而西方却不屑于改造人类的思想,却注重于对自然界的规律的探索,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太多的突破,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基于自然界规律的认识,且形成了自己的系统,老师之所以要去,怕就是为了将那套系统提炼出来,加入大唐吧?”
让一个外人帮自己找借口,沈晨脸上有点挂不住,但还是红着脸点点头,“你说的不错,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大唐的崛起太过于突兀,靠着学院硬生生的提拔起来,有点拔苗助长了,人们对很多事情仅仅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需要去西边,把那边的系统挖掘出来,然后再给大唐注入一丝活力。”
第890章 最后的教育
最终,在李治帮沈晨找了借口沈晨的行程终于得以实现,为此,《大唐皇家仙报》和《学院杂谈》进行了一连半个多月的宣传攻势,让急躁的百姓们知道,他们的小神仙并不是要离开他们,而是为了他们,要深入西方不毛之地,去把那边的好东西挖回来。
尽管老百姓的想法出现了偏差,但和沈晨的目的是相同的,上层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强行摆正百姓们朴素的思想观念的想法,由得他们去想。
而最上层的目光却放在了沈晨这一趟出去能给大唐带来的好处上,三生六部的灯火一连彻夜点亮了整整一个月,到最后才把堪比字典那么厚的文件交到沈晨,希望他出去之后能把这些东西带回来。
沈晨匆匆看过一眼大纲,他们要的东西几乎囊括了天下间所有的一切,就连蚂蚁的种类也伸手索要,沈晨当场就想给三生六部的官员们几棒槌,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去做的话,怕是十辈子也别想做到。
还是狄仁杰笑了起来,道:“老师,放心吧,此次跟随您出去的博士就有五十人之多,号称自古以来最大的知识界代表团,再加上他们的助手,少说也有四五百人,若是算上配给您的护卫部队,海陆空三军加起来,至少也有三万人,若非从长安到安西都护府的铁道已准备正式通车,海军的补给舰和补给部队也成行,需要一次超远形成作为校验,估摸着朝廷也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哼!”沈晨不爽地道:‘这才几天啊,张口闭口就是为朝廷说话的语气,你也不相信,即便这样,整个队伍的领导者还是我,每个人的吃吃喝喝我要不要过问?一点点事情加起来都能把我活生生压死,你不觉得你们这么做太让人不爽了吗?’
狄仁杰先是对自己为朝廷说话的事情做了解释,“老师,是您教育我们,身在其位谋其职,绝不能拿着百姓的民脂民膏做那些尸位素餐的事情,我帮朝廷说话可是没有一分私心。”
接着又是沈晨后面的疑问,“这一次朝廷之所以能丢出如此大规模的代表团,配上现在的火器、飞艇、海洋战舰等等,说是征服世界也可以,但朝廷目前还没有做好拥有全世界的准备,所以,,只是把您这一次的出巡当做科学考察,既然是考察,那自然就要弄到足够多的收益,否则,如此庞大的队伍出巡,无论怎么说都太奢侈,朝廷现在是有钱,但也挨不住这么造的。”
沈晨听了,点点头。
朝廷的钱永远是不够的,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物质一多,钱就越加的不值钱,官员的俸禄等方面也会越加庞大,因此,沈晨是能理解朝廷里那些家伙的想法的,但是,他好奇的是,这种想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他急得以前大唐和外界联系,都是宁愿不占便宜也要宣示自己的强大的,现在居然转变的到懂得回收利用了?真是不可思议。
狄仁杰吃惊地看着沈晨道:“老师难道不知道现在的朝廷里一大堆读过仙界知识的人?即便学院的学生还是很少,但绝大多数人都自己购买过学院的教学书籍看过的,只是没有动手能力而已,但在思维上,很多官员已经和学院的学生差不多了,懂得了最朴素的仙界思考方式,以前讲究的是炫耀,但现在大家讲究的却是收成,即便不是明面上的收成,也必须得到知识、经验等等看不见的收成,若是谁不这么考虑,朝廷里的同僚能活生生把他吃下去。”
沈晨无言以对。
狄仁杰继续道:“现在朝廷里甚至出现了一种声音,把拥有这种思维的官员叫做新官员,而以前的官员则是旧官员,新官员们对以前的旧官员大加贬低,都说他们身在其位的时候把大唐祸祸得不成样子,甚至有人想要上书圣人,让圣人对那些告老还乡的旧官员展开清算,算算他们在位的那些年,丢失了多少大唐的优势和资源,房玄龄房公现在闭门不出,看似含饴弄孙,实则就是害怕被清算。”
“居然还有这种事?”沈晨吓了一跳,是真的被吓到了,新老观念和思维的冲击没想到这么快就在大唐上演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天理循环不可避免的,最简单来说的道理,小时候人人都喜欢吃糖,因为糖很甜,且稀少,稀少就代表着很贵,小孩子吃到一次就跟过年一样。
但科技进步之后,从原料到加工的工坊都多了起来,糖也就多了起来,小孩子吃糖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糖自然也就不是那么甜了,再加上人类对自身身体的探索,发现吃太多糖反而对身体不好,那么,对吃糖的好感自然就会下降,久而久之,人们就不怎么喜欢吃糖了。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想要更多好吃的念头,这个念头是来自于心里的正常反应,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则,那么,现在的小孩就和以前的小孩在对待糖这种东西的想法里产生了冲突,会下意识地觉得以前的小孩没见过世面,会对现在已经成为成年人的大人有所鄙夷,认为这些大人没有眼界。
这种情况在小孩子身上还不是特别明显,但小孩子对待爷爷辈有种居高临下的鄙视感却是清晰可见的,而真正最明显的则是叛逆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青少年简直就把一切都看不在眼睛里,除了自己的偶像以外,觉得全世界就只有自己一个聪明人,偏偏成年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糖很甜很好吃的时候,自然会被糖不甜的青少年鄙视。
若是调节得不够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要吃大亏的!
“争执可以有,但清算绝对不行,这是我的底线,告诉李治,如果他也有这种想法,那就扪心自问一下,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若是没有先辈们打天下,他坐个什么天下?”
第891章 最后的哀叹
这一场朝廷里的思想教育风暴来得迅猛而威力巨大,得到沈晨支持的李治完全是以下山猛虎的姿态对官场思想进行了一次剧烈的大改造。
首先是对先辈们为大唐做出的奉献给予了最高的礼节,他亲自去了凌烟阁,向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进行了朝拜,并亲自到地方上邀请房玄龄等活着的功臣们回来,一同对去世的开国功勋们进行了祭拜,还亲自带着赏赐去了各个功臣的家里,安慰各个功臣的家人,包括远在西域的尉迟敬德的家里也去了,让人们知道,皇帝对开国功臣的敬重。
其次则是在《大唐皇家仙报》和《学院杂谈》上加大宣传力度,对开国元勋们的功勋进行了大加赞扬,并且套用了沈晨给他的理念——忆苦思甜,竖立华夏民族精神,将所有人的思维都向为了这个民族和老百姓的生命发展幸福生活上引导,让老百姓们对开国元勋产生崇拜感,而并非对勋贵的敬畏感。
最后则是对于官场上的改造,一次次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