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仙师-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在大雪山下,在大漠黄沙之中,数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也书写了一份份热血悲歌。
  毕竟,对于南诏来说,本来就是因为狂妄自大而稀里糊涂参与的,但吐蕃、吐火罗、西突厥却是赌上了自己的国运,一旦失败就是国灭人亡,若是胜也绝对打不到长安,仅仅只能在谈判桌上加点料,延续一下自己的国脉罢了。
  所以,他们的所有进攻都带着决死的信心,哪怕已经知道自己陷入了唐军的包围圈,但还是悍不畏死地向前冲,就想为自己的国度赢得一口喘息之机,奈何,科技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不是依靠勇武就能够磨平的。
  他们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唐军人津津乐道,但结局还是注定了要被灭亡,而且,因为他们的进攻,还把灭亡的时间提前了许多。
  除了吐蕃,由于文成公主的关系,也因为大唐现在还没有力气爬雪山上统治他们,只好签订臣服文书,但吐蕃还可以保留除了外交、军事以外的一切朝政格局。
  吐火罗和西突厥直接被大唐一口气吞了下去,反正也是摆在砧板上的肉,不吃不痛快!
  李治早就有想要继续向西发展的心思,对于安西四镇也有着更大的算盘和计划,正巧武媚娘的计策又足够庞大,索性就一并做了。
  经过一年左右的时光,吐火罗、西突厥正式归为大唐!


第932章 新大唐和大唐建交
  举世攻唐就这样在稀里糊涂之中产生,又在稀里糊涂之间结束了,最后的南方诸多海外封王国度的战争直接就没有必要详细记录,海外封王的时候就说的很好了,唐军可以被海外封王的家伙雇佣,不仅可以开疆扩土,还是守护保卫他们。
  都不需要给朝廷上书,直接开着装满金银财宝的大货车找到当地的驻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此战争,实在令沈晨连关注的心思都没有,当原本在历史上应该给武媚娘的万国颂德天枢,变成了由大食王子带头,进贡给了李治之后,沈晨就觉得大唐周边至少数百年不会有再大的战事了。
  在这一年中,战争的阴影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大唐的百姓头上,只有南诏那边的十多个县才能感受到一点战争的残酷之外,大唐的百姓该干嘛干嘛,除了关注一下《大唐皇家仙报》的报道之外,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心思了。
  一年的时间,之前被李治派去新大唐的人回来了一批,由于身负重任,沿途水文资料也十分齐全,算是直来直去,在大唐本土还可以享用飞艇、火车、汽车运输的便利,所以,一来一回一年的时间,其实已经算是官员们难得有假期,游山玩水一阵子了。
  李治得到的李承乾的回复很开心,也不知道两人究竟在信里聊了什么,总归李治之后又让学院收集了更多的科技资料,又甄选出了驰援新大唐的博士学生,还有在大唐的各种人才,最后更是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商队,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后,就想着李承乾的新大唐进发了。
  与之相对的,这一次李承乾在回信的同时,直接甄选了五百多名新大唐的孩子过来,不论印第安人还是唐人,命令他们为留学生,在大唐学习十年之后回去。
  沈晨做所以忙,就是为了照顾这批孩子,李治有心要自己负责,但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武媚娘拿了主意,觉得既然是学习,便由朝廷做接收,但学院负责的模式,为这些留学生专门设计一套留学生的课本进行研读学习。
  武媚娘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害怕这些孩子学会了科技树,因此,包括给学院的教材初稿里,都是以传统的儒家经典为主,涉及科技的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到目前为止大唐百姓都会的,就算深入的,也不过是最低等级的火药和枪械制作方法等等。
  沈晨懒得和她计较,反正印第安人那种连文明都还在处于部落形态的地方,学习一点儒家经典,先把道德礼仪观念这种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共识建立起来也不错,至于之后李承乾还想得到什么,就只能他自己和李治,或者武媚娘沟通了。
  当然了,沈晨也不会傻乎乎的就按照武媚娘的心思走,毕竟,不把新大唐尽快扶持起来,让大唐人有紧迫感,他的所有计划不是都白费了?外出跑了十多年不也白费了?
  于是乎,他贼兮兮地在儒家经典中加入了更多的格物致知的内容,同时还加入了许多《公羊传》和明朝心学的内容,让这些留学生们时刻知道什么叫做知行合一,能够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去研究这些东西的由来,从而促进他们对仙界知识和技术的兴趣培养。
  而在为数不多的科学技术层面,沈晨也提高了一些等级,他都是交给大唐人的老祖宗,想要动动手脚而不被武媚娘的智囊团发现,实在太过简单。
  当这些留学生真正接触了这些知识之后,一下子就打开了他的世界观,顿时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同海绵一样吸收着大唐的知识和文化,武媚娘甚至动用了很多手段,想要把这些学生留在大唐,但是,沈晨本身就用大唐的课文范本在教授内容,而大唐课本的第一课就是《我爱我的祖国和百姓》。
  使得这些印第安人哪怕在大唐生活得很不错,但是内心深处仍然知道自己是新大唐的人,要学好本领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尽管其中不缺乏一些吃里扒外的,但总归来说,还是回去的留学生还是非常多的,占比也非常高,远远超过李承乾的期望。
  不过那些都是十年后的事情,至于现在,沈晨就想着能够老老实实把这些孩子教出来,最好能到达身怀绝技那样的效果,让这些孩子真正地脱离出原始的风格,睁开眼睛,步入新世界的大门。
  可惜,有些地方他很成功,但有些地方他却无能为力,比如说脑袋后面插羽毛这事,不论周边的人如何指手画脚,但这些被沈晨教导得牢记报效祖国的新大唐人就是不愿意更改,不仅印第安人如此,就连新大唐内部的唐人也同样如此,他们就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新大唐人,或许他们也是唐人,但他们却是新大唐的人,而不是这个大唐的人。
  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孩子还受到了一定的鄙夷和不平等对待,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唐人反而欣赏起他们的勇气和对祖国的热爱来,有些和他们相熟的大唐人甚至还会学着他们一样,也插几根羽毛表示一下对他们的尊重,久而久之,竟然还形成了一种时尚。
  罗巧儿最是跟进的那一个,当先就在自家的商行里弄出了充满印第安风格的大唐服侍,必不可少的羽毛更是显眼得很,这样的服侍一下子获得了所有来到大唐的新大唐人的喜爱,就连李承乾派出的使者也会买上几套,带回去炫耀炫耀。
  两个文明之间第一次碰撞,竟然不是饮食和生活习惯,而是简简单单的衣服和头饰,实在出乎沈晨的意料,也是在是他没有想到的地方。
  如此一来,也让他有了一次思考,是不是在促进民族融合的方面也可以针对性的做出一些方式方法。
  毕竟,吃的好不好吃,只有吃的那个人知道,但衣服这种东西,却是只要看到的人都能感觉得到的!
  那么,在别的方面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第933章 再次一轮民族融合
  在沈晨的筹划下,新一轮的大唐民族融合计划开始了,主要是针对新的被纳入的地区,包括南诏、吐火罗、西突厥部分,南方这一次在海外封王中损失惨重,本身也是海外封王的地方,沈晨和朝廷都没有打算动这一块蛋糕,毕竟,大唐真正要做的是把海外封王做到非洲和美洲去,如果现在就寒了这些家伙的心,那之后也就不用再做了,作为一个大国,不应该连这一点豪气都没有。
  针对这些地区,这一轮攻势中的第一步并非如之前针对高句丽、半岛和倭国的攻势,首先就是认同感的不同,除开高句丽本身就是针锋相对的两个国家,本身就需要大开阔斧的改革以外,半岛和倭国对大唐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好感的,仅仅从他们喜欢大唐服饰这一点就看得出来,他们是愿意被大唐纳入麾下的,至少表面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愿意的,不存在改革之后会有大的风浪。
  但南诏、吐火罗、西突厥这些地方不一样,吐火罗本身就是一个各种小型城堡类国家组成的大联盟,在伊斯兰教还没有完全统治他们的现在,没有统一宗教,没有统一信仰,没有统一共识,就连统一的国家认同感都没有,面对吐火罗的时候没有,面对大唐的时候照样没有,他们在乎的仅仅只是活下去或者更有钱。
  西突厥则一直是大唐的对立国度,自从突厥灭亡之后,就一直是大唐在这地球上最大的对手,从战力方面而言,就算是高句丽也比不上,久而久之之下,西突厥的百姓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大唐人,甚至会有十分强大的排斥心理,当大唐战胜他们之后,就已经有很多部落一个接一个地远走西方,还和那边的大食打了好几仗,从大唐的对战中得来的经验,使得他们面对比大唐低了几个次代的火器大食的时候意外的顺当。
  在连番胜利之下,可谓是心思浮动,大唐想要收拢西突厥不愿意远走的百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南诏则是民族太多了,吐火罗是没有民族,西突厥是大民族,而南诏则是无数个小民族组成的联盟共同体,明明有着统一的王,但下面又有各种在自家地界上说话算话的家伙,比起当初的大唐面对的门阀世家来说,还要更加的复杂,不论是后世,还是当下,甚至都没有一个人说得清南诏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即便是当初的南诏王的族人也都说不清楚。
  很多时候,一个村庄四五个人家就是一族,打着某个民族某个远房的名号就能自成一族,根本不在乎民族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所以,面对如此复杂的三个地区,民族融合政策也需要分成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在统一的大纲进程之下设计自己的道路,完成自己方向的民族融合进度。
  首先是最重要的西突厥,沈晨和被调过来的狄仁杰团队组成的筹划小组决定双管齐下的方式,第一种是大刀阔斧的引入大唐的科技产物,先让他们享受一波科技带来的震撼洗礼,从心理上不敢违抗,第二种则是运用罗巧儿的方法,让前往西突厥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商队,都必须穿上符合西突厥特色的服装,对此,沈晨并没有非要让罗巧儿的公司拿订单的意思,他规定,哪怕只是随身带上一个西突厥百姓认可的图腾挂饰都可以,只要能让西突厥百姓感受到大唐的温暖即可,没必要非得购买罗巧儿设计出来的衣服。
  当然了,衣服比挂件更加深入人心,但凡有需要的商队来购买,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为此,罗巧儿还和他生了两个小时的气,在他拼死睡服了罗巧儿之后,这条计策得以顺利通过。
  好处是得到了目前已经基本正式处理公务的武媚娘的认同,她做的更直接,直接规定所有官员都必须穿上罗巧儿设计并且售卖的具有西突厥民族特色的服装,给了罗巧儿大大的一份厚礼,反正就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无关大局,沈晨也懒得管。
  只不过,为了避免罗巧儿和一些不愿意购买衣服的人触犯了西突厥的某些禁忌,比如把死亡礼节用的白色孝布戴在脑袋上到长安城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