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仙师-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人小吃店里吃点好吃的,消遣一下被严苛监视的烦闷。仅仅这一个做法,看似付出了很多,其实大大地缓解了战俘和监视者之间的矛盾,还对当地经济有了提升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反而收获了更多的东西。
  其次,在对待没有被征服的印第安人上,李承乾同样采用了合作的方式,且是一种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比较宽松的合作方式,若是合作得深远一些,李承乾甚至可以除了热武器以外,对其进行免费的物资提供或者经济和文化交流,让双方都成为收获的那一方。


第1013章 合作和震慑
  李承乾和印第安原住民的合作是尽可能深入到方方面面,为了保障能把工业产品销售出去,他甚至会组织商队深入印第安领地,用锅碗瓢盆等等事物,换取印第安原住民手里的动物皮毛和木材等等,并且严厉禁止当初大唐商人对草原民族那种剥削似的商业活动,所有东西按照路程长短进行明码标价,若有印第安原住民觉得不对,可以直接到当地的新大唐市舶司中进行投诉,一旦被查出来,商队从上到下都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与此同时,他对于原始资源的开发,除了帝国本身进行开发外,在对印第安原住民的问题上,也是采用合作方式,让印第安原住民自己去采集,然后他用购买的形式获得,若是印第安原住民无法开发的地段,则采用双方共同出人出力等等模式,让双方实现尽可能的平等交流。
  因此,他的合作走到哪里,哪里的印第安原住民就会变得富裕,往往他还没去到某处,更远某处的印第安原住民就会跑过来寻求合作,由于他的百姓大多都是印第安原住民的关系,印第安原住民也没有太大的对外人的偏见,所以合作向来很顺利。
  在推动经济贸易的同时,他还在无形之中加强对同一民族的共识,用的就是当初大唐那些不靠谱的学者们提出的印第安人是华夏远古先民后代的说法,将肤色相同的双方用血脉紧紧捆绑在一起,这便使得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少了很多没必要的冲突。
  经过多年的宣传以及新大唐内部从教育上对双方血脉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印第安原住民已经接受了双方身份的事情,还有更多的人在认同的路上,尽管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原住民对此表示反对,但是,总归来说,认同血脉相同的人还是绝大多数。
  在这种“血脉相连”的情况下,李承乾和印第安原住民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水涨船高,在得到了原住民认同的时候,还有了很多人手的补充,加上他对劳工的政策比对战俘要高一些,所以,更多的原住民都选择从山里边走出来,到各地工地上打工,用几个月的时候,赚取领地里一年到头都赚不到的钱财和物资。
  并且,很多人已经开始认为,与其和新大唐作对,被当做战俘,还不如就选择合作的方式,或者直接融入新大唐的方式,以此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毕竟,人都是喜欢享受的物种,看到了世间的繁华,再想回归到朴实无华的世界简直就是天翻夜谈。
  关键在于李承乾对于印第安原住民各族群之间的温和手段,不仅没有利用任何一个族群去攻打另外的族群,更加不会进行民族灭绝政策,但凡融入新大唐的原住民,都会得到一张证明自己是新大唐百姓的身份证,身份证上详细标明了这个人的民族,谁也无法随意以任何族群矛盾的想法杀死对方任何人,因为,这是新大唐的律法所规定的。
  在新大唐,只要没有犯法,谁都一样,一旦犯了法,也由不得任何人自己去解决,如同汉武时期那样鼓励大复仇主义的事情,在李承乾这里根本没有市场,一切必须让法律去解决,任何人也不能违抗。
  正是因为这样的公平,所以,一些暂时还没有融入新大唐的原住民之间一旦起了冲突,还是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新大唐的法务人员进行调节,毕竟,比起他们那种口口相传,近乎于没有的律法来说,新大唐重达数百公斤的律法文书完全有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任何矛盾。
  李承乾没想到的是,这样竟然带来一个效果,那就是新大唐居然在无形之中成为了周边尚未被征服的族群的领袖,尽管在形式上还没有融入新大唐,其实基本上已经和融入大唐没有多大区别了。
  针对这种情况,李承乾又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他决定在这些认同大唐律法的族群中设立法务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进入这些族群之中,为他们排忧解难,久而久之,他们对新大唐的认同感越加浓烈,到最后甚至是双方起了冲突,却不发生任何冲突,约定好了等到法务小组到来之后再解决。
  就是在这种相互认同的前提下,李承乾的新大唐得到了印第安原住民巨大的善意,一步步稳定地向前运转着,当沈晨送别程处弼远征军的同时,李承乾这一边也正式开始了第一次新大唐和大唐联合军队的海上预演。
  适当的炫耀武力其实是一种善意,可以避免很多不识相的家伙升起没必要的觊觎之心,李承乾深刻地知道这个道理,于是,索性把这次预演当成了一次武力炫耀,将所有能够邀请的族群的长老或者族长都邀请到了联合军演现场,震慑一下那些还在对新大唐抱有着敌意的家伙,同时也让亲近新大唐的族群感受到武力上的温暖。
  这一次预演,李承乾派出了所有建造好的海船,以及大唐那边不远万里送来的飞机等等,本来只是想要预演一下海战,毕竟,作为牵制,新大唐联合军没必要进行抢滩登陆,若有有所需要,还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一些调整。
  但是,现在的需求却还要包括稳定新大唐内部,所以,就把海陆空三军作战全部提到了日程上,涵盖了海战、空战、抢滩登陆战、陆空配合阵地战等等,基本上就是把战争中的种种模式都进行了一遍。
  效果那是杠杠滴!
  经过一个多月的预演,新大唐的印第安原住民完全就是以跪伏的姿态看完了这一场明摆着表演的演习,那冲天而起的飞机,呼啸而过的火炮,巨大到可以装下七八个族群的海船,震耳欲聋的轰鸣,硝烟没弥漫的战场,无一不让这些还停留在原始部落中的原住民感受到了神仙打架一般的效果。
  至此,新大唐内部算是真正地稳定下来了。


第1014章 华夏的自信
  “根据通讯员最新传回来的消息,大唐那边已经万事俱备,只等秋收之后就动手,原本的计划出现了更改,由于拜占庭帝国和大食的不配合,魔域北方的战线会拉扯到欧洲去,然后再在埃及进行阻击,实现包抄合围,对魔域本土则会采取东实西虚的方式,主要进攻点就在程狠的领地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善之前提出的斩首计划,保证特战队伍进入魔城,对魔域之主进行直接斩首。”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狄仁杰再一次重申了他们的作用和任务,听得在坐的众人神情凝重,颇感肩膀上的责任重大,“我们的任务究竟有多么重要,想必不需要我多说你们也知道了,虽然就算实现不了斩首行动,最后的胜利者也一定会是大唐,但是,能让战争提前一天结束,我们就能解救无数的战友和无数家庭,让他们能更加好一些的过日子。”
  直到会议结束,狄仁杰也没有让众人松懈的想法,反而再一次让众人的精神紧绷了起来,这样的做法让大长老完全感到不可思议,哪怕是在魔域已经算是顶尖人才的他,同样还是受限于眼界的匮乏,根本无法想象临战还要加担子的做法,毕竟,在本来就懒散的魔域人眼里,大唐人这种没有一点点实惠,只是依靠几句话就送死的做法,根本不可能让人去送死。
  可是,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在座者不仅仅明白了自己任务的重要性,还认同了狄仁杰的想法,一个个地接着表态自己定然不负众望,一定会为了别的人活得更好而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怎么会这样?”等到众人离开,大长老看着一个个为了别人的能够活着而自己选择牺牲的面孔,看着这些在他看来都是大好伙子的年轻人的背影,满脸震撼地吃吃囔囔,“你就不怕他们临战退缩,或者承受不住压力而逃跑?”
  大长老的原话自然不是这个,如“压力”“临战退缩”这样的词汇根本就不在他的知识范围之中,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狄仁杰听到之后,只感觉一阵好笑,同时也只能无奈地叹息,觉得大唐如此,难道还会惧怕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吗?
  忽然,狄仁杰想到了一千曾经听沈晨说过的一段话,听沈晨说,他也是听仙界一位有才能的名叫怪口历史的青年说过的一段话,他决定把这段话说给大长老听,让他明白,大唐其实只是华夏在这个时代的代表,但根子里面,已经注定了他绝对不会平凡。
  “在大唐的神仙世界里,有一名大能,姓鲁,他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华夏的脊梁。’”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场长跑,从最开始的四名选手到如今齐头并进的数百名选手,这期间,我们领先过,我们落后过,我们摔倒过,甚至被人摁在地上任人蹂躏,任人踩跺,但我们可曾真正的屈服过?”
  “翻开我们的历史,哪次我们不是吧才在我们头上的人掀翻在地,拍拍身上的尘土,擦干我们身上的鲜血,抹干我们的眼泪,然后咬着牙继续前进,再看看哪些曾经欺负过我们的人,要么成为了我们的一份子,要么被我们赶了出去,试图奴役我们的也不是没有,试图把我们赶尽杀绝的也不是没有,试图把我们变成的他们的殖民地的也不是没有,试图让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抹去的更不是没有。”
  “但最后你会发现,这些常识最后都变作了失败。我们依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靠着肩扛手抬,饿死不弯腰,冻死迎风站,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我们硬刚过五胡联军,我们硬怼过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我们在荒野上播下稻种,我们在大洋彼岸奏响国歌,在全世界惊叹气急的背后时一次又一次的忍辱负重,一步一个脚印只为了一百年前别人对我们说过的那句‘南下杀汉’。”
  “从三皇到隋唐,华夏文明就牢牢占据着世界前三的交椅从未动摇过,我华夏,自初生之时即为四大原生文明之一,即秦汉之后就占据了东亚最肥沃的一片土地,我们发达的技术,勤劳的人民,共同创造出了曾经世界最为先进繁荣的文化,京杭大运河成为将我们连接在一起的骨髓,长城上的烽火则见证了千百年来的起起落落,晋末以来,难以启齿的屈辱与接连不断的杀戮,似乎毁掉这个民族身上最后一块骨头,但是,在这长达四个世纪的厮杀里,我们没有输。”
  “无论治乱兴衰,华夏百姓的民族自尊心始终都在,刀劈斧剁的天地间,到处是不愿做努力的人们,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仙师告诉我们,什么是读书人,读书人读的什么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华夏文明凭什么自信?因为她能在繁荣中走过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