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迷航一六四二-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不过25岁,却有着先天性的心脏病,又是玩儿笔杆子的,没什么专业技能。而且还不屑于进入教师队伍,以至于现在成了边缘人。除了吃饭偶尔露面,整天就待在自己房里,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又是一个艳阳天,邵北顶着大中午的太阳,朝着营地东面的农业小组走去,这是今天他的主要巡查任务。

    沿着河流一路走,眼前先是出现连成片的水泥池子,这是费老主持的生物柴油项目。池水里漂着绿油油一片的薇藻,瞧着跟长毛了一样。费老正背着手笑眯眯地站在池子之间,瞧见邵北还招了招手。费老旁边几个大鼻子正往池子里头扔东西,有各种动物的皮脂,还有已经凝固了的动物油,枯树叶子干草……总之什么玩意都往里头扔。有那么一会儿邵北甚至以为这绝对是焚化池!话说这薇藻还真是荤素不忌啊。

    再往前走,河流沿岸林立着各式的水车。吱吱呀呀转动着,将动力传输到紧邻着的建议厂房里。几十个大鼻子进进出出,用新造出来的原始车床加工着各种零部件。

    过了这片刚刚兴起的工业区,顺着河流转过一个弯儿,面前一片旷野,几十亩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几所小房子,总算到了农业组。

    远远的就瞧见农业组唯一的人才胡飞盘腿坐在遮阳棚底下,高高举起扇子正朝自己招手。胡飞这家伙名字起得让人乍一听以为是“胡斐”,可仔细一眼,这小子白白净净,瘦瘦小小,去了骨头没二两肉,鼻子上再架上叠起来可以看见月球山脉的眼镜,绝对跟金大大笔下的胡斐是两回事。

    “老胡,好安逸啊。”邵北酸溜溜地说了一嘴,也不待胡飞招呼,自行找地方坐下,抓起桌面上的水果就是一通猛吃。

    “嗨!你就别笑话我了。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专业知识扔了几年了,现在动动嘴还行,要我动手不帮倒忙就不错了。”胡飞习惯性地自嘲了一嘴。这家伙湖南农大毕业,绝对的高材生。可毕业出来半年多没找到工作,后来干脆进了一家园林公司,一干就是四年多。若非底子还算比较厚,专业知识早就扔没影了。

    当初分组,什么机械组、冶金组、化工组的,拉帮结伙好不热闹。一转眼的功夫纷纷成立。老胡孤苦伶仃一个人举着农业组的牌子等了半天,结果就他老哥一个。这还不算,全体穿越众看向老胡的眼神都饱含了期许。吴建国更是拉着老胡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能不能在这儿立足,全靠你了。”

    这话一点都没夸张。农业是根本,没有农业支撑,其他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且不说,万一被人家卡住了脖子,穿越众就得挨饿。

    回想起这些,胡飞有些恼怒地说:“早知道这辈子能赶上穿越这种稀奇事,我干脆待在学校读研了。”

    听到胡飞的抱怨,邵北乐了:“你要知道能赶上穿越,还会上这艘船?反正我是不准备上。”

    胡飞也乐了。俩人笑了半天,随即变成了苦笑。谁他妈的有病,撇家舍业的玩儿穿越?早知如此,打死也不上这艘船。如今倒好,过往种种只能成为追忆,而且这鸟不拉屎的澳洲处处都是危机,说不定哪天大家就会集体玩儿完。

    气氛有些沉重,邵北干脆转移话题,问:“你这边的进度怎么样?”其实这话纯粹是多余,农业有固定的周期性,而且现阶段完全是靠天吃饭,隔个十天半个月的,能有什么成果?

    不料,老胡居然神秘地笑了起来:“要说成果么,还真有。赶巧了,早晨刚刚出来的。你等着,给你看样东西。”说着,老胡三两下爬起来进了屋子,一会儿的功夫端着木头托盘出来了。

    “尝尝看。”

    邵北瞧着白乎乎的原片,有些烤焦的痕迹,迟疑着拿起一片:“这什么玩意?能吃么?”

    “能吃,尝尝看!”老胡的声音极具诱惑力。

    邵北一闭眼,咬了一口,慢慢咀嚼。“恩?酸甜口的……你这面包里头兑太多淀粉了吧?”

    老胡得意地乐了,有些卖弄地说:“有一样你说中了,这东西名字里头还真带面包俩字——面包果。”

    “面包果?”

    “面包树结的果子,面包果。”说着,老胡从身后拎出一颗巨大的青色果实,若非上面坑坑洼洼的,邵北甚至以为这是柚子。

    老胡将面包果放桌子上,抄起一把菜刀将之一分为二,立刻露出白色的瓤。

    “在哪儿发现的?产量怎么样?”邵北有些兴奋。这玩意完全可以当主食啊!要是产量能跟上,绝对可以摆脱粮食进口的难题。

    “就在前面的树林里,总共发现了三十几棵面包树。再远的地方没探,我估计少不了。”瞧见邵北有些失望,老胡变戏法地又掏出一个白色的小球。“我告诉你,这玩意可绝不止是食物那么简单,你瞧。”说着,老胡松手,那白色的小球落在地上随即高高弹起。

    “难道说……”

    老胡兴奋了,推了推眼镜,提高了声调嚷嚷着:“这玩意的树脂,跟橡胶树没什么区别。还不止这些,我还在前面的山谷里头发现了鹿角藤,这玩意也含类橡胶树脂。也就是说,只要进行合适的化合处理,我们就会有橡胶可用啦!”

    工业实在是离不开橡胶,从轮胎到密封处理再到电线,方方面面都要用到。受制于亚洲地区没有橡胶,穿越众甚至打算专门跑一趟南美,打算移植橡胶树。而今有了替代品,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太好了!”邵北一下子跳了起来。俩人你拍拍我,我锤锤你,乐不可支。只惊得远处几个新来的明朝农夫好一通打量,谁也不知道这俩“老爷”发了什么疯。

………………………………

022 告家长了?

    

    022 告家长了?

    农业组的成果可不仅仅是发现了既能当食物又能提取类橡胶树脂的面包树。开垦出来了近百亩荒地种植了水稻、小麦以及番薯、土豆等粮食作物,眼下水稻还没抽穗,可番薯土豆眼瞅着就能收获了。老胡粗略估计了一下,亩产七百斤左右没问题。这还是粗矿耕作的结果,假如土壤肥力足够,再拔高个三四成没问题。

    心情大好的邵北不顾工作计划,一直在胡飞那儿盘横了足足一个下午。跟着老胡俩人,一会儿烤烤土豆地瓜,一会儿摘两黄瓜、西红柿吃。时而挽着裤管蹲在农田里看着作物傻笑,时而瞧着小河里十几只嬉戏的鸭子流口水。

    闷得快长毛了的老胡很高兴,临走不但给邵北拎了一篮子的蔬菜瓜果,还在其口袋里装了几个鸭蛋。只是邵北瞧着个别的鸭蛋很疑惑,个头也太大了点,别是鸭嘴兽的蛋吧?

    按下腹诽,哼哼着小曲往回走,脑子里开始琢磨着怎么在周一例会给老胡请功。刚进住宅区,迎面就见楚白领着一帮子大鼻子从一处小别墅里头出来。

    邵北赶紧上去打招呼:“楚工,这是忙什么呢?”

    “刚回来啊,邵北?……还能忙活什么,给大伙谋点福利。”楚白现在的造型有点糟糕。脑袋成了鸡窝不说,上头还满是石灰粉,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不但是他,周围几个大鼻子莫不是如此。

    “什么福利?”

    “还能是什么?就是自来水、洗漱池、抽水马桶。”楚白有点不满,他堂堂建材组组长又回归老本行干包工头的活儿,实在有点大材小用。而且还没地方说理去,146号穿越众里头,就他干过这活儿。发了一通牢骚,楚白转而说:“这是最后一家了,你那房子下午就安完了。”

    “是嘛?那太感谢了。”早就对公共厕所深恶痛绝的邵北由衷地感谢完,赶忙塞了几个鸭蛋过去。

    对海权号的拆迁工作早就结束了,洗漱池、马桶、乃至于桌椅板凳,总之能拆的都拆了。住所早就预留出了给排水的管道,若非没人施工,一个月前这些配套设施就该上全了。

    “甭装了,你们这些家伙指不定背后怎么说我坏话呢。”楚白难得地幽默了一回,继而瞧了瞧天色,说:“得,忙活一大天又脏又累,不说了,我先去洗澡。”冲着邵北摆了摆手就要走,刚走出去几步,又转头说了一嘴:“你也赶紧回去吧,有惊喜!”

    邵北追问了一嘴,没得到答复,只得一边纳闷一边加快脚步。

    几分钟后他终于知道什么叫惊喜了。

    房顶上竖起了一根杆子,杆头固定着三叶小风车正随着晚风徐徐转动,最重要的是,屋子里居然一片明亮,透过玻璃依稀能看到一盏节能灯正发出冷色调的光芒。

    “他妈的,有电灯了!”邵北只愣了几秒,随即毫不犹豫地爆出了粗口。作为一个现代人,没有网络没有无线通讯也许可以忍受,但没有电力照明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这几个月来,最难受的就是晚上。黑灯瞎火的,想要干点什么要么就得忍受烟熏火燎,要么干脆什么都别干,躺在床上干挺着睡觉吧。如今总算有了电力,有了照明,也难怪邵北如此激动了。

    毫无疑问,这是电信小组的杰作。这帮家伙除了几个搞计算机的正在开发oa系统,其余的电子系、自动化专业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闲得要命,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做。俩月前这群家伙开始在集装箱里头的废品中寻找一切能用的。一根电线,一块磁铁,总之什么都划拉。

    然后这些家伙开始发愁,用这些废品到底做什么好呢?这些家伙论证了足足二十天,最后决定用这些废品做发电机。

    电磁感应原理就是初中生都知道,轴承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小伙子们乐观地估计,凭借现有的材料虽然搞不出火力发电机,但水力、风力的总行吧?然而残酷的现实狠狠扇了这帮小伙子的耳光。单单是一个转子绕组以及永磁铁就逼得这些小伙子快跳河了,就别提怎么防止电流回流了。

    最后几近崩溃的小伙子们不得不四处求援。冶金化工专家林有德解决了永磁铁的问题,他先是把天然磁石粉碎,而后混合树脂装在一根管子里,放在水泥窑里一通烧制,环形永磁铁就出来了;曾经蹲过牛棚,在厂子里受过教育的费东谷老爷子给解决了绕组问题;小伙子们又从废品堆里头找到了一些二极管……总之,大费周章之后,风力发电机出来了。

    虽然这绝对跟小伙子们当初的打算不一样。没有稳压系统,只能输出直流电,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给风力发电机连上了“一口”蓄电池。没错,就是一口。化工小组从铅锌矿里提炼出了铅、锌,又有了硫酸,做出电池也是顺理成章的。唯一的难题就是用什么东西当容器。塑料什么的就别想了,后来干脆用楚白新烧制出来的陶缸当了载体。

    于是乎,粗略估算功率可能也就600瓦的风力发电机被造了出来,而且一口气造了不少,足够安装遍所有穿越众的住所了。

    邵北兴奋地挥舞了下拳头,三两步蹿进了自己的房子。大厅里头,三个小萝卜头围成个圈子,仰着脖子瞅着头上的节能灯发愣。以他们三个十来年的大明生活常识来看,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那根玻璃棒子会发光。

    “邵叔叔好。”三个小萝卜头总算发现了邵北,立刻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两个月下来,这些大明朝的孩子虽然说普通话依旧有些别扭,但好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