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航一六四二-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普通人这儿就更惨了!东家们还有块巴掌大的院子,到了普通人这儿直接就没了院子。除了自己折腾盖房子的,大多数人都选择贷款买了楼房。房间是足够大,宽敞明亮,爬窗户还能瞧见四处的美景……可新鲜感一过,总觉着好像缺了点什么。
至于用的东西就无需多说什么了。澳洲的各种用具,绝大多数都是大家在大明没见过的。以前洗衣服用块胰子或者用点皂角就行了,搁澳洲这儿,人家用的是肥皂、洗衣服。洗完了干干净净,还有一股香味。就算是大明有的,澳洲也跟大明不一样。就说寻常的菜刀,在大明的时候,上好的菜刀剁完骨头都有卷刃的风险,而澳洲商场里卖菜刀的,径直用菜刀剁铁丝。据说现在还有一种永远不上锈的……有不信邪的拿回去泡在水里好几天,然后拿到阳光下头暴晒,反复好几次还真就不生锈。真是奇了怪了!
交通工具方面,差距就更大了。不说海港里头那艘好似小山一般的大铁船,也不说平日里在大街上疯跑的汽车,也不说吭哧吭哧四处漏气的火车,就说平素出行,东家们居然从不坐轿子。甚至,整个澳洲……额,还是有几个轿子的。不过那都是花轿,用来接新娘子的。
大家伙或者站在街上冲蹬三轮、拉黄包车的土怂一招手,或者干脆花钱买辆自行车。中南的街道上,轿子差不多绝迹了,马车也不过那么几辆,还是政府的。
算来算去,也就是吃的方面,多多少少让大家赶紧到了澳洲与大明之间的联系。但澳洲的菜色更丰富,菜肴里头放的调料足,吃着味道更好。而且,澳洲还搞了一些大鼻子、倭人的菜式……听说几个女东家喜欢吃大鼻子菜与倭寇菜,然后她们合计了一番,没俩月就在鹿特丹大街上一前一后开了两家餐厅。一个是马克西姆西餐厅,另一个叫什么大和屋料理。
还真别说,东家们似乎还真好这一口!自打开了业,东家们隔三差五的总会上这俩地方吃饭。有好奇心重的就琢磨了,难道……这大鼻子菜跟倭寇菜真那么好吃?摸着鼓鼓的钱袋子,喝上二两苞谷酒,几个家伙壮着胆就去了。然后……没有然后了。半生不熟牛肉,还带着血丝,根本就没熟!倭寇菜更过分,小蝶小碗的就不说了,人家大鼻子起码还加热一下意思意思,而这大和屋料理的鱼,甚至连加热都没有!切成薄片,生着蘸芥末吃……这……野人才这么吃!
最要命的是,算账的时候,账单上的价钱足以让普通人咋舌。那可是足足大半个月的工资啊!打那儿以后,这两家餐厅就被大家伙列为了黑店,再也没人光顾。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无外乎一句话,澳洲与大明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更具体地体现在了语言上。声调怪异也就罢了,对于各种寻常的职业,更是有着别样的称呼。比如管车把式不叫车把式,叫司机;端菜的小二不叫小二,叫服务生;卖货的不叫货郎,叫导购;青楼的姐儿不叫妓女,叫小姐;当媒婆的不叫媒婆,叫红娘……
不过仔细琢磨起来,这些词汇似乎摒弃了过往词汇的中性偏贬义,重新赋予了一种偏褒义?从王婆子刚才的表现就能看出来……现在人家可是红娘,谁要称呼她媒婆她跟谁急!
过了这条街,一种人等正有说有笑,杨小柱突然兴高采烈地往前一指:“爹,你看,洋和尚又来散财了!”
大家伙往前一瞅,只见炎炎烈日之下,一个洋和尚穿着黑色的教士长袍,满头是汗地东跑西颠,乐呵呵地把口袋里的小玩意送给过往的行人。
这洋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拉齐维尔号上的传教士汤玛斯。说起来,汤玛斯这两年半时间过的,那叫一个峰回路转啊。一开始因为语言不通,这家伙只得一边帮着穿越众干点管理工作,一边学习语言。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汤玛斯觉着时机到了,随即干脆辞了工,一门心思搞传教。
只是汤玛斯想的太简单了,严重低估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靠着小恩小惠的,一开始他还真拉拢了一批人听到布道,结果他一说不能祭祖,那帮人当即就做了鸟兽散。积攒的积蓄没了,潜在的信徒又跑了个干净,身边剩下的几个信徒还都是澳洲土著。无可奈何的汤玛斯只得舔着脸又回去给穿越众打工。
去年年中的时候,信***教的杰瑞听说了这事儿,当即二话不说,串联之下几个穿越众教徒凑了一大笔钱,不但让汤玛斯可以专心传教,还为其修建了教堂。
当然,这事儿很是引发了一些争议。激进的小伙子觉着这是引狼入室,是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严重侵袭。要搞宗教,怎么着也得搞道教吧?当然,道教的神仙体系太复杂,凝聚力太差。那可以改良一下嘛。实在不行,那咱就自己创立一个……结果提这建议的维芙二,立刻就被***成盯上了。黄成怀疑维芙二以前练过轮子……或者就是密谋搞个更轮子的玩意……
宗教于统治阶层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让愚民们乖乖地听话;用的不好就……以无神论者来看,怎么看怎么觉着危险。
感谢祖国的教导,穿越众当中,到底还是无神论者居多。是以,一番争执之后,在大多数人同意之下,澳洲沿袭了祖国的宗教政策。既:不反对、不提倡。
后来一帮子女生又提出了异议,这帮丫头强烈要求开放教堂,以供不信教的人士做结婚礼堂。否则她们就投反对票……不得不说,女生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最后汤玛斯到底还是捏鼻子认了。
争议暂时没了,汤玛斯的教堂也在十二月份的时候竣工了。汤玛斯就别提多高兴了,当即就投入到传教工作当中。没过多久,正赶上圣诞节。汤玛斯雇了不少人,就站大街上发东西。还真别说,有了门面,外加小恩小惠的,还真比从前强多了。圣诞过后,汤玛斯手下的信徒,成功地突破了个位数。
尝到甜头的汤玛斯雄心勃勃,之后元旦又搞了一次,接着是小年,一直到现在的春节……不得不说,汤玛斯这家伙还真有毅力。
胡思乱想的光景,杨德山一行已经到了近前。汤玛斯立刻乐颠颠地跑过来,先是用手中的十字架在身前比划了个十字:“上帝祝福你们……春节快乐。”略显怪异的普通话说完,汤玛斯放下十字架,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个红布做的红包:“这是圣约翰教堂的一点小意思,请收下。”
杨小柱迫不及待地抓过来,打开一瞧,里头是几块糖。当即喜滋滋地拿出来与后边的小姑娘分了。杨德山婆姨觉着有些纳闷,问了一嘴:“汤……住持,你们那个上帝,也过春节?”
汤玛斯先是一愣,然后摇了摇头,继而神神叨叨地说:“但是上帝的仁爱是无国界的。”
正这个光景,只听侧后方传来一声‘汤住持’,一个小伙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抓着汤玛斯的手一脸恳求之色道:“汤住持,您再给俺做作法,俺昨天又鬼压身了。”
汤玛斯神色自然地答应下来:“没问题,上帝光辉之下,撒旦无处藏身。不过,张,你得先帮我发礼物。”
汤玛斯并不知道,最近信徒暴增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散发小礼物,而是因为整个中南,就他这么一个会作法驱邪的……虽然他是个洋和尚。
………………………………
311 春节是次要的
311 春节是次要的
好吧,汤玛斯好端端一个传教士,到了澳洲不得不暂时客串中国民间捉鬼驱邪的大神,并且被中南人民亲切地称呼为……汤住持——虽然东家们一直称呼汤玛斯为神父。但中南老百姓不这么想,神父神父,顾名思义,得多大发力才能当神的爹?
姓汤虽然捉鬼驱邪有两把刷子,可也就是个住持的水平,根本当不了神仙他爹。所以,还是叫汤住持吧。
杨德山一行走的时候,耐不住纠缠的汤玛斯教士,已经开始一边用银十字架比划,一边朝那家伙泼洒圣水啦。
到了家,女人们开始张罗饭菜,孩子们揣着鞭炮四处奔走,杨德山大马金刀往椅子上一坐,吧嗒着烟袋锅子。眯着眼睛,透过明净的玻璃窗,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这日子,美!
中午一过,大街上除了走街窜巷放鞭炮的孩子们,就再没什么人了。各个商场早早的关了门,所有人等都团聚在一起,欢度新春。
鞭炮声响个不休,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硝烟味儿,喜庆的春联早贴上了,红红火火的灯笼挂起来了,年味愈发浓郁起来。
下午的时候,杨德山的大徒弟祥子来了。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祥子这样只身一人来到澳洲的,在这儿实在没什么亲戚。有个师傅,自然当父亲一般供奉起来。这一年的功夫,师徒二人关系愈发紧密。前一阵子,祥子更是认了杨德山做干爹。
去年做徒弟的时候尚且在杨德山这儿过年,今年做了义子,自然也不能落下。哪怕祥子前一阵子赶上结婚潮,已经成了家。
一进门,祥子便领着新媳妇朝杨德山夫妇拜年。新媳妇头一次上门,自然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回,腰包鼓起来的杨德山再次大方起来,径直拍过去十个银元,直把婆姨看得暗暗咋舌。
天色渐暗,一桌的酒菜摆了上来。一大家子人,吃吃喝喝的好不热闹。美中不足的是,今年春节又少了一个盼头——前几天就放出了消息,政府说鉴于人口的增加,将会取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理由是防止发生意外踩踏事件。
仔细一琢磨也对。如今光是登记造册的,就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这么多人拥挤在胜利广场,但凡发生点意外,就会引***乱。而中南的警力就那么些,就算警察们大过年的全不休息,也照看不过来。
虽然理解政府的苦衷,可杨德山还是一阵的惋惜。原本还琢磨着三十晚上能好好乐一乐,如今倒好,没了。种种叠加在一起,大夏天过年,没有春晚,再加上腰包鼓起来之后天天吃的都不比过年差,虽然这日子美了,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穷极无聊的杨德山,甚至开始怀念起在大明的日子了。几盅酒下肚,杨德山开始了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时候,过年能吃顿饺子就不错了。那饺子里还是菜多肉少……”
略有遗憾也好,吃饱撑的无病***也罢,年就这么过去了。杨德山婆姨愈发发现张周氏为人本分,也就放下了戒心与算计,转而真心实意地待张周氏。年一过,张周氏便要走,婆姨强拉着不让走,争执之下,张周氏带着孩子还是在初三一早便回了。
感激涕零的张周氏,甚至把自己闺女推到婆姨面前,说若婆姨看得上,便给杨小柱做媳妇。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连衣裙,咋看咋招人稀罕,婆姨倒是满心欢喜,不过转念一想,只得叹息一声,说还是待来日让二小自行相处的好。澳洲这地方,包办婚姻可是违法的……
张周氏前脚一走,婆姨便掰着手指算了起来。好半天,才满意地道,不过多花了三五十,却让人家记自己一辈子的好,值了。杨德山只当做没听到,吧嗒着烟袋锅子,心里暗自琢磨……要是自己婆姨知道自己给了小女娃二百块的压岁钱,不得跳起来喊亏了?
……
“乔肆,我亏大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