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航一六四二-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说话的光景,一个小太监突然从外头跌跌撞撞跑进来,跪在地上手舞足蹈地喊着:“陛下大喜啊!大喜!马阁老殿外求见,道澳洲军一日间数破清军大营,歼敌三万!歼敌三万啊!”
朱由菘愣了愣,待小太监重复了一遍,大胖子噌的一下从龙椅上跳了起来:“马卿家何在?速速……不!朕亲自去迎!”说话间,巨胖以跟身体完全不相符的敏捷性,如同滚肉球一般吭哧吭哧跑下了阶梯。
旁边的大太监王坤刚从震惊中缓过神,瞧见朱由菘这般作为,顿时嘴巴张大能放下一颗鹅蛋。而站班的朝臣全然没人在意朱由菘怎么样,沉默了一下嗡的一声就炸开了。
歼敌三万,歼敌三万!大捷啊,这可是大捷!有明一代,对关外草原渔猎民族的战争,斩首百十级就是大捷,更何况是三万之数。当然,这里头肯定有水分。三万不太可能……怕是三千还是有的。那也是难得的大捷!
且初战告捷,总是好事不是?别忘了此前交战,大明这边可从来就没胜过。
朱由菘刚跑出去一半,殿外头,等不及的马士英脸色晕红,甩开大步几步蹿进来,对着天空一拱手:“天佑我大明!扬州大捷,歼敌三万!澳洲友军,不日便将发起决战。陛下,诸位臣工,我大明有救矣!额……你是……陛下?”
……
这一日的上午,死气沉沉的紫禁城忽然宫门大开。无数骑着快马的禁军背后插着令旗穿街而过,兀自扯着嗓子高呼着:“扬州大捷!澳洲友军初战告捷,歼敌十万纳!”
空荡荡的街道,在快马飞奔而过之后,紧闭的窗门纷纷打开。不片刻的功夫,街上便汇聚了无数的人等。有听清了的,有没听清的,各执一词吵作一团。正当百姓们争执不休之际,猛然听得铜锣开道,只见城内的更夫胸前披挂着红花,喜气洋洋地边敲边喊:“扬州大捷,澳洲友军歼敌十万!多铎小儿,狼狈北蹿,灭亡就在近日纳!”
听清消息的百姓不再争执,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沉稳与否,嗷嗷的欢呼声震天。只是片刻之后,整个南京城内竟如同过大年一般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
与此同时,散了朝会的明朝士大夫们,一个个或真心或假意地满面春光,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宫门。缀后的钱谦益瞧见阮大铖就在身旁,悄声说了一嘴:“这扬州捷报……”
阮大铖不屑地道:“吹牛!哄骗世人耳!”
钱谦益微笑着点头:“钱某与兄所见略同,哈哈哈。”
拱手告别,待回了家中,爱妻柳如是兀自哼唱着,布置了满桌的酒席。瞧见钱谦益,立即起身为其宽衣:“夫君,扬州大捷可是真的?”
钱谦益犹豫了下:“唔……马阁老所说,怕是略有夸张,不过是小胜罢了。”
柳如是毫不在意地笑道:“打赢了总是好的。如此,妾身与夫君便不用投身殉国了。”
钱谦益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尴尬着符合:“夫人所言甚是,所言甚是。”东林领袖的心里再次纠结起来……倘若来日清军破城,又该如何跟这如花似玉的夫人交代?哎!
………………………………
384 一触即发
384 一触即发
1645年5月14日傍晚,17时22分。京杭大运河。
八艘比目鱼级飞剪战舰一字排开,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北上。在飞剪的前头,六艘烟囱冒着浓烟的蒸汽快艇,放低的速度在前方探路。
海军上校陈潇与上校顾留梦一身笔挺的海军白,就站在船首,静静地看着与落日几乎重叠的扬州城。
“五点三十不到,时间足够了。”顾留梦看了下腕表说。
“恩……不着急,稳妥为主。”陈潇显得有些保守。后世的京杭大运河,常年跑着两千吨左右的轮船,说到吃水,绝对堪比虎鲨一级的飞剪战舰了。可这明末之际的京杭大运河,颇有些年久失修的意思。运河河床上的淤泥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清理了。保守起见,王铁锤上将只是派出了吨位更轻、吃水更浅的比目鱼级。搭载着75炮的比目鱼级,舰炮射程五千五百米开外,足以对付扬州东面的清军了。
而装配了57mm火炮以及咖啡磨机枪的快艇,则完全沦为了护卫舰。据说洪泽湖的明军水师可是投靠了清军,保不齐江都附近的水域就会遇上鞑子的水师。
当然,陈潇私下里琢磨着,王铁锤上将之所以留下虎鲨级留守,恐怕个中也有不满的意思。你就琢磨吧,王铁锤是海军上将,而杰瑞则是陆战队中将。现在倒好,中将给上将下命令。说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并且海军与陆战队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起先只是王铁锤坚持要把陆战队纳入海军体系。到了后来,陆战队在国会上提出新的预算里头,除了运输船、登陆艇之外居然还有护卫舰!你陆战队要护卫舰干嘛?合着想跟我们海军抢生意?门儿都没有!
新仇旧恨叠加在一起,这就造成了陆战队瞧不起海军,海军瞧不起陆战队,然后海军与陆战队一起瞧不起陆军……澳洲三军之间的矛盾,打成立之日起就注定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很长一段时间是别想消除了,也许这会成为澳洲传统。
17时43分,舰队抵达预定位置。快艇开始呈扇形朝着北方、东方水域探索,防范着可能到来的清军水师。八艘比目鱼级飞剪降帆落锚,
上校陈潇冲着顾留梦点了点头,后者对身后的士兵吩咐一声,没一会儿的功夫,几个士兵便抬着一堆白绸子样的东西上了甲板。
展开老大一坨,俩士兵掀开如同硕大的布袋子口袋一般的玩意,任由另一名士兵用喷灯往里头吹热气。十来分钟的时间,布袋子彻底展开,拽着下面的木头篮子缓缓升空。没错,这就是热气球。
这玩意全体大会之后就有了。初时只是几个小伙子怀念遨游天空的感觉。后来几个小伙子干脆叫嚣着要往里头装炸弹,飘到敌军上空,径直往下扔迫击炮弹……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理想是好的……但完全脱离了时机。旁的不说,单单是热气球的动力就成问题。倘若顺风还好,要是逆风,天知道这玩意能飘哪儿去。而且就算是顺风也问题多多,扔完了炸弹怎么回来?
搞机械的周比利曾好一通笑话几个小伙子,说按照他们的设想,给热气球装的推进器起码也得是汽油机。既然汽油机都有了,那飞机还远么?有飞机还要这不伦不类的东西干嘛?
一通说辞,把几个小伙子弄得心灰意冷。可没想到,没过多久海军与陆战队炮兵先后发来了订单……热气球虽然作为攻击武器不行,可做系留气球观测弹着点还是不错的。
于是乎这仅有的一个热气球,经过一番竞拍之后,被财大气粗的海军收入麾下。
吊篮缓缓上升,足足生到百米高空才把缆绳绷紧。链接船体与热气球的,除了固定作用的缆绳,还有一根细细的漆包线。线的一头径直连着一部木质的电话。
铃声响起,一名上尉熟练地拿起话筒:“喂?喂喂?听到了……方向西北偏西075,距离4400……重复……”
上尉重复的话语,迅速化作水兵手里的旗语,半晌之后,舰队左舷的舰炮开始缓缓移动。蒸汽机带动的机械瞄准仪作用下,侧舷的舰炮整齐划一,在黄昏的斜阳下缓缓抬升着炮口。
“试射,一发填装,放!”
“放!”
舰队的一次齐射,整整将船体平推着移动了十来米,而后在铁锚的作用下缓缓归位。京杭大运河上波澜不惊,船体平稳异常,第一次齐射,二十四发75炮弹便纷纷落入清军营地当中。
只是刹那间,但见远处腾起密集的烟柱,一个接着一个。前几日的雨水落在地面上尚未干涸,每一次爆炸激起的雨水,在冲击波的作用下远远往过去竟形成了白色的光晕。
修正了射击诸元,舰队开始连绵不绝的炮击。一轮接着一轮,海军的炮手们似乎要将所有的郁闷都发泄出来一般,装填手光着膀子,玩儿了命地往炮膛里头填装炮弹。
上次的马尼拉战役,海军唱的可是主角。什么时候,海军沦为了配角?且还得听从陆战队那帮家伙的指挥?
饱含着郁闷的炮击,越打越快。海军官兵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向陆战队抗议……地面战又怎么样?只要海军的舰队能开过去,不上岸一样能解决!
平素高强度的训练,直接让炮手们打出了最高的水准。精确度就不说了,无风无浪的,目标又不会移动,一打一个准!而射速……训练有素的炮手径直打出了每分钟十二发的高速。
此时此刻,整个扬州东部的清军大营彻底乱了套。无数拖着辫子的清军在舰炮的弹幕之下亡命奔逃。前一刻还在跑着的活人,下一刻也许就会飞上空老高,再落下来铁定死了不说,能保存全尸都是祖宗庇佑!那些地上的尸体更倒霉,随着冲击波如同无根浮萍一般,左右乱窜。有的径直被炮弹砸中,随即化作了漫天的烟尘。
从没有人见识过如此猛烈的炮击!陆战队两个炮兵营的迫击炮也许弹幕打的比海军还要密集,可说到威力……91迫击炮与75加农炮不可同日而语。
“恩?清军素质这么高么?”陈潇呲了呲牙:“这都炮击十多分钟了,怎么还不崩溃?”心怀不满的陈潇随即下达了命令……不要留炮弹了,全砸过去。
而就在这个命令下达不久,但见稀稀拉拉的清军从营地里冲出来。丢下一切能丢下的东西,跌跌撞撞地朝北就跑……清军素质高?开什么玩笑!如此猛烈而突然的炮击之下,就算是现代军队也得崩溃!唯一的可能就是,清军完全昏了头脑,全然不知道在这样密集的炮火之下该如何应对!
瞧着清军开始崩溃,憋足了劲头的海军根本就不放过。调整射击诸元,追着清军一通炮击,直到残存的清军脱离了炮火射程。
陈潇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时针指向18点24分。前后二十分钟的饱和炮击,逃跑的清军不足三千之数。轻蔑地撇了撇嘴:“给司令部发报,海军特混第一分舰队任务完成。彻底击溃盘踞扬州之东的清军。歼敌数量无法统计。”
“是!”
根据事后明军总兵刘肇基统计,清军大营之中累计找到清军尸体近四千之数。负伤者近六千……没有经历过现代战争洗礼的清军,在炮火之下形同训练场的活靶子!
……
刘集镇。
日头已经完全沉入了地平线。整个刘集镇确是一片喧嚣。由南往刘集镇去的土路上,辎重马车一辆连着一辆,不时地走下土路,在田野里费力地前行,最终停靠在镇子周围。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小跑着快步跑进刘集镇。
镇子四周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大兵们将步枪堆放起来,手持工兵铲挖掘着战壕。远处,两人一组的工兵费力地拖拽着沉重的铁丝网。那布置的铁丝网,足足四层由于,彼此成品字形,只余下狭窄的入口。
每隔一段,便会有一盏煤油灯挑在杆子上,随着晚风轻轻摆动,摇曳的灯火仅仅将方圆十数米照亮。镇子的南侧,中午就抵达的两个迫击炮营,刻下正在搬运着弹药补给。补给营的士兵扛着木头箱子来回飞奔。更南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