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迷航一六四二-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月份的中南,依旧夏日炎炎……好吧,中南的地理位置就是如此,所以哪怕到了冬天这里也是夏日炎炎。

    希望小学的大门豁然敞开,一队队的花朵排着还算齐整的队形,在教师们的哨子声中,散碎地迈着步子,而后涌上了大街。小男孩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留着短短的头发倍显精神;小女孩穿着水手服,戴着无檐帽,一个个有如粉雕玉琢一般。

    几名被培训了半年才上岗的体育老师,忙前忙后地跑着。时而瞪眼,时而哀求着,生怕这群小祖宗们掉了队迷了路。今天是六月一日,孩子们的节日。在广泛征求了师生、家长的意见之后,希望小学决定组织一次统一的踏青活动。而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团体协作精神,于丽红大姐甚至专门聘请了几名现役的士官,作为孩子们的教官。据说陆军与陆战队为这事儿还吵吵到了国防部,两军的军官们都认为这是扩展本军在民间影响力的大好机会。

    然后几乎不约而同地抛出了童子军计划。吵到后来,焦头烂额的国防部长张春锐大手一挥,各打五十大板,说童子军理应是国防部的计划,陆战队与陆军无权过问。没出一天张春锐就受到了打击……于丽红大姐的刀子嘴可是出了名的狠辣,几句诛心的话径直将可怜的国防部长噎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事情到了最后,童子军到底还是建立了。所不同的是不隶属了任何部门,只作为一个民间的非盈利性组织存在。

    一大群背着书包粉雕玉琢的孩子,引得过往的路人一阵的侧目。有孩子正在上学的,停下来左右张望,待找到了自己家的孩子,总会跳着脚嚷嚷着:“瞧,那是我儿子(闺女)。”

    路过的小两口,腼腆地勾着手指。瞧见可爱的孩子们,总会会心一笑……可以肯定的是要不了多久,这对小两口就会生出同样粉雕玉琢的孩子。

    那些年老的更是坐在树荫底下满是温善地笑着。孩子……总是代表着明天。

    当然,总会有一些不明所以的家伙停下来观望一阵,然后挠着脑袋问今天是什么日子。随即这家伙就会遭到一系列的鄙视。

    有耐心的会告诉他,这是上个月国会通过的法案,每年的六月一日都是儿童节;性子刻薄的直接就说对方没有文化……这消息不论是半岛晨报还是中南晚报都有刊载,各个厂矿的新闻栏里头也贴着大字报。除非不认识字,否则怎么可能不知道?

    每次说起这个,总会毫无意外地跑题。从孩子们的儿童节扯到三八妇女节,再扯到国会立法……就如同全世界所有的首都一样,中南人民的政治觉悟绝非达尔文或者黑德兰能比拟的。

    拜穿越众一直奉行的全民教育所赐,每个移民抵达澳洲之后,白天工作,晚上必须去上夜校。两年之内必须通过文字考核,否则别想拿到社会保险。初期人少,全是穿越众带着一帮子明朝移民在学习。而今经历了三年,现在再也不需要穿越众亲自上阵了。那些老一代的移民,很乐意拿另外一份薪水,而后趾高气扬地站在新移民的面前冒充文化人……哪怕新移民当中偶尔还会有那么两三个更有文化的酸秀才。

    但就算面对酸秀才,老一代的移民也是底气十足。怎么了?秀才怎么了?你认识简体字么?不认识老老实实学去!

    当然,这一全民教育政策,总会存在一些特例。比如针对那些年纪超过四十岁,且有一技之长的新移民,总会网开一面。

    大面积的识字率,让发行报纸等纸质媒体成了可能。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此前一直宅在家里的杂志编辑梁朕立马就来了精神头。亲自上阵,培训印刷工人,培训记者与撰稿人,自己还开辟了一个专栏,胡说八道地朝中南人民灌输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

    起初大家也没怎么在意,可某一天几个穿越众偶然翻看起了晚报,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咬了舌头。这哪儿是报纸啊,分明就是军国主义宣传册!这事儿径直捅上了国会,国会连续开了两天会而后紧急出台了新闻管理条例。再然后,生怕梁大主编培养出一大群军国主义者的穿越众,更是开辟了另一家报社:半岛晨报。专门跟中南晚报打擂台。

    穿越众们也不是消停的家伙,宅男宅女们没穿越之前最喜欢的就是在bbs上跟各类轮调的家伙辩论跟你死我活。虽然他们明知道不可能在网络上说服对手,但他们却乐在其中。而今穿越了,失去这一乐趣的宅男宅女们早就憋的不行。两家报纸打擂台?好事儿啊,咱也撰稿论战去!

    再然后事情进一步升级……仿佛为了十年后的大选做准备一样,激进派与保守派不约而同地各自选定了一家报社作为阵地,彼此攻讦不断。或者抨击时政,或者指名道姓地痛骂某个当政者是白痴。而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主编梁朕则阴险笑着,关了专栏,每天品着一杯清茶,笑呵呵地看着两派斗嘴。到了这时候,就算两派人明知道落进了梁朕这家伙的圈套,也没法退出来了。

    报纸就是他们的阵地……虽然现在还凸显不出来,可等到十年以后进行大选。那可真是谁能忽悠住老百姓,谁才能当选成执政党啊。巨大的利益跟这儿摆着呢,不进则退,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不但不能放弃,还得加强!有消息表明,激进派与保守派正在与大导演秋寒烟的abc广播接洽,讨论注资的可能性。作为喉舌,广播明显比报纸更有说服力。秋寒烟本人虽然带着摄制组还在扬州,接洽的小姑娘杨萧。面对着激进派与保守派接连抛过来的橄榄枝,杨萧底气愈发的充足起来,已经公开叫嚣着要在两年之内在中南普及有线广播网络了。

    但那是两年后的事儿,而在现在,报纸依旧是双方的主要战场。

    刚开始的时候,两家报社完全截然相反,甚至针尖对麦芒的轮调,很是让中南的百姓摸不着头脑。当然,中南的百姓也仅仅是识字而已,于各种思想了解的并不透彻。但这架不住连篇累牍的科普啊。时间一长,长期读报纸的中南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的政治理解。

    到了现在,大家虽然不可能提出质疑与反驳,但总会引述报纸上刊载的轮调,几个大老爷们聚集在一起侃大山。思想有些幼稚,说的也许完全就牛头不对马嘴,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大家伙的热情。加上中南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使得大家伙时不时的就会提上国会之类的最高权力机构。

    所谓八卦恒久远,谣言永流传。尤其是在这个娱乐项目严重匮乏的年代,老百姓本就喜欢张家长李家短的说个闲话。开初的时候,老百姓只是私下里头谈论。可让移民们新奇的是,哪怕被那些官差(警察)听到了他们品评哪个当官儿的不好,对方也只当着没听见。更有甚者,干脆就参与进来跟着骂某个当官儿的……这……这这这,怎么会这样?

    宽松的舆论环境,一时间让移民们根本就无法适应。也搭着移民以年轻人居多,适应能力强,这才有了现在中南宽松而浓厚的政治氛围。所以,某个家伙居然不知道国会立法每年六一是儿童节……这绝对会被喜欢埋汰人的家伙抓住,用以展现自己的博学……

    童子军的第一次郊游,引得中南热议一片。与此同时,中南海正进行着一场……辩论、争议、妥协、分赃等等的综合体——议会。

    事实上从建国到现在,国会根本就没有休息过。国会议员们,每天准时地来中南海上班,然后听取一个又一个的议题,通过或者驳斥一个又一个的法律法规。

    国家初建,一切都要重头开始。相关的律法更是重中之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唯有先确立了规则,才能做到凡事有凭有据的去处理。

    议会根本就没有休庭,乃至于吕宋太上皇常师德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见天就坐在议会厅,跟一帮子的议员斗口水。常师德已经感到厌恶了……他才三十岁出头,怎么能跟一帮老头子一样坐在椅子上发霉?所幸发霉的日子就要过去了,两个多月下来,一条条法规的确立,已经让澳洲有了还算健全的法律系统。当然,比之现代社会绝对不如,可跟十七世纪的任何一个国家比,那绝对是法制的典范。

    今天,议会的议题不再是法律,而是远隔重洋的故土。

    海关总长曹复寒站在报告席上,结束了冗长的发言:“……综上所述,我认为,帮助南明建立起一支近海的、快速机动的、拥有强悍战斗力的近海海军,有利于维护澳洲的利益。同样,这有利于大明的改制。”

………………………………

425 橄榄枝(下)

    

    425 橄榄枝(下)

    “……综上所述,我认为,帮助南明建立起一支近海的、快速机动的、拥有强悍战斗力的近海海军,有利于维护澳洲的利益。同样,这有利于大明的改制。”

    曹复寒讲话完毕,冲着下方列席的一众国会议员微微颔首,而后夹着文件夹退了下去。议长费老重新上台,敲了敲桌面:“各位议员,曹复寒已经论述了他的提案,有人存有异议么?”

    下头嗡嗡声一片,大家伙彼此交头接耳谈论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人站起来反驳。这要是放在一天之前,简直就是不敢想象。

    “那么,进行表决吧。”

    费老的话音刚落,列席的一个个议员便高举了右手:“同意!”

    “通过!”

    “没有意见!”

    全票通过!

    实际上结局早就注定了。保守派的利益生物们希望得到大明的全部海关,激进派的家伙们则想着透过此举实现他们的大陆战略。所以,帮助南明建立缉私舰队,何乐而不为?

    虽然有些不恰当,但可以将清末套用在明末。所不同的是清末有一堆的列强,而明末则只有一个强大的澳洲。不论是保守派抑或是激进派,都乐于见到一个亲澳的大明。所以没人会反对意识形态以及工业品、低端技术的输出。

    清末的时候,李鸿章建了一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结果一场甲午被小小的***打得皮青脸肿,最后一丝遮羞布都给扯了下来。虽然明末的士大夫有可能比清末的士大夫强——起码激进派中的不少小伙子都这么认为。没了满清奴役的明朝士大夫,肯定比清末的士大夫要开明不少——但意识形态的诧异乃至技术上巨大的鸿沟,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填平的。

    一支小小的缉私舰队,全部船体以及武器装备甚至人员训练都要问澳洲购买,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不信去看看清末,满清什么武器没买过?结果还不是一样被列强欺负着?

    如果这样明朝都能掀起风浪,那就不是澳洲的问题了……那一定是有另一批的穿越者降临了大明。而且一定是开着双向门,不停地往大明捣腾各种技术。

    在曹复寒发言之前,外交部副部长韩旭受邵北的委托,将谈判的初稿公之于众。虽然细节上还需要完善,但大体上还是让国会很满意。

    按照邵北的设想,除了拿到足额的有盈余的军费之外,还要将上海县列为托管的经济开发区,还要将福州列为第二批开放的口岸;修正的条约里,要求明朝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前往澳洲进修;要求铸币权以及澳洲法币可以在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