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迷航一六四二-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京城这地方可是六朝古都,早就有了京城应有的底蕴。就如同所有的都城一样,南京城这地方水深着呢。那可真是当官儿的满地走,人多一挤踩着的脚都可能是七品以上的官儿。寻常人家娶亲都不敢张扬,一个是摆不起那个排场,另一个则是生怕过于铺张引来黑手。甭说一般的富贵人家了,就是达官贵人娶亲也得低调再低调。瞧瞧现在这场面……黄土铺地,净水泼街,街道两旁还站着兵丁……怕是皇帝出行也就这个意思了吧?

    有好奇的已经开始猜了,冲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肖白图指指点点……这厮到底是谁儿子?要不就是谁孙子?而且可以肯定,这厮的家长一准是马党人物,否则怎么敢摆这么大的排场?

    众说纷纭之中,有明军看不过去了。转过头一瞪眼:“别瞎说!这位可是澳洲肖大爷,岂是尔等随意指摘的?”

    听了明军的话,一众看热闹的齐齐缩脖子。我的妈呀,这位可不是谁儿子、孙子,而是马士英的干爹!难怪有如此排场!

    一场扬州战役,让南京城的百姓总算认识了什么是澳洲人。两万打二十二万,不但胜了,还全歼了清军。逃回去的不过七千来号,就连主帅多铎都挂在这儿了……这帮澳洲人简直就是凶神恶煞!

    武毅军厉害不厉害?生生挡住阿济格二十万大军数日,可那武毅军若非用了澳洲人的火铳,怎么可能挡得住阿济格?

    大家伙之所以将武毅军捧上天,绝口不提澳洲军,那完全就是敝帚自珍的心理在作祟。本心来讲谁也不是傻子,分得清此战到底谁出力最大。说到底,还是托了澳洲人的福,南京才守住。正是因此,朝廷现在无比重视与澳洲的邦交,马士英恨不得把澳洲当成干爹,东林党则苦于没法让澳洲干爹认自己这个干儿子。

    刻下刚刚达成条约,虽然毁誉参半,可那几万只火铳是实实在在的,两千万两的白银是实实在在的。有了火铳有了银子,大明重整旗鼓,何愁收复故土?

    仔细想想,肖白图这位南京百姓心里头的花皮二号人物的婚礼,就算肖白图自己想低调也不行。一帮子南明大臣正等着捧臭脚呢,逮住这个机会,还不得可劲的造势?

    当然,总有些仇富的家伙。瞧着肖总的排场,拧着眉头冷嘲热讽的。甭管这厮是出于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还是单纯的羡慕嫉妒恨,说完话总会有应天府的衙役冷着脸过来。呵斥几句,哗啦啦将链子往脖子上一套,直接安个破坏明澳邦交的罪名。

    无权无势的,那就算你倒霉,老老实实站枷号吧;有背景的?应天府尹这会儿可是马士英的狗tui子,脸拉得比紫金山还长,黑着一张堪比包拯的脸,软硬不吃,一句话,拿银子来赎人!

    粮食危机加上财政赤字,着急上火的马士英现在就是一门心思的弄银子。老马也想开了,大明现在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钱的问题。有了钱,就有了军队;有了军队不但能自保,还能收复故土;收复了故土,那些流民不就可以安置了嘛?什么土地兼并之类的,完全没必要理会。老马一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张居正那能耐……再说了,张居正那种大能又如何?死后还不是人死政熄,临了还不得好?

    他马士英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如何保住如今的大好局面。

    转眼间迎亲的队伍走了过来,前头锣鼓喧天,唢呐悦耳。后头跟着一队婢女,提着篮子,或者朝天上,或者朝两侧撒铜钱。也就亏着有明军拦着,否则只怕两侧的百姓早就一拥而上,哄抢银钱啦。

    再往后,便是新郎官肖总本人。紧跟着是长长的抬着彩礼的队伍。有细心的一数,好家伙,整整四十八抬!照理来说寇白门这种二婚的,而且之前还是名妓,当不得这份彩礼吧?

    一帮人咋舌之余,有人嗤笑一声:“澳洲人……可从来就不守规矩啊。”这话说出口,周遭人等一阵的沉默。是啊,澳洲人从来就不守规矩!

    庞大的迎亲队伍,前头已经转弯了,队尾还留在一条街外。绕着南京城,从上空俯视下去,就如同贪吃蛇的手机游戏一般,越来越长,越来越臃肿。队伍之后,拥堵着跟了一帮子看热闹的明朝百姓。当然,这帮子百姓更大的乐趣在于捡铜钱。

    乱哄哄的,一拥而上,好不容易抢到手一mo,感觉重量不太对……怎么这么沉呢?松开手一瞧,哪儿是什么铜钱啊,分明是一块铜圆!

    正面印着一支奇怪的动物,上头的字迹写着‘一圆’‘澳洲储备银行放行’,后面则是各种繁复的花纹,边角还写着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这是什么钱?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花出去,但大家伙的热情一点都不减。再怎么说也是铜的,实在不行回炉重铸,一样花出去。

    一路走一路行,绕着南京城一圈儿,而后出了城门,直奔秦淮河而去……没办法,寇家早就破败了。而今寇白门只能栖身于秦淮河。

    直到傍晚时分,这才到了新娘子家门口。

    三进的宅子门口,早就摆了几案,上头布了茶。这茶又名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起哄声中,肖总呲牙咧嘴地品了三道茶,在一帮子帮手的簇拥下就要进去抢新娘子。可生生被一帮子秦淮佳丽给挡住了。婢女柔柔带头讨了喜钱,紧跟着又要了一面镜子。

    迈着小碎步,神神叨叨地挑开花轿,用镜子四下照了好一通。而后又往花轿里头挂了一小串爆竹,拿香头点燃,噼噼啪啪响个不休。

    这也有个说法,据说是可以赶走轿子内躲避的妖魔鬼怪。

    这一通或是讨吉利或是有些mi信的仪式完事儿,新娘子这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大红的嫁衣,凤冠霞帔,头上罩着红盖头,脚上踏着红丝履,任由喜娘搀扶着进了花轿。

    大串大串的爆竹燃响,细碎的红纸屑漫天翻飞,硝烟弥漫当中迎了新娘子,迎亲队伍开始回返。肖总一身龙凤状元袍,xiong前挎着大红花,到了这会儿只剩下傻笑的份儿。只是一个劲地抱拳,冲着左右围观的路人拱手。

    几个穿越众的小姑娘,撺掇着几个小伙子,干脆将一辆马车开在了最前头。沈浩宇这倒霉蛋哆哆嗦嗦地坐在了彻底,手持dv,脸sè苍白着记录着这场别看生面的明朝婚礼。

    几个姑娘家已经满眼都是小星星……帅……酷……有底蕴之声不绝于耳。刘阳那丫头抓紧同伴的手,嚷嚷着她也要办一场明朝婚礼。转念一想,小姑娘又改口了。说是头一天穿婚纱,翌日穿凤冠霞帔……

    一帮子穿越众简直把这场肖总的婚礼当成了民俗游,叽叽喳喳个不休,来回奔跑个不停。而某个利益生物,此刻正躲在最后方的一辆马车里,对着刚刚接到的情报挠头。

    马士英的管家向前弓着身子,偷眼仔细地打量着邵北的神情。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他可是马士英的管家,按说怎么着也得三品往上了。对待一般的官员,管家大人根本鸟都不鸟。可对面前的邵北,这家伙可是加了一百二十倍的小心!

    面前的这人,不但掌握着他与他家老爷的命运,更掌握着整个大明的命运。一不小心得罪了,他这管家脑袋就得搬家。

    邵北舒展了眉头,若有所思地挠挠头:“这么说……满清将兵锋指向了四川?”

    历史发生了错乱,尤其是在扬州战役之后。邵北的那点历史知识全化作了泡影,这个时空的走向变成了未知数。一切都有可能!可邵北没有想到,满清居然在大败之后,不但不稳妥地收兵,反而径直去找张献忠的麻烦。

    “回邵大爷……消息确实。这可是锦衣卫亲自确认过的。鞑子上层动dàng,多尔衮失势出走。而今多尔衮与阿济格合并一处,裹着一众汉军,正朝着汉中移动。”

    汉中……邵北立刻在脑子里勾勒出地图。汉中可是巴蜀的门户。问题是,满清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四川,自古就是个难啃的骨头。历史上,满清46年就攻下了四川,灭了张献忠,而后前后用了十七年才将整个四川安定下来。

    满清此举,不是找死么?ro!。

………………………………

445 肖总的明朝盛大婚礼(下)

    

    对于1645年四11的情况,邵北知之甚少。也可以引申为,历史资料记载的很少。有限的资料显示张献忠已经基本平定了四11,建立了大西国。女将军秦良玉领着残部勉强维持着眼下的局面。然后邵北还知道张献忠手下有个民族英雄李定国。除此之外,邵北对四11一无所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满清将兵锋对准四11,绝对会陷入一个大号的泥潭。然后邵北又有了一个新的计划,相信国会对此一定很感兴趣。

    四11地处内陆,刻下澳洲已经间接控制了长江航道,不论是逆流而上还是选择从广西北海走陆路,都可以便捷地与四11进行有效联系。不论是出于民族橡感还是利益考虑,只要是损害满清利益的事儿,澳洲都乐于去尝试比如将军火出售给张献忠。

    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必须要先说服马士英,说服硬骨头的南明士大夫。马士英还好点,刻下老马完全就是仰人鼻息,全都指望着澳洲人的扶持。所以邵北决定先从马士英下手。

    从思索中醒过神来,邵北迅速从衣袋里抽出一个记事本。抽出一管澳洲新晋出产的钢笔,飞速地在一页上写上了一段话:“招安张献忠…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刺啦一声,将那页扯下来,邵北递给马士英的管家:“这是我的个人考虑,同时也会是澳洲国会的意见希望首辅阁下慎重考虑。”管家看都不看,忙不迭地揣入袖口:“邵大人放心,此事绝不会流传出去。”顿了顿,管家继而又说:“此番老爷派小的来,除了给邵大人传消息还想请问邵大人,这粮价几时能回落?”粮价!

    而今整个南明的粮价已经疯了。三两二钱银子一石就是这种价格还经常买不到米。各个粮仓每日清早开门,门口便排了长长的队伍。一个时辰不到,便草草打烊,冷说是米已售馨。

    民间怨声载道,若非有扬州大胜在前又有澳洲军坐镇,只怕这会儿整个南明早就乱了起来。

    破釜沉舟的马士英再也不理会那帮子士绅会怎么恨他,只想着尽早抑平粮价,以安民心。时间已经进入七月末,眼瞅着第一茬的粮食就要收获。那些士绅大户随时都有可能大批量的倾销粮食套利,继而进一步打压粮价,逼迫更多的自耕农破产。

    严峻的危机已经彻底动摇了南明政府的统治基石。若非武毅军兵力不够,老马都琢磨着抡起屠刀,将那些狗大户一个个的斩尽杀绝了。

    这事儿马士英与澳洲早就达成了一致的利益。利用海运之便,澳洲支援南明足够的粮食套利之后双方二一添作五。刻下第二批补给舰队就停在松江,生怕打草惊蛇,只在晚上偷偷的往岸上搬运粮食。

    三十多船的粮食,总数虽然不多,但在这个时节投入市场,已经足以导致整个南明粮价的崩盘。

    邵北自信地微笑着说:“一切都在掌握中。只要首辅大人提供应有的支持,那么,贵方绝对会收获一笔不菲的利润。”三两二钱!只怕这批粮食投放进市场,不用一个礼拜,粮食就得跌破二两大关。没了北方的巨大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