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迷航一六四二-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明显是梯次增高。离舞台越远,地势越高。这是稍早的时候,金吾卫发动了二百多军士,忙活一天的成果。

    那些椅子的后方,摆放着一台放映机。放映机的旁边还放着一台留声机……而不是钢琴。旁边几名留着短发的澳洲人,一边忙活着,一边嘶嘶哈哈地跺脚呵手。十二月的南京城没有北地那种刀子一般的冷风,更不会将人冻成标本。只是那一股阴冷的气息,让这些习惯了澳洲气候的移民极其不适应。便仿佛待得时间长了会冷到骨头里一般。

    舞台的旁边,有一台正在冒烟的蒸汽机。吭哧吭哧地运行着,带动着发电机运转。可怜的热能转化率只将不到百分之六的机械能转化为了电流,继而带动了周遭几根竿子上挑着的白炽灯,让这片区域一片明亮。所以陆续走过来的达官贵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幕布上方的横幅:《南京!南京!》大明首映礼。

    有早到的穿越众,裹着沉重的并且市场露出鸭绒的羽绒服,聚拢坐在一起,牢骚不断。

    “一个纪录片,用得着这么隆重么,还搞什么首映礼?矫情!”

    “也不能这么说,不管怎么样,这片子也是本时空第一部电影。纪念意义非凡。”

    “按说搞首映礼也得放在澳洲吧?南京这地方连个电影院都没有……别说电影院了,就是连个大点的房子都找不着。跟这儿搞首映礼,太过形式主义。”

    “南京不是没地方……文华殿、太庙,地方多了去了,问题是秋大导演借不来。嘿嘿,没发现秋导这两天一直黑着脸没给邵北好脸色么?”

    “小声点,这事儿知道就得。万一让邵北那个腹黑的家伙听到,你就等着倒霉吧。”

    “嘘!邵北来了,别说了。”

    在他们说话的光景,达官贵人们陆陆续续地抵达。而后在检票员礼貌的询问下,错愕地递出一张纸片,跟着在一名拿着手电筒的员工引导下就坐。话说今儿到场的,就没一个小人物。大明朝的实权人物悉数到场。而极其有默契的是,往往是位小权卑的越早到,越位高权重的越后来。内阁第二号人物史可法刚刚落座,人影一闪,接着灯光便瞧见邵北跟大明首辅马士英并肩走了过来。

    “……按照邵部长的说法,这电影便是如昆曲一般?”老马有些不满地说道:“既是看戏,早一日晚一日又何妨?”

    邵北呲呲牙:“首辅阁下,我向您保证。您会看到一出完全不一样的戏剧……”

    *

………………………………

532 大开眼界

    

    532  大开眼界

    灯光开始暗淡下来,扇面般的光线从放映机的镜头射将出去,映在大屏幕上,变作倒数计时的阿拉伯数字。与此同时,留声机的转盘开始缓缓转动,针头碰触上去,吱吱啦啦的声音从四周的音箱中响了起来。

    低沉的男中音画外音缓缓地诉说着:“战争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死去的,一种是即将死去的……”

    与此同时,屏幕上映出一行字:谨以此片献给在南京保卫战中死去的勇士们。

    画外音诉说完毕,音箱中渐渐响起杂乱的脚步声,而后渐渐清晰起来,让所有人听到急促的哨子声与军官们声嘶力竭的集合声。

    画面陡然明亮,抖动的镜头中,无数澳洲花皮大兵小跑着集合起来。经过最初的抖动之后,镜头锁定在了一张黝黑的脸庞上。

    那张脸严肃地盯着前方,倾听着长官下达的命令,而后时不时地挺胸抬头大声应着:“遵命,长官!”

    画面一暗,突然转到了另一个地方。那张黝黑脸的士兵穿着军裤、t恤坐在椅子上,依稀可以看出来周遭的环境是在船甲板上。黝黑的脸露着后槽牙笑着:“俺?俺叫铁牛,老兵了,现在是中士。”

    “俺参加过马尼拉战役。表现的还行,没给连队丢脸。”铁牛嘿嘿地笑着:“……俺以前就会种地,现在会打仗了……退役?俺不。俺想一直干下去,一直干到退休,到那时候起码是个军士长,一个月好几千块……打满清?说实话,俺没啥感觉。不过长官们既然叫俺去打满清,那就打满清。俺爹以前说过,拿人手短,既然拿了长官们的饷,就得打仗……有啥好怕的,听说满清还在用大刀长矛,俺离得远远的开枪,没啥好担心的。”

    画面又一转,铁牛最后喊一声‘遵命长官’,而后提着手中的散弹枪,招呼着自己的排,小跑着出发了。镜头抖动,转向了发布命令的军官。中等的身高,相貌普通,只是一双眸子满是铁血之色。看着铁牛的排远去,军官紧跟着又发布命令:“营长给我下达的命令是天亮之前拿下高地,我不管敌军有多少人,我只要那座山头!”

    画面定格为军官怒吼的面庞。再次亮起来的时候,又回到了船上。只是坐在座椅上的换成了军官。与方才截然不同的是,刻下的军官不但没有暴戾之色,反倒是满脸的腼腆:“我叫乔肆……结婚了,嘿嘿……”乔肆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也算是青梅竹马吧,二丫是我们村最漂亮的姑娘。想娶二丫的小伙子,能从村头排到村尾。我那时候穷小子一个,但二丫乐意跟我在一起……对满清?我本人赞同长官们的决定,并且不打折扣地执行命令。满清是野蛮的侵略者,作为盟友,我们澳洲军有义务出兵痛击该死的侵略者。”画面定格为乔肆那张坚毅的脸。

    再次亮起来的时候,首先听到的是剧烈的喘息声。镜头剧烈地抖动着,跟在一个身影之后。那名陆战队士兵提着步枪,快速地跃入战壕,重新上弹之后,站起身朝着远处猛烈地开火。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之后,陡然转身朝身后高喊:“***,赶紧把咖啡磨搬过来,快!”画面定格,从肩章中不难看出,这名士兵是一名下士。

    “我叫于山……瞧见没有?刚才那个上尉,就是乔肆,是我的同乡……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乔肆抱怨着:“他运气一直比我好……事实上真不知道军部的晋级机制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我现在只是一名下士,而乔肆却是一名上尉军官。真该死……满清?我最不理解的就是这个。满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跨越海洋去一片不熟悉的土地,跟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敌人拼死拼活?别提什么澳洲利益,除了战时津贴,打仗对我来说一毛钱好处都没有。我觉着我们当兵的就是一些棋子,被大人物们摆布着,拼死拼活,然后让大人物们得意。谁告诉我的?当然是我自己想的。你以为乔肆那个木头脑袋可能想到这么多么?”

    整整十分钟,画面就在来回闪烁中度过。一个个士兵或者军官出场,有时是在激烈的战斗,有时则在军营或者船上接受采访。秋寒烟大导演的首部电影,一如以往的风格,以纪录片的形式开头。

    十分钟过后,画面不再闪烁,步入正题。一场接一场的战斗,纷飞的战火,呼喝着冲杀过来的满清骑兵。喷吐着火舌的咖啡磨机枪,巨响声中发射炮弹的火炮……有参谋部的争吵,也有阵前士兵的奋勇突击;有胜利后的喜悦,也有战友不幸阵亡的哀伤;有战地用餐时各种荤素不忌的玩笑,也有深夜里充满悲凉的歌声。一幕幕,将澳洲远征军细小、琐屑的方方面面呈现在观众眼前,编制出一场普通士兵眼中的扬州战役。

    虽然留声机与放映机总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有碍观瞻;虽然胶片的清晰度有限,而且屏幕上总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一个叉或者一条线;虽然整部电影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一名演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部好片。一度让穿越众想起了曾经看过的,老美的那部关于驻伊美军的纪录片。

    人才啊!

    有人暗自感叹。秋大导演还真是才华横溢,这片子要是放在现代,最佳纪录片的奖项没跑。然后有人开始抨击电影行业的各种腐朽与潜规则,如秋寒烟这样才华横溢的导演,愣是在国内半点名气都没有。再瞧瞧电影院里放映着的国产狗屎,简直是让人发指!有人说,美国佬拿十个亿能拍出阿凡达,而国内最后的导演却只能拍出无极。这一说法曾经被大伙广为认同,但现在不少人都有了别样的想法。不是中国导演不行,而是整个电影圈就不行。各种明的暗的规则摆在那儿,上头还压着一个太上皇的某某总局,导演再有才华又如何,还得按着规矩来。于是乎有思想的不让拍,有内涵的不敢拍,最后只能去拍粗制滥造比肥皂剧都不如的狗屎。

    当然,上述种种仅仅是穿越众的心理活动。不得不说,秋寒烟秋大导演的确有水平,整部片子虽然琐屑,却巧妙地串联在了一起,让人兴趣十足。而到场的明朝同胞,这会儿早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了。

    原本闭目养神的大学士王铎,干脆起身径直绕过舞台,瞧了半晌也没发现幕布后有演员。老头揪着胡子直纳闷:“不能啊……没人那影儿是怎地出来的?”合着老先生见多识广,径直把电影当成了皮影戏。

    赶巧有一段拍到满轻骑兵冲将上来,一名士兵一枪打过去,那骑兵身子一歪栽落马下,跟着战马径直撞了过来,撞得镜头一阵天旋地转。瞧着迫近的战马,在场的明朝同胞齐齐发喊一声,不自觉地身子朝后仰。也搭着是临时电影院,椅子未曾固定过,一时间也不知道有多少朝廷大佬摔得灰头土脸。

    有个顶替自己上司来的工部主事,瞧了半晌总算发现幕布上的光景,是从身后不远的放映机里放出来的了。就如同孩童一般,战战兢兢伸出手去,然后看着屏幕上陡然出现了一支硕大的巴掌。

    “咦?”没等他琢磨过来,为什么出现的不是手,而是一团黑影呢,便被周遭的大佬好一通训斥。

    “律香川,怎地如此顽劣?注意体统!”好嘛,律香川三十多岁的人了,愣是被大佬们训斥为了顽劣。

    有些平素跟穿越众打过一些交代的,仗着关系不错,跟着好几个人探过头来,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过来。幕布后怎么没人?那人是从哪儿出来的?人也就罢了,船啊大炮啊,都跟哪儿藏着……你说在那台机器里?哦,明白了,想来是澳洲神物,可将千里之外的景物映射过来……不是?那从哪儿来的……你先等会儿,胶片是啥玩意?

    总而言之,从没见识过电影的明朝同胞们反应不一而足,提出的问题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而作为大明帝国首辅的马士英,这会儿却出人意料地保持着克制。老头危襟正坐,目不斜视。但如果仔细看过去,便会发现老头嘴唇来回哆嗦着,若非强烈克制着,早已经失态了。

    澳洲人造物之能,举世无双,这一点老马早就见识过的。就说那火器,朝廷造出来的,打个三五十步哪不是了?再远便一点准头都没有。再看看澳洲的火器,好家伙,据说最远的一千步也没问题;之后各式各样的新奇玩意,见识多了,马士英都已经麻木了。也没了一探究竟的心思,就连前些日邵北赠送的留声机,老头也只是微微错愕了一下,便欣然接受机器可以记录声音这个事实。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澳洲人不但可以用机器记录声音,居然还可以记录影像!而且是活的影像!真是……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有时候马士英真想亲自去一趟澳洲,去走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