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航一六四二-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活的影像!真是……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有时候马士英真想亲自去一趟澳洲,去走走,去看看。瞧瞧这些同根同源的澳洲人所创立的国度,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物什?仔细想想,马士英发现他堂堂大明首辅的生活,半年多来变得居然处处都离不开澳洲货!
衣食住行用,总能发现澳洲货的踪迹。镜子这种原本是奢侈品,现在逐渐演变为廉价货的东西自不用提。当初弘光皇帝还没用上的时候,老马家里就有一面一人来高的试衣镜。之后澳洲人生产的玻璃又将马士英府邸里全部的窗户都改造了。原本糊着白纸的窗子,转眼间换成了透明的玻璃。
这采光好了,整个屋子亮堂堂看起来就让人舒坦。然后家里黄花梨、红木的家具,又逐渐的被澳洲货取代。椅子变成了舒服的沙发,八仙桌换成了玻璃茶几。整个人靠在沙发里头,品一杯清茶,抽上两口澳洲香烟,说不出的惬意。
跟着床上又多了澳洲床垫。说起来这床垫还真是好东西,松软且弹性十足。躺上去不片刻,神经衰弱的老马便能打出呼噜来,第二天一早神清气爽。
再之后书房里又多了台留声机。澳洲人送来的是高级货,不用摇动上发条,只需定期更换电池便可。每日累了,放一张沈翠娘的唱片上去,听着舒缓的音乐,便宛如大歌星站在面前唱一般。
前一阵子澳洲人又说什么天气寒冷,用火盆容易中毒。没两天就来了一支工程队,叮叮当当一通改造,愣是在书房、卧室里安装了暖气。锅炉隔得老远,有专门的人看着。不但不用担心中毒,这屋子里也陡然暖和了许多。
几天前马士英偶感风寒,澳洲大夫忙前忙后不说,回头还专门送了件鸭绒服。说起来这鸭绒服可是好东西,外面罩着一层厚实的棉布,里头是松软的鸭绒。穿在身上不但比棉服暖和,还轻便了不少。
再说每日饮食,自打他马士英在澳洲大使馆用过几次餐之后,这馋虫便被勾了上来。特意派了府里的厨子去学艺,小半年的时间,马府的菜谱陡然丰富了起来。八大菜系一应俱全不说,偶尔还会做一些西式的点心。
想想每日清晨用的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水,马士英不由得想起邵北曾经说过的话:科技改变生活。回想起来,貌似人家说的还真不错。
起码让老马现在回到以前没澳洲货的生活,他自己是绝对不带乐意的。仅仅是澳洲货便是如此,那澳洲又是怎么一番光景?
想的出神,老马甚至生出一丝疑惑……奇淫技巧,当真是微末伎俩?为何这些澳洲人偏偏靠着奇淫技巧,也没什么孔孟大义,圣人学说,就创出这番偌大的基业?莫非……大明,乃至历朝历代都搞错了?
恍惚之中,电影放映结束了。听着周遭的掌声,老马木然地鼓掌。转过头来发现邵北正好整以暇地看着自己。老马干笑一声:“邵部长果然没说错,如此电影,属实叫人大开眼界啊。”
老马不知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隔着广阔的大洋,南半球的某人同样捻须长叹:“大开眼界。”
说起来感叹的这位还是熟人——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只是高梦箕现在不但是鸿胪寺少卿,还兼着驻澳大使的差事。
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古人,尤其是一位古代读书人,但凡是条件允许,绝对不愿意离开家门。更何况是一去上万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澳洲?当初登船的时候,高梦箕这老头可谓哀莫大于心死,只当是被发配了。舟船劳顿,足足俩月的光景才到澳洲,差点没把高梦箕给折腾死。
等下了船一瞧,入目之处,果然是异国他乡,风物与大明迥异!三个月的光景,足够闲来无事高梦箕看到太多东西了。四轮马车,走在铁轨上的火车,不用风帆不用人力在水里开的飞快的船只,姑娘们看起来有些伤风败俗的衣着打扮,口味奇特却味道十足的各色美食。这些也就罢了,真正让高梦箕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市井小民的生活,以及那些高耸着烟囱的各色工厂。
市井坊间这些地方,澳洲人根本就不管他高梦箕去不去。没事儿的时候高梦箕就带着几个随从乱转,慢慢的便了解了市场上各色物品的价格。澳洲原产的,自然要便宜一些,而从大明运来的,自然要贵一些。虽然高梦箕不知道什么是cpi指数,可这并不妨碍高梦箕做出判断,澳洲的老百姓比大明的百姓富足得多!
一家三口,男人家工厂做工,最起码也有个两千的收入;女人家也许去了纺织厂,也许去了农场,算算也是一千五六的收入。两相叠加,每月居然有上百两银子的收入。那可是上百两啊,快赶上大明县令一年的收入了。
高梦箕当时一阵咋舌,以为那些开工厂的一个个都是善人。否则怎么会开出如此多的薪酬?等实地看了一番,待瞧见成吨的钢材,各色机械、产品从流水线上下来,咋舌之余不禁感叹,无怪给工人如此多的薪酬。便说那枪管,放在大明怕是要匠户钻上个把月,可放在澳洲,那工人操作着机械不过片刻的功夫便好了。用一句时髦的话,澳洲生产力对比大明,何止百倍之差?给这些薪水自然是支付得起。
也正是这三个月看了太多,高梦箕原本以为自己已经麻木了,可眼下瞧见澳洲人新推出的电影,还是莫名的惊诧!感叹大开眼界之余,高梦箕略一沉思,便对着身旁的随从不屑地说了一嘴:“如此神奇之物居然用于娱民……暴殄天物!若依着老夫,战阵之际,竖大幕于野地,放千军万马影像,可当十万兵!”
*
………………………………
533 卸任
533 卸任
远在中南天津街新玛特三楼电影院的高梦箕所发出的感叹,放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个可笑的笑话。充分说明了南明士大夫的无知与愚昧,顺带着让澳洲的穿越众心理优越感愈发爆棚。而高梦箕的感叹仔细一琢磨,却又有那么点味道。兵法上讲虚虚实实,放在古代现代都通用。君不见内战时期几部电台就冒充了革命先辈的主力部队,而后在群山之间牵着党国几十万大军没头苍蝇一般的乱转?
倘若3d成像技术再成熟一些,信息欺骗技术再成熟一些,用电影进行战争欺骗也未尝不可能。只是可惜高梦箕这老头有些生不逢时,要是再晚生个五百年,没准就是一位载入史册的超级魔术师。足以匹敌二战那位搬走亚历山大港的加斯帕*马斯基林。
高梦箕出生在十六世纪,穿越众来自二十一世纪,这两个时代都没有这种先例,所以在穿越众心里,高梦箕就是个笑话。
电影结束了,大明帝国首辅马士英含蓄地邀请邵北同行,因为近期局势扑朔迷离的变化已经迷住了首辅大人的眼。他迫切地想要与身边这位刚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邵北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沟通。事实上如果不是方才的澳洲电影给了老马太多的惊愕,恐怕观影期间老马便会迫不及待地与之商磋了。
寂静的大街上,马车匀速环形。拉车的高头大马,脚掌上钉着锃亮的马蹄铁。每一次落足,踏在青石板上,都会发出清脆的声响。钢制的车圈,外围套着一层实心的橡胶。行走在并不平整的街道上,哪怕是彻底加载了弹簧减震,坐在车内的二人依旧感觉有些颠簸。
车窗之外,两派小跑着跟随的武毅军士兵,肩上挎着步枪,手中的灯笼早已换成了澳洲手电筒。些微的光亮透过玻璃,让老马摇晃的身影忽明忽暗的晦涩起来。
“张献忠死了……”良久,马士英终于开口了。对于这位大明王朝第二号掘墓人的死亡,马士英语气里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高兴,有的只是唏嘘中的怅然若失。
因着扬州战役的失败,这个时空满清的动向有了极大的不同。原本应该在十一月才发起的入川作战,提前了好几个月。领兵的将领,也从何洛会变成了睿亲王多尔衮。而这一次满清似乎下了决心,除了多尔衮的两白旗与山陕地区的绿营,便是连吴三桂也从遥远的辽东调了过来。
锦衣卫的报复举动,给满清的中枢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但也仅仅是困扰罢了,根本性的问题摆在那里。比之多尔衮,豪格年轻有余,手段不足。论实力、论手腕,豪格都不是那个被自己逼走的亲叔叔的对手。所以在朝局错综复杂,出现危机的时候。豪格瞻前顾后,似乎只看到了危险,半点也没看到攫取大权的机遇。
起初略微有些失去方寸的布木布泰很快从暴怒中走了出来,不动声色泰然处之,而后频频召见满汉重臣。或者妥协,或者威压,或者拉拢,没等豪格做出最终的决断,朝堂上布木布泰以雷霆之势判定此番谣言乃残明所谓,意欲扰乱大清视听,希图坐山观虎头。事实上布木布泰根本就没搞清楚谣言到底是谁放出来的,就连豪格的缉事处对此也一无所知,比之绵延二百多年有着丰富谍报经验的锦衣卫,缉事处便如同初生的幼儿一般,毫无抵抗力。
但布木布泰就这么认定了,而后朝廷迅速出台决议,广布秘谍,搜捕讹传谣言者。一时间顺天府的大牢里人满为患,菜市口的刽子手挥刀挥到肌肉颤栗。京城的老百姓迅速被满清的血腥手段所镇压,绝口不提前一阵传得风风火火的谣言。每逢听到有人提及,顿时脸色一变,咳嗽一声打断,或者干脆扭头就走。那精美的春宫画,更是付之一炬,或者压在了箱底。不过一个月的光景,北京城再度恢复成了原本的模样……木然,死寂。
处理了内部事宜,满清迅速将目光放在了遥远的四川。前文中就曾经说过,如今的满清,根本就不懂得生产,完全就是一个比第三帝国更绝对的抢劫团伙。一旦战争停下来,胜利的脚步停下来,就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北地战乱已久,十室九空,要恢复生产哪是一朝一夕之功?满清需要胜利继续鼓舞下去,让那些习惯了锦衣玉食所以变得贪生怕死的八旗贵胄继续支持战争;满清需要万里良田与千万子民,化作造血的器官,源源不绝地为北京,为北方持续输血;满清需要食盐,满清需要丝绸、茶叶……既然江南这根硬骨头拿不下来,那其次的选择自然就是巴蜀。只有拿下了巴蜀,满清才有可能继续留在汉人的中原。
对于多尔衮,满清上下所有人的心思都是复杂的。他们已经习惯了丛林法则,也生怕原来的狼王复辟,继而进行一场清算,所以他们巴不得多尔衮以及多尔衮的两白旗去死。死的越多越好,死绝了那是最好不过了。可他们同样也期盼着多尔衮能赢,打赢了才能拿下巴蜀。
这种矛盾心理之下,一方面满清运送过去的补给越来越少,以至于多尔衮为了发起战争,不得不纵兵劫掠一个月;另一方面,满清把几乎所有的不安定因素,比如三顺王剩下的两个,再比如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一股脑地送到了汉中。
霎时间,多尔衮手中控制的兵力已近十万。
北京城风波平息,满清朝廷迅速下了一道旨意。宽慰了一番睿亲王多尔衮,声明谣言止于智者,与睿亲王无关。而后用无数或者华丽或者严厉的词语,敦促着多尔衮即刻发起进攻。
有些时候不得不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