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航一六四二-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房地产过热。”
“你提出的办法是个好主意,但缺乏足够的理由说服我。而且这事儿没有先例,即便政fu同意了,也要说服陆军部。傅白尘那小子就是个榆木脑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阵,而后邵北低沉的声音说了一个让老吴难以辩驳的理由:“刨去民族情感之类的,澳洲不算民兵性质的国民警卫队,所有的军队加起来还不到十万。这里面有一半的海军。而澳洲实际上要控制着北到北海道,东到萨摩亚群岛,南到澳洲大陆,西到马六甲海峡的广大疆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就更别提应对突发事件了。所以我认为,雇佣一支乐于效忠我们的,有一定作战经验的雇佣兵,可以有效缓解兵力不足的问题。”
……
………………………………
563 集结(上)
563 集结(上)
电话的那头始终沉默着,但邵北并不担心老吴的沉默。老吴是一个远比所有人都要成熟……或者说是狡猾的政客。面对这种双赢的局面,他没有理由拒绝。女民族英雄秦良玉的不幸去世让原本可以依为柱石的苗兵变成了威胁南明现有局面的不稳定因素,这是事实。同样,澳洲兵力短缺也是事实。
雇佣苗兵,雇佣近两万的白杆兵,这些饱经战阵,与满清在四川盆地周旋了四年的百战勇士,只需要稍稍训练便可以执行澳洲政fu所希望的维稳任务。最为让人心动的是,邵北计算了一下,澳洲政fu甚至只需要拿出三分之一同样人数的澳洲军军费,便可以得到这些廉价的苗族士兵。所以,何乐而不为?
电话那头长长地出了口气,老吴开口了,说的却是毫不相关的话题:“邵北,你今年三十几了?”
邵北错愕了一下,然后犹豫着报出了自己的年龄:“三十三。”他少报了一岁,实际上这是他的周岁,如果从娘胎开始计算,他已经三十四岁了。对于老吴来说,三十四岁的邵北依旧年轻的耀眼,但邵北不这么想。眼看便要步入中年并且毫无准备的他,对此十分的恐惧。不是那种女人式样的对年华老去,红颜变枯骨的恐惧。而是那种回首往事碌碌无为的恐惧。
“三十三……”老吴沉吟了一下,继而说道:“我相信十年之后的大选,没人能竞争过你。”说完,老吴挂了电话。自始自终也没说是否同意邵北的方案,但毫无疑问,他已经同意了。
放下电话的邵北陷入了长时间的思索。思索着比少年维特更加让人烦恼的事情,即将步入中年的他,到底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总不至于像老吴希望的那样,十年之后去参加一场澳洲总理大选吧?那毫无意义,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生命,还要搭上无数的脑细胞,时刻提防竞争对手的明枪暗箭,搞不好还会彻底搭上自己的名誉。还没出生的马克吐温用一篇充满灰色幽默的文章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事实可能不会这么夸张,但肯定比这还要险恶。
邵北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远在四川的马家同样陷入了这样的恐惧当中。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局势远比邵北要险恶的多……起码邵北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而马家则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一身孝装的马万年紧握着佩剑,锁着眉头,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后园之中。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年轻的将军早已经饱经磨练。马家一门忠烈,他祖父马千乘被奸佞太监愿望致死,伯父战死,父战死,母战死,奶奶一直到临死之前都在为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厮杀。便是这样一个满门忠烈的马家,如今在朝廷的眼里却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从前是为朝廷依仗的白杆兵,如今却变成了随时可能叛乱的匪徒。
“阿兄。”一声低沉的呼唤从后而来,仿佛跟马万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年轻人定在身后道:“朝廷可有旨意?某近日听到些不好的传闻。”
“传闻?”马万年冷哼一声:“城中满是鞑虏细作,传闻不可信。”
“弟倒是觉着传闻不假……”马万年的弟弟马万春四顾一番,而后上前附耳道:“传闻说朝廷打算仿大西军例……我等兄弟尽数入黄埔军校,两万白杆兵精挑细选,去芜存菁,分散打乱入各军……”
“胡说八道!”马万年大怒。两万白杆兵便是马家的基业,是祖母秦良玉一手建立,几十年的光景才有今天。而今是乱世,便是不想着建功立业,单纯为自保也不可能将两万白杆兵拱手让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理由,这些白杆兵大多都是苗兵。明末这个年头可不比后世,汉苗之间隔阂很重。马家因为秦良玉的缘故心向汉学,可这不代表所有的苗兵都是如此。
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习惯不同,语言不同,没有任何缓冲便将汉苗士兵融合在一起,势必会造成冲突。而可以肯定的是,按照朝廷的习惯,军中必然是汉兵多苗兵少。如此每次吃亏的肯定是苗兵,长此以往,便是没有事也会搞出事儿来。
愤怒之后紧跟着就是反驳:“朝廷怎会如此短视?休要胡言乱语。”
马万春盯着兄长:“阿兄,假若朝廷真就如此短视,你我兄弟难道要坐以待毙?”
“这……”马万年踌躇起来。连日来,曾经并肩作战的友军如临大敌一般将白杆兵隐隐地围困起来。曾经充足的弹药变得稀少起来,打光了便光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给补充。连带着粮草补给同样困难起来,任凭马万年如何愤怒,如何催促,军需官总是不紧不慢地让他们再等等。便是傻子也瞧得出来,明军在提防他们这些苗兵了。
那些满清的细作,更是如同苍蝇一般一哄而上。上到马万年下到军中小吏,这些家伙无孔不入地来游说劝降。
正当马万年无言以对的光景,有小校一溜烟地跑进来,恭恭敬敬地将一封电文奉上。疑惑着接过来,看了称谓马万年便知道这是澳洲人王飞发过来的电报,因为除此之外没人会称呼他为马先生。
一目十行地看完,马万年脸色变幻莫测,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对着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弟弟,他低沉着说:“通知各部集结,我们要出发了。”
“打鞑子?”
“不,我们要去朝鲜。”顿了顿:“后日赴渡口,乘坐澳洲人的渡轮开赴上海,之后转乘兵船。”
“渡轮?澳洲人的船最多一次运五百人。”
“没错……所以一部分人坐在前面的澳洲渡轮,大部分人乘坐后面拉着的木船。下达命令吧,白杆兵现在被澳洲人雇佣了。”
秦良玉逝世后最大的难题解决了,虽然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最起码切实地缓解了这一危机。白杆兵们赤着脚,扛着长长的长矛以及步枪,耳朵上挂着大号的耳环,从四面八方开始朝渡口集结。而后乘坐着被澳洲人戏称为长江小火车的驳船,一波又一波地顺江而下。
与此同时,孙传庭的广武军业已踏入四川境内。
……
………………………………
564 集结(下)
564 集结(下)
天空阴霾,飘着稀稀拉拉的雨星。沿着一座座起伏不平的丘陵之间,一条土黄色的长龙缓缓前行。澳洲人设计的四七式军装,通体土黄色。头顶戴着大檐帽,腿上打着绑腿,脚下是早已被烂泥染成土黄色的黑布鞋。
整个队伍行走的过程中,只是传出并不齐整的步伐声,还有那军械相碰发出的哗啦声。山道艰难,说是崎岖的羊肠小道也不过分。这条路还是洪武年间修的,正德年间翻修过一次,再往后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再也没心思修路。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年久失修。
有的路段上,陡然就出现了一块巨石拦路,只余下能容一人侧身过去的空隙;有的地方莫名其妙就探出来一颗大腿粗细的大树,前头的广武军士兵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其砍断;更有的地方,干脆就塌陷了一大块。以至于工兵不得不架设木板,以让后面跟着的补给车通过。
车轮碾压,木板变形,行走在上面颤颤巍巍,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落下去。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广武军士兵对此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一翻北上,说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不过分。他们这一路上先入广西,钻了一个月的山沟。紧跟着进了云贵高原,一路朝着西北,最终进入重庆府境内。
山路崎岖,一路上跌死跌伤足足百十号人。拉车的驮马更是死伤无数。以至于走到现在,整个队伍的士气再不复当初出征之际的士气如虹,反倒是有些低迷。
队伍前行左侧的丘陵上,十几骑驻足在此,清一色的土黄色军服当中,督师孙传庭的朱红色官服格外显眼。胡须早就花白的孙传庭擎着望远镜,仔细地朝远方打量着。越过前方低矮的山脊,那座依山傍水的山城赫然可见。那条被澳洲人称为黄金水道的长江航道上,依稀可以看见小火轮冒出的滚滚浓烟。
孙传庭长出一口气,山城重庆,总算是快到了。
正在此时,下方陡然传出一声惊呼,紧跟着便是驮马的哀鸣声。朝下望去,但见一辆运粮的马车打着旋子跌落山崖。那拉车的滇马摔得头破血流,马车更是四分五裂。破袋而出的稻米,在山谷中如同冰雹一般洋洒而下。
“去看看下方何事。”孙传庭低声下令。
事实摆在那儿,不用问也知道。像这样的事儿,一天总会发生个两三回。
不片刻,副官回报,说是前方道路塌陷,折损了一辆运粮车,索性赶车的车夫以及旁边的士兵反应快,没有折损人手。
孙传庭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见此,那少校摸了把脸上的雨水,忍不住道:“督师,弟兄们又累又冷,实在顶不住了。今日不下二百例感了风寒。而今山城在望,不如且缓一缓,让弟兄们生火歇息一番。”
当初出征的时候,因为事发仓促,所以兵部给广武军的命令便是即刻出发,轻装上阵。只需带够一路上食用的粮草便好,余下的到了山城重庆就地补充。不但是粮食,甚至冬装、被服、弹药都是如此。广武军是轻装上阵了,在广西的时候还好,进了云贵高原这天气就凉了下来。等到了四川境内,已经是中秋。
明末时节可不比现代,说是中秋就是中秋,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秋老虎,哪怕是有火炉之称的四川也是如此。再加上老天爷捣乱,自打进了四川这连绵的秋雨就没有停歇的时候,以至于广武军出现了大面积的感冒。
有时候孙传庭不得不感叹,他这个大明的臣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割据江北的满清,也不是渐渐偃旗息鼓的农民军,而是整个大明朝的官僚体系!
兵部的公文,不但苛刻地规定了出兵时间,甚至规定好了路线,取道云贵。而不是孙传庭设想的直接北上汉口,继而乘坐兵船西行。当他据理力争的时候,朝廷只用了一个理由便驳斥回来:运力紧张。然后孙传庭的广武军不得不承受不该有的伤亡,多走出去几百、上千里,士气低迷地进入四川。
这也就罢了,更让孙传庭上火的是,马士英也不知得了什么失心疯。居然在自己还没有进入重庆之际,便将四川境内明军最为善战的白杆兵租给了澳洲人。是,秦良玉一去,白杆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