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1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腥艘晕顐徦淙挥泄锊恢掠诜衔唬灰嫘母墓顐徣钥晌手酰庵忠饧浅适看蠓蛑械闹髁鳎酌髋晒僭币捕际侨峡桑虼耍幢懔智煲瞪蚱鞒ざ家丫倭朔狭⒅模诿挥械玫角酌髋晒僭钡闹С窒拢膊桓仪峋偻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大明朝廷还没有表明态度。
  只要大明允许,他们也是敢干的。
  “李倧心志不定,两次叛我大明,负恩寡德,已经不配为朝鲜之王,当另立新王!”
  “只是李倧久为朝鲜王,国内多有拥趸,要废他,并不是太容易。”
  “不难,只要大明给林庆元、沈器长等人支持,由他们出面,请李倧退位,顺理成章,合乎天理。”
  “但我朝惯例,从不插手朝鲜内政……”
  “不错。自朝鲜开国以来,大明从不干涉朝鲜王的承袭,但是长幼有序,名正言顺,我大明就会册立,但经过此次教训,此策非改不可,关键时刻,关键时期,对于朝鲜王的废立,我大明必须得有明确的态度,不然长久下去,必为小邦所轻视!”
  商议到此,策略也就定下了,而李倧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大明支持废除李倧的王位。
  至于后续谁为朝鲜王,大明不但拥有最后的决断权,而且在事前事中就要参与,以选出一个真正对大明有利的朝鲜王。
  其实就大明来说,朝鲜王是否英明?是否贤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的朝鲜王必须毫无保留、彻彻底底的执行大明对辽东建虏的战略,这也是大明册立朝鲜王的第一考虑。
  如果金州没有战事,那么朝鲜王的选择和册立,当然应该是由朝鲜事务大臣高斗枢直接负责,
  但现在金州有战事,朝鲜王的废立,又不能拖延,需的快刀斩乱麻,不然支持李倧的残余如果闹起事来,说不得又会是一场动荡。因此最后议定,由礼部侍郎杨汝成即刻亲往朝鲜,实行内阁军机的计划,废李倧,考察朝鲜王室,从中选出可任之人,上报朝廷,以作最后的决断。
  圣谕传出,杨汝成领命,立刻动身,坐船从秦皇岛出发,过旅顺,往朝鲜而去。
  至于孙定辽等一干被擒获的汉军旗将领,隆武帝最后决断,给他们一次自新的机会,准予他们戴罪立功,在军前使用,但是有功,不吝赏赐,但如果三心二意,依然对建虏抱有幻想,那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律两罪并罚,从重从严!
  ……
  说到准许孙定辽投降,就不得不说另一件事。
  ——在仁川港之战中,旅顺水师提督郑森将投降的几个汉军旗骑兵全部斩杀。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一直都知道郑森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对于变节者,历来都是狂风暴雨,毫不客气,当初施琅只是逃离,并没有实际降清,但郑森听闻消息之后,就暴跳如雷的将施琅全家全部斩杀,最终逼的尚在犹豫的施琅投降了建虏。
  今日郑森如此处置投降的汉军旗,老实说,朱慈烺并不是太意外。
  郑森此举,不符合朝廷收降汉军旗、动摇汉军旗和建虏关系的攻心之策。
  如果投降亦是死,那汉军旗以后怕是没人投降了。
  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朱慈烺能理解郑森的想法,但对郑森的做法,却不认同,攻城攻心为上,虽然汉军旗数典忘祖,助纣为虐,着实可恶,但为了平定辽东的大局,还是要竭尽可能的拉拢他们。
  这不是个人的好恶,而是一个当权者,为了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家最大的利益,不得不的选择。
  如果是个人,朱慈烺会对郑森竖大拇指,但作为朝廷的水师提督,他则以为,郑森太过意气用事,是不合格的。
  为此,他已经写了书信,传与郑森,委婉的劝说。
  只希望郑森能听从,虚心成长,目光远大,敞开胸怀,成为一个更合格的统帅。
  ……
  “报!”
  这时,脚步声急促,于海急匆匆地奔了进来,手中捧着刚刚送到的紧急军报。
  朱慈烺急忙接过,看完之后,脸色微微一变,随即,他将军报递给首辅蒋德璟。
  蒋德璟看完,脸色却是大变:因为建虏大军忽然杀到,金州难守,为了避免损失,高斗枢依照备用计划,放弃金州了……
  ……
  金州。
  “报~~经略,平洋河一代,出现大量的建虏,现在他们正踏冰过河,往金州杀来!”
  “报~~建虏旗帜越来越多,兵马连绵不断,现在其前锋距离金州,已经不过三十里了!”
  “报~~经略,我军在北岭十里之外的墩台,遭到袭击!”
  ……
  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军情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平静无波的辽南局势,忽然就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了。
  大明领兵部侍郎、辽南经略高斗枢站在沙盘地图前,面沉如水。
  到现在,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济尔哈朗的大军并没有离开复州,而是一直藏身在复州城中,至于济尔哈朗重病的消息,不用问,肯定是假的,一切都是蒙骗和诱使大明主力离开辽南,去往救援朝鲜的企图。
  所以当得到确切的消息,知道大明主力离开,停在金州湾里的大明船舰却全数不见之后,济尔哈朗立刻倾巢出动,往金州攻来。
  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金州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不但兵马更少,而且没有了水师舰队的臂助,他们要卫护和防守的地点,变的更多。
  没有了船舰,建虏就可以绕开北岭,选择从东门攻击,或者是北岭和东门一起攻了……
  “来吧,金州城不是建虏可以轻易拿下的。”
  经略府的参谋都有信心。
  副将阎应元话语不多,只一句:誓与金州共存亡!
  但高斗枢却想的更远。
  ……
  “砰!”
  和建虏大军一起去而复返的,还有几十门的红夷大炮,这一次,建虏真是拼了,不惜累死了上百匹的骡马,在最快的时间里,将红夷大炮运到了金州城下,随即就开始猛轰北岭,同时用携带的大量木板铺设道路,试图绕道东门原野,对金州展开合攻。
  和上一次北岭之战相比,这一次更激烈,也更加残酷。
  在济尔哈朗的严令下,六万大军马不停蹄,到了金州之后,汉军旗一万余人,立刻对北岭展开了三面围攻。
  金砺,刘之源等人亲自带队冲锋。
  此时驻守北岭的是刚刚被提拔为千总的赵良栋,赵良栋在夺取旅顺之战中,立有大功,因而被升职,在阎应元入城镇守之后,他率领一千人守卫北岭,加上城中紧急派出的援兵,总兵力将近一千五百人。
  赵良栋素来冷静,为阎应元所器重,面对三面围攻,汹汹而来的建虏重兵,他并不慌乱,从容指挥,拼力抵挡。
  小小的北岭,面对一天一夜的围攻,硝烟弥漫,遍地尸体,鲜血浸湿了每一寸的土壤,但山岭最高处的明军大旗,依然在高高飘扬。
  赵良栋的部下已经是损失大半,建虏更是占据半山腰,在山腰处设立了好几个据点,随着他们不顾死亡,用血肉开路,攻占北岭,不过是迟早的事情了。
  “告诉经略大人和阎副镇,赵良栋在,北岭就在,我赵良栋誓与北岭共存亡!”
  临近黄昏,赵良栋命令打出旗语,向城中的高斗枢和阎应元表明心迹。
  ……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尚善死
  ……
  金州。
  高斗枢杂站着城头,望着渐渐隐入黑夜的北岭和建虏连绵不断的营帐,面色凝重。
  这一夜是年三十,但城里城外,生死搏杀,谁也顾不上过年,只是在晚饭之时,汤菜里多加了一点肉。
  脚步声急促。
  阎应元奔了上来。抱拳,肃然禀报:“经略,都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执行吧。”高斗枢道。
  “是。”
  ……
  北岭。
  “什么?副镇要我撤退?”赵良栋惊讶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
  “为什么?”
  摸黑上山的传令兵不能回答,也无法回答。
  赵良栋也警醒,知道自己问的多余,身为军人,面对长官命令,服从是他唯一的选择。
  “知道了,我部即刻准备。”赵良栋道。
  待传令兵走后,赵良栋看周边剩下的五百多个兄弟,又看山腰处建虏取暖的点点篝火和山脚下建虏连绵不绝的帐篷,一瞬间,他似乎有所明白——原本,他计划今晚组织勇士夜袭,夺回山腰的,但现在看起来不必了。
  “各部搀扶伤兵,依序从后山撤退,本千总断后!”赵良栋道。
  “砰砰砰!”
  天快亮时,躲在山腰壕沟里的建虏忽然听见山顶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一个个都吓了一跳,以为明军在发炮,急忙隐藏,不过只听见爆炸声,却久久不见炮弹落下。
  ……
  建虏大营。
  三十夜。
  听到北岭剧烈的爆炸声,建虏众将都是惊起,
  洪承畴披衣而起,走出自己的营帐,只抬头望了一眼就大惊:“不好,南军在毁炮,他们怕是要撤退!快,快去禀报郑亲王!”
  ……
  军情会议。
  高斗枢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北岭危急。”
  “我军兵马有限,在建虏一部分大军已经绕道东门的情况下,已经抽不出兵马支援北岭了。”
  “北岭一旦失守,建虏在山岭架设大炮,可以直接轰击城内。我军将失去防守之利。”
  “再坚守金州,已经没有意义了。”
  “陛下曾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所以本经略决定,放弃金州,退守南关岭。依托南关岭进行防守。”
  “只要守住南关岭,就算建虏拿下金州,也无法直接攻取旅顺。”
  “建虏没有水师,我放弃金州,他们也是守不住,不敢守的。”
  “因为再有二十天,登莱,复州,盖州一代的海面就会冰开,我大明援兵就可以到达。”
  “到时。如果建虏还不撤兵,我军就可以袭取复州或者是海州,骚扰切断建虏大军的补给。”
  “济尔哈朗是宿将,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最后他都必须撤退。”
  ……
  今日是大年初一,春节。
  天亮了。
  隆武五年,顺治六年,来到了。
  “杀啊~~”
  汉军旗嚎叫着冲上北岭的山顶。
  除了旗帜和一些废弃的辎重,还有千疮百孔的弹坑,山顶再无一个明军。
  也就在这时,金州城中忽然冒起滚滚浓烟。
  “明人在烧毁带不走的仓储,快,快杀进去!”济尔哈朗大叫。
  他清楚知道,在金州和旅顺之间,还有一道南关岭,如果明军放弃金州,全部死守南关岭,那情况不妙了,相比之下,如果明军死守金州,凭借拿下北岭的优势,他有信心在十天拿下金州,将明军主力全部歼灭,到时他就可以挥兵南下,轻松夺取旅顺。
  为了将高斗枢和剩余的明军主力留在金州,济尔哈朗和洪承畴商议了不少的计策,从激将,派人绕行,截断后路,一一试行,但都失败了。高斗枢好像根本不害怕放弃金州,被大明朝廷责罚,这和过往的经略督抚完全不同,自从辽东经略熊廷弼放弃广宁,被朝廷斩首,并且传首九边之后,就再没有大明督抚经略一级的将官,敢主动放弃城池了,高斗枢是第一个。
  济尔哈朗一声令下,几万建虏汉军旗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