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五年-第1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恢痹谧急富鸺木褪欠偕战驳哪痉ぁ
“传令,各部严守各自的防区,任何人不得后退一步!”此时,李定国再下令。
……
“杀!”
大凌河,东西两岸的守方和攻方,同时下到了死战和死守的命令,随即,炮声隆隆,喊杀震天,原本平静的大凌河水,忽然就激荡了起来,
——李定国的八千人,并非是一字形的排列在河岸边,而是分不同的区域,从易攻击、易渡河的难度大小,分别配以不同数量的人马,同时还有机动部队,随时负责支援。
“砰砰砰砰!”
“轰轰轰轰~~”
轻炮互射,鸟铳连发,火箭密集,明军和建虏的手炸雷不住的互扔,战事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激战。
建虏乘坐木筏渡河,而遵照李定国的命令,明军所有的火力都集中于木筏之上,手炸雷,轻型虎蹲炮,火箭,连续招呼,将木筏上的建虏炸的血肉横飞,不住的栽落河中,鲜血染红了河水,尸体却不见漂浮。
而建虏明白明军的意图,因此,他们宁远损失兵丁,也拼死保护木筏,但是木帆被火箭射中,燃起烟火,他们立刻就会抢扑。
浅滩处,建虏先用火炮向对岸轰击,然后科尔沁蒙古骑兵蹚过河水,向对岸
发起进攻,明军用鸟铳弓箭连射,割草一般的扫倒一拨又一拨的蒙古骑兵,战马和人员的尸体堵塞了河水,不久,原本的浅滩就变成了难以通行的血尸之路……
双方攻防的重点,还是在木筏。
大凌河漫长,建虏使用木筏,可以从任何一个地点渡河,多尔衮又选出五百有水性的建虏,脱的光溜,将钢刀衔在口中,蹚水过河,试图发动奇袭,一时,十几里的河岸到处都是喊杀,到处都是战场。
终于,在抛下无数的尸体,将大凌河河水染红的同时,有建虏兵上到了对岸,并且在岸边结阵防守,以期扩大上岸点,保护更多的后续兵马上岸,但明军岂能让他们得逞?上岸的建虏立刻遭到了大明骑兵和步兵的联合围剿,手炸雷连续的抛掷,将他们炸的残肢碎肉乱飞,但建虏不顾死伤,后续依然在强渡中。
……
战起之后,李定国就离开角楼,将指挥权交给了参谋,令参谋按照预先计划,指挥调度,他本人则是带着亲卫,挚着他大宁总兵的将旗,往来奔驰,督阵激励,支援各处危急点。
李定国军纪严厉,更亲为表率,各个参将游击也都是身先士卒,于一线死战,谁人也不敢后退一步。
“报~~总镇,窦参戎……阵亡了!”
信兵找到李定国,声音沙哑悲戚。
“什么?”李定国心中微惊,窦名望是他的左膀右臂,已经跟了他多年,但他最为信任和器重的部下,其作战勇猛,武力超群,经过那么多的血战,那么的尸山血海,一直无恙,想不到今日竟然战死在了大凌河,由此可知,窦名望防守处的激战程度……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大凌河之战(中)
“走!”
李定国急急而去。
参将死,游击继,游击死,守备继,守备死,千总继,这一点,李定国在战前就交代的清楚,隆武陛下制定的军制和各级将官甲胄鳞片的区别,也为他死战命令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窦名望虽然战死,但他认旗却还没有落,河岸激战之处,此时代替窦名望指挥的,不是游击,而是守备,原来游击也已经是战死了,双方拼死搏杀,箭矢如雨,铅弹在空中乱飞,爆炸之声不绝于耳,双方尸体在河岸边堆积了一层又一层。
眼见又一拨建虏乘坐已经残破的木筏摆了过来,箭矢和鸟铳射在木盾之上,激起一片不屑,木盾后的建虏有人倒下,落入河中,但更多的人还是摇摇晃晃的靠了岸,随即,建虏嚎叫着,盾牌兵举着盾牌先冲上岸边,跟在他们之后的建虏重甲兵,挥舞长刀短斧,又或者是重枪狼牙棒,向守在岸边的明军猛烈砍杀。
这一波的建虏攻击尤其猛,木筏之上,一个披着黄色甲胄的建虏亲贵正在指挥。
“杀!”
李定国适时赶到,带着亲卫冲了上去。
……
对岸。
多尔衮脸色凝重的立马大旗之下,战事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时辰,各部虽然拼力出击,但局面却迟迟没有打开,不是因为各部无能,而是因为明军死守不退。
多尔衮心已经不震惊了,从通州,苏克尔河,一直到锦州,明军的精气神和战斗意志,早已经不是过去相比,但今日的激战,还是令他想到了当年的浑河。
浑河之战时,在明军全线溃败之中,却有一支白杆兵死战不退,以两千人独抗他数万八旗精锐,八旗几次冲锋,不但没有能击溃白杆兵,反而还损失惨重,最后还是用缴获的明军大炮猛轰,方才将白杆兵击溃。
比起当年的白杆兵,今日在对岸布防的明军一点都不逊色,不但战意坚定,而且准备相当充分。
八千人,竟然让他的数万勇士无法过河。
李定国,你真要成为我大清的克星吗?
多尔衮心中痛苦。
“报~~”
马蹄滚滚,信骑来报:“禀主子,镇国公图轮,战死在河中了。”
周边人脸色微微一变,心中都是想,又一个!
镇国公图轮姓爱新觉罗,虽然地位不甚尊贵,但却是真正的黄带子,是太祖的重孙,平常若有战事,基本都是被护卫的对象,但今日却被逼的冲锋在前,死在了明军之手。
而图轮之前,已经有两三个宗室和八旗贵胄,死在阵前了……
多尔衮面无表情,目光始终望着前方,嘴角却是抽搐了一下:“知道了。”
信骑退去。
“告诉豪格,不得有任何退缩,继续猛攻!”
多尔衮再一次的下令。
虽然对岸明军顽强死守,但要守卫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照现在的战局发展下去,不久之后,大清勇士就可以突破河岸,在对岸站稳脚跟,只要一处突破,将战马运送过去,明军就必败无疑,这一点的细心,多尔衮还是有的。
所以现在,多尔衮不担心眼前的战局,他担心的是另外两件事,第一,后方十里的断后战场出现意外,或者是明军主力提前到达,第二,对岸的明军会有援兵……
无论哪一个,对大清都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防止上游的明军救援,多尔衮令达尔汉领了一队疑兵,多打旗帜,前去牵制,不过疑兵毕竟是疑兵,谁也不敢保证一定成功。
而为了防备后路的崩溃,多尔衮更是令多铎亲自去督阵。
……
“主子,快看,肃亲王的正蓝旗突过去了!”
身边的苏克萨哈忽然惊喜大叫。
多尔衮抬头望去,只见正蓝旗的龙旗已经出现在了对岸,一大彪的正蓝旗重甲步兵奋力砍杀,冒着弹雨,不顾死伤,踩着同伴的血肉,终于是在明军的河岸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后方的木筏上,全身甲胄的豪格已经跳了上来,准备带着后续的兵马冲过河去,扩大战果,彻底击败明军。
这一刻,多尔衮微微欣慰,豪格,还是有用的,不愧为我爱新觉罗的子孙!
但是过河,豪格可为第一功。
不过多尔衮脸上的欣慰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忽然发现,不止是明军拼命回卷,想要堵上被正蓝旗突破的缺口,将上岸的正蓝旗全部赶回冰冷的河水中,而且在大凌河的上游,忽然卷起了烟尘,隐隐的,好像有大批骑兵,正从上游而下。
“不好,明军援兵来了!”
多尔衮心中一惊,忍不住脱口而出。
果然,是明军的援兵到了,日月军旗之下,马蹄滚滚之中,一个黄须虬髯的大将挥舞铁鞭,纵马冲在最前,口中呼喊:“杀,杀虏啊~~”
却是宣府总兵黄得功。
原来,李定国和黄得功刘良佐事先有约,如果建虏没有绕行的计划,下游激战之时,他两人就要分兵救援。现在刘良佐依然拒守上游,以防意外,黄得功亲自率领精锐,顺河而下,直往大凌河堡来救援。
像是及时雨,又如马上疯,黄得功和他麾下的宣府骑兵出现的极为及时,不但振作了明军的士气,更堵上即将被建虏突破的几处缺口,黄得功纵马在前,奋力搏杀,有汉军旗大呼:“黄闯子?!”
黄得功大笑:“是爷爷!”
纵马上前,一鞭又取了一条性命。
……
河中心。
眼见形势大变,冲上去的正蓝旗已经被明军淹没,已经不可能再立足,木筏上的豪格都快要气炸了:“都是废物!”挥刀向前:“冲,冲,继续给本王冲!”
“王爷,不行了,撤吧。”河洛会跪在木筏上请求,抱住他的腿。
身边亲卫也都是跪下哀求,然后不管豪格同意不同意,就将筏子又撑了回来。
豪格暴跳如雷,但却也无可奈何。
……
军旗之下。
多尔衮脸色发白,如果是正常情况,此时他肯定会下令收兵,倒不是因为明军死守,己方损失惨重,也不是因为明军援兵到来,而是因为各部士气渐渐低落,已经快要精疲力尽,无法继续再猛攻了——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只休息了一个时辰,即便是最精锐的白甲兵也是支撑不住。
但现在偏偏不是正常情况,明军主力就在身后,大军随时有可能被明军前后夹击,包围在这大凌河畔,因此,明知道各部已经累的不行,但他还是下令,继续猛攻。
“咚咚咚咚~~~”
建虏战鼓继续擂响。
在多尔衮的严令之下,豪格连同众多的建虏宗室亲贵都是亲临一线督战,不顾危险,向对岸的明军猛攻。
黄得功之后,又有张家口塞外三部的一些骑兵赶到,明军的防守看似危急,但建虏却始终无法突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战鼓声,号角声,枪炮喊叫,厮杀惨叫声,伴随着硝烟和烈火,将大凌河周边都变成了一片修罗场。
……
修罗场不止大凌河。
在大凌河后方十里之外。
建虏广略贝勒杜尔祜,汉军正白旗旗主石廷柱,加上带领三千援兵赶到的护军都统詹岱,一共八千人,拼死抵挡
但吴三桂佟翰邦马科之后,虎大威的三千营赶到,四个总兵兵分四路,往来不停的冲突,石廷柱的汉军旗率先溃败,眼见杜尔祜和詹岱的八旗精锐也快要支持不住,关键时刻,多铎率领三千援兵及时赶到,这才是稳住了局势。
眼见不能突破,加上众军都已经疲惫,无力再战,四位总兵只能暂时退却,等待后续的增援。
多铎督促众军,严令死守,并当场处死了作战不利,在战场上首先逃跑的石廷柱之子石华善,
石华善不但是石廷柱的儿子,而且去年刚娶了多铎的第三女,授和硕额驸,是多铎的女婿。在场的人谁也想不到,身为老丈人的多铎竟然会拿自己的女婿开刀,石廷柱更是跪在地上,连连哭求,求豫贝勒饶过一命,准石华善戴罪立功。
多铎却是冷面森然,这种时候,不要说一个女婿,就是自己的儿子临阵逃脱,他也是非要正法不可。不然大军的颓势,就无法阻止。
“斩!”
多铎一声令下,石华善的人头就落了地。
石廷柱放声大哭,这个老汉奸早年在广宁之战中,和孙得功、金砺等人一起投降建虏,二十多年来,为建虏鞍前马后,竭尽忠心之能,儿子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