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五年-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阻止了吗?
心念至此,朱慈烺再无犹豫,拱手提声道:“儿臣求见父皇!”
“进来!”
正常程序,应该是小太监进入通报,再出来传旨,宣皇太子朱慈烺觐见,但朱慈烺顾不了了,听到崇祯让他进,立刻就迈步闯入。
崇祯坐在书案后,脸色铁青,王承恩站在旁边,满头大汗。一个须发灰白的老头跪在殿中,头也不抬——不用问,就是一代大儒刘宗周了。
朱慈烺下跪请安之时,刘宗周转头看了过来。
身着崭新的绯袍,四方脸,眉毛浓重,三缕长髯,目光炯炯,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怪不得能做东林领袖,一代大儒呢。
和朱慈烺目光对视时,刘宗周皱着眉头,神色不动,眼神不怒不喜,只透着深深的忧虑,就像是一个严师在看着不成器的学生,又或者一个法官在看着一名走上审判席的犯罪者。
崇祯没有让朱慈烺起身,朱慈烺和刘宗周都在地上跪着。
“先生的话,你应该都听见了,你可有什么辩解?”崇祯皱着眉头,脸色很难看,声音里带着怒气,也不知道是刘宗周呢,还是在怒朱慈烺。
朱慈烺吸口气,平静心情,缓缓道:“儿臣有些不同意见,向父皇禀报,也与先生探讨。”
“讲!”
崇祯靠着椅背,闭上了眼,感觉他精神很疲惫,本来他兴冲冲的召见刘宗周,想知道六年的闲居生活之后,刘宗周是否有所改变?刘宗周确实是变了,但却是变的更顽固更保守,也更锋利,如一把尖刀剥开了他的心口,将血淋淋的器官一个个全拉了出来。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得不辩
尤其刘宗周说到太子之罪,更是让崇祯帝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懑。
怎么的,教训了老子再教训儿子?
同时,他对朱慈烺也有无比的恼怒。
每天在外面胡闹,让刘宗周抓到这么多的问题,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先生说我无礼无制误军,儿臣一一解释。”朱慈烺脸色肃然。
“先说无礼。先生认为跟武人混迹在一起,盘腿而坐,说市井语言就是无礼,就是失去了太子的威仪。儿臣实在不能认同,礼,礼节也,儿臣对将士们以上驭下,将士们对儿臣以下敬上,礼节分明,位置有序,何来失礼?”
“当初太祖起兵之时,成祖征讨北元之时,都曾和将士们休戚与共,同休同食,如今外有建虏内有流贼,社稷危急一点都不亚于太祖起兵和成祖征讨北元之情境,儿臣学习太祖成祖的行事作风,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不过是恰到好处而已,因此,儿臣不认为是失礼。至于放浪形骸,夜不归宿,儿臣自认没有。”
听到朱慈烺的辩解,刘宗周皱眉。
别的能驳,但太祖成祖不能驳。
朱慈烺学习朱元璋朱棣的风格,没人敢反对他。
“再说失制。”
“儿臣是派人抄了徐卫良、涂兴哲的家,但儿臣绝没有罗织罪名,贪婪民财。当日儿臣查到的是徐卫良贪墨京营军饷之罪,京营乃是皇家亲兵,所用粮饷都是出自内库,也就是说,徐卫良贪墨的并不是国库,而是父皇你的内库。儿臣身为太子,为父讨账,没什么不妥的。”
这一处是狡辩。
“儿臣虽然查封了徐卫良的家产,但并未治他的罪,只是将他交给了刑部,刑部如何处置,儿臣从未干涉,绝无罗织罪名。至于涂兴哲,他本就是内监,贪墨银两众多,儿臣处置他,不需要经过刑部。因此没有违制之说。”
“先生说西洋机巧,不足倚仗,儿臣不以为然,火药本是我华夏发明,何以变成西洋机巧?再者,师夷长技以制夷才是上上之策,难道敌人用火枪杀了我,只因为火枪不是我方生产,我便不能用火枪向敌人复仇吗?先生以为我无制,我却以为,先生此言是荒谬!”
这一处是反击。
听到这里,刘宗周脸色大变。堂堂大儒,还没有人敢说他荒谬呢。
“最后再说误军。”
“儿臣的练兵之法的确跟其他人不同,但请父皇相信,儿臣绝对不是在儿戏,不论戚少保的练兵之法,还是古人的军阵之法,儿臣都熟读胸中。古往今来,如臂使指、号令统一是强军的根本,无此二者却想要强军,根本是缘木求鱼,儿臣的队列训练正是为此而产生,请父皇给儿臣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京营如没有军纪森严,精锐健武,不用先生言,儿臣自请误军之罪!”
朱慈烺慷慨而言,说完,以头触地,再不多言。
暖阁里一片静寂。
崇祯不说话,只皱眉看着朱慈烺。
他身后的王承恩微微松口气,从崇祯的表情他已经知道,皇上心里的怒气已经消去不少。任何一个父亲,都希望自家儿子在面对诘难时,能有理有据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哪怕是无理占三分呢,崇祯也不例外——护犊子是所有父亲的天性。
刘宗周三大罪名耸人听闻,如果朱慈烺回答不得体,崇祯想护也护不住他——儿子重要,但国体更重要。
现在朱慈烺回答的有理有据,崇祯可以顺势下坡。
“先生,你怎么看?”崇祯看向刘宗周,依然皱着眉头,脸色也依然难看。
刘宗周跪在地上,痛心疾首的道:“太子殿下巧舌如簧,臣佩服。然仁义为本,治国先知心,太子殿下只知逞口舌之快,毫无知错悔改之心,我皇明江山社稷……”
“够了!”
听到这里,崇祯霍然站起,瞪着刘宗周,脸色涨红,刘宗周说了一大堆的废话,动不动就江山社稷危矣,崇祯本就是一个暴躁脾气,听不得晦气话,忍了这么久,终于忍不住要发怒了。
不过终究是忍住了。
刘宗周是天下大儒,这点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刘宗周跪伏不动,对崇祯可能的雷霆之怒,一点都不畏惧。
崇祯长长叹口气,放缓情绪,温言道:“先生一路辛苦,回去休息吧。”
“臣……告退。”
刘宗周也知今日不可能再说出什么了,爬起来,叹息着走了。
跪在地上的朱慈烺微微松口气,心想,这一关,我过了还是没有过?
刘宗周走后,崇祯疲惫的坐下来,望着案头上的奏折,呆呆出神。
可朱慈烺还在地上跪着呢,感觉膝盖都有点酸了,但没有崇祯的允许,他不敢起来。
“陛下,陛下?”
王承恩轻声。
崇祯像是被惊醒,抬头看见跪在殿中的朱慈烺,一股怒气压不住的涌上心头怒问:“王铎吴伟业多长时间没给你上课了?”
“一个月。”朱慈烺不敢不答。
“退下!朕不想看见你!!”崇祯暴怒。
“儿臣告退。”
朱慈烺站起来,溜之大吉。
崇祯怒气难消,焦躁不安的在殿中回来的走。
除了王承恩,无人敢靠近大明皇帝。
……
出了乾清宫,站在斗拱飞檐之下,望着湛蓝的天,耳朵里听着飞檐下悦耳的风铃之声,朱慈烺心情很是郁闷,不是因为被崇祯骂了滚,而是因为从今天以后,他每天都要跟刘宗周打交道了。
只从刚才的对话就可以知道,刘宗周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在朝堂上一站,身为左都御史,言官之首,上天子下百官,都在他的督察范围内,朱慈烺这个太子当然也不例外。朱慈烺现在做这么多事情,恐怕随便的一个小瑕疵,都能让他卷起万丈风波。
朱慈烺以后再想要取巧,会变的很难。
怎么办?
朱慈烺头疼。
……
刘宗周也在头疼。
从皇宫出来回到驿馆。
刘宗周刚刚进京,府宅还没有安排,暂时住在朝廷为他安排的驿馆中。
此数驿馆离皇宫很近,是很多进京赴任大官的第一住处。
驿馆已经是冠盖云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冠盖云集
吏部尚书郑三俊,礼部侍郎蒋德璟,刑部尚书徐石麟,工部尚书魏藻德,左副都御史方岳贡,通政使司施邦曜,还有罢官的前给事中方士亮,虽然没有功名,但却天下闻名的黄宗羲,加上大小各级官员,整个驿馆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见到刘宗周回来,有人喊念台,有人喊老师,那万众瞩目,表情激动的样子,宛如前世里的超级大明朝在街头出现,被粉丝们包围了一样。
这还是御史言官们都出京了,不然场面最少大一倍。
不过这帮粉丝的年纪都不小了,大的六十,小的也有三十多了。
满朝文官,也就是内阁四臣自持身份没有出现,但都有请柬来,邀请刘宗周到府中一叙。
东林之盛,由此可见。
周延儒能复起为首辅,东林人出了大力,对东林领袖他当然不敢懈怠,不过身为内阁首辅,该有的矜持不能少,他不能亲来,邀请刘宗周到府中,已经是莫大的荣誉。
刘宗周寒暄、客气着,但满腹的心事却是藏不住。
刘宗周并不善于交际,尤其不善于跟那些他心里看不上的人交际——并非所有欢迎他的朝臣都是东林人,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来欢迎,场面上他总得应付过去。
一个多时辰后,天色黄昏之时,刘宗周终于是把人打发的差不多,只剩下朝中东林的骨干,还有他的几个学生还在身边。
刘宗周坐在上首。
吏部尚书郑三俊和左副都御史方岳贡两位前辈分坐左右,刑部尚书徐石麟礼部侍郎蒋德璟,通政使司施邦曜,各依位置而坐,方士亮和黄宗羲没有官职,又是后辈,两人坐在最靠近房门的地方。
见刘宗周一直紧锁眉头,心事重重的模样,座中的众人隐隐都已经猜到,可能是跟皇上的召见有关。入朝之后,吏部尚书郑三俊已经取代礼部侍郎蒋德璟,成为朝中东林之首,他跟刘宗周的关系也比较亲近,于是出言询问。
刘宗周只是叹息,并不把和皇上皇太子见面的详情讲给众人听。
众人各自猜测,一头雾水。
“我累了,大家回去吧。”刘宗周闭着眼睛下逐客令。
于是众人只能离开。
但却有一人没有走。
二十多岁,宽袍方巾,俊俏人才,脸上却满是凄苦的表情。
原来是原户部尚书侯恂之子,明末四大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说起明末的四大公子,那可都是出身名门,才华绝代的一时人杰。
四人分别是:都御史陈于廷之子陈贞慧。湖广巡抚方孔诏之子方以智。副使冒起宗之子冒襄,最后就是这一位侯方域侯公子了。
四人都是少年成名的英杰,是江南最大社团组织复社的骨干。崇祯十一年,四人在南京由吴次尾起草并共同发表了《留都防乱揭》,历数阉党余孽阮大铖之流的罪状,令阮大铖成为过街老鼠,吓得阮大铖窝在家里,连门都不敢出。
此事对阮大铖名声打击极大,使其无比愤恨和极端屈辱,由此对复社人员恨之入骨。后南明初立,阮大铖执掌大权之后,立刻对复社人员展开疯狂报复,侯方域等四公子被设为“五等逆党”,公开捉拿,陈贞慧被抓下狱,其余三人惶惶逃脱。
四人中,陈贞慧的文章最是婉丽闲雅,兼擅骈散两体,为诗文大家,明亡后坚不仕清,隐居家乡,十余年不入城市,每日与坚不入城的几位遗民“悲歌痛饮”。
方以智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著述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