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以智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著述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明亡后继续各种反清活动,相传是天地会的创立者,康熙十年在惶恐滩沉江殉国。
  冒襄天资聪颖,十岁能诗,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个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相貌英俊,时有“东南秀影”和“人如好女”之名。其婚姻和情爱生活极具传奇色彩,最有名当然是和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之间的爱情故事,明亡后,坚不仕清,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为生计所困,但矢志不渝。
  而侯方域侯公子的未来道路却跟上面的三位有所不同。
  三位虽然选择不同,但都没有失节。
  侯方域却失节了。
  明亡后,侯方域于顺治八年参加了满清举办的科举,为时人耻笑,曰:“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更可笑的是,居然没有被录取。
  网上更有说法,说顺治七年,侯方域为满清的三省总督张存仁献计,精准地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将直隶、山东、河南许多地区化为无人区,杀人以百万计,一举镇压了号称有百万之众的榆园军各部,成功解决了清朝初年的危机。
  事后清朝朝廷讳忌提及清军扒开黄河,以水代兵的事迹,并未给予侯方域相应嘉奖。
  但作者君以为:此事不足信,侯方域还不至于坠落到那种地步。
  具体理由作者君会在作品相关中写出,这里就不浪费大家的银子了。
  回到现在。
  此时的侯方域当然不会知道自己以后的转变,如果有人这时跳出来,说他将来会失节,他一定会跟那人拼命,并且用最恶毒的誓言来诅咒自己。
  现在的侯方域正在为营救父亲侯恂而奔波,崇祯九年十一月,其父侯恂因靡饷误国之罪被下狱,这一罪就是六年。去年,其祖父侯执蒲去世,侯恂戴罪出狱,回家奔丧守孝。今年春,也就是十天前,又回到京师监狱继续服刑,侯方域护送父亲来京,望见父亲走进监狱大门,痛不欲生,他再一次的发誓,一定要把父亲救出来,父亲的老友和东林师长是他恳托的第一目标,刘宗周是东林领袖,又新任左都御史,他当然不能放过。
  侯方域深深一鞠,再拜倒在地,语带哭腔:“学生侯方域见过先生。家父侯公讳恂,自崇祯九年得罪,至今羁押狱中。恨学生体弱文黯,无有功名,不能面见圣上,感请先生……”
  不等他说完,刘宗周就快步上前,将他搀扶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五章 救父奔波
  刘宗周心中满是愧疚,侯恂不但是东林中人,而且跟他素有交情,今日面圣,他原本是要替侯恂讲话的,但和皇帝一番争论,接着皇太子又跑了进来,慷慨激昂,激动愤懑之下,他竟然将侯恂之事忘了,直到见了侯方域方才想起,心中颇为不安
  “贤侄快起,令尊之事,老夫一定直言到底。”刘宗周道。
  “谢先生。”
  侯方域眼眶泛红,他侯家三代都是东林人,他师傅倪元璐也是东林人,绝对是根正苗红。他父在狱中六年,东林上下虽竭力营救,但崇祯就是不松口,准侯恂回家奔丧守孝,但就是不赦免,群臣都说不动,只能请刘宗周出马了——如果刘宗周也不行,他真不知道该去求谁了。
  叙了几句家常,侯方域不敢多扰,躬身退了出来。
  门外两个人正等着侯方域,一人是眉头紧皱的原兵科给事中方士亮,另一人是表情淡然,但眼睛里却满是昂扬的黄宗羲。三人原本并不认识,但因为都是东林人,恰逢刘宗周进京,东林聚会,这才相互认识,聚在了一起。见侯方域出现。黄方两人一起迎上来,齐问:“如何?”
  侯方域微笑点头。
  二人都是笑,黄宗羲道:“我看本来就不用说,先生一定会为若谷先生仗义直言!”
  侯恂号若谷。
  “不止念台先生,还要去恳请其他先生,明日早朝之上一起为若谷先生发声。”方士亮出谋献策。
  “好,我这就去。”侯方域心情激动,其父入狱六年,今日终于是看到脱困的曙光了。
  黄宗羲却摇头:“我看不必,素日里诸位先生在朝堂上就没少为若谷公直言,但陛下不为所动,再请也是无益……倒是有一人,如果咱们能说动他,他愿为若谷先生说一句公道话,若谷先生必能脱困!”
  “是谁?”侯方域惊喜。
  方士亮的脸色却是沉了下来,显然他知道黄宗羲要说谁。他和黄宗羲聚在一起五六天了,对内外时局,国策方向,多有议论,黄宗羲没有隐瞒自己曾经偶遇皇太子之事,很简单但很具体的跟方士亮说了一下,同时在言语之中对皇太子颇有赞誉。
  这引得方士亮很是不快。
  他只所以罢官就是因为反对皇太子的政策,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黄宗羲当着他的面赞誉皇太子,不等于是在打他的脸吗?难道他反对皇太子追逮三策的“桀纣之法”是错误的吗?
  有此心结,后来的谈话都不怎么愉快,只不过两人都是刘宗周的学生,都在等待刘宗周进京,因此勉强凑合在了一起,不然方士亮早就拂袖而去了。
  最近几天又有大事传来,京营整顿完毕,皇太子裁调了两万多人,只留下了三万,前几日,有老兵在德胜门军营门前控诉冤屈,兵部尚书也就是皇太子的狗腿陈新甲竟然派兵镇压,前后一共死了六个人,闹出了很大的风波,陈新甲本人都受了伤,这一来方士亮就更是振振有词了:看吧,太子暴虐成性,对清退的老兵都如此无情,一点都不知道爱民如子的道理,将来绝对不会是一个明君!
  黄宗羲倒没有跟他辩,不过表情却是不以为然的。
  现在听黄宗羲要请皇太子帮忙,方士亮的脸色当然不会好看。
  “快说呀,谁?”
  黄宗羲只不过稍微一停顿,侯方域就有点等不及了,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急切的问。
  方士亮脸色更冷。
  黄宗羲向北拱手,肃然道:“当然是皇太子殿下!”
  侯方域愣一下,然后惊喜的跳起来:“太冲兄,你能见到太子殿下?”
  虽然不在朝,但作为名士,侯方域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他清楚知道朝堂上的变化,知道皇太子提出治国四策,又漕米改海,很多过去阻力重重,无法推动的政策,在皇太子的坚持下,竟然缓缓向前推动了,皇太子的政治能量可见一般,如果皇太子真能他为父亲说情,他父亲绝对可以获释!
  黄宗羲点头:“在下和太子殿下有过一面之缘,如果在下去递名刺,太子殿下应该会见的。”
  “太好了!”侯方域兴奋极了,抓着黄宗羲的手腕:“太冲兄明天就带我去好不好?”
  就像是即将溺死的人看见一根漂浮的木头,侯方域急不可耐,不顾一切。
  “我看不好!”
  不等黄宗羲回答,方士亮就泼来一盆冷水。
  “为何?”侯方域愕然的看向方士亮。
  方士亮冷冷回答:“第一,太子对我东林有所成见,当日在朝堂上所谓的腐儒、所谓的读书人不体恤朝廷,很明显就是针对我东林,若谷先生是东林中人,当年又犯的是糜烂军饷之罪,皇太子对这一类的罪行最是反感,从抄家徐卫良和几个小太监就可以知道,朝宗兄去求皇太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可能是自取其辱。更何况,皇太子岂是你说见就能见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念台先生已经答应于你,你却又要去求皇太子,难道你是认为念台先生有心无力,救不下你父亲吗?既如此,你又为何跪求念台先生呢?如果让念台先生知道,先生心里又会作何感想?”
  方士亮冷冷地扔出两个理由。
  “这……”
  侯方域哑口无言。
  “话已说明,如何抉择,朝宗兄慎重考虑吧。”方士亮面色冷冷的向侯方域一拱手,大袖一挥,转身走了。
  “致远兄……”侯方域想要挽留,但方士亮头也不回。
  侯方域一脸苦笑。
  黄宗羲微微叹息:“致远兄比我还要激愤啊。”目光看向侯方域:“不过致远兄所说也有道理,眼下确实不适合去见太子殿下,且看明日早朝的情况,再做决断吧。”
  侯方域黯然:“也只能如此了。”忽然又振作,笑道:“太冲兄,一起喝酒去。”
  “不必了。”
  “走吧。你和太子殿下如何见面,如何认识?太子殿下又是怎样的人?你与我详细讲来,走走,不要推辞了……”
  侯方域抓起黄宗羲的手,不容他拒绝。
  两人身影消失在驿馆前。
  驿馆里,刘宗周正在灯下书写为侯恂释罪的奏折,清丽工整的蝇头小楷从笔尖下流淌而出,他心情却纷乱无比,写到忧心处,忍不住幽幽一叹……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阶级对立
  黄昏。
  朱慈烺来到城北的那间神秘小院。
  小院内外都有锦衣卫和武骧左卫的暗哨,任何企图靠近小院的人在五百米之外就会被阻挡、盘查,硬闯者,一律格杀勿论。
  三间堂屋中,一名穿着男衣的女子坐在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灯光照着她苍白的脸,她咬着牙,红唇紧闭,目光里都是坚毅,乌黑长发凌乱的披散下来,半遮住了她的俏脸。
  脚步轻响,有人走了进来。
  女子抬头看了一眼,同时微微动了一下身子,她手上的铁链和脚上的脚铐发出清脆的碰撞之声。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长衫,头戴唐巾,施施然的走了进来。
  女子脸色一下就变了。
  因为她认识这个少年。
  三天前在德胜门军营的门口,她亲眼看到少年在重兵护卫下出现,也就是没有机会,不然她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出箭!
  女子狠狠地瞪着少年,目光里都是恨意。
  朱慈烺轻轻叹口气,看来红娘子这个无产阶级的女革命家对他这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有着无比的怨恨啊。田守信跟在朱慈烺身后,见红娘子无礼,立刻怒道:“大胆红娘子,见到皇太子,还不下跪迎接?”
  红娘子冷哼一声,转开头,高傲的扬起下巴。
  “你……”田守信冲过去要掌嘴。
  朱慈烺拉住了他,淡淡道:“你先出去,我有话单独和红娘子谈。”
  “殿下……”田守信有点担心,红娘子虽是女流,但武艺高强,万一暴起,太子殿下可能会有危险。
  朱慈烺摇头:“没事,你没看她铁链栓在石头上吗?”
  田守信这才退到门外,不过依然竖耳凝听房间里的动静,如果有异常,立刻就会冲进来。
  朱慈烺在红娘子对面的椅子坐了,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红娘子。
  二十多岁,容颜标致,大脚,柳眉倒立的样子颇有杀气。
  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知道,对官府,对朝廷,她有着极端的恨意。
  朱慈烺淡淡默背出红娘子的简历:“红娘子,河南人,从小跟随艺人们流浪街头,走马卖艺,因卖艺时身着红装而得名,崇祯十一年,在河南起事,杀县府官员,又攻击杞县,虏举人李信,强委身焉……”
  李信,就是李岩。李信曾是大明举人,成为贼寇后改名李岩。
  “放屁!胡说八道!”
  红娘子一直冷笑,对朱慈烺很是不屑,对朱慈烺的话也当是听不见,但当听到“强委身焉”时,她忍不住怒了。
  强委身焉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