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税务征收,厘金局还要负责税则和税收分配。征收来的税款大部分都要上缴户部,用以朝廷军饷,留下一小部分用以漕船、修建河堤等。
第二百九十三章 第一美人
  说这漕河,朱慈烺一直都想和漕运总督史可法见一面,虽然史可法在淮安事变中的表现不能让他满意,不过他对史可法气节的仰慕并没有减少,在厘金局的设置和收税上,漕运总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漕运总督不配合,暗中使绊,运河各个厘金局成为全国厘金局模范的愿望就会落空。
  匆匆赶到通州口岸,现场却没有一个官吏,只有一艘艘等待报关的船只,问一下才知道,原来大明的钞关也是有工作时间的,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下午一点到四点,四点以后就不收报关单了,没有递交报关单的船只,就只能等明天了。现在时间是十一点半,钞官刚刚下班。
  旁边有一处酒楼,朱慈烺上到三楼,点了三个小菜慢慢等。
  田守信和锦衣卫们在临桌坐下,将朱慈烺拱卫在中心。
  朱慈烺坐在床边,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看着运河上的船只,心中谋划着将来的运河大计。
  脚步轻响,又有一行人走上楼来。
  明代酒楼很少有三层,或者古代大部分的房屋建筑都是二层为止,技术和材质是最大的限制,但凡三层建筑,不是皇家贵戚的宅院,就是有道高僧的寺庙塔。此处酒楼位在运河之畔,钞关之旁,地皮珍贵,生意极好,因此才耗费重金修建成了三楼。
  和一楼二楼不同,三楼饭菜价钱极高,非富商巨贾不能承受。
  朱慈烺原本是不奢侈的,不过今日是个例外,一来他想要一个清静,一楼二楼实在是太闹了,二来在三楼之上可以鸟瞰整个通州口岸,来往船只尽收眼底,一边吃饭一边盘算,对通州关每天应该收到的厘金税,心中已有了一个大概的数目。
  而刚刚上楼的这行人显然没有朱慈烺的心思。
  一共三人,两男一女。
  走在前面的那个男人五十多岁,乱糟糟的络腮胡,衣着华丽,看起来像是一个商人,一直低着头,眉头紧锁的好像在想什么心事;中间是一个女子,头戴斗笠,脸上蒙了黑纱,全身罩着黑色的大斗篷——但身上的香气是藏不住,离着这么远,朱慈烺就闻到了那股如兰似麝的幽香。不但是女子,而且是极年轻漂亮的女子。跟在最后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管家,粗布长衫,踩着布鞋。
  一个商人带着一名年轻女子和一个管家。
  原本手握刀把提高警惕的锦衣卫都松了一口气。
  田守信却是脸色一变,低下头,用袖子挡住了脸。
  看样子,他好像认识那商人。
  那商人并没有注意到田守信,扫了一眼众锦衣卫,又看了一眼窗边的朱慈烺——朱慈烺背身而坐,正看着运河上的货船,所以他看不到朱慈烺的脸,犹豫了一下,那商人还是在对面的窗户口选了一张桌子坐下了。
  一楼二楼太嘈杂,他只能在三楼坐。
  朱慈烺目光一直看着窗外,思索着厘金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眼角的余光虽然扫见了三人,但却并没有在意,就在那三人点菜期间,田守信忽然近身前来,小声道:“殿下,那人是田贵妃之父田弘遇。”
  “嗯?”
  朱慈烺愣了一下,田贵妃之父田弘遇?
  田贵妃是崇祯的宠妃,国色天香,美貌无双,极受崇祯帝的荣宠,先后为崇祯生下了四皇子永王朱慈炤和五皇子,不过三年前,五皇子离奇夭折之后,田贵妃遭受打击,一直病病殃殃,最近两年更是一直卧病在床,虽然崇祯对田贵妃的恩宠没多少改变,每隔几天就会去承乾宫看望,但田贵妃的名字,在宫里渐渐少有人提到了。
  历史上,田贵妃之父田弘遇也是留下过一些记载的,最著名的就是田弘遇曾经在江南搜刮美女,试图献给崇祯,以免在田贵妃多病色衰之后,崇祯对田家的恩宠有所改变。
  田弘遇的手段太粗鲁,在江南期间吓得淮河两岸的美女落荒而逃,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更被吓的大病了一场。
  董小宛躲过了,但另一个大美女陈圆圆却没有躲过,被田弘遇带回了北京。
  那个戴黑纱的女子幽香淡淡,被田弘遇带到三楼,显然不是一般的侍女,难道会是陈圆圆吗?
  朱慈烺心中一动,向黑纱美女看过去。
  这才发现邻桌的锦衣卫都伸长了脖子,向那边张望呢。
  原来是那名女子掀起了黑纱一角,正低头喝茶。
  此时日方正中,明亮的阳光照在她下半张脸上。
  下颏尖尖,脸色白腻,一张樱桃小口灵巧端正,嘴唇甚薄,两排细细的牙齿便如碎玉一般。喝茶的姿势优雅无比,纤细手指比茶杯还要雪白。
  虽只是半张脸,虽只是拈花喝茶,但却已经能知道她是一个绝色的美人儿了。
  尤其还罩着黑纱,这种半遮半掩,犹抱琵琶的情态最能吸引男人的好奇心。
  太美了!
  朱慈烺也是砰然心动,他现在是三十岁的思想,十五岁的身子,动力可比一般男人要强大的多,不过穿越以来他一直都在为甲申之变而恐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虽然身边小宫女不少,但都是青涩年纪,朱慈烺心里有一种大叔面对未成年少女的罪恶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但今日看到黑纱美女,他男人的本能一下就复活了,不知不觉的,竟有一种脸红心跳的感觉。
  “看什么看?”
  见众锦衣卫只顾着看美人儿,连饭都不吃了,田守信很是生气的低叱了一声。
  众锦衣卫这才收回目光。
  朱慈烺呆愣了两秒,也把目光收了回来,心想,难道真是陈圆圆吗?照史书记载,陈圆圆的确是在崇祯十五年被田弘遇带到京师,并送给崇祯帝的,不过国事纷乱,内忧外患不断,崇祯仅仅宠幸了陈圆圆一个月就又把陈圆圆送出宫了,原因很简单,崇祯是一个很克己的皇帝,心底里对陈圆圆这样的绝色美女天生就有一种红颜祸水的执念,偏偏宠幸陈圆圆的这段时间里流贼之势越来越大,这让崇祯更加恐惧,担心自己继续宠幸陈圆圆,沉溺温柔乡,会使社稷危殆,于是急急将陈圆圆送出宫外,交还给田弘遇。
第二百九十四章 国丈惊慌
  陈圆圆在田府待了一段时间,后来被田弘遇送给吴三桂为妾,这也才有了后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田弘遇感觉到了众锦衣卫灼灼的目光,他很是不满,转头狠狠地瞪了众锦衣卫一眼,也就是这时,他看到了坐在锦衣卫中间的田守信——虽然田守信穿的是便服,但田弘遇久在宫中行走,对太监公公们很是熟悉,所以一眼就认出了田守信!
  啊,东宫典玺!
  田弘遇脸色立刻大变,他立刻就意识到,围在田守信身边的精壮汉子百分之九十是宫中的锦衣卫!
  而那个坐在窗边,一直都没有回头的少年,一定就是当今的东宫皇太子!
  原本,皇太子是不能轻易出宫出城的,但朱慈烺抚军京营之后,出宫出城对他不再是什么难题,这段时间田弘遇本人虽然不在京师,但对京师发生的事情他却知道的清清楚楚,他对皇宫,尤其是东宫的消息特别留意,听说皇太子抚军京营,又提出治国四策,他惊讶又忧心——这么睿智的皇太子,怕是很难对付啊。
  “咔!”
  田弘遇手里原本端着一杯茶,猜出朱慈烺的身份之后,因为太过惊骇,手腕一抖,茶水直接就倾倒在了桌面上,管家急忙帮他擦拭,他却推开管家跳起身,提着袍子,急慌慌地下楼,心中惊骇的想:太子怎么会在这里?难道是察觉到我的计划了吗?哎呀,大事不好!
  黑纱美女和管家都是惊异,不知道发什么事?不过田弘遇既然跑了,他们也不能继续留在桌边,两人起身,跟着田弘遇一起下楼。
  下楼时,田弘遇慌里慌张,脚步踉跄,差点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滚下去。
  朱慈烺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田弘遇可能是认出他了,所以才会落荒而逃。
  不过,田弘遇为什么这么恐惧?就算那个美女真是陈圆圆,就算田弘遇真要把陈圆圆送给崇祯皇帝,但也不必对他这皇太子这般的害怕啊?
  另外,如果黑纱美女真是陈圆圆,那么她是不是真会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最后变成了吴三桂的小妾,以至于在甲申年满清入关过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呢?
  朱慈烺心念急转,脑子里电光火石的闪过很多念头,他甚至想要派人截住田弘遇,将陈圆圆抢下,如此陈圆圆就不会入宫,也不会变成吴三桂的小妾,就不会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之事了。
  不过很快的,朱慈烺就失笑了。
  为自己的怯弱和不坚定而惭愧。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代替了朱慈烺的本尊,既然已经发誓,并且已经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担心甲申之变,还有之后的满清入关呢?难道是没有信心扭转历史吗?
  如果没有信心,没有能力,就算拦下陈圆圆又有什么用呢?一个王朝的覆灭,一个民族的兴衰,其间的决定权,难道真会在一个弱女子的身上吗?不,不是的,不论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还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她们都不过是君王昏庸,王朝积重难返的代罪者。
  为尊者讳,不能直接辱骂君王,文人们只能将怒气发泄到君王身边的女人身上。
  如果有信心,有能力,就算有十个陈圆圆,十个吴三桂,也阻挡不了逆转历史的大势。
  更何况,田弘遇毕竟有“国丈”的身份,无缘无故的拦下田弘遇,抢夺陈圆圆,不说崇祯,只天下人就会把他这个皇太子骂死。
  所以,就随她去吧。
  可惜陈圆圆这样的美人儿了。
  朱慈烺微微有点失落,但很快就调整心情,继续观察运河上的货船。
  众锦衣卫都发出了无声的叹息。
  原以为可以继续欣赏美人儿,没想到美人儿竟然匆匆离开了。
  楼下。
  田弘遇一路跌跌撞撞,逃也似的走。
  “老爷。怎么了?”
  管家在后面追上来,不解的问。
  “别问了,叫上他们赶紧走!”田弘遇低吼,除了他们三人之外还有十几个护卫家丁和四五个丫鬟老妈,此时正在一楼就餐,菜还没有上呢,田弘遇却要带他们立刻走。
  “是。”管家不敢多问,急忙去催促。
  这中间,黑纱美女跟在身后,脚步优雅,一句话也不说。
  很快,黑纱美女上了马车,田弘遇上了另一辆马车,在保镖们的护卫下,一行人急急向京师而去。
  三楼。
  朱慈烺已经忘记了陈圆圆和田弘遇,全身心的盯着运河上的货船。
  随着开关时间的临近,运河上的货船越来越多,站在船头的水手和站在码头上的商人正在为即将开启的关门忙碌着。
  下午一点,先是一大队持着红缨枪的士兵在码头出现,驱散码头上的人群,清出一片区域,接着七八个穿红袄挎长刀的衙役护卫着一名青袍官员出场,并抬出一张桌子摆在码头边,青袍官员桌后坐定,开始接受商人们的报关单——这名官员现场办公,负责稽查船上的货物,报关的商人将报关单交给他后,由他和他手下的衙役进行核实,核实无误之后,在报关单上签字,商人们再拿着报关单进到码头边的钞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