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五年-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尺是我兄长,我没什么可隐瞒他的,道长不会顾忌。”袁时中道。
都说袁时中对刘玉尺无比信任,现在看果然如此,能不能说服袁时中,刘玉尺怕也是一个关键。
喝退刀斧手,支开了外面的亲兵之后,刘玉尺回到帐中,在袁时中身边坐下。他话不多,表情始终冷冷淡淡,但梁以樟却已经意识到,比起袁时中,刘玉尺恐怕才是真正难缠的对手。
“那山人就直言了,”梁以樟清清嗓子,一脸正色道:“据山人推算,明日清早,掌盘大军就会离开陈州,往归州毫州而去。山人以为万万不可,此乃大凶!不但无法缓解小袁营现在面临的危局,反而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听此一言,袁时中和刘玉尺脸色都是大变,刘玉尺还好,袁时中已经惊的站了起来,明早撤退是绝密,这道士是如何知道的?而且连他们的地点归州毫州也准确的说出来了,这可是只有他和刘玉尺两人知道的事情啊。
“你怎么会知道?”
袁时中失声而道,随即就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连忙坐下纠正:“根本无稽之谈,我小袁营绝不会离开陈州!”
“大掌盘不必着急否认,听山人慢慢跟你解释。小袁营不想寄人篱下,想要冲出去创一番事业,原本并没有错,只是大掌盘你可曾想过,一旦小袁营离了陈州,就等于是背叛了李自成,以李自成的脾气,必定会派军追击。以小袁营的实力,能挡住闯营的攻击吗?退一万步讲,纵使李自成忙于攻略开封,无法顾及小袁营,但这份恨意一定会长久存在,等到李自成打败官军,得了开封,缓过手来,到时小袁营还能有好吗?大掌盘手下的兄弟,李自成或许还会收留,但大掌盘你,李自成怕不会留情啊。”梁以樟语重心长。
袁时中脸色铁青的不说话,他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开封之战,胜败未知!”一直沉默的刘玉尺终于说话了。
梁以樟看向他:“不错,官军势大,李自成想胜不容易,但如果李自成败了,官军下一个围剿的目标必然就是小袁营,到时没有了李自成这棵大树,小袁营这棵小苗又能撑得了几天呢?”
刘玉尺嘴唇紧抿。
梁以樟转对袁时中:“所以山人以为,小袁营切不可离开陈州,在陈州,尤有生机,离了陈州,就是自取灭亡!”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刘玉尺却忽然站了起来,盯着梁以樟:“我明白了,原来你是闯帅派来的说客!”
说话间,右手已经握住了刀把。
小袁营留在陈州,不脱离闯营最大的得益者是谁?当然是闯营,起码在袁时中和刘玉尺看来是如此,所以刘玉尺直觉认为,梁以樟是李自成派来的。既然他们想要脱离闯营,从陈州撤退的心思已经被李自成知道,那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杀了这妖道,立刻从陈州撤退,而不是等到明天早上。
小袁营为什么要在陈州多停留三天?乃是为了多收集粮草,但现在顾不了了。
袁时中也站了起来,目露凶光。
“哈哈哈哈……”
梁以樟仰天大笑:“本山人岂会是李自成的说客?我恨不得剥他的皮,食他的肉!”
袁时中和刘玉尺在闯营待了快半年,对闯营的规矩非常清楚,闯营中人对李自成恭恭敬敬,绝不敢说出这等狂悖的话。不然落在李自成手中,绝没有好。
“你到底是谁?”袁时中“锵”的一声,拔半个刀锋出鞘,厉喝:“说,不然老子送你上西天!”
果然是杀人如麻的流贼,这一下就露出他的狠劲了。
梁以樟冷哼一声,昂首慨然道:“本人原商丘知县梁以樟是也!”
“你说……你是谁?”
袁时中和刘玉尺惊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袁时中瞪大了眼:“商丘知县梁以樟?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李自成没在商丘捉到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梁以樟镇定自若的将铜铃塞回袖子里,整了整道袍,目光从容的看向袁时中。瞬息之间,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装神弄鬼的道士,而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了,虽然穿的还是道袍,但那股凌人的气势却已经扑面而来。
第四百四十三章 铁口劝降(2)
袁时中惊疑不定,握着刀把,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看梁以樟凌人的气势,完全不像是说谎,再者冒充梁以樟有什么好处?闯帅现正捉拿梁以樟,梁以樟自报家门,不等于是自寻死路吗?
袁时中看向刘玉尺。
比起袁时中,刘玉尺冷静许多,他盯着梁以樟,冷冷道:“那正好,将你送到闯帅面前,就是大功一件!”
梁以樟淡淡笑:“再将我送给闯贼之前,大掌盘就不想听我把话讲完吗?”
袁时中和刘玉尺相互一看。
和李自成和张献忠不同,他们两人当初起事,完全是被逼无奈,起事之后,只掠财不伤百姓,存得就是有一日被朝廷招安之心。只不过他们起事时间尚短,从崇祯十三到现在才不过两年,尚没有引起朝廷足够的重视,地方小官想要招安,他们又看不上,因此一直横在这里。
梁以樟是原商丘知县,虽然照朝廷律法,失地的官员最轻也是免职流放,也就是说,梁以樟现在没有官身了,但谁知道是谁派他来的呢?如果是督师丁启睿,或者是保定巡抚杨文岳,那不正合他们两人的心意吗?
“好啊!”袁时中冷笑一声,重新坐下,但刀锋却没有入鞘,一副你说的不好,老子立刻就杀人的模样。
“袁大掌盘想要离开陈州,除了不愿意寄人篱下,为他人做嫁衣之外,同时也是想为三万小袁营将士某一个出路,但恕梁某直言,要完成这三个目标,不论镇守陈州,还是远遁毫州,都是做不到的,”梁以樟目光灼灼盯着袁时中:“此时摆在小袁营面前的其实只有一条出路。”
袁时中不说话,只是冷笑。
他当然知道梁以樟的意思,他心中也存了一些招安的念头,但他想知道的是,朝廷究竟会出什么条件?是否优渥?
“不就是招安吗?”刘玉尺冷笑道:“山东李青山,去年起义,今年春天倒是欢天喜地的接受招安呢了,结果呢?官府却背信弃义的将他押到北京,献俘阙下,凌迟处死了!这样的招安,谁又敢再相信!”
“李青山归顺之后三心二意,妄图再举叛旗,这才被朝廷拿下,只要大掌盘忠心朝廷,朝廷绝不会出尔反尔!”梁以樟诚诚地望着袁时中。
“哼!”刘玉尺哼了一声:“空口白话,又怎么叫人相信?朝廷出尔反尔的事情还少吗?再者,你现在已经不是商丘知县了,又有何资格代表朝廷说话?”
梁以樟微微一笑:“梁某现在确实不是商丘知县了,而且梁某此次来见大掌盘。也不是丁督师和杨巡抚的意思。”
袁时中和刘玉尺微微惊讶,难道是陕西的孙都督?袁时中脸色一沉:“那你代表谁?”
梁以樟向北拱手,肃然道:“当朝皇太子!”
听到此言,袁时中和刘玉尺都是一愣,随即“锵”的一声,袁时中将整个长刀都拔了出来,刀锋猛地横在梁以樟的脖子上,怒吼:“你他么耍我?”
如果是丁启睿,杨文岳或者是孙传庭,他两还会相信,毕竟这三人都负责剿匪事务,有招安的权力,猛不丁的蹦出一个太子,他是绝对不相信的,太子远在京师,忙着读书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管到他这河南的流寇?当他是三岁小孩儿呢!
刀锋在喉,梁以樟却面色不变,直视袁时中凶狠的目光:“梁某所说句句是实,不然你以为梁某是傻子,跑到你们两人面前送死来了不成?”
“……”袁时中一时语塞,慢慢将刀收了回来,但双眼里依然充满了怀疑。原本照他的打算,当梁以樟说个差不多的时候,他会试探的询问朝廷的条件。比如朝廷准备给他一个什么官啊,小袁营的兄弟又如何安置?然后他就可以讨价还价,卖一个最好的价钱,但没想到,梁以樟忽然将太子搬出来了。
皇帝是大明皇明不二的象征,太子则是储君,未来的皇帝,不过在没有继位之前,太子是没有什么用的,招安这样的事,更是轮不到太子来伸手。袁时中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所以他才会暴怒,第一直觉才会觉得梁以樟在耍他。
“太子不但是储君,也有辅国的职能,辽饷减半之事,大掌盘想必已经听说了吧?那就是太子之策,另外三个月之前太子就已经奉圣命抚军京营,在京营练兵了,朝中事务太子殿下也多有参与,”梁以樟诚诚望着袁时中:“所以太子殿下派梁某来见大掌盘,并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
“你是说……太子知道我?”袁时中又惊讶了。
梁以樟重重点头。
“有何证明?”袁时中瞪大了眼。
梁以樟清清嗓子,肃然道:“太子殿下有钧令传给河南滑县袁时中。袁时中,接令吧!”
袁时中才不会在没有真相之前就被梁以樟两三句话唬的下跪呢。他一脸冷笑瞪着梁以樟,想知道梁以樟究竟在搞什么?
梁以樟当然也没有死板的等他下跪,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郑重无比的送到袁时中面前。
袁时中接住了,打开了看,虽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不明白信上都说了什么?但最下面的那通红的四方印记,却让他意识到了某种真实性,侧身将书信塞到刘玉尺的手中:“念!”
刘玉尺接住书信,一脸惊疑先扫了一眼下面的通红方印,然后开始念。
信不长,只短短十句话,但袁时中却听呆了。
这封信,居然真是太子写给他的,太子在信中虽然责怪他敛财聚众,但也赞许他不伤百姓,仍有忠义之心,和其他流贼不同——其实除了想被招安,小袁营不怎么在河南造孽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营中都是河南人,本乡本土的,无非就是抢点粮食,真要是杀人,谁也下不去那个手,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在陕西境内时军纪最好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家乡有自我管束,但出了家乡,那一个个就都变成从潘多拉盒子里跑出来的魔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了。
最后太子说,只要袁时中归顺朝廷,不但既往不咎,还会予以重任。
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口劝降(3)
念完书信,刘玉尺抬起头,扫一眼梁以樟,向袁时中道:“大掌盘,我觉得这信多半是假的,当今太子不过十五岁,纵使在朝堂上提出废辽饷,也在京营抚军,但怎么着我都不觉得他会知道大掌盘您的名字,我觉得,必是这姓梁的诡计……”
不等他说完,梁以樟就断喝:“太子书信和方印,谁敢伪造?难道不怕被诛九族吗?”
刘玉尺楞了一下,不错,像他和袁时中这样的流贼或许敢伪造太子书信,但梁以樟可是进士出身,朝廷命官,做官又刚正不阿,他怎敢伪造太子书信?不说诛九族,只说那巨大的污名,就不是梁以樟能承担起的。心想:“难道是真的,真是太子写给大掌盘的?”
拿着书信再看一遍,一时没有主意了。
袁时中也彷徨,半信半疑的问:“太子远在京师,怎么管起我等这些小事了?”
“中原兵祸可不是小事!”
梁以樟肃然道:“不瞒大掌盘,太子殿下一直在关注中原战事,当日梁某只所以能在商丘侥幸逃脱,就是太子殿下安排的,若没有太子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