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家已经揭不开锅了,他们要敢来追税,老夫就死给他们看!”
  众多逮赋者,又是愤怒又是惶恐。
  ……
  厘金税一出,运河上的大商人们都是惶惶不安,纷纷找官员说情,看能不能缓征或者免征?但所有官员都是摇头,厘金税是太子爷提议设置的新税,没有人能挡住的。商人们转而求其次,想着自家的商船是不是能减免?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明朝从法律到制度,从来没有一项能严格执行,在商人们看来,这一次厘金税的开征,一定也是如此。
  听到盐政改革的消息,扬州的盐商和盐帮都是忧心忡忡,虽然盐政改革并没有全面取消盐商和盐店的专卖,但精明的盐商已经感觉到了危机的临近,他们聚集在一起,彻夜商量,想着怎么才能使朝廷改变主意?
  ……
  从南到北,整个京师到处都是欢呼之声,朱慈烺的心情也忍不住有点激动,大明的百姓真没有什么太高太遥远的奢望,只求一个温饱,就足以让天下太平。然温饱两字又何其难?
  每一个王朝,随着初期的稳定和中期的繁荣,人口都会逐渐增加,然不能产出更多粮食,不提高生产力,产不出更多的布匹,当人口数达到一个临界点,加上有天灾人祸时,天下就会大乱。
  如果挺过去了,王朝就又会有百年的荣景,如清朝的同治中兴,太平天国的一番尸山血海,反倒是给清朝续了命。一旦挺不过去,那就是人头滚滚,尸横遍野,一切推倒重来。前朝的既得利益者,被杀的干干净净,人口也在这过程中大量消耗,粮食布匹和人口,重新达到了一个供需的平衡点,加上新生政权的官员没有前朝官员的暮气,国家也没有那么多的勋贵后代需要供养。于是一个轻松上阵新王朝又开始繁荣,然后又开始了下一次的轮回。
  朱慈烺现在所要做的,不止是整经备武,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增加粮食和布匹的产量,使天下百姓都能温饱,从而避免这种历史悲剧的轮回。
  宋应星,算算日子,再过五六天,应该就可以进京了吧?
  ……
  兵器厂。
  朱慈烺来到火器厂时,掌厂太监齐宁已经在门外恭候很久了,朱慈烺的马队一在视线里出现,他就带着手下的两个小太监和厂里的几个管事者跪在地上了。
  “奴婢叩见太子殿下。”
  “臣等叩见太子殿下。”
  “都起来吧。”朱慈烺翻身下马。
  跟想象中差不多,火器厂占地广阔,门口有京营兵守卫,门禁还算森严,进到院子里,首先看到的就是堆砌的煤山,耳朵里听到的则是各个匠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叫工匠们不要跪,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了镇虏厂的前车之鉴,这一次朱慈烺一进门就命令齐宁。
  “嗯?”齐宁呆愣在原地。
  “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传令?”
  褚宪章脸色一沉。
  “是,是!”齐宁赶紧去传令。
  只见他提着袍子,沿着匠铺一溜小跑,尖声喊:“太子爷有令,工匠们都不要跪,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嗓音尖锐,越发显出他的惊慌。
  朱慈烺忍不住笑了。
  褚宪章额头瞬间就冒出冷汗:这个齐宁,今天怕是要给我惹祸啊。
第七十四章 愚笨太监
  齐宁是褚宪章手下管事太监中最为愚笨的一个,不善于交际,不过胜在心眼实在,有责任心,所以褚宪章把他放到了火器厂。原以为火器厂可以发挥他的长材,但今天齐宁一出场,就让褚宪章捏了一把汗,皇太子可是一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主,齐宁平常笨点傻点也就算了,今天如果在太子爷面前出了什么漏子,那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弄不好,自己也得受连累。
  “火器厂有多少匠人?”朱慈烺问。
  褚宪章赶紧回答:“回殿下,共有三千一百五十人。”
  “一月产多少支鸟铳?”
  “大约一千五百支左右。”
  一月一千五,一年就是一万五千支,听起来是不少,但如果和大明百万军队相对,就实在是太少了。
  朱慈烺皱了一下眉头:“这么少?”
  “除了鸟铳,还有三眼铳,神铳、斩马铳、手把铁铳、四眼铁枪……”褚宪章一口气说了十几种的火器,看来他提前做了功课,对火器厂的情况很是了解。
  “你告诉齐宁,从现在起,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律停产,只生产鸟铳!”怪不得产量这么低呢,原来都被这些无用的东西占据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廷财政困难,崇祯的内廷也是紧巴巴,根本拨不出钱粮制造火枪,褚宪章所说的一千五是正常生产的情况,遇上内廷无钱,拨不出钱粮的时候,连续几月一支火枪都不造,也是常有的事。实在没有钱,军队又着急使用火器的时候,就突击制造廉价的三眼铳充数。
  这也是明军中鸟铳少,三眼铳众多的原因之一。
  “奴婢明白。”褚宪章躬身。
  这时,齐宁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在朱慈烺面前跪倒:“殿下,照太子爷你的钧旨,都传下去了。”
  “嗯。”
  朱慈烺迈步向前走,进入右手边的第一间匠铺,虽然他已经让齐宁下令不许跪拜,但还是有胆小的工匠在看到他之后,扔了手里的工具,跪在了地上。既然制止不住,朱慈烺也不管了,眼睛一扫,发现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工匠,年轻人连一半都没有占到。
  在一处炉火前,朱慈烺站住了脚步。
  一名头发斑白的老匠人正在敲打铳管,打一段就把里面的冷铁条抽出一段,以防止铳管和铁条连在一起。别的工匠都已经看到朱慈烺,并且跪在地上了,只有他一人专心致志的敲打铳管,头也不抬。
  “去喊这位师傅过来。”
  朱慈烺说。
  齐宁疾步跑过去,气急败坏的喊:“老古!你眼瞎了吗?太子爷来了你也没看见?”
  叫老古的工匠吓了一跳,赶紧扔了手里的工具,跪在了地上。
  朱慈烺皱了一下眉头。
  田守信大步走过去:“齐宁,你胡闹什么?太子爷只是要他过来,谁让你吓唬他了?”
  齐宁哭丧着脸:“田公公,你不知道,老古有点耳聋,不大声喊他听不见的。”
  “好了好了,快带他过来。”
  叫老古的工匠被带到了朱慈烺面。大约是吓坏了,老古脸色苍白,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小人知罪了,大人饶命。”
  “什么大人?这是太子爷!”齐宁气的咬牙,赶紧纠正他。
  朱慈烺却不以为意,微笑和蔼的道:“起来吧,不要怕,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
  老古这才哆哆嗦嗦的站起来,依然是弓着腰,看都不敢看朱慈烺。
  “你叫什么?”
  “小人古作章。”老古就结结巴巴的回答。
  “世代铁匠?”
  “是,从成祖文皇帝开始,我家就是铁匠了。”
  朱慈烺点头:“我看你敲打铳管很是专心,你一月能打多少铳管啊?”
  “回殿下,小人一月能打十根。”
  铳管需要反复锻打,不但要卷圆,且要合拢的严实无缝,三天打一根已经算是很快了。
  “殿下,老古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铁匠,他打的铳管也是最好的。”
  齐宁道。
  褚宪章终于是忍不住了,狠狠瞪了齐宁一眼,意思是闭嘴!太子爷面前不许聒噪。
  齐宁吓了一跳,咬住小嘴唇,不敢说话了。
  “古师傅,你平常打的都是鸟铳,如果是斑鸠铳,你几天能打一根?”朱慈烺最关心的仍然是斑鸠铳。
  听到朱慈烺称呼古作章为古师傅,齐宁紧闭的嘴唇又张开了,双眼里满是震惊。匠人都是下等阶层,是贱户,叫一声老古已经是高看了,想不到太子爷居然叫师傅!
  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啊。
  褚宪章也惊讶。
  田守信却表情淡淡,对这个主子一言一行,他早就习惯了。
  “回殿下,斑鸠铳管壁甚厚,前面还没打完后面就冷了,打制非常费时,且管壁厚度稍有不一,就会有炸膛的危险,一点马虎都不能有,打制起来,耗心又耗力,小人到现在为止,一共只打制过十支,每次耗时都在七天以上。”见朱慈烺态度和蔼,一点都没有就架子,古作章渐渐不那么怕了,说话也有了条理。
  “你用的是晋铁吧?”朱慈烺问。
  “是。”
  “如果给你闽铁,你多长时间能打一支?”
  “如果是闽铁,管壁就可以稍微薄一些,打制起来能容易一点,质量也有保证,小人估摸着五天应该就可以。”
  朱慈烺看齐宁:“你们这有闽铁吗?”
  “回殿下,只有三百斤不到。”齐宁回。
  一支斑鸠铳的枪管最少重十五斤,算上火耗,需要二十斤,三百斤闽铁,连15支斑鸠铳都打造不了。
  但如今的情况下,能捡到菜篮子里的都是肉,多一支是一支了。
  “从现在起,你不要打晋铁了。齐宁,把所有的闽铁都交给古师傅,让他专心打制斑鸠铳的铳管。”
  “是。”
  朱慈烺忽然起来什么:“古师傅,你没有徒弟吗?”
  说到徒弟,古作章脸色忽然一变,低下头,眼角的泪水已经滚滚而出。
  “殿下,老古的徒弟就是他儿子,广宁战役时,他儿子被派去修理鸟铳,结果死在广宁了。”齐宁小声回答。
  触动了伤心事,古作章膝盖一软,跪在地上哇哇的哭了起来。
  白发苍苍,老来丧子,其锥心之痛,非常人所能想象。
第七十五章 流水制造
  现场所有人都是黯然。
  朱慈烺的眼眶也红了,伸手把古作章扶起来:“朝廷……对不起你呀,田守信,赏古师傅二十两银子。”
  “不要银子,我老古拼命打铳管,就是为了给我儿报仇,殿下,只要朝廷能打回广宁,寻回我儿的尸骨,我就是死也愿意啊……”古作章呜呜的哭。
  “古作章,在太子殿下面前,你胡说什么呢?”
  褚宪章一声断喝。
  古作章吓的又跪下了。
  朱慈烺压抑住心里的情绪,轻轻叹息:“齐宁,给古师傅配两个年轻人,以后抡捶锻打的工作,就让年轻人做,古师傅严把质量就可以了。”
  说完,他迈步向前走,一秒也不敢停,只恐自己的眼泪随时都会夺眶而出。
  大明一败再败,无数军士伏尸关外,像老古这种没有了依靠的老人,又会有多少呢?
  “殿下。”田守信小步跟上来,想要劝慰他。
  朱慈烺摇摇手,示意不必。
  在生产匠铺中转了一圈后,朱慈烺来到最后的成品处。
  这是一支刚制作完成不久的新枪,枪身油光鉴亮,枪管看起来也是厚薄一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瞄了一下,感觉三点一线。一种百步穿杨,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的豪气,在朱慈烺心中油然而生。
  “殿下,鸟铳生产共有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稍有偏差,整支鸟铳便报废,产出十支合格鸟铳的同时,也会有十支不合格的残次品被回炉重造,这还是五年以上经验的老工匠,如果是新手工匠,报废率更高……”齐宁详细介绍。
  朱慈烺仔细打量着手中的这支鸟铳,确实是非常精巧,光滑的木头枪托,枪身侧面上光是铜部件就有七八个:机座、引药锅、火绳击锤、套帽……每一样都打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