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规曹随,按照冯元飏临行前的叮嘱,将天津事务和接纳东印度公司船舰之事,安排的非常妥当,原本他以为,一定能获得太子的赞赏,不想太子听完,却只是淡淡点头,什么也没有说。
  原毓宗暗暗惊疑,以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夜晚,朱慈烺正在灯下书写一些还残留在脑子里的关于近现代海军的一些资料,脚步轻响,一个人轻步走了进来,到了朱慈烺身边,低声道:“殿下,已经妥了。”
  烛光照着他的脸,三缕长髯,面容俊朗,正是原京营军情司照磨,现在是一介平民的萧汉俊。
  烛光下,他表情平静,眼神淡然,并没有因为照磨的官职被剥夺有任何的怨言和不满,相反,感觉他的表情和动作更加的谨慎。
  朱慈烺点点头。
  第二日清晨,太子马队离开天津,准备往大沽口而去,但就在经过天津卫街区的时候,两个人忽然从旁边的巷道里直冲出来,冲到了太子的马队面前,跪拜高喊:“殿下,冤枉啊~~~”
  有人喊冤,整个队伍的行进立刻停止,虽然历来被喊冤的都是钦差或者是总督一类,皇太子出行很少会被喊冤,但大明皇太子自从抚军京营就有命令,不管任何时候,也不管任何地点,只要有民众喊冤,就要立刻停下,因此前方的武襄左卫止步,照太子殿下的命令,派人上前询问。
  队伍后方,兵部侍郎张凤翔,天津巡抚原毓宗在听到太子殿下在临出城前被人喊冤拦轿,两人都是脸色大变,别人不知道,但进士出身,到现在已经是朝廷三品大员以上的他们最是清楚,从正德皇帝以来,大明皇帝很少出行,很少离开皇宫,普通百姓想要当面向皇帝诉说冤情,已经是不可能的,不只是皇帝,太子也难以出宫,因此所谓的冤情能报到都察院,最多是内阁,已经是很不容易,根本不可能直达天庭,但本届皇太子却是不同,不但在京师招摇过市,而且还抚军京营,获取了解围开封和击退建虏入塞的连续大胜,日常又常在京师街区经过,又不限制民众喊冤,因此向皇太子喊冤,已经隐隐形成了一股风潮,只是没想到,在出了京营,天津兵马严厉戒备之下,居然还有人能突破封锁,冲到太子殿下的马前。
  而等到知道喊冤者的身份时,两人就慌了,喊冤者居然是天津海防司的两个百总!
  而他们状告的,却是上司贪墨军饷,欺凌军户。
  张凤翔虽然色变,但还能镇定,毕竟他是中央官员,天津之事与他关系不大,但原毓宗却是无法掩饰,脸色大变,额头冷汗滚滚而下——在这之前,他是天津兵备道,天津的兵务都归他管辖,从士兵操练到军饷的分发,都在他的监督之下,现在两个百总拦街喊冤,诉说军饷不公,他肯定是跑不了的。
  太子立刻召见喊冤的两个百总。
  两个百总痛哭流涕,在太子马前诉说自己和手下军士的悲惨遭遇。
  天津卫所的军士待遇远较其他地方为低,其他地方的募兵均在每月军饷一两白银以上(精武营二两以上),而天津军士一年发本色七个月,每月一石米,折色五个月,每月军饷4钱银子,即便如此,也不能按期发放,若不是天津作为海陆交通要点,又是京杭大运河入京的咽喉之地,南北客商云集,三卫的军士能额外捞点外快,天津卫的士兵早就饿死了,今年以来,朝廷补发了一部分的欠饷,但真正落到军士手中的,连二分之一都没有,大部分的军饷都被卫所指挥使和上面的官员贪墨扣押了。
  而两个百总,告的就是这个。
  听完两个百总的诉状,皇太子“勃然大怒”,招来原兵备道,现在的天津巡抚原毓宗,连同天津卫指挥使杨维翰,总兵曹友义、副将娄光先等人询问、对质。
  面对太子诘问,除了曹友义沉默不语之外,从原毓宗,杨维翰到娄光先都是矢口狡辩,拒不承认,反说两个百总在诬告。
  正常情况,这种案件肯定是要交给刑部和都察院,具体结果需要一两个月后,由刑部和都察院审理,甚至是吏部权衡之后作出——而这中间,就会有动手脚,上下活动的机会。
  但朱慈烺却不等,他直接就在大街上展开刑审,将各部旗总以上的军官全部招来,甚至士兵来他也不拒绝,就两个百总告诉的真假,在天津街头展开一场全民大审判,兵部侍郎张凤翔认为不妥,想要劝诫,但被太子冷冷喝止。
  于是在天津最繁忙的街道上,大明朝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的大街审判开始了。
  民众围的水泄不通。
  最开始,底层军户和军官们还有所顾忌,毕竟他们的上司就在面前,谁也不能知道太子殿下究竟会不会也严查?如果只是走过场,太子走了,倒霉的就是他们,因此你看我,我看你,最初没有人敢站出来。
  唐亮宣布太子命令,今日之事,关乎天津军务,非是彻查清楚不可,不查清楚,太子殿下绝不离开!
  有此一言,又见皇太子殿下确实是摆开了阵势,有彻查之意,加上太子殿下解围开封,击退建虏入塞,在民间百姓之中,已经有天神下凡的传说,天神岂会欺骗百姓?因此众人再无顾忌。
  很快,当朝皇太子的面前,天津卫的底层军官连同普通士兵,心中的怨气都被鼓动了起来,一个个地站起来揭发述说,军官们还好,几个下层的军户甚至当街大哭了起来。
  原毓宗、杨维翰想要用目光制止,但根本制止不住,所有人都争前恐后,将自己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向太子殿下倾述——从克扣军饷,到军田被占,给各级军官当奴役,各种丑陋令人触目惊心。
  朱慈烺脸色越来越凝重。
  虽然早有预料,但基层卫所的颓败,少数将官的奢靡和不知道体恤士兵的景象,还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张凤翔大汗淋淋,他倒不是担心百姓抖出天津的不堪,而是怕百姓们口无忌惮,牵托到内阁和皇帝,那么,他这个在场的兵部侍郎不能阻止,那就罪大恶极了,至于太子,就更是跑不了了,以当今陛下的脾气,一定会勃然大怒,而最后的罪责都会落到他的头上,所以他汗流浃背,如临深渊。不过还好,军户们虽然说的激烈,对上级长官声声控诉,但却没有人提到内阁,更没有人敢提到当今的陛下——这些人也不傻,不说三纲五常,子不言父过,臣不言君失,只说当着太子殿下的面,他们就不会往上牵拖,一切都是臣子奸佞,和主上无关。
  “杨维翰,你有什么话说吗?”太子冷冷问。杨维翰是天津三卫指挥使,是卫所兵的直属上司,卫所兵出了问题,他自然难逃责任。
  杨维翰跪在地上,汗如雨下:“臣冤枉啊……”
  “冤枉?你是说,你没有克扣,没有占空额,领空饷,占军田?也没有欺压军户?”太子声音严厉。
  “……”杨维翰说不出,只是叩头。
  朱慈烺望向原毓宗,也就是今日的主角,冷冷问:“原抚台,你是前兵备道,现在的巡抚,天津的情况再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了,你给本宫说说,军户和百姓们所诉,可是实情?”
第七百二十章 隔墙扔砖
  原毓宗脸色发白,他知道,众口铄金,面对汹汹之议,天津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肯定是瞒不住了。虽然说,军中贪墨舞弊的事情,全国各地都有,朝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知道和捅出来却是两码事,这种黑暗面,是见不得阳光的,太子杀气腾腾,如果自己不赶快自清,怕是要被这几个“军头”拖下水,于是急忙跪倒:“臣失职,臣有罪……”
  说罢,叩首在地。
  朱慈烺心中却是冷笑,一句有罪就想把自己摘干净,天底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曹友义,娄光先,杨维翰,你们可认?”朱慈烺看向三个武将。
  三人心中都是不服,明末之时,将官们吃空饷,占空额是公开的秘密,朝廷心知肚明,如果用这个拿他们,他们实在是不甘心,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做了全天下武官都在做的事情而已。但面对太子所问,他们却不敢狡辩,曹友义首先跪倒,砰的一声叩首,额头触地,铁甲鳞鳞响:“臣亦有罪!”
  朱慈烺仔细望着他,见他脸色涨红,表情颇有惭愧,知道其心中尚有热血和廉耻,最重要的是有忠义,天津之变时,他身为总兵,没有能阻止原毓宗的夺城,谋略上差了一点,但大明朝历来都是以文制武,京师又已经被李自成攻破,风雨飘摇,人心惶惶,原毓宗蛊惑人心的情况下,他难以挽回局面倒也是正常,最后单骑逃出天津,更能说明他绝不从贼的意念。
  曹友义最后的结局,史书上没有记载,而正因为没有记载,所以才更能说明,曹友义没有降贼,也没有降清。
  因此,朱慈烺不苛责,今日的查弊,更不是针对曹友义,于是微微点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曹总镇起来说话吧。”
  曹友义微微愕然,他没有想到,太子殿下会令自己起身——巡抚大人还跪着呢,楞了一下,急忙谢恩:“谢殿下。”站起来,扶剑,脸色涨红的站在旁边,眼神里既有惭愧,更有不安,虽然看起来太子并没有治他罪的意思,但他良心却不能自安。
  原毓宗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心思极为灵动,见太子准曹友义,却不准自己起身,联想到太子昨晚的冷淡,他立刻就感觉到了某种巨大的不祥……
  见曹友义认罪就起身了,副将娄光先和指挥使杨维翰急忙也跪倒,学着认罪:“臣有罪,请殿下责罚……”
  但让他们失望和不安的是,太子却没有令他们起身,而是继续冷冷地看着他们,崇祯十七年的天津之变中,这两人是原毓宗的左右手,若没有他们,原毓宗根本控制不了天津。尤其是杨维翰,不同于娄光先的行伍出身,杨维翰是世袭的指挥使,世受国恩,但在国家危急关头,不死报国,反而依附贼寇,驱逐忠良,看着他肥头大耳,养尊处优的样子,朱慈烺心中的厌恶越来越多。
  不过表面上却依然不动声色,微微点头:“认罪很好,那么就说一下吧,这些年,你们白用了多少差,占了多少空额,又贪墨了多少军饷?”
  “这……”
  娄光先和杨维翰都是答不出,
  一来他们一时根本算不出,二来数目说多了是自我加罪,说少了,太子不信,也是自我加罪,因此只能不回答,一个劲的磕头请罪。
  “既然你们不愿意,那么本宫就只有派人去找答案了……”朱慈烺面色冷冷道:“中军!”
  “在。”佟定方出列。
  “带一队武襄左卫,去他们两家走一遭,看他们家中到底有多少脏银?”
  “遵令!”
  佟定方带一百武襄左卫离开。
  一直在旁边默默流汗的兵部侍郎张凤翔听到此,脸色更加发白,娄光先和杨维翰的罪行虽然比较明确了,但还没有经过刑部和大理寺,也没有圣旨,按理,是不能当场处置的,如果是一般的督抚,只靠这一条,就会被言官们喷死,但太子不是督抚,虽然这一次出京没有加“代天巡狩”,但太子是国本,是未来的皇帝,他本身就是天啊。
  又想到太子去年在抚军京营之初,一个校场操练,就抄了原右掖营主将徐良的家,同样也是没有圣旨和刑部大理寺的同意,甚至有阻拦的御史被打了一个鼻青脸肿。
  当日能抄了徐良,今日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