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五年-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拿着圣旨假装惊讶:“王公公快起,你这是何意啊?”
“奴婢被涂兴哲蒙蔽,浑不知他在火药厂做了那么多的混账事,幸亏殿下发现,不然奴婢还不知道要被他蒙蔽到何时呢!奴婢识人不明,用人不查,有负皇上重托,实在是惭愧啊……”
王德化说的痛心疾首,一边说一边叩首。
朱慈烺心知他是在演戏,但也不得不配合,伸手把王德化搀扶起来,叹道:“宫中用人众多,有一两个不肖之徒也是难免的,王公公你又何必自责?再者,王公公在宫中事务繁忙,哪能管到一个小小的火药厂太监?”
“殿下仁厚,但奴婢还是惭愧啊……”
王德化抹了抹眼角的泪花。
不得不说,太监们都是演戏的天才,如果不是在前世的历史里,知道了王德化的真面目,朱慈烺说不定真会被他骗了呢。
朱慈烺的安慰,让王德化安心了一些。今天下午杖毙涂兴哲,并湮没了一切涂兴哲向他送钱的证据后,他急匆匆去见王承恩,向王承恩讨主意。内廷三公中,王之心地位最高,但性子冷淡,从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王德化找他一点用都没有。王承恩却是一个热心肠,虽然平常跟王德化关系不睦,但当王德化跪在他面前,向他求救之时,他还是热心的帮王德化出起了主意。
“太子爷跟皇爷一样,都是心地仁厚之人,只要真心认错,太子爷绝不会为难。你要是害怕,咱家和你一起去,毕竟涂兴哲也给过咱家银子了,太子爷要是怪罪,咱家和你一起承担!”
王承恩以为,涂兴哲贪墨的只是小钱。
但王德化却知道,涂兴哲贪墨数目巨大,且大部分都送给了他,如果朱慈烺把这件事捅到皇上那儿,一旦彻查起来,他不但地位不保,说不定小命也有危险。
第九十二章 天生演员
王德化清楚的意识到,如果朱慈烺针对的是他,就算他到朱慈烺哭诉求饶、就算有王承恩的帮衬,也是没有用的,朱慈烺打阳武侯的屁股,掀了朱纯臣和徐允祯的位置,斩首一百人头,今日早朝更是舌战群臣,强硬推行追逮三策,行的无一不是霹雳手段,就算服软求饶,也未必能得到朱慈烺的谅解,反而可能会是自取灭亡。
但如果朱慈烺不是针对他,涂兴哲之事只是擦枪走火,那事情就好办了。
王德化想来想去,觉得朱慈烺并不是针对他,第一,他没有惹朱慈烺,在一百人头的事情,他还帮着朱慈烺说话;第二,朱慈烺现在已经惹了外廷的文官,再惹他这个提督东厂的大太监,好像不是朱慈烺这种聪明人会做的事情。
不过他并不能确定,所以才要趁着传旨的机会,亲自来见朱慈烺。
“殿下仁德……奴婢没齿难忘啊……”
王德化眼泪汪汪。
朱慈烺对王德化一点都喜欢不起来,不过他不打算与王德化为敌,王德化深得圣心,是父皇面前的红人,对王德化的任何攻击,都可能引起父皇的猜忌。
他犯不着为了一个王德化惹父皇不高兴,且王德化并不是他谋划的重点,有王之心和王承恩在,王德化在内廷翻不起什么波澜,只要王德化不妨碍他在兵仗局的改革,他很乐意跟王德化保持现有的关系。
朱慈烺对王德化好生安慰,终于是打消了王德化的疑心。
“臣武骧左卫指挥使宗俊泰拜见殿下。”
王德化之后,武骧左卫指挥使宗俊泰带着两位副指挥使前来拜见。
宗俊泰四十岁不到,面膛黝黑,短胡须,大鼻子,生得身高臂长,肩宽腰细,一副标准的健美体形。此刻虽恭谨地跪在地上,却仍掩饰不住全身的虎虎之气。
两位副指挥使也都是精武之士,就是有点白净,一看就知道没怎么上过战场。
宫中四卫首先考察的是身手,其次是忠心,只要身家清白,身手矫健,上没上过战场,并不是考察的依据。
“殿下,武骧左卫五百将士已在王府门前列队,请你示下!”
宗俊泰大声回禀。
“走!”朱慈烺心有激动,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识武骧左卫的风采。平常在宫中虽然经常能看到了宫中四卫,但都是一队一列,最多一次不过二十人,五百人全卫集合的场面,他还没有见过呢。
信王府门前广场,火把熊熊,五百武骧左卫列阵而立。
身穿铁鳞甲,头戴宽檐笠盔,手持长枪,眼中望见的每一个军士都目光坚毅,精壮英武,和京营将士的颓废老弱,截然不同。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武骧左卫虽然装备精良,军士精武,但却没有那种久经沙场,让人望而生畏的杀气。
也难怪,武骧左卫虽然精锐,但宿卫皇宫,很少见血,因此还需要磨砺啊。
即便如此,朱慈烺都大为振奋,但使天下所有的大明将士都如武骧左卫一般,何愁建虏不灭?
检阅完毕,指挥使宗俊泰亲率一百武骧左卫宿卫信王府,其他四百人返回军营。
朱慈烺有了新的谋划,要在信王府中为武骧左卫修建军营,信王府占地一百八十亩,只后面的御苑就有六十亩,修建一座容纳五百人的军营,根本小事一件。不过这事不能交给杜勋,免的他上下其手,造出豆腐渣工程。
回到后殿,朱慈烺心情大好,胃口也大好,周后送来的晚膳他一口气就吃了大半。进完膳,在书桌前坐了,正准备看书,田守信轻步上前,小声道:“殿下,该写谢恩折了。”
朱慈烺这才想起。
武骧左卫出宫护卫可不是小事,是大明朝的立国以来的第一次,这样的大事只口头谢恩肯定不行的,必须写一道奏折,正儿八经的向父皇谢恩。但写奏折可不是朱慈烺的长处,只看毛笔他就头疼,朱慈烺忽然意识到,自己东宫还缺少一个“文胆”,写奏折,应付宫中的那些事务,都应该是文胆的工作。
“殿下,写奏折是左庶子的事。”田守信小声提醒。
朱慈烺大喜:“快去请他来。”
左庶子吴伟业回到家中,正闷闷不乐呢,听到太子召见,大喜过望的跳了起来,他还以为太子回心转意,想要重开早课了。等到了信王府才明白,原来太子只是让他写谢恩奏折。
左庶子本是太子侍从官,应该时时刻刻待在太子身边,太子落水大病之前,一直都是如此,但太子病好之后却像是变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通过他这个左庶子。
“从明天起,左庶子就待在王府吧。本宫新近出宫,对东宫事务还不甚了解,加上军务繁忙,府中的事还要左庶子和詹事府的王先生多担待一些。”朱慈烺淡淡说。
吴伟业微微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总算是恢复应有的地位了,深深一躬:“殿下哪里话,臣本就是东宫属官,侍读殿下,本就是臣的职责,只要殿下能宽仁……”
“好了,左庶子去忙吧。”朱慈烺很不喜欢这种魏征式,一有机会就要进言的劝说,何况每每想到吴伟业最后做了满清的官,他心里就颇为不舒服。
朱慈烺挥退了郁闷不已的吴伟业,准备看书的时候,田守信进来禀告:“殿下,广东商人赵敬之求见。”
“请他进来。”
“草民赵敬之叩见太子殿下!”
赵敬之一跨过门槛,就远远地跪在地上了,虽是广东人,但官话说的相当标准。
朱慈烺笑:“那么远干什么?近前说话。”
“草民惶恐。”赵敬之躬身小步上前,来到朱慈烺桌前跪下。
“起来吧。田守信,赐座。”
田守信取来一个软凳,赵敬之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在软凳上坐了。
朱慈烺仔细观察他。
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灰色粗布长衫,脚蹬平底黑色布鞋,低着头,一脸惶恐,根本不敢看朱慈烺。
第九十三章 商业规划
《大明会典》载有明文,商人不许着绸缎,因此所有商人在明面上都穿的是粗布长衫,刚才赵敬之叩见朱慈烺,不能称臣,只能自称草民,这都是大明朝对商人的限制。说来也是可笑,整个大明朝最有钱的群体,除了勋贵之外就是商人,但商人却偏偏不能做出有钱的样子,粗布布鞋,是商人的标配,朱元璋本意是压低商人的地位,但却不知一个群体的身份高低,又岂是穿什么所能决定的?
“不必那么拘谨。我召你来,是有几件事问你。”朱慈烺笑。
“殿下请问。”
“你供应镇虏厂的铁料和煤料,都来自哪里?”
“草民在山西有一处铁厂,镇虏厂所用铁料都来自草民的铁厂,煤料也全部来自山西。”虽然惶恐,但赵敬之说话还是很有条理。
“既然都来自山西,那你煤料的价钱,为什么比田生兰的低?”
赵敬之低下头:“其实草民的价钱并不比田生兰低。”
“那汤神父为什么非用你的?”
“因为草民的铁料和煤料,不参假,且份量充足,为了抵消路途上的损耗,每一次装运煤料时,草民都会多装一些,所用铁料,又或者是购置的西洋铁,质量不合格者,草民一概退换。”
朱慈烺明白了,赵敬之并不是价钱低,而是服务好,另外看他的样子,应该也是上帝的信徒,汤若望那家伙最在意的就是传教,如果赵敬之是信徒,比起其他商人,又多了一层别人没有的优势。
朱慈烺点点头:“如果兵仗局也想用你的料,你能便宜一些吗?”
赵敬之摇头,苦笑回答:“恐怕不行。”
“为什么?”朱慈烺脸色一沉。
“草民家族铁厂的产量有限,只供应镇虏厂都有点心不从心,常常需要从外厂购置来凑数,外厂购置价钱高,每购置一次,草民利润便要减一分,至于煤料,草民都从山西黄家购买,从去年下半年起,黄家就不太乐意给草民供货了,只是仗着多年的生意关系,他们不敢给草民断货,每月都按照固定的数目供给草民,因此草民实在没有能力再做兵仗局的生意了。”赵敬之回答的很诚恳。
朱慈烺明白,山西黄家不乐意给赵敬之供货,一定是田生兰在后面搞的鬼。
黄家和田家都属于山西八大家商人。
而赵敬之也很奇怪,生意人有生意上门,一定是想方设法的完成,纵使手里没有货,也要先把买家拖住,然后紧急补货,又或者联系同行,从中抽利,像赵敬之这样,想也不想,直接就推脱的商人,还真是不多。
更何况,他推托的对象还是当朝的皇太子。
由此看来,赵敬之还真是一个实在人。
“你山西的铁厂,为什么不扩建?”朱慈烺问。
赵敬之犹犹豫豫。
“无妨的,有话直说。”
“山西不太平,常有流贼……”赵敬之支支吾吾。
“而且当地官府对你也很不友好,对吗?”朱慈烺看出了他的难处。
赵敬之不敢点头。
“你是镇虏厂的供应商,他们也敢为难你吗?”朱慈烺声音平静,心中却是愤怒,大明吏治腐败,是明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一个重要原因。
见朱慈烺并没有责怪的意思,赵敬之终于鼓起勇气,苦笑的说:“殿下,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山西巡抚蔡懋德蔡大人是好官,但各地州府县衙,还有下面的衙役,却是一个比一个难缠……”
“如果我给你一些特许……你能扩大在山西的铁厂吗?”朱慈烺沉吟着说。
赵敬之面露激动之色:“当然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