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极少极少。
  准备渡河的人撤退,那些已经渡河,正在明军胸墙下,激烈搏杀的汉军旗和朝鲜仆从军士兵更是如逢大赦,纷纷往河边狂奔,其实,猫在胸墙下猛攻的汉军旗和朝鲜仆从军,面对始终难以攻破的胸墙,早已经疲惫和失去锐气了,但建虏军纪残酷,溃败者,将官死,士兵十人杀一,所有家人都罚为奴隶,因此,没有人敢溃散和逃跑,现在听到鸣金退兵之声,所有人便再也忍不住,潮水一般的向河边跑。
  明军士气却是大振,鸟铳,弓箭,佛朗机炮虎蹲炮,凡是还能鸣响的火器,都在这一刻倾射而出,对败退的敌人进行打击。
  虽然是败退,相比之下,汉军旗更有组织,他们护卫着军中的主要将领,边打边退,朝鲜仆从军却是撒丫子一窝蜂的逃,等到了河边,他们发现,汉军旗有木筏的优先使用权,他们根本没有资格登上木筏,而明军的炮弹,不断的砸在河边滩头,将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的朝鲜仆从军砸的血肉横飞。
  朝鲜仆从军如此,汉军旗也不好受,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河中的木筏忽然少了很多,更要命的是,河面上忽然又出现了十几艘的明军船只,明显是明军又一波的火船,虽然己方的大炮,不住的轰鸣,试图将他们击沉,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刘之源更是命令五六只木筏向前堵截,不惜一切拦住他们,但效果看起来并不好,明军只有两三艘船只被击中,随即燃起大火,而其他船只继续鼓着风帆,顺流而下,很快就燃起大火,整个河面都处在被封锁的危险中。
  汉军旗争先恐后的上筏,队列终于是彻底的大乱。
  “殿下,出击吧。”死里逃生,反败为胜,众将激动的向太子请战。追杀败兵,正是扩大战果的好机会啊。
  朱慈烺心中亦是激动,今日之险,几乎是从悬崖边被拉了回来,差点就巢倾卵覆,不过他脑子却是清楚,建虏虽然退兵,但实力犹在,而己方损失也是极其惨重,如果河边的汉军旗困兽犹斗,说不定会给己方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于是说道:“不急,先轰他一阵再说。”
  “砰砰砰砰~~”
  明军火炮肆意挥洒,将那些没有能登上木筏的建虏砸成残肢血肉,河岸滩头上,铺了一层的尸体,眼见大部建虏都已经登上木筏,岸边只剩下三分之一,朱慈烺高举宝剑:“杀~~”
  杀声震天,明军跳出胸墙,越过建虏填埋的壕沟,追杀此时已经别轰的溃不成军,还没有过河的汉军旗和朝鲜仆从军。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滩头上的建虏兵已经是毫无抵抗能力,朝鲜仆从军更是扔了武器,跪在地上,集体投降,汉军旗也只是稍作抵抗,见渡河无望,便也跪地投降,对岸的建虏也是狠辣,见己方无法救援,干脆就使用大炮猛轰,试图将己方的残兵和明军一起轰死……
  ……
  此战,从中午一直进行黄昏,建虏过河的汉军旗加上朝鲜仆从军,一共万余余人,但最后活着回到东岸,不过四千人,折损了一半的兵力,河水都变成了污浊的红色。这是自去年击退建虏入塞之后,又是一次大明少有的胜利,尤其是在人数处于劣势,种种不利之下,依然成功击退了建虏的强渡,对大明的军心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提升。相反,建虏却是人人沮丧。
  朱慈烺在激动之余,却也忍不住暗叫侥幸,如果没有堵胤锡,这一战肯定就败了,运河失守,京南五百里之地,都将变成建虏和跑马场和掳掠地,黄太吉诡计,果然是多端,不说杨文岳,就是自己当时在现场领兵,怕也是会忍不住带兵去救援香河的。
  幸亏有堵胤锡。
  另外,大明在河岸边的坚固工事和犀利火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若不然,即便堵胤锡狡智百出,有火船和疑兵,也是无法坚守到援兵来临的。
  某种程度上讲,此战的意义,远远胜过去年歼灭阿巴泰之战,不唯是以少打多,更因为此战中计的是大明,而不是建虏,最后大明却逆势反转,对大明以后迎战建虏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殿下~~”
  直到大局底定,建虏溃兵被杀了一个差不多了,堵胤锡才从自己负责的防区退了下来,前来拜见太子,并非是他大胆,而是朱慈烺到达战场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众军各守其职,任何人都不许来见我。现在战事告一段落,堵胤锡终于可以来见了。
  虽然在拜见太子之前,堵胤锡整理了官帽和官袍,并且用湿布擦了脸,但血红的眼睛和脸上的疲惫却清楚说明了他在这段时间里的煎熬。
  不等堵胤锡行礼,朱慈烺就双手扶住了他。
  “先生,辛苦了!”
  若没有堵胤锡,通州段怕是已经陷落,整个大明都会陷入极度的被动和巨大的损失之中,堵胤锡,功莫大焉。
  被太子称为“先生”,堵胤锡吃了一惊,急忙道:“臣岂敢……”
  “不,你当得起。”朱慈烺扶着他的手臂,淳淳说道:“日后还要仰仗先生。”
  堵胤锡从太子双眼里看到了巨大的期翼和信任,心头不由一热:“殿下厚爱,臣敢不效死?”
  堵胤锡之后,贾悌和李正光先后来拜见,一场血战下来,两人都是浴血,贾悌肩膀中了一箭,还吊着胳膊,不过精神却极好,作为保定兵,贾悌大约从来都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大败过建虏。而这一切,除了堵大人的谋划,那就是太子殿下定下的壕沟和胸墙之功啊,最初他是不明白的,好好的壕沟,为什么要挖成M形,浪费人力和时间呢?今日血战一场,放才明白其中的威力和用意,对太子殿下,不由佩服的五体投地。
  朱慈烺勉励二人。
  大明并非没有猛将,即便是贾悌这样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只留下一个名字的人,都在此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只要充足的给养和支持,合理的调配,大明又何愁没有更多的贾悌和李正光?
第八百二十五章 后策
  “殿下,共俘获一千朝鲜兵,六百汉军旗,请殿下示下,如何处置?”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和中军官佟定方一前一后而来。
  朱慈烺看堵胤锡:“先生以为呢?”
  堵胤锡行一礼,沉思道:“朝鲜虽然背弃我大明,但其情非得已,和我大明,亦有秘密往来,臣观这些朝鲜人也并非尽力而战,多是胁迫而已,因此臣以为,应该善待,并将他们放归,以示我大明的宽饶,并瓦解其余朝鲜军的士气。”
  朱慈烺点头。
  “至于汉军旗,他们本是我大明子民,不得已加入建虏,除了极少数数典忘祖的贼首,一般普通军士,也应该善待争取,臣斗胆,可把他们组成一军……”堵胤锡道。
  朱慈烺沉思不语,对堵胤锡的前一个建议,他是完全赞同的,朝鲜虽然投降了建虏,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论是当时的南汉山,还是后来的大明灭亡,朝鲜都心存故明,崇祯帝殉国之后,他们在祭祀洪武和万历两位皇帝之后,又加上了崇祯帝,曾经有野史说,直到康熙年,朝鲜王室都有反清复明之心,虽然有牵强附会、往脸上贴金之嫌,但朝鲜对建虏的不服气,一直乾隆年间才平歇,却是确切无误的。
  就现在来说,大明未亡,朝鲜不得已屈从,但其心依然向着大明,这种“向心”,不止是朝鲜王室,普通军士也是有的。
  松锦之战中,朝鲜仆从军的一名星州炮手李士龙,明军对他喊“朝鲜人!尔忘壬辰年神宗皇帝罔极之恩,今乃助贼虏害华人耶?”李士龙遂“炮不入铅”,光装药不上子,连续三发不中,被建虏发觉,当场杀害,李士龙引颈受戮。明军为李士龙立一牌位,曰:“朝鲜义士李士龙”,后消息传回朝鲜,朝鲜在他的家乡星州为他偷偷立祠,祭拜者甚众。
  更不用说,崇祯十七年,在崇祯帝灵前,绝食而死的崔英一烈士。
  因此,对放归朝鲜人,朱慈烺是没有异议的。
  退一步讲,就算朝鲜人不改,但以他们的战斗力,对大明也丝毫没有威胁。
  但堵胤锡对汉军旗的看法,朱慈烺却是有保留,堵胤锡太仁慈了,对汉军旗犹有幻想,但作为穿越者的朱慈烺却知道,等到建虏入关时,这些汉军旗对大明可是没有丝毫的仁慈。
  当日广宁之战,数万明军不战而溃,大部分明军都是逃散,而非投降,但辽东总兵马得功和金砺等极少数无耻将官,却是主动带兵、举家举族的投降,此外还有佟家那样的奸商,因为私通建虏而被朝廷发现后,竟然胆大包天,直接杀了朝廷官员,开城向建虏投降,这些人本身和他们的家仆,早已经被绑上了建虏的战船,成了建虏的马前卒,历经几十年,除了汉人的姓氏,他们骨子里的思想和行为,早已经不是汉人了,所以不能用汉人视之,今日渡河而战的正红旗,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和这些人子侄,他们对大明的认同,早已经模糊,何况他们的家人都还在辽东,对他们的宽恕和仁慈,只是在姑息养奸,怕不会有任何效果……
  投降建虏的汉军旗有两种,一种是在天启年间,广宁之战前后,举家举族,投降建虏的大明守军,如金砺等人,另一个则是大凌河战役和锦州战役,先后被围困投降的,就投降时间来说,前一种更顽固,已经成了建虏的亲信,后一种在大凌河战役投降的,因为也已经历经十年,在辽东都安了家,因此也渐渐得到了建虏的信任,如张存仁祖克发等汉人,只有锦州新降的汉人将官还在建虏的监视和考验中,而这一次,锦州降将都没有出现,他们的降兵则是被建虏打散,分置到各军之中,已经不是单独力量。
  因此,汉军旗的降卒或可以使用,但不能单独组军,而且一定要经过磨砺和整顿。
  这时,大道上马蹄急促,黄尘滚滚,杨文岳率领的大明主力赶回了,玉田总兵白广恩为先锋,护卫着保督杨文岳第一批返回。朱慈烺和堵胤锡中断了谈话,待杨文岳返回。
  风尘仆仆,一脸疲惫和惊恐的杨文岳,见到太子殿下,噗通就跪在了地上,痛哭道:“臣糊涂!臣死罪啊~~”连连用额头碰地,砰砰砰不停。
  朱慈烺好不容易才将他扶了起来,安慰他,罪不在你,黄太吉的狡诈,确实超乎常人,但杨文岳的眼泪却是止不住,泣声道:“险些铸成大错,臣无颜见殿下啊~~”
  若非堵胤锡的堵漏谋划和太子带兵及时赶到,运河防线,肯定就是失守了,作为主官,杨文岳责无旁贷,不是下狱就是死罪,现在虽然没有失守,但正是因为他的误判,才造成了运河防守的危急,经此一次,杨文岳再一次心灰意冷,去年开封之战时,他就提出辞去保定总督的职务,但不被朝廷准许,这一次,杨文岳彻底下定了决心,更加认定自己不是一个带兵之才,继续带兵,只会丧军辱将,不管朝廷准不准,他都是要挂冠了。
  朱慈烺知道他心意已决,也不再劝。
  “给朝鲜人治伤,热水饱餐,宣扬我大明恩德,明日一早,用木筏送他们回去。”
  “至于汉军旗,连夜抓紧审讯,探知建虏营中虚实,同时令他们相互指正,那些在辽东有家眷的,捆绑了,先送往京师关押,待建虏退走,再全部送往西山煤矿,单人光棍的,将他们分散开了,令留在军中戴罪立功做苦力!”
  朱慈烺下令。
  “是。”佟定方急急去执行。
  建虏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