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五年-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个是黄成?”朱慈烺问。
李若链指了指露出白骨的那个:“就是他。”
“除了他们三人,城内再没有其他奸细了吗?”朱慈烺问。
“是,绝没有。”李若链说的无比肯定。
朱慈烺点头:“好,那就照他们三人的方法,给建虏发信号吧。”
“是。”
……
西门城外的黑暗中。
一支部队正在潜伏,当见到城头挂起一盏六角灯笼时,负责观望的那个小佐领连忙向后禀报。
带领这支部队的乃是爱新觉罗·阿达礼。
阿达礼,代善之孙,萨哈璘的长子,因为萨哈璘和黄太吉关系极好,萨哈璘死后,黄太吉爱屋及乌,小小年纪,就封他为郡王,但阿达礼却不及他父亲萨哈璘有脑子,脾气执拗,认准的事情谁也改不了,屡屡犯戒,黄太吉看在萨哈璘的份上,每次都是轻罚,即便如此,却也惹的阿达礼非常不满,渐渐地,他和多尔衮多铎兄弟走的比较近了,当然了,都是私下里,表面上他和多尔衮多铎兄弟依然是敬而远之。
但阿达礼的做战是没有问题的,从义州,锦州,杏山到塔山,他屡立战功,不愧他郡王的爵位,这一次入塞之前,老代善召集两红旗的众将,发誓要为满达海报仇,虽然对这个曾经和自己老爹争宠的七叔没什么太好的印象,但阿达礼还是摩拳擦掌,想着要立下功勋,重振他父亲的威名,说不得还有机会接替代善,成为正红旗的旗主。
而今晚之战,将是他最好的一个机会。
虽然南城和东城战的激烈,但那都是迷惑人的表面现象,大清今晚真正的攻击重点,其实是眼前的西门。
此时,跟在阿达礼身边的,一共有四千精锐,汉军旗一千,蒙古旗和满八旗一共三千人,这其中,汉军旗负责登城夺门,满蒙八旗负责冲杀,只要冲进城去,以他满蒙八旗的战力,城内明军将无法抵挡,通州,也就拿下了。
这个计划要想成功,关键是要吸引明军的注意力,令明军将所有的主力都投注在南城和东城,因此,代善、多尔衮、多铎等主将就必须在南城和东城亲自坐镇指挥,并发动猛烈进攻,如此才能令明太子相信,大清主攻的方向是南城和东城。
也只有如此,明太子才有可能从新城抽兵,增援旧城。
再加上有黄成等人在城中为内应,暗夜偷袭,拿下新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黄太吉召集重臣,商议做战计划之时,众人一致认为,在几位亲王都需要在南城坐镇的情况下,郡王阿达礼是担任西门主将的最佳人选。
阿达礼虽然是郡王,但作战勇猛,足堪此任,加上他并不太引人注目,即使他不在军中,明军也不会察觉,这和多尔衮多铎代善不同,他三人的大纛如果不在阵中,城头的明军一定会警觉。
黄太吉对阿达礼也颇为器重,临行前,他亲自叮嘱阿达礼,将攻城夺门的要害之处,一一讲解,令阿达礼一定要小心谨慎,阿达礼连连点头,但胸中的热血却早已经澎湃,谁都知道,大清只所以要围攻通州,乃是因为明太子就在城中,如果他能第一个杀进城中,擒获明太子,这惊天的大功劳,岂非是震铄古今?到那时,区区一个正红旗的旗主,又算什么呢?
黄昏时,阿达礼开始调集兵马,因为是暗袭,所以兵马不宜太多,只领了四千人,但这四千人是精锐中的精锐,足可当一万人使用,并且黄太吉将缴获来的燧发枪和手炸雷,全部交给他们使用,为的就是一击必中,拿下西门。
为什么是西门而不是南门?
一来西门距离旧城远,明军不易救援;二来南门有瓮城,西门却没有,只要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计划就成了一大半。
天色暗下来之后,阿达礼带着这四千人秘密行军,潜伏到了通州新城,西门三里之外的黑暗中,听着通州东南隆隆地炮声和震天的喊杀,又看城头的火光,阿达礼信心倍增,他知道,在如此猛攻之下,明军一定会从新城抽兵的,不然就无法抵抗大清勇士的连续猛攻!
不过计划能否成功,关键还要看内应。而内应的关键,并非是打开城门,黄成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黄成他们要做的,就是悬挂灯笼,告知现在西门有多少守军?前两天都是悬挂两个灯笼,今晚只悬了一个,意思是,今晚城头的守军,只有前两日的一半,原因很简单,那少掉的一半,一定是去增援旧城去了。
灯笼亮起,原本坐在地上休息的阿达礼立刻站起,低声:“照计划,立刻攻城!”
“嗻!”
满汉蒙八旗立刻听令。
随即,一千汉军旗步行在前,扛着竹筏,没有点火把,只借着星光,快速而有序的向西门行去。
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达礼之死
南城和东城的激战仍在继续,炮声隆隆,杀声震天,那冲天的火光,映红了两处的夜空,相比之下,西门就显得平静多了,不唯没有杀声和炮声,城门之前的原野里,更是不见一个敌军,城楼上,值夜的军士举着火把,紧张,但却有条不紊的往来巡视。
忽然,城前的原野里传来了什么声音,站在城楼上的军士急忙高举火把,凝目望去。
塔塔塔,剧烈而纷乱的脚步越来越近,随即就看见有无数的人影从黑暗中冲了出来,暗夜火把之下,隐隐看见他们身披的甲胄和手中刀锋的寒光。
“建虏,建虏来袭!”
观望的军士惊的瞳孔收缩,大声的呼喊了起来。随即“当当当当”军士们手忙脚乱的敲响了示警的铜锣。
就在当当当的铜锣声中,更多的建虏士兵冲出了黑暗,冲到了护城河边,新城的护城河比旧城宽广一倍,距离城墙八十步左右,那些扛着竹筏的汉军旗士兵冲到河边之后,立刻扔下竹筏,有几个没有穿甲胄,会游泳的,更是噗通跳下河去,为竹筏做支撑——不同于前些日子渡河使用的木筏,今晚建虏使用的乃是一种特制木筏,加长了长度,但却缩小了宽度,四个人就可以抬着跑,往护城河里一扔,正好横跨在了河面之上,即便是有一些差池,跳水的人也可以进行修整补救。
随即,后面的建虏士兵扛着云梯,快速地从竹筏上通过,往城楼冲来。
暗夜之中,建虏士兵一口气扔下了二十条的竹筏,等于是有二十条浮桥可供建虏通过。
“砰砰砰砰~~”
城头明军大声呼喊,鸟铳响了,弓箭手张弓搭箭,向建虏猛射。
正在过河的建虏士兵被射中不少,惨叫着栽进护城河,不过却有更多的人成功的渡过了护城河,扛着云梯,来到了西门城楼之下,今夜是抢攻,要的就是出其不意,因此,建虏攻击的目标并非是城墙,而是城楼,只要夺了城门,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阿达礼的三千精锐骑兵进入,今夜就能胜。
反之,必败无疑。
“砰!砰!”
被城上的明军发现行踪之后,建虏军迅速点燃了火把,瞬间,西门城外的原野,就变成了火把的海洋,随后,一百多个被阿达礼特意挑选出来的力士冲过木筏,一手举着火把,另一手从腰里取出手炸雷,点燃了,冲到城墙之下,奋力往城头掷去。
通州新城有三丈高,要想将手炸雷扔到城头并非是容易,不过建虏军中善使弓箭,臂力强劲者有不少,因此选这一百人并不是难事。
砰砰砰,手炸雷落在城头,掀起剧烈的爆炸和硝烟,与此同时,建虏后续的兵马陆续铳到,更多的人踩着竹筏过了河,随即张弓搭箭,或者是举起鸟铳,朝城头猛射,一时箭矢如雨,爆炸声连连不绝。今夜守卫西门的军士原本就不多,且都是通州本地兵马,战力不强,猝遇攻击,顿时就手忙脚乱,无法抵挡,听见值守的将官大声呼喊迎敌,嗓子都快要哑了,但却无法阻止建虏的云梯搭上城楼,随即汉军旗士兵很快的爬了上来。
“杀啊~~~先登上城头者,赏白银一百两!”
这中间,铁甲长刀,马蹄滚滚,阿达礼已经带着三千骑兵,杀到了护城河之前,眼见担任前锋的汉军旗士兵已经将云梯搭上了通州城头,开始蚁附爬城之时,他兴奋的高声呼喊。
很快,一个身披双重铁甲,挥舞长刀的汉军精锐冲上了城头,砍倒了一名明军,随即听见城头一声喊,原本就已经抵挡不住的通州士兵四散而逃。
阿达来在下面看得既紧张又激动,当看到更多的汉军士兵登上城头,杀散明军,势不可挡的占领城楼之时,他兴奋的大笑:“成了,成了,哈哈哈哈!快开城门,快开城门啊~~~”
胯下的战马像是嗅到了战机和血气,不停的喷鼻刨蹄,好像迫不及待的想要冲进城中。
汉军旗控制城楼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吊桥,开城门。
当吊桥隆隆放下,通州城门向两边推开,城内笔直的街道出现在面前,宛如是一个美丽的少女褪去衣衫之时,阿达礼兴奋的挥刀:“杀啊~~活捉明太子啊!!”
“杀!”
但最先冲入的并非是阿达礼,而是一个牛录的、两百人的蒙古精锐,原本阿达礼应该最后入城,以保证安全,但阿达礼立功心切,按捺不住,跟在这两百蒙古骑兵之后,亲自策马挥刀,向城中冲去,身边的亲卫无奈,只能跟上去,紧紧护卫。
如同是一股决堤的洪水,三千建虏骑兵一字排行,跨过吊桥,冲过门洞,向城中卷去。
这中间,城头的战斗其实仍在继续,先登的汉军旗士兵虽然占据了城楼,打开了城门,但明军并没有溃散,他们稳住阵脚之后,从两边城墙开始展开反击,一步一步,试图重新夺回城楼,汉军旗当然不能放弃,他们虽然只有一千人,夺城之中,死了三百人,但犹有七百,面对战力不强的通州兵,他们有完全的信心和实力,将他们全部击溃。
阿达礼策马进城之后,抬头往城头瞅了一眼,不过并没有在意,大军已经入城,通州已经在掌握,城头明军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今晚之前,他反复研究过通州地图,他知道,通州西门对正的,就是通州新城和旧城相连接的一道圆拱门,虽然也有木门相隔,但却不是城门,没有城楼,更没有护城河一类的防御,只要冲到木门前,摧毁木门,就可以杀到通州旧城,和攻城的大清大军里应外合,将通州明军杀一个片甲不留!
因此,进城的首要目标就是圆拱木门,这一点,在攻击之前,他就已经告谕所有人,最新进城的两百蒙古骑兵正是这么做的,他们进城之后一路狂奔,沿着街道,直奔圆拱木门。
暗夜里,马蹄踩在通州街面的青石板路上,声声如雷,而城头的杀声和火光,更是令阿达礼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是跳跃,他目光始终盯着前方,夹马催速,心里只一个念头,杀过木门,活捉明太子!
但忽然的,他发现在前面奔驰的两百蒙古骑兵忽然放慢了速度,甚至是停了下来,一个个都勒着缰绳,面露惶恐,似乎是想要返回。
“混蛋!谁让你们停下来的?向前,向前!”
阿达礼怒吼。
骑兵奔驰,最怕的就是这种忽然减速,在前方停顿的错误,弄不好,就会被后面刹不住脚的骑兵撞上来,前后一片大乱,自我践踏,带队的蒙古牛录额真吴巴什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骁勇之将,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所以阿达礼怒不可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