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奎一点都不知道羞愧,事后进到皇宫,向自己的女儿哭穷,周后对父亲的贪财如命也无可奈何,只能偷偷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换来5000两白银给父亲周奎,叮嘱他交给朝廷,凑成一万两,以免让其他大臣笑话。
  谁料周奎收到女儿周皇后的5000白银后,竟然克扣了2000两,只将3000两白银交到了国库。堂堂国丈,又是有名的有钱人,居然一共只交了八千两,一时满朝的勋贵候伯、文武百官纷纷效仿,少的几百,多的不过上千。
  而等到北京陷落之后,周奎全家都被李自成捉拿,严刑拷打之下,最后交出了现银七十万两,金玉财宝商铺田产更是价值百万。
  差不多两百万啊,但使周奎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无有完暖卵的道理,哪怕只拿出十分之一的财产助饷,崇祯十七年三月的情形,也许就会完全不一样。
  更不用说,周奎居然还把藏在自己家中的亲外孙,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交给了李自成,致使大明朝的两位继承人都死在了北京的乱军之中,南明后来的乱局,和太子定王都身亡,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者有很大关系。
  周奎罪大恶极,罪不可恕!
  对这样的人,朱慈烺除了厌恶还是厌恶,但没办法,他承袭了朱慈烺的身体,自然也就承袭了朱慈烺的血缘关系,不管怎样,周奎终究是他的外公,不看僧面看佛面,未免母后为难,他对周奎还是要留一些情面的,更何况大明以“孝”治天下,周奎是他的外公,他对周奎必须保持一定的尊重,不然朝中的那些士大夫就又要唧唧歪歪了。
  这应该也是崇祯十七年,明知道自己的老丈人是一个超级大富豪,但崇祯却也无可奈何,无法从老丈人那里榨出银两的原因。
  亲外公的黑店,而且还黑了自己,这事要如何处置?
  朱慈烺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念头。
  直接查封肯定是不行的。孙子查了外公的店,不但母后脸上无光,有损母后威仪,事后也必然会成为天下人茶余饭后的笑柄,但摸摸鼻子认倒霉,继续让这间黑店存活却也不是朱慈烺的脾气,更何况现在正在用钱的时候,一万两银子还在店铺里面呢,稍有放松,掌柜的把银子送到嘉定伯府,再想要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殿下,不可啊……”田守信在朱慈烺身边小声说道:“嘉定伯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朱慈烺皱着眉头不说话。
  见锦衣卫站在门前不动了,快要吓尿了的掌柜又有了一些胆气,他站在门槛前,色厉内荏的喊:“怕了吧?怕了就赶紧走,告诉你们,我已经通知嘉定伯了,他老人家马上就到!”
  曹西平怒火熊熊,听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冲上去,抡圆了就给了掌柜一个响彻云霄的大嘴巴,“啪!”的一声,直接将掌柜打翻在地。“啊!还敢打人……”掌柜捂着脸,杀猪一样的叫。
  曹西平抬脚踩住他胸口,怒吼道:“打的就是你!嘉定伯算什么?知道这是谁吗?这是太子殿下!”
  “什么?太,太子……”
  掌柜吓的说不出话,眼珠子一转,竟然吓晕过去了。
  在这之前,他请顺天府的班头来看过,确定朱慈烺不是城中哪个大官的公子,所以他才敢提高米价,放心宰客,万万没想到,朱慈烺确实不是哪个大官的儿子,而是当朝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帝!
  自己宰客居然宰到皇太子的头上了,这无异是一记晴天霹雳,掌柜瘦弱的小心肝无法承受,直接就晕了。
  听到曹西平的话,围观的看热闹的百姓都是惊呼,呼啦啦的,不知道是谁带头,所有人都跪下了。
  朱慈烺稍微一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于是淡淡笑:“原来是我外公的店啊,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不认一家人了。曹西平,去把银子都拉出来,一会本宫亲自交到嘉定伯府。”
  “是!”
  曹西平大声答应,带着锦衣卫冲进店里,将一万两银子装上马车,重新拉走。
  掌柜的已经吓晕了,剩下的小伙计们哪敢拦阻?朱慈烺是太子,这店是他外公嘉定伯周奎所开,朱慈烺要怎么付账,外人谁敢置喙?
  于是朱慈烺不但买到了粮,而且一两银子都没有花,眼看银子都装上了车,街道尽头有一名骑士急急奔来,依稀好像是自己的大舅周镜。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明朝城管
  朱慈烺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周镜还是他东宫的侍卫长,所以朱慈烺对这个大舅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只过了两三天的时间周镜就骑马扭伤了小腿,朱慈烺顺势用南堂指挥李若链取代了他的位置,而周镜的伤已经好了,一直想要重回东宫,但朱慈烺就是不许。
  眼见周镜要来,朱慈烺不敢多留,冲田守信小声道:“我们快走!”
  打马急急奔向西便门。
  “殿下,殿下!”
  隐隐听见周镜在身后急急的喊,他假装没听见,双腿一夹,加快了马速。
  他走了,曹西平会坚决执行他的命令,不管周镜怎么说,都无法阻止曹西平将银两送回信王府。
  周奎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一次算是栽在外孙的手中了。
  朱慈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刚才被掌柜“狠宰”的郁闷一扫而空。
  田守信有点忐忑:“殿下,要不是去通知皇后娘娘一声?”
  朱慈烺大笑:“不用我们,我那吝啬的外公会亲自去的。”
  外孙拿了两千石粮食,却没有留下一两银子,周奎肯定心疼死了,他不敢找朱慈烺,只能去找自己的女儿。
  “顺天府尹周堪庚呢?”朱慈烺问。
  “照殿下你的吩咐,奴婢让他带人直接去西便门了。”田守信回。
  朱慈烺点头:“那我们快走吧。”
  西便门外。
  朱慈烺购买的粮食已经运到现场,饥民们蜂拥而至,将最先到达的几辆装粮马车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人头汹涌,都快要把马车掀翻了,朱慈烺见事情不好,赶紧命令刚走到城门口,或者刚刚出城的运粮马车原地待命,他带着田守信和几个锦衣卫纵马疾驰而去。
  到近了才发现,现场并非没有人维持秩序,几十个穿着红色大袄的顺天府衙的衙役正挥舞着长棒,拦在马车前,阻止饥民对马车的靠近,还有一名绯袍官员站在马车上大声的宣讲着什么,但饥民们乱糟糟的,根本没人在听他讲什么。
  绯袍官员当然就是顺天府尹周堪庚。
  朱慈烺令他准备人手在西便门开设粥厂,他倒也不敢怠慢,带了府中的衙役就赶来现场了,不过他的准备显然是不够充分,以至于到了现场之后手忙脚乱。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根本无法控制饥民的情绪,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饥民们迟早会冲散衙役们组成的人墙,掀翻马车,将车上的粮食一抢而空的。
  朱慈烺皱起眉头。
  顺天府尹是三品官阶,类似于前世里的北京市长,在朝堂上的位置不算太高,但权力绝对重,能做到这个位置的都是未来的明日之星,不论才干或者头脑,都应该是一流的。
  但周堪庚显然不是这样。
  历史上,周堪庚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只坐了一年半,就驾驭不住,崇祯十六年改任工部侍郎,去治理黄河水患,刚到任还没有做出成绩呢,大明就亡了,周堪庚隐居了半年,被满清召为工部尚书,专职治理黄河。周堪庚虽然没什么气节,但治理黄河还算是不错,在他的治理下,黄河水患得到一定的缓解。
  堂堂三品大员,顺天府尹,竟然连灾民的秩序都控制不好,更不用说,周堪庚隐瞒不报,如果不是听到醉酒士兵的交谈,朱慈烺到现在都不会知道,西便门外居然有数万饥民嗷嗷待哺,随时都可能会饿死。
  对周堪庚这种明显不适任的官员,朱慈烺极为不满,不过现在并不是责难周堪庚的时候。
  现在火烧眉毛的是要如何维持现场的秩序?
  朱慈烺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身边人太少,又是便衣,如果一百个锦衣卫全在身边的话,倒是可以弹压的住。
  “殿下,奴婢去喊兵!”田守信急急的说,他也看出情况不对了。
  朱慈烺正要同意,忽然看见一队兵丁护卫着三辆马车从旁边奔跑了而来,一个个跑的气喘吁吁,从穿戴看,他们应该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从方向看,他们应该是从广安门跑出来的。京师外城的西城墙有两处城门,一为西便门,另一门是广安门,朱慈烺从西便门而出,因此路上并没有遇见他们。
  这群兵丁大约四十多人,为首的是一名身材瘦高,三十多岁的汉子,一边跑还一边喊:“快点快点!”
  京师有三股守卫力量,一是京营,二是包括守卫皇宫的龙骧武骧卫在内的上直二十六卫,第三就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明初时,五城兵马司麾下的兵卒最多曾经到一万多人,但明中期以后,守卫城门的职责被京营代替,五城兵马司的作用逐渐下降,兵员一再裁撤,到了本朝崇祯年的时候,就只剩几百人,这几百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城内的秩序,类似于巡警和城管的混合体,什么事情都管,但什么事情都管不了大用,在建制上归巡城御史衙门和顺天府衙共同指挥。
  因为不倚仗他们打仗,所以五城兵马司的兵丁素质并不高,待遇也比较低。
  不过今天看起来,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最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尤其是跑在最前的那一个像是百户的瘦高汉子,不但跑的快,而且看起来很是有力。
  “啪!”
  离着还远,他就从怀中抽出一条马鞭,用力一甩,大吼:“让开,让开!你们还想喝粥吗?想喝就让开!”
  他声音洪亮,中气充足,一声大吼瞬间竟然压过了场中的嘈杂。
  朱慈烺暗暗称奇,此人好大的嗓门。
  瘦高百户身后的兵丁也都取出马鞭,啪啪一阵乱抽,将拦路的饥民们向外驱赶。那些不服的人吃了几鞭子以后,一下就老实了许多,纷纷向后闪避。很快的,这四十个兵丁护着中间的三辆马车就来到被包围的几辆运粮马车的前面,被饥民围困在中间的顺天府尹周堪庚终于是摆脱了困境,在一个青袍官员和两个衙役的搀扶下走下马车,对那瘦高百户狠狠训斥,好像是在怪他来的太迟。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日粥厂
  瘦高百户也不申辩,被府尹大人骂完,他甩开马鞭,带着手下的军士腾出一个大概五丈见方的空地,军士们又从马车上卸下很多木桩和绳索,打桩围绳,将这五丈之地围了起来,左右各留一个进出的小门,宽窄仅容一人通过。
  朱慈烺暗暗赞许。
  这种打桩围绳颇似前世里的超市打折,因人数太多,就用绳子一圈一圈的隔开,免生混乱。
  饥民们却不明白瘦高百户要干什么,见马车有粮食,却不给众人分,也没有架锅熬粥的意思,纷纷鼓噪。却见那瘦高百户忽然跳上了一辆马车,扯开了嗓子,高声喝道:“大家听好了!府尹大人已经批准,就在此处开设粥厂!欲领粥者,务必遵守规矩,依次排队,左进右出,领取粥食。若有胆敢乱闯,或故意扰乱者,首犯者重责三十大板,再犯者立斩不赦!”
  饥民们见瘦高百户杀气腾腾,百户手下的军士一人一根鞭子,啪啪的乱抽,将不受规矩的人抽的呲牙咧嘴,连连后退,没有鞭子的则是亮出手里的明晃晃的长刀,一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