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十五年-第9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从十五年到现在,却一次也没有运用过,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年以为,大明和建虏进行的大部分都是城池争夺战和猝然遭遇战,没有野战布阵的机会。
  而真正的大军野战,今日是第一次。
  在玉田兵布阵的中间,蒙古骑兵不停的骚扰,弓箭连射,李国英率领八佰骑兵护在左翼,玉田副将梁甫先率三百骑兵护卫在右翼,连续挡住了蒙古骑兵连续三轮的骚扰,当罗额尔德尼的浩齐特右旗蒙古大军,呼哬着,席卷而来,天地变色之时,李国英望了一眼中军所在,也就是大明皇帝所在的方向,又回望了一眼,见玉田兵的阵型,还没有完全列成,心知他必须再拖延一阵时间,于是举刀高呼:“弟兄们,再杀鞑靼一阵,待到军阵完成,我军就必胜,建功立业,就是今日啊,随我杀虏~~杀!”
  作为辽西将门出身,今年刚不过三十出头,就已经做到副将,是左良玉最器重的年轻将领,李国英虽然功名心很重,急于出头,但却也自有一番血性,面对滚滚而来的蒙古骑兵,当着皇帝陛下的面,他是说什么也不会退的,高声呼喊之后,他纵马向来袭的蒙古骑兵冲去。
  “杀~~”
  他部下随即跟上。
  见李国英迎敌,梁甫先也高声响应,带兵迎击。
  一时,箭矢如雨,战马激烈……
  ……
  中军大纛,黄罗盖伞之下,隆武帝正举着千里镜徐徐观望,当见到李国英奋勇迎敌时,他微微点头,左良玉虽然跋扈,但他麾下有几个将领还是很能打的,王允成,李国英,徐勇,都曾经历史留名,今日见李国英之勇,确也配得上他的名气。
  只不过大明骑兵太少了,这么消耗下去,迟早要打光,而蒙古骑兵却是密密麻麻,连续不断,一旦没有了骑兵的牵制,大明必然被动。
  “李顺走到哪里了,令他加快速度!”
  朱慈烺放下千里镜,再一次命令。
  虽然没有骑兵,但大明却有另一个法宝,那就是轻便的火炮。
  今日大战,随便是五万人对三万人,己方兵力占优,但朱慈烺心中却也是不轻松,他清楚的知道,今日要想大胜,光有兵力优势是不够的,需得有另外两个要素的加持。
  第一,阿济格有决战之心,只要阿济格想决战,在这渤海所山下摆开阵势,大明就有三分胜算。如果阿济格是一个胆小鬼,见明军众多,立刻一窝蜂逃散,大明虽然是能胜,但所得却不会太多,也不会伤到张家口塞外四旗的元气。
  第二,就是炮兵的及时赶到。
  现在,虽然大明三面合围,但情势却是处于被动之中,尤其东面的玉田兵能不能坚持住,是此战胜败的关键,而李顺的神机营越早赶到,大明胜利的机会就越大,因此,朱慈烺又一次的催促。
  ……
  官道之上。
  黄尘踏起,车轮辚辚。
  神机营正在急速赶路。
  “快,快呀!”
  李顺立马道边,不住的催促。冬日午后的阳光照着他的脸,他满头大汗,一脸焦急——陛下可是下了死命令的,如果他不能按时赶到,那肯定是要人头落地的。因此,他急的不行,连连催促,冬日寒风如此的冰冷,他却一头一脸的热汗。
  若说现在神机营行军,其实已经比过往先进了很多。
  所有的火炮,都改成了新式铸铁轮,由战马拖拉,两马拉一炮,在官道上疾行,车夫坐在车辕上,不住的扬鞭。
  拉着炮弹火药的弹药车,都是新式赶制的四轮马车,载重是过去的两倍,同样是两马拉行,但在官道上跑起来,却一点都不比炮车慢。
  当然了,所谓的快,是和过去相比,如果和骑兵、步兵的急行军相比,炮车还是很慢的——这不止是因为车轴和滚轮的限制,更因为火炮是一个金贵物,运输必须小心,弹药更是要谨慎,一点马虎都不能有,不然一旦出了意外,毁坏几门火炮是小,贻误了战机,掀起大爆炸,那就是大事了。
  “菩萨娘娘保佑,保佑我李顺顺顺当当的赶到渤海所。”李顺擦一把额头的热汗,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隆武陛下亲自赏赐的一块珍贵怀表,确定了一下时间,再一次的大喊:“快,都他娘的快一点~~~”
  ……
  主战场。
  杀声震天。
  玉田兵直面而对。
  “呼哬!”
  马蹄疾驰,蒙古骑兵滚滚而来。
  作为主将,罗额尔德尼当然不在最前,而是在中间,在距离玉田兵还有八百步之时,他勒马停下,然后站在马背上,手挡眼眉,仔细观望明军大阵,当见到明军摆出一个不同于往常的怪异阵型时,他微微皱眉,但此时,他也顾不上那么多,因为两队前锋骑兵,已经和明军迎住的两队骑兵战在一起了。
  “不必管明军骑兵,迂回绕后,直扑明军兵阵,决不能令他们列阵完成!!”罗额尔德尼大叫。
  ……
  “再上五百人。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也不许后退一步,动摇军心者,斩!!”
  玉田兵将旗之下,刘耀仁举着千里镜,观望激战,不时下令。
  蒙古铁骑滚滚而来,连续攻击,但玉田兵巍然不动。
  ……
  东面激战,而蒙古骑兵对南面和西面的骚扰攻击,也依然在继续,一眼望过去,十几里长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喊杀鸟铳之声,敌我双方对一些地点展开反复争夺,虽然明军有威力强大的遂发鸟铳,但蒙古人终究是骑射第一,骚扰放鸽子更是他们所擅长,就伤亡人数来说,明军其实也没有占到多少的便宜,毕竟在京营精锐之外,还有昌平兵等临时征调来的地方部队。
  “陛下,阿济格调走浩齐特右旗,现在咱们对面,只剩下浩齐特左旗、哈刺慎左旗、什克腾旗和林格尔旗了,林格尔旗围攻杨轩,浩齐特左旗有一半的兵马在包围陈永福,加上还有一些蒙古人还没有下山,整儿对面,能立刻迎战咱们的蒙古鞑靼,不过一万多人,不如主动派一支劲兵出击,一来杀杀蒙古鞑靼的锐气,令其知道我大明骑兵的厉害,二来出其不意,缓解一下我们各处的压力!”
  见战况激烈,明军各部布阵的速度,受到了极大影响,有几处一连立了两次,都被蒙古人疯狂冲击,不得不退回,高斗枢思谋了一下,向隆武帝献策。
  ——现在军机处的五个大臣中,高口述最善守城,而他守城的一个秘诀,不在守,而在攻守兼备,常常在流贼攻城最急的时候,他会派总兵王光恩忽然出击,杀流贼一个措手不及,从而扭转形势,今日也是如此,蒙古人攻势猛烈,大明虽然兵马多了两万,但形势却有点被动。
  听到高斗枢此策,刘永祚立刻拱手:“高大人此策甚好,臣以为可行。”
  陈奇瑜也拱手,但眼神却似乎闪过了一丝不快,他是第二军机大臣,今次于兵部尚书李邦华,但排名之下的高斗枢提出此议,感觉是抢了他的风头,这令他有所不满。
  朱慈烺点头:“不错,我大明是该出击一下了,命令王允成率兵出击,杀杀蒙古人的威风!告诉他,就说朕会亲自擂鼓,以为他助威,但是他能取胜,朕不吝重赏!”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阿济格出马
  ……
  “咚咚咚咚~~”
  明军阵中,十几面牛皮战鼓,忽然一起擂响,声震天地,于原野中列阵的步兵,也一起呼喊,只把人的耳膜都要震破了。随即,右侧的一片盾墙忽然拔地,闪出了一条通道,一千余名大明精骑从阵中呼啸而出!
  策马冲在最前、挥舞长杆马刀的正是王允成。
  王允成今年已经四十有五,算是一名老将了,出身辽东,从崇祯五年起就跟随左良玉剿匪,十二年过去,积功做到了总兵,若论年纪和资历,他其实并不比左良玉差多少,只是在气度和时运之上,不如左良玉,因此一直屈居左良玉之下。
  不过王允成并没有嫉妒,相反,他对左良玉佩服之至,对左良玉的命令,也从来没有二话,并不只是因为左良玉厚待部众,深孚众望,对他王允成十分器重,更因为王允成自己心中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甘愿作左良玉的绿叶。
  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不论能力和气度,都不如左良玉的十分之一,王允成自然不愿意再居于左梦庚之下,朝廷诏令到达,调他为保定总兵,他想也不想,立刻就接令,准备移防,甚至不惜和左梦庚兵戎相见。
  这其中,并不全是因为忠义,更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当今隆武帝圣明,远非先帝可比,不要说左梦庚,就是左良玉在世,除了乖乖俯首,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左梦庚愚钝,不肯和朝廷配合,既如此,他当然不会随着左梦庚一起背负那逆贼的骂名了。
  到了京师,得隆武帝亲见,战马甲胄都得到补充,隆武帝温言亲切,又有金银赏赐,王允成感激涕零,敢不尽忠?
  今日,得到新任中军官李来亨传来的命令,他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一次考验,他若不能通过,以后就难得到隆武帝的信任了,于是他挺胸抬头,慷慨道:“请回报陛下,王允成必胜!”
  就在列阵之时,王允成回头观望,正看见金盔金甲的隆武帝登上了战鼓台,接过鼓手的鼓槌,往他所在的方向望了一眼,然后转身,对着战鼓,咚咚地擂动了起来。
  “陛下亲自擂鼓,为我等壮威~~”王允成立刻热血沸腾,勒马转身,对身后的将士高声呼喊:“此乃我等从未有过的荣誉,为大明,为陛下,冲啊~~”
  他麾下骑兵亦都是感奋,举起长刀:“杀啊~~”
  战鼓声声,马蹄滚滚,王允成的一千余骑兵突阵而出,向蒙古人的中军杀去。
  蒙古人吃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明人居然敢出动出战,正围着明军大阵骚扰、放箭的蒙古骑兵急忙转身奔逃。不过战场拥挤,战马速度提不起来,很多人刚奔了几步,就被追来的明骑兵射于马下了。
  一时,围在明军大阵骚扰攻击的蒙古骑兵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许退!退后者斩!”
  已经败了一阵,现在充当前锋主力的本塔尔,见明军骑兵忽然出击,往本方中军冲来,本方骚扰骑兵往两边撤退,情势变的混乱,有可能惹的阿济格大怒之时,他顾不上许多,急忙拔出长刀,带着尚在身边的七百精锐亲卫,呼哬着迎了上去,同时吹动号角,命令周边的什克腾骑兵集结,试图想要击溃这股明军,斩将夺旗,以赎前罪。
  这一次,本塔尔学聪明了,没有像这一次那样,采用V字形冲锋,而是采用了散兵形。
  如此,最大避免了短发鸟铳可能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砰!”
  如两股奔泻的钢铁洪流,两支骑兵撞在了一起,一时,刀剑相交,战马悲鸣,王允成奋勇向前……
  ……
  见王允成已经和蒙古人站在一起,朱慈烺奋力擂动鼓槌,鼓声更急。
  “万岁!万岁!万岁!”
  皇帝亲自擂鼓,明军士气大振,从东到西,从鸟铳手长枪手到骑兵,所有人都爆发出了震天的呼喊。
  这声音直冲云霄,震撼天地,隐隐地,连渤海所的连绵群山,都微微在晃动。
  ……
  东路。
  蒙古浩齐特右旗旗主罗额尔德尼正带兵猛攻玉田兵,忽然就听见西南方向忽然战鼓声大作,接着就是一阵震天的呼喊,“万岁,万岁!”他不由一惊,转头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