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事件听下来,把王殷父子是听得面如土色、目瞪口呆,尤其是王殷,他怎么也想不到小皇帝刘承祐居然能下如此决断,而且行事如此操切,手段如此血腥,甚至连领兵在外的自己、郭威与王峻的家人他都敢杀要杀。
待听到李洪威说起孟业随身携带的是两封密诏,自己给王殷看的那封,是刘承祐要自己杀王殷,而另一封则是要领兵驻扎邺都的郭崇威和曹威去杀郭威、王峻,王殷心中的震惊已经是难以言表了。
想着在东京的家人多半已经和郭威、王峻等的家人一样不幸了,王殷父子是泪如雨下。
感念李洪威不仅没有奉诏杀自己,还特意羁留传诏的使者,并且亲自登门向自己示好,王殷长身而起,面向李洪威大礼参拜:“若非兄之厚意,殷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洪威却是苦笑了一下,赶紧扶起王殷,口中逊谢:“小弟不敢居功,怎奈接诏后彷徨无计,欲求教于兄长,只是如今已经算是抗旨,还望兄长救我。”
“还能怎么办?总不能我自己自戕来成全你吧。”王殷心中嘀咕着,不过这话却不能说出口,很明显自己要是昏了头真的这么干,李洪威一定是肯的。
王殷心中叹息一声,一看李洪威还在巴巴地望着自己呢,心说这家伙怕自己、怕郭威,不敢奉旨动手;同时他又怕皇权,也不敢公然抗旨。现在这是自己不敢做任何选择,等着自己给他拿主意呢。
“事已至此,你我已经无路可走,死当然不行,对抗皇命也不行。”王殷这话一出口,就看见李洪威的脸塌了下来,合着你和我一样没主意啊。
不过王殷毕竟不同于李洪威,他还有后话:“李兄方才不是说那孟业身上还有一道密诏,是发给邺都的么?为今之计,只有请仅存的先帝托孤重臣,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来拿主意了。”
“啊!?请郭威拿主意?”
“对啊,郭威是先帝托孤的重臣中硕果仅存的一位,威望素著,而且向来多谋决断,由他来拿主意,朝廷上下都应该心服。”王殷越解释越兴奋也越相信自己的话:“如今你我都不能擅离职守,那孟业更是不能派去邺都,身份不够的人也不能取信于郭威,只有你我一起请节度副使陈光穗去往邺都报信。”
李洪威本来就是个没主见的人,专程来见王殷就是要靠他拿主意的,这时候看王殷将希望完全寄托于郭威,也只能跟着办了。
当下,王殷派王承诲马上去请节度副使陈光穗,这边则把孟业又押了过来,打他身上搜出发给邺都郭崇威、曹威的密诏。
王殷对着那封密诏审视了一番,然后亲自书信一封给郭威,具体讲述了东京事変的原委和经过,以及刘承祐密诏杀郭威、王峻的事由,在信的最后恭请郭威定夺。最后王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一切无误,书信的言辞也足够恳切可信,随后便将亲笔信与那封密诏封作一起。
等陈光穗到了,王殷与李洪威又是一起出面对他一番解说,并且让孟业进行旁证,再加上密诏实证,把个陈光穗也是惊得魂不附体。等王、李二人共同敦请陈光穗快马往邺都报信的时候,他当然是没口子地答应。
这一番折腾下来,已经是五更天了,由于不知道还有没有另外的使者去邺都传诏,大家都不敢耽搁,招来两名护送随员,各自带上两匹备马,陈光穗怀揣王殷的亲笔信往邺都疾驰而去。
这时候,距离杨邠等人命丧广政殿外,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
这时候,郑州的州兵正在集合,郑州防御使吴虔裕在校场上按照名册点选赴京的将士。
这时候,陈州刺史李谷早已经接到了刘承祐召自己入朝的急诏。
这时候,往郓州召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往兖州召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入朝的使者已经跑完了一半多的路。
这时候,往青州召平卢军节度使符彦卿、往京兆府召永兴军节度使郭从义、往同州召匡国节度使11薛怀让入朝的使者刚刚跑过四分之一的路途。
………………………………
第十五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四)
第十五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四)()
十一月十四,清晨,初升的太阳洒在柴家庄门前的大槐树上,又透过大大的树冠射到地面,树影斑驳中,郭炜背倚树干面向北方正在发呆。
北面远处是尧山那淡淡的黛青色影子,近处则是柴家庄略显破败的建筑,周围的田地一片萧疏,有些地块刚刚收获,留下的谷茬泛黄发枯,有些则是矮矮的麦苗,更有不少看上去抛荒多年,已经长满了蒿草,偶尔能看见野兔田鼠在其间窜进窜出。
郭炜的心境一如周边的景色,以至于连笛子都不吹了,眼睛只是对着尧山的方向,却是似看非看,心中各种念头翻翻滚滚。
如果事情像记载中的一样发生,那么虽然整件事还要折腾一两个月,其实今天就该定局了吧,剩下的只是余波而已,是历史的自然进程。
只是不知道,阿婆阿母见到那些如狼似虎般闯进府来的兵卒,会是什么想法,为远在邺都的阿翁阿爹担忧?为自己和三姑不在家而庆幸?青哥他们会被吓得大哭吗?还是有着将家子的尊严,坦然面对自己还不懂的死亡?守筠、奉超会试图反抗么?
更是不知道,当阿翁和阿爹得知这种消息,是如何承受住的,又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断的。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的自然选择场吧,凡是没有意志力去承受,没有能力做出决断的,都将被自然淘汰。
“宜哥,食饭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走了过来,脸上挂着温煦的笑容,声音洪亮,是那种在乡村旷野长大的人习惯的大嗓门:“听阿母说,当年三哥小的时候就喜欢坐在那株大槐树下面想心思、看风景。现在看宜哥你这个样子,还真是生下来就有种的啊。”
这个青年当然是柴守礼的儿子,是最小的那个,名叫柴贵。他口中的“三哥”,当然就是指郭荣了,虽然说按照规矩,郭荣既然已经不再是柴荣了,“三哥”就应该是“三表兄”,但是童年形成的习惯加上寻求亲近的心理,让柴贵就是一直没改过口来。
郑州防御使吴虔裕精心挑选的一指挥州兵,正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向东急行军,为了及时出发,营中已经提前造饭,日出前他们就用过了饭,后边路上则需要啃些干粮。
陈州刺史李谷依然照常去府衙办公,传送急诏的使者被他好好款待了一番,现在正睡得香呢。
郓州的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在家中接完了诏书,吩咐属下好生款待天使,自己则出门去了。到底是去节度使府办公,还是去军营点兵准备出发勤王,他一句话都没交代。
使者赶到兖州的时候,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正在用餐,听了诏书,慕容彦超二话没说,扔下手中的餐具,召来几名亲信及亲兵,随身带着诏书便向西出发了。
史载:慕容彦超方食,得诏,舍匕箸入朝。
他来不及点选军队,也等不得部队长途行军到东京,他只知道东京并不缺军队——虽然被郭威带走近半禁军北上,又被王殷带走一些步军,那里仍然有近半的禁军主力。
慕容彦超知道,东京现在缺的是统兵大将,原先朝廷倚重的大将都是属于已经被清洗和即将被清洗的——史弘肇已经死了,郭威和王殷即将要死,而李洪建和阎晋卿根本就算不得将领。
至于他随身携带已经完成使命的诏书,那是一路上要驿馆换马及各种供应的凭证。
为什么慕容彦超表现如此迥然不同?那是因为他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也算是现任皇帝刘承祐的叔叔了,侄儿如今有难,叔叔不帮忙,谁帮?
去往京兆府、同州和青州的使者则还在路上疾驰,所以郭从义、薛怀让和符彦卿还不知道东京发生的一切,也就不必马上做出选择。
澶州节度副使陈光穗一行也仍然在向邺都飞奔,他们不能借助传驿系统,但是一人三马的配置跑一二百里,只要肯把马给跑死,也不输传驿系统多少。
柴家庄因为杨廷璋和郭炜两批人的到来而热闹,他们一个是从邺都来,一个是从东京来,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是柴官人的贵亲啊。于是登门拜访的络绎不绝,也有关系好的去请客上门。
不过杨廷璋一行两人陪着郭炜一行四人,六个人都去了河对面十里外的郭村,这条小河离柴家庄则有五里地。
虽然郭村已经没有了亲人,虽然郭家祖居已经成为断壁残垣,虽然郭家祖坟连坟头都找不见了,郭炜他们仍然在那边盘桓许久……
等他们回到柴家庄的时候,已经是日落时分了,众人都是兴致不高的样子,郭炜更是神情郁郁。当走过小桥,面对晚霞看到前面柴家庄那冉冉升起的炊烟,郭炜忽然有种要流泪的冲动。
吴虔裕正在指挥士兵扎营,因为处在内地,警戒什么的都不甚讲究,只是草草地搭了些遮挡露水寒霜的帐篷,挖了些地灶埋锅造饭。
李谷和高行周都回家了,继续热情地款待天使。
慕容彦超一行则是马不停蹄,跑得满面尘土的,到了饭点也只是在驿馆随便吞了些食物。
去往京兆府、同州和青州的使者则还在路上疾驰。
陈光穗一行终于在日落前赶到了邺都,不必因为城门已经关闭而多费周折,可是三个人一共九匹马却已经跑死了大半,座下这三匹也都是大汗淋漓的,眼见得是元气大伤,恐怕要退役去做拉车的驽马了。
以紧急军情的名义和信物,换上邺都自己的马匹,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留守府衙署,陈光穗却听闻留守饭后在外边与监军议事。
陈光穗再也跑不动了,可是王殷的信又必须亲手交给郭威本人,这是王殷的吩咐,也是陈光穗的常识判断,而且更多的细节并不在书信而在自己心里,需要自己当面向郭威陈说。好在李洪威曾经另外给郭威修书一封,信中没有细说其他的情况,只是大略介绍了下陈光穗的身份和任务,这个可以交给属吏,以便去请郭威速度返回衙署。
郭威这时候谈兴正浓呢,和王峻拉扯着防备契丹的方略,备边巡边的安排,忽然听说澶州来了个节度副使,有紧急军情要转交,心中虽然疑惑不已,李洪威的亲笔信却是一点不假。当下连忙告别了王峻,匆匆赶回留守府。
………………………………
第十六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五)
第十六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五)()
邺都留守府衙署大堂,匆匆赶回的郭威与陈光穗稍稍见礼,不待坐下即向其索要紧急军报。
“侍中,此事乃是绝密,还请屏退左右。”陈光穗见大堂中人员颇多,开口提醒道。
郭威不以为意:“无妨,这里都是心腹。”
在郭威回府之前接待陈光穗的是衙内都指挥使郭荣和留守判官王溥,跟着自己过来的则是枢密院内客省使郑仁诲和枢密院兵房主事魏仁浦,一个是儿子,另外几个都是郭威自己奏请随军北上的从事官,当然都是心腹。
“既如此,请侍中速览澶帅与王太尉密信,早做决断。”既然郭威对着几个人这么信任,陈光穗自然没什么意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