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响起,就连周军的大炮轰鸣声都不能掩盖,号角声瞬间传到了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说起来也是异数,面对周军这样出乎意料的炮击,契丹军是人人震骇,已经有过一次经历的宿将崔廷勋还是张皇失措,即使是向来沉稳的主帅耶律屋质都有短暂的失神,这个二十岁多点的耶律休哥又不像耶律屋质那样事先听说过周军的这种兵器,他震撼固然是震撼,却还能时刻将注意力放到耶律屋质的动作上,因此可以迅速响应他的指挥。

    难怪耶律屋质对耶律休哥颇为器重,在南征这样的大仗里面让他来担任掌号郎君,除了耶律休哥家世显贵,是太祖时的隋国王耶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堇(即后来的南院大王)耶律绾思之子,耶律休哥本人的材质应该占了大部分原因。

    昭示全军突击的号角声将契丹骑手们从震骇当中拉了回来,收束心神于当面的敌军,在各级营官、铺长的呼号声当中,三路重甲骑兵驱动身下的坐骑,迎着周军那边还在不断飞过来的弹丸冲了上去。

    大部分的重甲骑兵都是训练有素的,也是有过多年征战的经验,虽然周军那边一次次飞过来的数十枚弹丸让他们恨不得早一点冲到对方阵前,但是他们仍然努力控驭着马速,不让坐骑发力狂奔。

    数万骑兵一排排地依次启动,抑制着速度整齐地向高粱河方向压了过去,铁蹄密集地敲击着平坦的草地,轰隆隆的响动居然盖过了周军的炮声轰鸣。

    看着契丹骑兵迅速逼近,周军这边的号令声也是此起彼伏,控鹤军的各个方阵完全进入迎敌状态,三排长枪手依次伏低身体竖起枪林,后面的火铳手都装填好弹丸时刻待发。

    周军的炮兵阵地上,炮手们都在忘我地装填、发炮,临敌的兴奋早就压过了恐惧,首发的超高命中率更是令他们鼓舞非常,这时候他们的发炮速度和命中率甚至都超过了射击场上的训练时期。只有都指挥使袁可钧迥异于部下,随着契丹骑兵逐步接近高粱河,袁可钧不复开始下令发炮时候的兴奋,只是骑在马上紧张地盯着最前列的契丹骑兵,口中念念有词地嘟囔着什么,鼻尖上都沁出了汗珠。好在炮兵进入持续炮击阶段以后,每门炮的每一次射击都是由炮长掌握,袁可钧不必再事必躬亲,可以有充足的闲暇来仔细观察契丹骑兵的冲锋。

    近了,近了……两百五十步,两百步……

    袁可钧的这种嘟囔,其实控鹤军的那些指挥使也在大同小异地念叨着。随着契丹骑兵逼近高粱河北岸百步以内,距离控鹤军的前列只有不到两百步的时候,他们却都停下口不再念叨了,周军阵中转而响起一阵急促的号声。

    “砰”的一声,数千杆火铳几乎在同时响起的声音,就连炮声和契丹军的马蹄声都无法相比。

………………………………

第二十七章 高粱河之战(四)

    

    第二十七章 高粱河之战(四)

    听到周军阵中传来的第一声密集铳响,坐镇于契丹军右翼的崔廷勋和耿崇美心里面就是一抖。耶律屋质他们或许还难以在战场上鉴别炮声和铳声的区别,所以也没有听出什么特别的感觉来,崔廷勋可是两种声音都听过,两种兵器都领教过的,耿崇美虽然在此之前没有听过炮声,但是炮声和铳声的不同也是听得出来的。

    迄今为止周军抛射的铁弹丸都是砸进了其正面的五院部和六院部大军的阵列,知道其中厉害的崔廷勋多少是松了一口气的。这种新式抛石机应该是相当笨重的,既然一开始就是对着正面砸,那么进行侧击的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兵马应该不用享受其中的滋味。

    但是周军的射弹兵和新式抛石机则不同,他们要灵活得多。崔廷勋是亲眼见过他们进行轮次射击的,看得出来他们的射速要低于弓箭手,也要略低于弩手,可是灵活性却不比弓弩稍差,想要转个方向射击完全不在话下。如此密集的铳声,说明周军的射弹兵比前一战多得多,再看看周军几个方阵的分布情况,崔廷勋不认为自己的侧翼就可以幸免。

    耿崇美也听出来周军这一次的射击比香山东麓草甸那一战要密集得多。现在想起那一战五千重甲骑兵只是冲到中途就被周军的射弹兵屠戮得七零八落,耿崇美就不由得黯然神伤,眼下周军的射弹兵比那一次又多了不少,天知道这些冲锋中的重甲骑兵在途中会折损几成。此时唯有寄希望本军冲阵的重甲骑兵数量十倍于上一战,周军杀之不及,最后仍然会有大部分人马可以冲到周军步阵之前,并且还能够踹破敌阵吧。

    契丹军左翼的中军,正躲在萧斡里身后的赵阔也是心中一突。

    虽然最近这些天面对萧斡里的反复追问,赵阔还是说不出火铳的奥妙,但是“火铳”这个词却是他首先告诉契丹人的,那个北院大王和眼前的南府宰相知道不知道不提,至少萧斡里是已经知道了。

    如同他的主家赵普一样,比起火铳之类的个别兵器,赵阔更关心朝堂上面的纠葛和禁军将领之间的关系以及微妙的人心,所以当初在南朝的东京虽然有的是机会去打探火铳的秘要,赵阔都没有去着力过。不过禁军操练火铳也有一些年头了,演兵场经常是砰的响个不停,早就成了东京市民看热闹的一个去处,赵阔也是凑过趣的,对于火铳的威力心中多少还有点数。

    当日看禁军的操练,顶多就是一个都的齐射,那声音比现在可要稀疏得多,但是看他们身前百步之外的靶标木屑纷飞的样子,完全可以想象铳子打在血肉之躯上会是什么结果。听周军现在这样密集的铳声,真不知道眼前的这些契丹兵冲不冲得上去。

    铳声当中,早就有过一次体验的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兵丁一个个尽力伏低了身子,都几乎把自己整个贴在了马背上。周军射出的那些铅丸如果把自己的坐骑打死,让自己摔落到地上,那也是听天由命了,但是万万不能被小小的铅丸直接穿身。

    上一战同袍的死状如何虽然只是匆匆一瞥,有幸逃回的伤者他们可都是见过或者听说过的。那些碰上血肉以后变形的铅丸在体内乱窜造成千奇百怪的创口且不说,光是其中的铅毒就让往常善医的萨满们束手无策,有些极其幸运的人只是被铅丸透体而过,那铅毒就折磨得他们捱不过五天,最幸运的一些伤者都是伤在四肢,最后全都少了条胳膊或者缺了条腿。

    只是他们空自担心了,周军泼洒弹雨的重点并不是他们。

    相比于甲具不全的手下败将,正面那些契丹五院部、六院部的凶悍骑兵才让周军万分重视,虽然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这一次出动了上万骑兵,比上一战的五千骑多得多,但是周军当面的五院部、六院部投入的是四五万。虽然说这一战是殿前军全军而来,比起上一战的兵力翻倍有余,但是契丹兵马增加得更多,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的兵马又彻底沦为配角,所以最后摊到对付他们的火铳手并不多。

    投入冲锋的兵马增加了许多,负责拦阻的人手却减少了,即使他们的命中率比第一战高了不少,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骑兵落马的比例还是大幅降低。看到身边同袍并不像上一战那样迅速凋零,契丹军的胆气也壮了许多,这一战或许能够冲上去肉搏一洗前耻吧?

    契丹五院部和六院部重甲骑兵的冲锋就比两翼威风煞气。

    尽管有崔廷勋等人的反复说明,在没有实际遭遇周军的火铳手之前,耶律屋质其实并不是太重视,契丹军也没有将战斗经验总结出来以后逐级传达的习惯。如果不是有穿越者这种异数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军事变革可不是太容易,来不了多快,以契丹军往常多经历几仗自然就获得经验的速度也尽够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五院部和六院部的重甲骑兵并没有像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的骑兵那样缩头缩脑,在他们之前佯装冲锋却匆匆掠阵而过的轻骑实在是太浅尝辄止了,根本就没有给后来者带来足够的经验教训。

    近千骑兵的宽大正面,又是几十层的厚度,相距不过才两百步,火铳手又耐心等候了这样许久,殿前司控鹤军数千杆火铳的第一轮射击命中率奇佳。

    伴随着控鹤军的火铳震响和阵中的青烟缭绕,契丹军的第一排重甲骑兵几乎倒下去三成,后排也有不少应声落马的,让正骑在马上观察战况的殿前军指挥使以上军官人人振奋。

    就算后续射击做不到第一轮这么完美,敌军重甲骑兵的两百步冲锋途中也尽够火铳手再一次装弹射击的了,这样起码都可以射击六七轮,带走一两千敌骑的性命并且干扰更多敌骑的冲刺完全不在话下,考虑到敌军冲得更近以后己方的命中率还会更高的话,战果将会更加可观。

    像火铳手这样的直射方式而不是弓箭手临敌时的抛射,敌军的伤亡多数都是出现在前面几排,有个一两千甚至更多的伤亡,敌军的前面几排就将完全不成阵列。控鹤军挡在火铳手前面的那些长枪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曾经多次和阵容整齐的敌军硬撼,届时面对零散的敌骑就更为轻松了,说不得这些肉搏战的主力真的会退为掩护火铳手的障碍物。

    以往的两军交锋,弓弩的破甲威力一直不行,只能完成像是驱逐轻骑、扰乱敌阵和遮断敌军后续部队之类的任务,正面给予敌军以大量杀伤并最终击破敌军还是要靠近身肉搏。这一次莫非就要开创远程兵器破敌的先例?

    正在冲锋的契丹军却没有想这么多。从周军指挥军官的角度来看,火铳手的射击效果既令人欢欣鼓舞,也相当的震撼,不过身处局中的契丹军就体会不到那么多。

    处在五院部大军冲锋阵列的北府郎君耶律贤适和六院部大军前列的六院部郎君耶律勃古哲、耶律葛剌也能看到身边有同袍不断落马,心中也自然惊叹周军的射弹兵杀伤力终究强上弓弩手很多,不过却并不感觉到太特别。

    骑兵冲锋,就算是对马术稔熟的契丹人来说,地上有个石块土坑什么的,或者敌军的箭矢伤了马甚至仅仅是惊了马,都有可能让骑手落马,这一次也就是落马的人稍微多了那么一点而已。只要本军能够忍受住途中的这点损失,冲到了敌军阵前,还是可以用手中的钉枪和骑囊中的斧钺骨朵破开那些长枪兵的重甲,踹破他们的阵线,屠戮他们身后那些胆怯的远射手。

    亲眼目睹同袍不断落马的耶律贤适等人都是如此,身处在阵列更后方指挥的五院部详稳耶律奚底和六院部敞使耶律何鲁不就更是这样想了,所以他们仍然奋力驱策身下的坐骑,约束着部下以整齐的阵列开始加速。

    顶着周军泼洒过来的弹雨,契丹军的重甲骑兵在不断加速中冲进了高粱河,开始是零星几匹马在浅浅的河床上奔驰,马蹄溅起的水花四散开去,然后就是轰隆隆一片的马群跃入水中,溅起的水花仿佛停在了空中,和从河对面飞过来的铅丸在马脖子处共舞。

    控鹤军的火铳手们已经进入了机械的装弹射击程序,各排轮替也是像日常操练那样机械,他们并不真正去看对面到底是靶标还是活生生的人马,也不去判断自己的战果,只是自顾自地完成着那些操演了数百遍的动作。

    除了控鹤军的各级军官,还能保持清醒灵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