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像这种神仙打架的事情,普通的市民百姓是不会去掺和的,被守城的官军用刀枪逼着上城头那是出于无奈,否则都是有多远就躲多远。当年石敬瑭割让幽州给契丹,不喜欢胡虏腥膻的人也不过就是选择南奔,更多的人因为安土重迁还不是接受下来了。现在幽州城又换到了汉家天子治下,比起契丹胡虏来多少要亲切一些,不过对百姓来说还不是要完粮纳捐出伕,官府仍然是官府。在里坊的组织下,市民百姓夹道欢迎的样子是做了,对这次围城没有造成自家损失也是庆幸欣慰,对汉家天子治下的前景多少也有一些期待,但是到底心中有多么欢欣鼓舞却也是不见得。
可是就在这次的入城式上,范含却一改契丹治下他几十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的低调作风,“冲撞”了大周天子的御驾,很是表演了一下故汉遗老喜见汉官威仪的激动欣喜。让范乐由感到诧异的是,自己这个饱读诗书的三叔居然连剧本台词都懒得去改,冲到御驾前侧就是涕泪滂沱的一句“不意今日复见汉官之威仪”。
不管大周天子知不知道这个典故,他在那个时候的应对却是无懈可击的。整个队伍都因为一个路旁伏地大哭的老汉停了下来,大周天子更是亲自下马扶起哭得十分投入的范含,还在那里依礼对话了几句,在广大围观群众面前展现了一幅君民无间的画面。
进城的队伍只是因为范含表演的这个插曲稍停了片刻,大周天子也没有当场就给范含什么赏赐恩典,不过范乐由总是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地结束,自己三叔这次难得的表演终究会有些报偿的。果不其然,这才隔了几天,东京来的贵人就寻了过来。
身边这个名叫章瑜的什么锦衣卫巡检司副都巡检,职位到底有多大,刚刚接触周朝官制的范乐由还不是太清楚。不过他的顶头上司军巡院的军巡使王永昌面对章瑜都是毕恭毕敬的,而且风闻章副都巡检是天子的潜邸故人,这样的人来寻三叔,范乐由一路上也就难免会赔着万分的小心了。
只是不管范乐由怎么旁敲侧击,也不管他怎么赔小心或者出岔子,这个看上去圆滚滚胖乎乎富态可喜人畜无害的章副都巡检都是不哼不哈的。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这么喜怒不形于色,和他的外观完全不匹配,陪着这样的贵人一路走来,范乐由的心一直都是悬着的,本来对三叔在大周的前景还万分期待,这时候却不免忐忑起来。
………………………………
第二章 幽州乡老
第二章 幽州乡老
幽州城北蓟县地界归仁里的一处宅院,宾主相谈正欢。
别看章瑜在一路上都是不苟言笑的,从范含开门揖客那一刻起,章瑜那胖胖的圆脸就已经笑得见眉不见眼了,对此间主人的那份恭敬完全就写在了脸上。
范含也没有像隐士那样摆架子拿乔,有亲厚的大侄儿领客人上门,在听了客人的身份介绍以后,范含固然还是不卑不亢的,对客人却也是不失亲热。
“锦衣卫巡检司……据小老儿所知,锦衣卫巡检司乃是天子爪牙,章副都巡检与天子是极亲厚的,此番登门真是令蓬荜生辉啊。”
范含捋着颔下略显花白的一撮山羊胡,坐在主位上面对尊客如此说道。
锦衣卫巡检司,幽州地面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他范含可是知道的。那可是当今天子还在做皇子的时候组建起来的亲信爪牙,巡察地面和百官、侦候敌区无所不包,虽然没有抓捕刑讯之权,威势也是很重的。
面前这位章副都巡检看起来胖乎乎一团和气的,可是既然做的是锦衣卫巡检司的官,还是那个衙门里面仅仅一人之下的高官,那就断然不会是像表面上这样的人畜无害。天子派他过来延请,虽然礼数周全态度恭敬,却还是令人颇费思量。
“岂敢岂敢。客翁先生面前,章瑜只是后辈,锦衣卫巡检司也只是给陛下跑腿办事的,此次专程延请客翁先生,想必今后陛下对客翁先生的信重是要远超章瑜的,客翁先生直呼章瑜名字便是,不敢当以天子差遣相称。”
面前的这个五旬老汉已经不是迎候陛下入城时那副涕泪滂沱的作态。三十多年前中的童子试,这么些年来一直闭门谢客,只是教授些邻里孩童,可是平淡无奇的生活一点都没有磨灭他的精明强干。看眼前老汉那隐现精光的双目,和入城式上那场表演中的人完全就是两个样子,而且很明显老汉自己也不打算遮掩,前面简单的背景调查终究是难以充分说明问题啊……
“小老儿只是个矬胖老穷光棍汉,哪里当得起伯玉如此称许。当日天子入城,小老儿激于二十五年后再见汉家威仪,一时失态,天子不以为罪已经是万幸,又岂敢奢望其他。”
这一句话差点把章瑜给噎住。矬胖老穷光棍汉……光棍汉是实;老也可以算是;穷不好说,比起同等学问中过制举的人是要穷一点,毕竟没有去做官,但是比一般的市民百姓还是要好得多了;至于矬胖么,看他那副精神矍铄的样子,看看他比自己还要高一头的身量,这“矬胖”二字莫非是在揶揄自己?
好在章瑜擅长与人交往,在锦衣卫巡检司做了这么些年更学会了掩饰情绪,这次临行的时候郭炜又反复叮嘱过,如此特立独行的老头有些古怪脾气也在意料之中,听了这话以后只不过就是僵了一僵,却并没有太往心里面去,在略过这话之后还是顺畅地代表郭炜作出了诚挚邀请。
盏茶时间之后,范含欣然跟着章瑜等人出门,上了备好的马车,一行人沿着纵贯幽州城南北的开阳街往内城方向行去。
幽州内城的西水阁中济济一堂。
周军在夺取了幽州城以后,把城中的契丹人和渤海人统一迁往延芳淀安置,郭炜和朝臣百官进驻内城,殿前司内殿直和其他部分亲卫负责卫跸,锦衣卫巡检司派出人员接管了当地的警巡院。
也就是十几天时间过去,幽州城中的秩序基本上就被彻底掌控住了。随着追击耶律屋质的殿前军和锦衣卫亲军留下了部分人马把守居庸关得胜口,其余大部都返回幽州城待命,大军东进以全取契丹的南京道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率领的义武军和横海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全斌、瀛州团练使张藏英等人所领的沧州、瀛州、霸州等地州郡兵接过了新占领州县的防务,侍卫亲军留下一部在延芳淀负责看管契丹降人,殿前军和锦衣卫亲军留下一部负责居庸关和得胜口的防御,三个军司的主力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的率领下渡过泃水向东横扫。
做完了这些安排的郭炜不光是把后续的军事事务都交给了韩通,还把幽州等地的庶务一股脑地推给了新任命的权知北平府事吕胤,自己则开始频繁地会见当地的族老耆宿。
契丹的南京留守司衙门被郭炜交给了吕胤作为北平府的府衙,自己则留居宫城内苑,内苑湖边的西水阁就成了他接见宾客的地方。这一天的西水阁当中,有章瑜陪同的范含,还有刘光义陪同的刘守忠、刘延恩、契丹南京三司使刘镕以及赵匡赞陪同的赵行德、韩延徽族弟韩延勋、范阳乡贡进士郑煕诸人。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原本只是蓟县乡下土财主的范家,算是和传统的幽州韩、刘、赵、郑等大家族平起平坐了,范含从一进门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在这其中入城式那天表演的分量究竟占了几成原因就不好说了。
在契丹人的朝廷当中,幽州安次的韩家与蓟州玉田的韩家地位有所不同。
蓟州玉田韩家的家主韩知古少年时被述律平的兄长掳为家奴,之后作为述律平的陪嫁成为耶律阿保机的宫分人,后来总知汉儿司事,是因为亲近家奴的关系而成为耶律阿保机的佐命功臣的。
韩知古死后,其子韩匡嗣是述律平长宁宫的宫分人,因为善医而被述律平视之犹子,一直做到太祖庙详稳,韩知古的族侄韩匡美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做到契丹南京留守司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
蓟州玉田的韩家论籍贯还在蓟州,可是其家族基本都移居到了契丹的内地,因此,韩匡美虽然跟随萧思温向周军投降了,却始终拒绝郭炜的招揽,一心想着被遣返回契丹。
幽州安次韩家的家主韩延徽就不一样了,他和李瀚一样基本上算是汉官出身,早年服务于燕帅刘仁恭,和冯道是同僚。刘守光继刘仁恭为燕帅,韩延徽出使契丹,因为坚守礼节被耶律阿保机怒而强留,以后才慢慢重用的。
虽然韩延徽在契丹朝廷中的地位并不次于韩知古,与契丹主的亲厚关系可就远远不如了,而且韩延徽也一直没有搬家,世居于幽州,致仕以后就返乡住在幽州城,应历九年卒后葬于幽州城西南的鲁郭山。
幽州安次韩家在幽州拥有大片田土庄园,族中长老常年都是住在幽州城,韩延徽的儿子韩德枢则在契丹朝中任辽兴军节度使,此时正是镇守平州、滦州、营州的一方大将。
相比于韩家,幽州蓟县的赵家和平州卢龙的赵家无论是在地方上的势力还是在契丹朝中的地位,那是一点都不差。也就是因为赵家在幽州地方上盘根错节,所以面对郭炜兴师北伐才会那么暧昧,现在幽州易主,加上赵匡赞居中联系,幽州蓟县的赵家已经欣然投效。平州卢龙的赵家虽然碍于契丹主身边赵延靖、赵延照等人的安危尚未表态,等到平州被周军攻下,投效也是早晚的事情。
和韩、赵两家比起来,涿州范阳的刘家在契丹的朝堂上就稍微弱了一些,可是在幽州地方上却要强不少,不少州县的官吏都是出身于刘家,所以他们整体上向周朝投效比韩、赵两家还要积极。不过在个别人上面刘家却出了岔子,契丹的南京副留守刘守敬就拒不投降,当日萧思温都是把刘守敬绑了以后才成功献城的,这时候刘守敬谁都不见,直闹着让郭炜放他回契丹,否则就要绝食殉城,就连萧思温前去解劝都被唾骂而出。
和前面三家比起来,涿州范阳的郑家又要差了一线。郑家不光是在契丹的朝堂中没人,就是在幽州地方的官吏也不多,不过郑家同样广占田土庄园,在乡里的势力煊赫得很。
现在,在契丹朝堂中毫无势力,在幽州各地也没有地方官,甚至充当吏员的族人都很少而且级别甚低的范家,只因为范含坚不出仕于契丹而热切欢迎周天子,转眼就要和这样的大家族平起平坐了。
………………………………
第三章 二契丹
第三章 二契丹
“天子吊民伐罪,将士用命四方景从,自北伐以来,幽州等地汉儿莫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旬月间王师即底定幽州。”
西水阁中,干巴老头赵行德正在摇头晃脑地颂圣。
与韩延勋不同,赵德钧、赵延寿父子虽然和韩延徽一样在契丹做过高官,但是两个人在后唐任职的时间更长。在后晋的开运年间,赵家的族老赵行实还为晋主的北伐联络过赵延寿,如今陪坐一旁的赵匡赞更是在中原任职一方节度,比起仍然在负隅顽抗的韩延徽之子契丹辽兴军节度使韩德枢,在周朝郭家天子面前,赵家无疑是胜过了韩家一筹。
与刘守忠、刘延恩也不同,虽然刘家的嫡脉正支刘光义在中原地位不比赵家的嫡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