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报的斥候一边打马跟着老将行军,一边匆匆地进行着汇报,老将只是眯着眼听着,却并不说话。等斥候汇报完毕,老将注目前方,默然半晌,然后转头向旗牌官楚昭辅下令:“令全军加速前进。”
巴公原。
周军没有崩溃。在本军右翼溃散,北汉军擂鼓发动总攻的时候,郭荣自己率亲兵顶了上去。
龙旗直将天子旌旗继续前移,一直顶到了前军先锋的背后,随着郭荣在中军的一道道命令,周军这边同样是鼓声震天。
郭荣已经顾不上去疑惑对方的右翼部队万余骑兵为何静立不动,既然敌人的中军部队大部分都加入了攻击,和他们的左翼部队都已经冲到了本军阵前,与他们的右翼部队隔开了相当的距离,这就是机会。
本军的右翼是溃散了,六千步骑中还剩下来在进行有组织战斗的,已经是不足一千了,但是本军的左翼和前锋依然完好,步骑总计一万四千,足以抵御北汉军出击中的中军部队那不足两万步骑。
至于溃散的右翼,那就用中军的殿前司精兵去填补吧。给步骑五千的中军留下一千做最后的预备队,其余的四千人马对上厮杀过一阵的北汉军近万骑兵,足以一搏。
随着郭荣的决断,令旗舞动下,左军李重进、白重赞部与前军史彦超、向训部齐齐听令,一支前移右转,一支奋勇向前,共同夹击北汉军的中军。
就在身边的殿前司,则是由郭荣亲口下令,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总领援军。
援军的左翼,由殿前散员都指挥使李继勋和殿前散指挥使都校慕容延钊督率,主要是集中了殿前司各部的擅射之士,包括控鹤军中的弓箭直、弩直,以及左射指挥和各班的弩手、弓箭手,在控鹤军其他步兵和金枪班的掩护下,登上本军阵地右翼偏西的小高地,以弓弩攒射压制北汉军已经实现突破的左翼骑兵。
援军的右翼,则由殿前司都虞候韩令坤率领清一色的骑兵,主要是铁骑军和殿前司其他各班的骑兵散员,集中力量在弓弩手的掩护下堵住本军阵地右翼的缺口,甚至反击陷阵,战而胜之。
郭荣的调度是卓然有效的。
侍卫亲军司部队虽然是将骄兵惰、品流混杂,但是只要将校得力的话,他们仍然可以一战。在李重进、白重赞、史彦超、向训的指挥下,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李千、龙捷左第二军都指挥使孙延进、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以及高怀德、董遵诲等人奋勇争先,周军左翼与前锋部队步骑一万四千与北汉军中军不到两万步骑战得旗鼓相当。
周军右翼的情况更是令人鼓舞。增援的两千殿前司马军摧锋于正锐,将正在大肆屠杀周军右翼残兵的北汉军张元徽部一举击退,高地上的两千殿前司步军用弓弩实现了有效的压制,周军的右翼阵地正在逐步恢复当中。
战场局势一时陷入了胶着状态。
周军的强韧让刘崇稍感意外,和前边那次周军右翼的一触即溃比起来,反差未免大了一些。尤其是那从周军的中军赶去右翼增援的骑兵,也就是一两千,居然能够把张元徽的近万骑兵突破的势头打退,确实令人刮目相看。那个郭家小子临危敢于拚命,居然将自己的天子旌旗顶到了最接近第一线的地方,也是很令人惊异的……不过,这么做固然是可以鼓舞周军士气,却同样可以招来速败。
胜利应该还是属于自己的,刘崇看了看正在身边喘气休息的张元徽,心中想着,如果张元徽当时还在第一线的话,周军的援兵断不可能击退本军左翼骑兵。不过张元徽身披重甲厮杀了那么久,不下来歇息一下是不可能的,暂时的退却也没什么,兵力优势还在自己一边,等张元徽再率亲兵返回战场,尤其是将兵锋直指郭家小子的中军,胜利反掌可得。
两军的厮杀仍然在继续,接触线那里不断有人仆倒,又不断有人填上去,呐喊声、刀枪破甲声、刀枪入肉声、喘息声和鼓声混成一片,耶律敌禄在一旁看得也是心惊。虽然中间出现了一点意外,但是周军的强悍确实如同自己预料,这样的军队绝非易与,此刻将万余精骑投入战场未必能决定胜负,自己还是再观望一下吧。
这边刘崇在中军帐外摆开了宴乐,正是在向部下显示自己的指挥若定。张元徽在席旁饮上几口酒,吃了点菜,听着宫乐喘息已定,当下立刻披挂整齐,奉刘崇的最新军令前去掠阵。这一次他虽然不必在一线陷阵,但是他会把自己的将旗插上前沿,身边的亲兵也将直突周军的中军,誓要将郭家小子的胆子吓破。
随着张元徽的将旗向前移动,北汉军的攻势更加凶猛,硬顶着敌方优势兵力对攻,并且与敌人战成胶着的周军顿时感到压力陡增。
这种压力立刻就传导到了离一线极近的郭荣,他明显地感觉得到,就在这一时间,战场上面已经全线紧张起来,而根源就是前方那面逐步靠近的敌军将旗,能够扳回局面的,已经只剩下了身边一千殿前指挥禁兵。
郭荣二话不说,认蹬扳鞍上了马,命令龙旗直留下守护天子旌旗,接着就要亲领这一千禁兵投入战场。
殿前指挥使赵匡胤吓了一跳,连忙劝阻:“陛下怎么能够轻易上阵?临敌陷阵自有我等。”
这里劝阻着郭荣,赵匡胤一边上马号令殿前左右番集合,一边向众人大呼:“主危臣死,我等拼死效忠的时候到了!”
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当即拉住御马缰绳,连声劝道:“贼势已经扩张到极点了,接下去就会转衰,请陛下按辔勿动,徐观诸将破敌。”
殿前左番行首柴贵则是不声不响地集合了部下,自己结束整齐排在第一位,静待赵匡胤下令出击。
众将的劝阻,让郭荣热血上涌的头脑稍微冷静了一下,脑中迅速回想起出征前与宗谊谈话的经过,还有自己随后驾幸南庄的见闻……
“袁继忠,取铜铳来!”郭荣一转身就下了马,也不命令赵匡胤等人出击,只是对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殿直呼道。
那袁继忠听了吩咐,连忙在众人的注目下,从马鞍搭袋中取出一样东西,交到郭荣的手中。
赵匡胤只见郭荣手中的那物件,仿佛一根铜管制的长枪,却比一般的长枪短很多,也没有枪头,头部却有个支架,手持的部位以下还装有木柄,中间还夹着一根长绳。赵匡胤却是从未见过这种东西,只听见郭荣是叫这玩意为“铜冲”,也不知怎么个冲法。
郭荣拿过铜铳左右检查了一遍,然后用支架将铜铳支起放平,再接过袁继忠交来的一个皮袋,打皮袋里取出个纸团,撕开了,往铜铳后面洒了些深色粉末,盖好,然后将纸团中的大部分粉末倒入铳管,纸团中还有一个铅丸,最后也塞进铜管,用一根铁条捅了几下,再把铜铳放平。
郭荣脸贴铜铳向张元徽将旗所在瞄了瞄,再抓起铜铳尾部夹着的那根绳子吹了吹,然后向赵匡胤下令:“你们做好出击准备,等会这根铜铳会炸响几次,你听到第一声铳响,立刻率军冲锋。”
赵匡胤忍住满腹狐疑,只是唯唯听令。
郭荣不再理会他事,深吸一口气,再次用铜铳瞄向了张元徽将旗的位置,铳口缓缓移动了一点角度,然后停住。郭荣起身又缓缓呼吸了几下,低下头,脸贴着铳管,双手稳住了。
随着砰的一声闷响,周军的中军大纛旁边升起一股青烟,一千殿前禁兵自中军呼啸而出,向北汉军张元徽的将旗方向杀了过去。
正在自己的将旗旁一边观战一边激励部下的张元徽突然觉得世界很诡异,周围的各种喊杀声、击鼓声霎那间就消失了,胸口处传来无比蛮横的撞击感,然后自己的身体就不受控制地往后仰倒。
就在张元徽倒下马的前一刻,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世界,看到了周军那中军天子旌旗旁边升起的青烟,也看到了那杀气腾腾的一千禁兵。然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随着巴公原的这一声闷响,这一刻……
时间,开始了!
………………………………
第七章 捷报频传
第七章 捷报频传
大周显德元年的三月二十,晡时已过。
东京皇宫东门外的西河郡侯府第内,郭炜正在案几上摆弄着一块木质方盘。方盘里面装着细沙,在地上还放着一桶沙子,在案几旁边还有竹签、线绳、颜色布条、锯末若干,甚至有小米、绿豆、红小豆等物,在郭炜的手边则是用木工尺压着的各种图册。
摆弄了大半天,郭炜灰心丧气地将手头东西一扔,靠在椅背上大声感叹道:“不行!这没有等高线的地图就是讨厌啊……”
房内并无他人,自然是没有人搭腔的,发过一通牢骚的郭炜扔下一堆东西,出去洗了下手,双手甩着水珠回来,转而研究起图册来。
郭炜只是看了半晌,就见郭守文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个竹管,来到郭炜面前,小声说道:“郡侯,有一只鸽子传信回来了。”
“是么?快给我看!”郭炜闻言马上抬起头来,伸手向郭守文索要信件。
接过郭守文双手奉上的竹管,郭炜熟练地打里面抽出来一叠纸笺,将纸笺翻开来一看,却见是一封很普通的书信,信中只是说王师已至泽州之高平云云。
郭炜仔细地端详着这封百来字的信笺,视线从每个字旁边细细扫过,终于发现其中有句话,“时日尚短”四个字在信中并不突兀,但是在那个“短”字的旁边,却有一个不怎么引人注目而又相当规则的墨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郭炜忽然就背起唐诗来,然后在心中默数了一下,又继续念叨:“三十五……第三十五个字……让我查一查。”
郭炜迅速地从怀里面掏出了一本小册子,哗啦一声展开了,放在案几上,然后右手食指压在小册子中那排列整齐的几行字上面,慢慢地移动着数数,一直数到三十五:“就是这里了,‘战大捷’……安国,我军在高平大捷!”
“高平大捷?陛下洪福!恭喜郡侯了。”郭守文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惊喜。
“安国,我要去向皇后和两位长公主报告这个好消息,这些时日她们一直忧心前线,早已经等得心焦了。”郭炜已经站起身来,一边向外走一边说道,郭守文连忙紧紧跟上。
虽然正式的军报最迟在明天也能到,但是郭炜很想与人分享这个好消息,而且能早半天让符昭环和两位姑姑放心,那也是好的。
虽然其中的细节或许有差,但是最终结果依然没变,高平大捷,很好!从此郭荣就会有足够的威望来建立自己的班底,推行自己的政策。而借着自己战前向郭荣的进言,以及自己为郭荣做的一些物质准备,那么自己也会获得更高的平台和更加自如的活动空间吧。骑着马小跑向皇宫的郭炜,心中这样想着。
在郭炜骑着的小马驹四周,郭守文和另外两个殿直骑着大马紧紧跟随。
有关高平一战的快马报捷在一天后终于到了东京,而详细的军报则是在两天后才到的东京,因为就在决战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二十这天,高平忽然下起了大雨,全军休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