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梢允刈〗希桓霾幻睿詈爰交故腔岜谎和约夯故腔岢晌桓鐾龉紫唷

    既然李弘冀有振兴国家的能力,手下又有相当得力的人,也找到了追赶周军的方法,那么拖延时间就是上策。

    当然,周主很可能不会给南唐拖延时间的机会,听使者传话的语气就可以知道,那几乎已经是最后通牒了——要么赶紧收拾好了上东京去,要么洗干净了等大军过江来。

    不过这种事情谁又能够说得准的?一方面展示一点本国的战备情况,让周主有投鼠忌器之感,另一方面卑辞厚礼地进行一下外交努力,用足够的礼品贡奉和诚意打动周主,再贿赂几个周朝的大臣帮着说话,说不定就可以成功。

    “唔……叔言真乃孤之股肱也!”

    前面几个大臣表忠心固然让李弘冀感到宽慰,不过他们那种单纯的“相抗”、“一搏”还真是让他无言。真要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李弘冀当然不会束手就擒,那郭宗谊要是逼得急了,李弘冀自然会什么都不顾地拚死一搏的,但是现在应该还不到毫无退路的时刻吧?

    按照慕容英武的进度,说不定只要苦苦熬过这几年,唐军就可以焕然一新了,到了那时,即便周军不过来,他也会主动过去的——当然不是自己孤零零地过江,而是率领大军过去。

    在这种大有希望的时候说拚命,李弘冀却哪里愿意。

    还是韩熙载这个流寓人士看得明白啊……不愧是祖父就看重的人,难怪之前几乎次次在关键时刻都说准了,见识确实高人一筹。

    “就依叔言之议,沿江各节度厉兵秣马完善守备,新军加紧操练,金陵继续加固城防积储军资粮草,此事还要设法让周朝的那个判四方馆事翟守素知晓。另外在金陵募豪民富商筹集钱帛,备齐重礼,让吴王过江说项,务使天子缓兵。”

    一方面向周朝的使者展示自己抵抗的决心和能力,一方面卑辞厚礼去求恳那郭宗谊缓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如此才有希望换来一点缓冲。

    当然,府库里面的钱已经不多了,虽然这几年发行铁钱以代铜钱,自己又力行简朴,确实省下来不少钱,但是每年给周朝的贡奉不能少,给慕容英武他们造军器练新军的钱更是从未省过,现在要额外增加一笔贡奉,就是把内帑都掏空了也未必够。

    所以只能从豪民富商那些筹集一部分钱帛了,代价自然是卖官鬻爵,这种事虽然是饮鸩止渴,眼下却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好歹等熬过了这一次大危机再说。

    不过光是钱帛茶米怕还不能彻底打动郭宗谊,还得在这份额外的贡奉里面再加上一份足够厚重的礼物……

    “陛下明断!”

    韩熙载很欣慰,李弘冀确实足够果断,足够英明,完全不负自己的厚望。上有明君下有贤臣,国家地域仍然广大,户口仍然充足,物产更是远胜北地,只要忍辱苦熬几年,总有扬眉吐气的时候。

    至于前面李弘冀说到赴阙的时候,提的是让韩王监国,而到了要遣使过江说项的时候,选择的使节却是吴王,这点心思韩熙载当然是不需要多想就心中通透的。

    再怎么英睿的一个君主,在先帝的积威和种种传言的影响下,还是有看不清楚的时候啊……

    吴王从嘉哪里会比韩王从善更高明,对国主之位更有威胁呢?

    因为吴王文采出众深得先帝喜爱么?治国又不是做文章,虽然韩熙载自己就以文章闻名于世,但是他很分得清。

    那是因为吴王的重瞳么?舜帝重瞳,那只是传说,项籍重瞳,他最后却是败于刘季,即便异象与贤王有联系,那也是贤王有异象,而不是异象即贤王。反正在韩熙载看来,吴王李从嘉除了文章学问之外并无可取之处,无论是治民理政还是整军经武,都不如李弘冀远甚。

    当然,对于这种皇族内部的计较,韩熙载无需介入,根本就不必理会,再说李弘冀声称让韩王监国也没有成为事实,而吴王作为使者倒确实是很适合的,文采出众,典故精熟,能出口成章,应该更有可能不辱使命吧。

    …………

    李弘冀君臣在澄心堂为了东京的一封诏书左右为难的时候,郭炜却早就打定了主意吞灭南唐,那封促李弘冀赴阙的诏书,目的不过是为了重新提起年初南唐构衅的事,从而使得自己师出有名罢了。

    显德十二年显然是一个相当好的年份,除了南唐在吴越那边闹出来一点意外,再没有什么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大乱郭炜的计划,各地的夏收如期入库,蜀地在郭炜的密切关注之下平稳地完成了交接,各个文臣知州和通判很好地履行了职责,驻留当地几个月的禁军得以沿江出川。

    南汉面临潭州等地的压力就已经自顾不暇了,再加上其招讨使邵廷琄刚刚因为图谋不轨事被赐死,一时间也无法给郭炜添乱。

    而且即便刘鋹要来添乱,凭他的能力,郴州刺史兼桂阳监使张勋就足够挡住了,更何况张勋的身后是潭州防御使何继筠和朗州团练使王继勋,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可不是刘鋹手下那些没有了下面的大将可以比的。

    当然,邵廷琄和潘崇彻例外,不过邵廷琄不是已经被赐死了么?而潘崇彻也已经失宠了。

    至于北边,契丹的内乱愈演愈烈,卷入的部族越来越多,受到牵制的契丹兵力也是逐月增加,九月定期的南下犯边打草谷估计又是无力进行的了。而不是有契丹主及其主要大部族参与的话,一般的小部族是很难越过燕山去侵扰周境的,郭炜在登基之初毅然北伐收取幽蓟、重夺燕山防线的效力正在逐步显现。

    而在契丹无力分心南顾的时候,北汉更是自保不足,周军在边境上偃旗息鼓,刘承钧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主动挑衅?

    如此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付南唐这个大敌正当其时。

………………………………

第三章 调兵遣将

    

    第三章 调兵遣将

    “经过数月的准备,预备出征讨伐江南的各部均已就绪,所有军资粮草也都已经齐备,只等陛下一声诏令,南征大军即可挥师渡江。”

    枢密院的沙盘前,运筹司郎中曹翰正在亲自向郭炜陈述渡江作战计划和相应的兵力物力配属,虽然不能亲自指挥这场规模宏大、参战人数众多的灭国之战,但是这一战的实际规划都是在他的统一协调下制订出来的,这就足以让他激动、自豪了。

    在郭炜面前的这块沙盘上,长江沿线已经布满了红蓝两色旗帜,还有用布条贴上去的各种预定进军路线和敌军动向的想定。

    长江北面,从汉阳军、黄州一直到扬州和泰州,各地的州郡兵都已经进入动员,除了谨守城池防备南唐军反扑之外,协助禁军渡江、保障江南作战的补给与配合定远军沿江阻截南唐军的机动都是他们的职责。

    尤其是和州(安徽省巢湖市和县),正当拟定中长江浮桥的北面,当地的州郡兵届时还要负责起长江浮桥的安全保卫工作与日常维护。

    在沙盘上,一个长长的箭头从东京指向了和州,箭头旁边标注着一个马头和“柴”字,这就是拟定中的昇州(即金陵)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柴贵及其主力部队的行军路线,尤其是马军乘船不便,更是需要依赖浮桥过江,他们将从东京行军至和州,等待友军架起浮桥之后渡江。

    江陵府周边早已是红旗矗立,出川的部分禁军并没有返回东京,而是在此候命多时了,这就是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副都部署曹彬所率水军与步军一部的集结地。一旦攻击命令下达,此部将在定远军一部和江陵府、岳州水军的协助下顺流而下,攻取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市)以东长江南岸要点,在和州与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之间架起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

    扬州附近是另一处红旗贰仍诖耸鼗ご蠼老叩亩ㄔ毒头靡徊拷源宋兀群蛴丫柯V笠黄鸹峁ツ习兜娜笾荩蟠佣婕泄ソ鹆辍

    在常州东南的苏州,几面橙色的旗帜显示了这是友军,吴越国王钱弘俶已经被任命为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他将统率五万吴越军和伏波旅的两个军北上攻取常州,然后配合扬州的周军会攻润州,得手之后再向西夹攻金陵。

    在长江南岸,鄂州、江州、金陵和润州都是一片蓝色的小旗,尤其是金陵旗帜更为密集,据估算金陵的总兵力已经不下于十万人,而且那支使用火器的新军也是集中在此,据信现在新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万人规模。

    离开长江稍远的南面,洪州、宣州和常州也驻扎着大军,其中尤以洪州驻军最多,兵力几乎也有十万上下。

    在运筹司的这一部署当中,针对南唐的兵力分布和作战关键,主攻方向选择在和州与采石之间,主力是昇州西南面行营部队,目标是强渡长江,然后水陆并进进围金陵;昇州东南面行营为助攻,因为特殊的政治原因,两路不相统属。

    这样的作战部署,为的是直取腹心,不谋求将南唐的全***队一起歼灭,而是着力于金陵的存亡,也就是着力于李弘冀的战降,只要攻克金陵俘获李弘冀,那时候洪州等地的南唐军自然就不战而降了。

    即便是洪州等地的南唐军发兵勤王,有定远军和沿江各州水军巡弋江面,也足以阻止其顺江而下,如果他们改走陆路救援金陵,那且不说各部长途跋涉空耗时日,而且陆路行军补给困难,途中势必要分兵,正好给周军提供各个击破的机会。

    至于金陵城的十万南唐军,一则南唐军战斗力远不如周军,此十万非彼十万,二则常州和润州的守军应该是顶不住五万吴越军加上数千乃止上万伏波旅的,到时候会攻金陵的将是十五万大军。

    执行这个战争部署的人员配置如下:

    昇州西南面行营汇集了侍卫亲军、锦衣卫亲军的主力和一部分殿前军及渔政水运司部队,兵力达十万之众,行营都部署为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柴贵,副都部署为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曹彬,行营都监是锦衣卫亲军副都点检潘美。

    行营之下,马军都指挥使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祁廷义,马军都监是内客省使武怀节;步军都指挥使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陆万友,步军都监是内染院使李光图;战棹都指挥使是定远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战棹都监是将作使王令岩;先锋都指挥使是伏波旅都指挥使王审琦,先锋都监是内染院副使田仁朗。

    昇州东南面行营基本上就是年初吴越之战时的杭州路行营,只不过吴越军从三万增加到了五万,几乎是倾巢而出,而且周军方面也有一些人员变动,定远军的两个军留在杭州帮助吴越守土,伏波旅的两个军则作为行营先锋。

    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钱弘俶,行营都监为客省使丁德裕,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为伏波旅都虞候苻俊,先锋都监为引进副使王班,吴越军的将官配置与兵力的具体运用由钱弘俶全权处置,朝廷不作细节干预。

    在江面上还有定远军和沿岸各州的水军上下巡弋,以渔政水运司副都点检石守信为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统一负责江防,随时准备截击南唐各大节度使从长江上向金陵的增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