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军队训练、士气和军备各方面的全面劣势,加上就连一些因地制宜的奇思妙想都会被克制,所以慕容英武对陆上交战获胜的信心其实是相当不足的。

    可是这场仗却是不得不打,如果任由周军在采石矶架起了浮桥,那时候在江南和他对战的就不再是三万周军了,而将会是六七万,甚至十来万,而且是补给充足的大军,可以在江南长期作战,甚至对金陵进行长围。

    三万周军就已经让慕容英武挠头不已,痛感部下的战斗力不足了,这要是来个六万以上的兵力,慕容英武觉得光靠手下这四万人,无论如何都只好转进了。

    但是转进了又能怎么样?也就是躲过了眼前的覆灭而已,于两国之间的大局无补,改变不了南唐的颓势。

    即使逃过了野战覆灭的命运,躲进了金陵城,那又怎么样?就依靠着深沟高垒和重型抛石机与周人耗时间、耗物资、耗兵力?

    如果周军要一直依赖船运进行物资补给的话,那倒也不是不能耗的,大江之上的船就那么多,来来回回能够运输的物资很有限,肯定是支持不起长期围城的,更无法随时调动整补兵力,这样耗下去,还真有可能将周军耗得师老兵疲,从而迎来转机。

    然而如果周军真的是在采石矶这里架设浮桥,并且他们居然架设成功了的话,淮南的物资可以畅通无阻地运达江南,两边的兵员可以自有往返,那么耗不起的可就不见得是哪一方了。

    所以对于这一次出征,慕容英武是没信心,有勇气,因为在他看来,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誓死一搏的时候,打不赢也得打,只要有那么一丝的机会就要去努力争取。

    慕容英武现在透过千里镜看对面的周军,新林寨中及其附近似乎一共也就是不到三万人的样子,再看看江面上,周军的船队并没有卢绛所说的数千艘巨舰,数来数去也就是数百艘大小舰船而已。

    这种情况,总不应该是因为周军轻敌吧?要知道在东梁山一战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对阵卢绛率领的两万和州守军,南渡的周军都倾巢而出了,现在自己这边出动了水陆军共六万人,周军反而会刻意减兵?

    要说周军的斥候无能,没有探查到自己这边的真实兵力,慕容英武是不信的,在他与周军的多次接触之中,慕容英武就没有见过周军轻视情报的,而他这一次前来也很难隐藏兵力,周军的斥候不可能查不到。

    所以不能用侥幸心理去猜测周军的做法。

    那就只能证明,周人确实是在采石矶那边抢着架设浮桥,卢绛等人说的周人在江上的数千艘巨舰多半就是留在那里作为架桥的材料了,还有一部分陆师则是留在采石矶担任守卫,剩下的水陆军则倾巢东下前来拒战来了。

    所以说这一战还真是势在必行,而且目前看来已经是南唐军最后的机会了,哪怕陆战赢不了对面这不足三万的周军,水战也一定得赢,到时候自己就率军拚死拖住周军的陆师,让陈德诚率领水军赶往采石矶,将周人正在架设的浮桥一举焚毁。

    数千艘巨舰,在江陵府、朗州和岳州一同开工,都打造了一年半载的吧?恐怕已经把当地积攒的造船木料用光了吧?这要是在今日给他一举焚毁了,可不光是周人的水军会元气大伤,他们再想造出这么多船来也得是在好几年之后了。

    为了让水军达成这个目标,自己率领的四万大军即使全军覆没都是值得的啊……

    只要彻底破坏了周人架设浮桥的图谋,并且因为水军获胜而基本切断南渡周军的补给,本方的四万大军覆没了,后面还有十几二十万,而周军这三万人可没得补充,早晚都会被消耗掉。

    这一次若是能够挫败周军的南渡作战,南唐至少能够获得三年以上的喘息时间,而要是自己又可以逃出生天的话,三年的时间……两三万的新军又出来了,说不定连水军都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火器化。

    只要能够渡过眼前这个最大的危机,南唐在李弘冀的带领下还是复兴有望的啊……自己对周朝、对郭家的报仇也还是有望的啊……

    想到这种前景,慕容英武就不禁兴奋得发抖。

    为了这种前景,他愿意赌进去自己的全部心血,如果实在不得已,再加上自己的生命也行。

    当然,自己能够活下来那是最好的,毕竟慕容英武对其他人能不能做好他的事情没有把握。

    “传令下去,全军向新林寨敌军发起猛攻,请水军并力向前。”

    是的,到了目前这个境地,慕容英武已经没有什么奇谋妙策了,他有的就是手下的这四万人马,还有自己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将这四万人马一起投入杀场的狠辣。

    当然,他对陈德诚的配合以及用兵能力也抱有相当的期望,陈德诚毕竟是在淮南战场上面几进几出的,虽然没有什么煊赫彪炳的战功,但是也没有在周军手下吃过太大的亏,不是皇甫继勋这种二世祖。

    再说还有副都统卢绛呢,虽然卢绛在东梁山一战中惨败,但是他的败法也和皇甫继勋不一样,在溃败之前,卢绛的努力也是见到了一点成效的。现在卢绛又到了自己擅长的水战方面,多少可以辅助陈德诚做出些什么来吧?

    自己把四万人全都砸进去,然后就看陈德诚和卢绛他们的了。

    南唐军的采石方面陆路都统大纛迎风而立,中军鼓号齐鸣,大纛旁边,诸色令旗随着鼓声一齐向前点动,天德军在前,神武军与神卫军紧随其后,申屠令坚以副都统认旗伴随全军,向着新林寨涌了过去。

………………………………

第十八章 新林寨

    

    第十八章 新林寨

    申屠令坚,本是山东人氏,少无赖,勇敢绝人,在后晋末年契丹南侵少帝被掳的时候曾经举义,并且和山东、淮北的大部分义军一样曾经寄希望于南唐李景,所以在后汉政权眼里自然是“群盗”。

    很正常的,李景当不起山东、淮北人民的期待,既无力又无胆北伐规复中原“收回祖业”,耶律德光其实是被中原百姓普遍的不合作挤出中原去的,而捡到这个便宜的则是刘知远。

    刘知远建立后汉,逐步在各地恢复秩序确立统治,那些曾经献款于南唐、后蜀的“群盗”自然属于他的打击范围,要么被灭,要么南奔。申屠令坚兵败被擒,不过却以计得脱,南奔至南唐境内,成为南唐侨寓将领的新锐。

    保大末年,周主郭荣亲征淮南,申屠令坚隶属于南唐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李景达麾下,随军援救寿州,虽然最终并没有成功解围,但是申屠令坚本人破城南大砦有功,并且顺利生还江南,故此在战后得以擢神武都虞侯。

    时隔多年之后,两国再一次交兵,周朝已经换了新主,而申屠令坚也不再是当初的那个陷阵小将了,拥军四万的采石方面陆路大军,他是副都统。

    虽然是副都统,此刻申屠令坚却是冲锋在前,与当年的陷阵小将毫无二致,只因为都统慕容英武也不像当年的元帅李景达那样缩在安全的后方。

    当年救援寿州,大军到了紫金山,元帅和监军等中军人员却一直驻留于濠州,紫金山前线就只有作为先锋官的北面招讨使朱元,而这个朱元偏偏又不得监军的信任,被百般掣肘,甚至被监军的谗言弄得临阵换将,那一战能胜才叫奇怪了。

    眼下的这一战却是大为不同。

    虽然因为级别与指挥能力的诸多原因,前往采石矶破坏周人浮桥的大军分作了水陆两路,两军互不统属,但是水路都统陈德诚和陆路都统慕容英武可以称得上是通力协作。

    从出兵伊始慕容英武毫无保留地转交兵器装备给水军,到稍迟出发的水军奋力追赶,再到两路大军合兵并进之后陈德诚的倾心就教于慕容英武,申屠令坚就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同仇敌忾气氛。

    今日出战,陆路都统慕容英武就亲以中军大纛顶在前沿,水军同样没有落后,水路都统陈德诚已经在旗舰上面升起了中军旗,与陆路大军全力扑向敌军占据的新林寨一样,水军正在向白鹭洲猛扑过去。

    在这样的局面下,少年时即勇敢绝人、投南唐之后以陷阵起家的申屠令坚,却又怎么可能落于人后呢?

    天德军是慕容英武一手创办的火器新军,此时已经奉令冲在了最前面,申屠令坚则领着自己的一万神武军紧随其后,两万神卫军则分居两翼,新林寨前面的这一段江岸虽然宽敞,这一刻却也被人潮涌动给塞得满满的。

    …………

    望着自东北方向逼上来的黑压压的人群,还有北边江面上的重重帆影,郭守文尽管已经是心潮起伏了,表面上却还是不动声色。

    江面上的敌军自有定远军去对付,眼前陆路上的这四万南唐军则完全是金枪军的任务了,自己既然已经在柴贵面前夸下了海口,当然就要拿出与口气相衬的本事来。

    南唐军有四万人,而且走在前面的看上去都是火铳兵和长枪兵的组合,虽然南唐军的火铳和金枪军的火铳比起来要差得远,但是仍然算比较棘手的了,至少比一般的长枪硬弩要更棘手一些。

    不过锦衣卫亲军可以算得上是天子麾下的第一军,金枪军更是步军当中的第一军,论起对火器的使用经验,就没有任何部队可以和金枪军相比的。

    现在驻守于新林寨一线的金枪军八个军两万人,自北伐幽蓟全火铳的伏波旅显能之后,金枪军也在进行全火铳建制的转换,如今已经整体转换完毕,这两万人也就是两万杆火铳了,再加上两个军的炮兵一共两百门火炮,郭守文相信,在全军列阵防御的时候,金枪军就不是四五万南唐军可以撼动的。

    锦衣卫亲军虽然是天子麾下第一军,不过因为建军较晚,而且将领多为新锐,总体上参战不多,所以官阶勋爵都不算高,郭守文的这个步军都指挥使在官爵方面就比不了侍卫亲军的步军都指挥使。

    不过郭守文相信,在此战过后,他也可以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一样建节,虚岁刚满三十就官封节度使,在禁军当中他虽然不是第一个,算起来却仍然属于凤毛麟角。

    陛下收取江南的雄心能否在短期内见功,自己能否在三十岁上建节,就看眼下的这一战了,郭守文尽管对此满怀信心,却还是忍不住心神激荡。

    极力按捺住激荡的心情,透过千里镜仔细地观察着对面南唐军的阵容,郭守文在静静地捕捉最适合开火的那一瞬间。

    或许是东梁山一战的具体战况已经广为南唐军将帅所知,周军火炮的威力已经令南唐军上下震恐,为了避免集结地域被周军火炮轰击,逼过来的南唐步军早在两里地之外就完成了整队,不过正因为如此,现在逐渐进入了炮兵射程的南唐军阵列已经渐趋散乱。

    以这种越走越散的阵形,也想冲破金枪军的防线?郭守文忍不住在心中冷笑了一声。

    似乎听到了郭守文的心声,南唐军那边鼓声微歇,号角声中,诸部令旗来回响应,一直在缓缓地向新林寨进逼的南唐步军竟然开始抽空整队。

    没有经过长期枯燥而且残酷的队列操练,想要在一二里路的推进过程当中队形不乱,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前进途中,每走上几十步就稍加停顿,然后进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