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在派遣李平赴南都去见林仁肇的时候,李弘冀莫名地想起了和李平一起渡淮而来的朱元了,想当初若不是先帝听信了谗言,硬是要在阵前换将,朱元却是未必会在紫金山前线叛降周朝,那可是一员良将啊。

    从柴再用、柴克宏父子和朱元等人的情况来看,北人真的是多出将才,这李平和朱元一样都是北人,又都是修习纵横之术的,如果跟在林仁肇身边历练一阵,却也未必不能成为一员良将。

    用柴克贞接替皇甫继勋主持金陵的防务,已经是李弘冀眼下能够想到的最佳人选了。毕竟郑彦华和林仁肇距离金陵太远了,中间还隔着周军的占领区,另外林仁肇又负有率领勤王大军沿江东下的重任,而奉化军节度使朱令赟需要在江州和湖口为林仁肇所部防御后路,再说朱令赟同样是一个未经大战考验的将家子,皇甫家、朱家和柴家比起来,信任过柴克宏并且因此建功的李弘冀自然会选择更信任柴克贞了。

    至于接任润州防务的李元清,虽然是在周军此次南征之战中第一个丢失城池的守将,但是那实在是因为众寡不敌,非战之罪。

    李元清能够用三千守军在池州坚持一天,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就是后来救援常州失利,同样有兵力不足兵器不利的因素在里面,和李元清的领军能力关系并不大,至少他还做到了将大部分败军带回金陵而并不是彻底溃散。

    丧师失地的败军之将却得以升迁,从一州刺史而为节度观察留后,权摄一军之重,却也并非李弘冀赏罚不明。值此用人之际,像李元清这样忠诚且老于行伍的将领,又是经过与周军多次交手,对周军的战法颇为熟悉,野战或许还是不行,率领重兵守城总是可以的吧?所以他还真就是接任润州防务的极好人选。

    面对周主亲征的重重压力,李弘冀还算冷静迅速地做出了这些安排,几乎是殚精竭虑地布置手头仅有的几枚棋子,虽然还没有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巧妇的精心手段却已经尽显。

    然而他还是疏忽了一个地方——常州。

    常州被五万吴越军围攻,李弘冀此前曾经派李元清率军万余前去解围,然后理所当然地失败了,不过他同时也获知常州守御十分坚固,吴越军在短时间内应该是攻不下城池来的。

    既然援兵少了就无法击败围攻常州的吴越军,面对周军围攻的金陵此刻根本就抽不出五万以上的援军去给常州解围,而常州守将杜贞迄今为止守御得相当之好,李弘冀就没有觉得他需要特别为常州做些什么。

    特别是吴越军在击退李元清所率援军之后,将常州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所以常州外城失守的消息迟迟没能传到金陵,李弘冀对此一无所知。

    这就是他的一大疏忽,常州毕竟不是睢阳,杜贞就更不是张巡了。

    …………

    对于昇州东南面行营的进展,郭炜从未作过什么具体的指示,除了给钱弘俶一个出兵的日期和配合大军作战最终会攻金陵的战略方向之外,既没有掐着时间表去要求他们,也没有时时遣使督促。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2 。  c o  m 
    不过行营招抚制置使钱弘俶还是很积极的,在天子面前立功表现倒是在其次,虽然攻下常州之后的地盘并不会归吴越所有,但是对于战争期间占领州县的那些仓储,郭炜是不可能管得住的,哪怕行营都监是他派过去的客省使丁德裕也罢。

    定远军援助吴越的两个军帮着吴越守备杭州,而伏波旅的两个军作为行营先锋部队始终都是在攻打常州城,丁德裕这个行营都监自然是和招抚制置使在一起的,所以更是在常州城外的九仟墩一直都没有动,攻略常州所属各县镇的全都是吴越军,那些官仓积储自然也都被吴越军抢运一空。

    更何况吴越军还可以趁机夺取人口,其他地方且不去说它,就算是在丁德裕的眼皮子底下,吴越军在攻取了常州外城之后,那里的民户就被钱弘俶派人分批迁往了后方州县。

    这个甜头还是相当大的,如果吴越军的动作足够快,常州后面还有润州,还有整个江宁府的东半部分,那都将成为钱弘俶的钱粮袋子和人口基地,进一步充实吴越国的财富,所以他不可能不积极。

    对于这种情况郭炜事先当然是清楚的,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这一场灭国之战,他再怎么紧巴紧巴都只抽得出十万人马来,再多的话其他地方的安全就要出问题了,而南唐光是金陵城中就有十万军队,不借助吴越国的力量实在是太辛苦了一点。

    要借助吴越国的力量,那么当然就要给钱弘俶相当的甜头,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如意算盘可打不得。

    所以郭炜在将金陵城的东面交给钱弘俶作为吴越军的战争目标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吴越军在此抢夺仓储、强占人口的心理准备,只能是当作分片包干了。

    在一开始,钱弘俶的积极性还仅限于分遣众将攻略江阴、宜兴,在进攻常州城的时候还是按部就班的,并不算很激进,很注意控制军队的伤亡。

    不过吴越军在宜兴等地的收获刺激到了钱弘俶,想着润州的财富人口比常州还要多,想着南唐首府江宁府的东半部分也在等着他的军队搜刮,而此刻的常州城无疑就成为了吴越军继续前进的拦路虎,钱弘俶对此不能不急切了。

    于是吴越军猛然加强了对常州城的攻势,正好从定远军的船上拆下来的大炮通过运河从杭州运到常州城外了,钱弘俶立刻命令吴越军开始强攻,终于赶在年前夺取了常州外城,将南唐常州刺史杜贞挤到了牙城负隅顽抗。

    常州城的外城城墙周长二十七里有奇,而牙城又分内外,外子城城墙周长七里有奇,内子城城墙周长二里有奇,杜贞在开战时虽然有两万守军,守御城墙周长二十七里的外城仍然显得十分困难,然而在损兵折将之后退守牙城,防守能力却突然进步了,吴越军在一时之间竟然攻不下来。

    钱弘俶此时却不管南唐守军的抵抗如何顽强了,为了润州和江宁府东半部分的财富人口,他已经豁出去吴越军的伤亡了。当下钱弘俶就命令将大炮运进城,只管对着牙城的城墙猛轰,伏波旅负责以火力压制住城上的守军,而吴越军则不顾一切地蚁附攻城。

    吴越军这种一往无前的攻势吓坏了南唐守军,大炮轰城更是震慑了这些还有心抵抗的兵将,原本就因为外无援兵而开始趋于绝望的常州兵将产生了动摇,瞒着刺史杜贞和在城马步军都指挥使禹万诚,都虞候金成礼等人纷纷献款于钱弘俶。

    到了显德十三年的正月二十九日,预谋已久的金成礼等大将和守军终于成功劫持了杜贞和禹万诚,随后即停止了抵抗,降款于军门,向昇州东南面行营献城。

    常州的问题总算是没有拖到二月里去。

………………………………

第七章 镇南军

    

    第七章 镇南军

    南昌府的章江码头,镇南军节度使林仁肇正在与南都留守、南昌尹、韩王李从善话别,从金陵过来的使者卫尉卿李平陪侍于一旁。在码头旁边,数百艘战舰将赣水挤得几乎密不透风,镇南军的大部兵力都已经登船,就等着林仁肇的命令。

    “大王尽管放宽了心,臣此去湖口,还将召集江州与湖口的驻军,定要聚齐十余万人,以湖口所造之大舰木筏载之顺流而下,截断采石矶浮梁,绝北军馈粮之路。北军在金陵城下也不过十万之众,军资粮草均仰赖于此浮梁,只要我军能够断敌浮梁,北军自然军心危惧,然后我军登岸与金陵守军夹攻,当可击破北军的围城。”

    看到李从善临别之际还是难掩满面忧色,林仁肇只能出声进行开解。

    李弘冀在乙丑岁的十一月底发布的第一道勤王诏,林仁肇其实是接到了的,只不过那时候正值长江流域的枯水期,赣水和彭蠡湖当中行船相当不便,难以通行大船运载大军,而且十余万大军的军资粮草都需要时间来筹集,所以那时候林仁肇只是在本州进行了动员,却并没有立即动身前往金陵。

    但是这一次李弘冀特别派了卫尉卿李平过来催促镇南军勤王,充分表明了国主的迫切心情,而且林仁肇从李平这里也了解到了金陵围城的详细军情,深知此行已经是拖延不得了。

    所以还等不及春汛到来,林仁肇就不得不点选将士前去金陵勤王了。

    好在此时已经是早春二月了,雨水早过,惊蛰将至,虽然江河湖水还没有开始大涨,但也再不是去冬枯水期的模样。此时赣水的水位已经有一定的高度了,只要船队靠在江心拉长了队列行驶,大船还是勉强可以在赣水当中通行的,镇南军的数万精锐完全可以从赣水通过彭蠡湖到湖口去会合勤王大军。

    等到在湖口聚齐了十多万军队,差不多长江的汛期就要开始了,那时候大舰木筏就能够在长江中畅行无阻,全军趁着长江水刚刚涨起来的浪头下冲采石矶浮桥,却也有希望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说不定一战就截断了这座浮桥。

    只要能够把采石矶浮桥弄断了就好办,周军虽然强悍,但是也得吃粮食才有力气作战,如果粮道被截断,他们一方面会因为军食匮乏而无力征战,另一方面还会因为后路被断而军心动摇。

    到了那个时候,林仁肇相信,只要自己率军登陆,和金陵城的守军内外夹击,二十多万打十万,军心振奋打军心动摇,那么任凭周军的兵器怎么犀利,胜利都将是属于南唐军的。

    当然,林仁肇的心里面很清楚,这是最有利的估算结果,是己方能够争取到的最佳结果,要实现这个结果,自己还需要多多努力,其实当前的隐忧还是相当多的。

    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却是不必对李从善讲得太明白了,作为国主的亲弟弟,一个闲散王公,他并不需要操心这么多,他也操心不了这么多的,对他,林仁肇只需要安慰就好了。

    李从善闻言是连连点头:“将军只管放心去,周人从潭州方向的侵扰被袁州、吉州守军堵住了,而且此路敌军需要翻越大山,进军颇为不易,南都应无风险。将军率领大军赶赴金陵勤王,皇兄的安危就寄托于将军了!孤会在南都继续为大军筹措粮草,定使将军后顾无忧。”

    历史上的李从善在李景死后一度曾经谋求继位,那是因为当时的太子是庸懦的李从嘉,对李从善没有什么威慑力,而且李从嘉当时是在金陵留守,而他李从善则跟随李景到了南都,并且是扈从诸军的主帅,有近水楼台之利,所以他才会壮着胆子向顾命大臣求李景的遗诏。

    但是在郭炜影响的这个时空,李弘冀并没有暴卒,而是顺利地当着他的太子,然后又顺利地继承了国主之位。

    对于一向英睿刚断的李弘冀,在诸弟面前颇具威严的李弘冀,李从善可就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了,所以他在李景死后并没有什么异动,一直都是很乖觉的,李弘冀也就没有特别提防他。

    然而要说李从善对李弘冀会有多么敦睦,那却也是谈不上的,李从善的忧虑更多的是为自家的前途,只有少部分才是为了李弘冀的安危。

    而且现在李从嘉被周主扣在汴梁,李弘冀的诸子都还年幼,其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