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战力均不弱于北军,可惜兵力数量有限,要分兵坚守洸口与贺江口,还要在兴王府留下一支大军以备不测,臣以为我军已经是无力驰援贺州与韶州了,若是舍不下这些而强行派兵增援,臣恐怕会因此而虚耗兵力。”
原本只是为了在郭家小子的统一道路上给他添一点恶心,慕容英武为此都可以破釜沉舟到把自己的***给切了,不过在感觉自己有机会参与到一场战胜周军的战争中去的时候,慕容英武变得谨慎了。
如果能够挫败周军的这一次南征,那么至少都可以消灭周人在南方的数万州郡兵,周人今后要填上这些空缺,没有过两三年应该是做不到的。如果能够给南汉争取到两三年的时间,自己在南汉这边显然就多了很多选择,到时候就不是简单地给郭家小子添一点堵的问题了。
从自暴自弃地单纯想恶心对手,到看到了最终胜利的一丝曙光,慕容英武的心理状态显然大有变化,与之相应的策略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可是……”
刘鋹还是有些不甘心,不过他懂得建造赏玩亭台楼榭,懂得宫中乐趣,懂得诸般奇技,却对军国之事说不出个一二来,此时想要表明自己的愿望,然而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此时的刘鋹无比思念躲在帷幕后面旁听的卢琼仙等人,这些女太傅、女侍中才是他的主心骨,在军国大事方面的主张比李托这些人还要明断,不过刘鋹还是不方便让这些女相与内相见面,虽然双方并不需要避忌太多。
好在现在的这几个内官出的什么主意,对自己也仅仅是一种参考,其顾问能力比那些不曾进过蚕室的台省官员要强一些,不过真正决断还是需要自己问过了女相与女国师之后。
说不过慕容英武就算了,聊备顾问嘛,听一听他们各自有什么见解就是。
“陛下,诚如慕容内中尉所言,我军有火器而北军无,往常北军对蜀军、唐军都是以火器欺人,那么如今就该轮到我军以火器欺北军了。即便其中多数火器都是以守城为重,没有侧重野战兵器,却也不是没有,总会比那些北军更强吧?我军有如此优势,是地利之外尚有人和,如此岂能消极防守而弃贺州、韶州军民于不顾?”
薛崇誉从刘鋹的这几声支应当中听出来一点味道,很显然,对于慕容英武的保守策略,刘鋹是不甘心的,这当然就是他进言的机会。
薛崇誉从中宗时候的内门使兼太仓使做起,因为善《孙子兵法》和《五曹》算术,为两代皇帝计度出纳颇费心力,这才得迁内中尉,结果慕容英武这人刚刚从唐国投奔过来一年而已,就因为以奇技制作兵器而得到和自己相当的职位,薛崇誉是相当不忿的。
当然,薛崇誉还有开府仪同三司的恩典,还有签书点检司事的职司,比起慕容英武的知军器监事来要显赫重要得多,不过仅仅是两个人并列为内中尉一事就已经让薛崇誉内心相当的不平衡了。
所以这时候要顺着刘鋹的心意来反驳慕容英武,薛崇誉完全不需要多加思虑,慕容英武说得有没有道理,自己的说法是不是有些牵强,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中,能够在皇帝面前狠狠地压慕容英武一头,就足以让他感觉快意了。
“临战之际,自当以万全为计,岂可……”
慕容英武还待与强行冒出头来的薛崇誉争辩,突然发觉刘鋹的脸色有点不对,殿内的气氛更是有些古怪,再看看李托等人的神情,蓦然间醒悟了过来,话说到一半就住口不言了。
眼前这人,终究是比李弘冀差得远了,和那个郭家小儿更是没得比,就是周围的这些内官,他们受宠信的程度倒是远远超过了韩熙载、林仁肇等唐国的文武大臣,可是见识能力却差了不止一筹,自己只是因为一点良机出现,就以为可以依靠他们战胜周军,真的是一厢情愿了……
罢了罢了,一个宠信宫人与内侍的君主,一群以自我阉割求荣的佞臣,本来就不应该对他们寄予太高的期望,还是像当初那样的想法吧,只要能够帮助南汉君臣恶心到那个郭家小儿,自己也就知足了。
慕容英武在心中悄悄地叹了一口气,其实自己也应该算是“以自我阉割求荣的佞臣”吧……
慕容英武和薛崇誉争执不下,李托和郭崇岳毫无主张,刘鋹一时也是难以决断,南汉皇帝和内相们的这一次廷议就此草草结束,众人各自回府忙着应对北面的突变,而刘鋹则转入帷幕之后与女相们开起了更高级别的决策会议。
“众位爱卿,外面的吵嚷你们也都听见了,那些外官们不可信任,这些内官固然可信,但是主张却难以统一,四五个人就可以争得势同水火,朕也莫衷一是……还是众卿更能处断国事,不知众卿怎么看?”
面对着女国师樊胡子、女太傅卢琼仙、女侍中黄琼芝和几个宫媪,刘鋹明显放松了许多,这些人才是他最信任的,也是对军国大事最能拿得定主意的。
“那个慕容内中尉有些地方说得倒是不错,此次周主只以州郡兵南来,显然是连番胜利之后过于傲慢,以为我国唾手可得,殊不知我国尚有十万不弱于其禁军之兵,更有诸多知兵的内官,还得到了慕容内中尉所制的火器,明显是我强敌弱。”
卢琼仙看似援引慕容英武的话,可是说着说着却完全偏了:“慕容内中尉肯定是在唐国的时候被周主吓破了胆子,我国都已经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却还以为是唐国孱弱之师对汴梁禁军虎狼的局面,一心只想着保守求和,竟然打算弃守贺州、韶州,没得寒了前线忠勇将士的心。”
“大宝九年,常康县有民妻生子两手四臂,堪称近年来少有的祥瑞;今秋以来,雷屡震陛下寝殿,正是陛下受命于天之兆,北军此时悍然来犯,定然是有来无回。”
樊胡子神神叨叨的几句话,却是让刘鋹想起来一年以前发生的一桩奇事,自己以此祥瑞封博泉神为龙母夫人,尊南海神为昭明帝,只是一直以来都不知道这个祥瑞到底会应在何时何地,这时候听女国师这么一说,刘鋹倒是有些感觉了。
“嗯,果然是上天早有征兆,北军此次来犯,朕确实是尽得天时地利人和,岂能畏缩自保!朕自当分兵驰援北境,待击溃北军之后就挥师北上,或可就此成就帝业。慕容英武险些误我!”
有了卢琼仙的正面肯定和樊胡子的吉兆指引,刘鋹的自信心霎时间就膨胀起来,一时间只觉得南犯的数万周军如同蝼蚁一般,自己挥挥手就可以扫灭,而顺势北伐也不过就是让前军翻越一下五岭的小事。
“不过……前朝宿将潘崇彻在桂州任西北面招讨使,朕再任命伍彦柔为贺州应援使,薛崇誉领兵进驻贺江口为其后援,北面救援韶州却是无人了。”
刘鋹算来算去,却发现自己对最终的胜利信心满满,然而能够率军为自己获取胜利的大将就不多了,本来慕容英武是可以被委以重任的,可惜他胆子太小,刘鋹也就不方便支使他去救援韶州了。
至于让刘鋹亲征,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陛下,臣子郭崇岳素有将略,可以担当大任。”
宫媪梁鸾真见刘鋹在那里慢慢清点手下的将领,连忙内举不避亲,把自己的养子郭崇岳推了出来。郭崇岳一直担任的是纯粹的内官,从内侍监到太微宫使,虽然因为梁鸾真的关系和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刘鋹的信任,当到了内侍中,不过可从来没有领过兵。
然而梁鸾真对自己的养子很有信心啊。
………………………………
第十五章 南汉出兵
大宝十年的九月初八,南汉主刘鋹颁诏,任命伍彦柔为贺州应援使,领士卒、水手、民夫合计三万余人,号称五万大军,自兴王府溯西江、贺江驰援贺州;以内中尉、签书点检司事薛崇誉为西北面马步军都统,率军三万屯驻贺江口;以李承渥为韶州应援使,领士卒、水手、民夫合计五万余人,号称十余万兵力,自兴王府溯始兴江(今北江)驰援韶州;以内侍中郭崇岳为北面招讨使,率军五万进驻洸口。
另外,为了坚定韶州刺史辛延偓与贺州刺史陈守忠的抵抗决心,刘鋹还分别派出内太师李托驰驿至韶州、内太师龚澄枢驰援至贺州,向当地军将宣谕。
兴王府内尚有守军三万,由大将植廷晓率领,加紧增筑城池,内中尉慕容英武受命加紧督造火器。''
九月初八这一天,兴王府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而城内则是街市萧条门可罗雀。为了出兵的安全,海港与城内均进入了戒严,商户纷纷关门,百姓都缩在家中不出,南汉君臣亲至港边为诸路大军送行。
不管是去驰援贺州还是韶州,大军都是以走水路为便利快捷,虽然援军当中的民夫将会在沿途征发,屯驻贺江口与洸口的大军有相当部分早就驻扎在当地了,从兴王府出发的军队和水手仍然达到了近十万,这一天番禺港几乎达到了其建港以来的最大吞吐量。
领军出征的伍彦柔、李承渥、薛崇誉、郭崇岳等人一个个趾高气扬满面得色,看着麾下浩荡的船队、密布的旌旗与船上的健儿,想一想贺州、韶州军报当中周军总共不超过十万人的数量,他们油然感觉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刘鋹看着港口内盛大的军容,第一次发现自己手下的兵力居然如此庞大强劲,心中对女国师的崇信又增强了几分,击败周军进而北上争霸的前景是如此的清晰,让他深感这些年的祥瑞确实其来有自。
至于李托和龚澄枢两人,一大清早就已经乘驿船出发了,倒是没有看到这般强盛的军容,不过临出发前两个人信心满满的样子还是很让刘鋹安慰的。
不过总有人是不合时宜的。
“啧啧,这般军容,别说是和我当年率领的天德军、林帅的镇南军去比了,就是和金陵城中的任意一支禁军都比不过的啊……虽然周军也没有派他们的禁军过来,可是就这种农夫一般的军队,也能与周军野战?”
看着港口码头那一派混乱嘈杂的景象,慕容英武是连连摇头,口中已经是不由自主地评判上了,还好他也知道这种话不能太声张,所以说话时嗓门很自然地压低了,倒也没有几个人听见。
港口码头的人头涌动,在其他人看来是兵力雄厚军容盛大,由此生发的感想则是南犯的周军不足为惧,战而胜之并且进而称霸中原有期,而在慕容英武看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徒以人数虚夸,如果贸然出战的话溃败可期了。
这样的军队,也就只能缩在城墙后面守一守城了,最好还要借助自己搞出来的那些火器的威力,结果南汉君臣竟然光是以兵力数量论强弱,以简单的数量对比论输赢,还以为凑上几万十几万的虚号就能够吓得住周军似的。
但愿这几个领军将领不是那么颟邗,起码在遇挫之后要懂得撤退自保。只要他们胆小一点,败了不去强撑,敢于在不利的战局下弃贺州、韶州于不顾,两路应援大军能够做到及时撤退的话,贺江口与洸口还是有希望守上一守的。
“慕容内中尉,据闻北军分两路南犯,每一路都不足五万人,而我军在贺州、韶州尚有万余守军,州城并不是那么容易丢掉的。北军既要分兵占据沿途城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