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顶不住自心底泛起的恐惧,终于有一个南汉军的士卒歇斯底里地喊出了一声“魔鬼”,然后就扔下了手中的兵器,捂着脑袋转身就跑。
“天兵啊!”
“跑啊!”
“打不过啊!”
…………
一声“魔鬼”,在南汉军当中引出了群声响应,更凸显了这些士卒无比的创意,相比于对面周军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呐喊声,南汉军此时的呼喊虽然真切地反映了他们的心声,却无疑的要嘈杂了许多。
不过南汉军此时的步调却同样是一致的,不光是比他们先前冲锋时的步调要整齐,甚至比对面周军的前冲还要整齐……他们在各自发出了心底的呼喊之后,几乎是齐齐扔下了手中的兵器,然后一个个抱着头转过身来,也不管身后的周军都在做些什么,就这样将后背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卯足了劲向着贺江边上逃窜。
“败了啊……”
冲在最前面因而也是最勇敢的士卒都在一个照面下就死的死逃的逃,早就因为心中的怯意而腿脚哆嗦落在了后边的南汉军士卒那还能有什么客气可讲?在对前面的战况进行了一句非常客观的评价之后,这些人一个个不约而同地扔下了手中的兵器,还有闲暇摘下自己的头盔,甚至开始剥去身上的各色披甲,同时转身向着码头旁边的船队奔去。
在南乡镇这种地方遭遇了敌军的埋伏,眼瞅着镇子外面的伏兵起自三面,在岸上往哪里逃都是不安全的,唯一的逃路也就是贺江上的这支船队了,码头上的踏板那么狭窄,可不能被别人抢先了。
南汉军在受命前冲的时候心思多种多样,行动步调不一,到了此时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个人都想到了停泊在贺江边上的船队,想到了上船的艰难,想到了抢先一步的优势。
“败了啊……”
从最前线发生的溃败浪潮很快就传导到了伍彦柔的身边,前面那些勉强算得上装具齐全手持兵器的家伙都这么快就败下了阵来,这些还在着甲持兵的中军与后军怎么可能不恐慌?更别提那些连战阵操练都不曾经历过的民夫了。
嘈杂的声浪迅速地蔓延了整个码头,南汉军中的聪明人终究还是居于多数的,前线溃退下来的人潮尚未波及码头,踏板边上就已经围满了人群,甚至有一些惶恐无助的士卒眼见正常上船无望而开始往贺江里面跳了。
“稳住!稳住!我军已成背水之势,后退无路!敌军总数不过万人,我军是五万之众,怕他个鸟?!”
眼看麾下这么快就趋于崩溃,伍彦柔不禁气急败坏,尤其令他气急和惶恐的就是,他一开始为了方便指挥全军下船,是选择了在码头中间架开胡床,如今后军往码头边上这么一涌,就连他都找不到上船的路了!
这可真是逼得他要背水一战啊……
………………………………
第二十二章 韶州
“那是甚?”
韶州城南面三十多里的始兴江旁边,锦衣卫亲军金枪左厢第二军都指挥使李延福看着远处正涉曹溪而来的庞然大物,惊愕地发问。
就在贺州道行营进围贺州城并且伏兵于南乡镇的时候,韶州道行营大军也已经抵达了韶州城下。不过与贺州城的局势稍有不同,虽然李托和龚澄枢一样在宣谕完了以后就溜之大吉,然而韶州正当兴王府的北面,又不像贺州那样原属于楚地,刘鋹对韶州还是要比对贺州更加重视一些,随同李托前来韶州宣谕的还有谏议大夫卿文远,李托虽然跑了,卿文远却被留在了韶州监军。''
有谏议大夫这样的朝官监军,韶州城的守军士气明显要比贺州城的守军高那么一大截,再加上韶州城外围的地形与贺州城略有不同,韶州道行营大军一时间并不能将韶州城围死。
在韶州城的东面,发源于大庾岭的浈水自东北向西南流来,于城东绕城而过,在城东南与武溪相会;在韶州城的西面,发源于临武县西山的武溪自西边向东南流来,更是以其河道直接作为了韶州城西面的城壕。
沿途占领了南汉雄州城、始兴县城的韶州道行营大军就是沿着浈水谷道进抵韶州城的,他们在南汉的雄州城和始兴县城虽然缴获了一些船只,但是那些船只太小,数量也太少了,也就是帮着大军运一运辎重,联系一下分隔在浈水两岸的军队,却不足以运输大军越过武溪和始兴江把韶州城给团团围住。
不过都部署曹彬对此不以为意,他是来攻城拔寨的,而不是打算着困死饿死守军,围不死韶州城无所谓,只要攻得下来就行。
韶州城周边并没有什么敌军,邻近县镇的守军已经都已经退到了韶州城内,韶州道行营大军肃清周边的行动非常顺利,大军很快就解决了武溪、始兴江以东地区,然后李延福就受命带着他的金枪左厢第二军向南肃正。
刚刚率军南进了三十里,全军就被曹溪所阻,虽然曹溪的河道不算太宽,河水也不是很深,但是徒涉依然有相当大的风险,李延福正在琢磨从哪里弄船或者架桥渡过面前的曹溪呢,结果就听到斥候汇报曹溪南面来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南汉军。
来到曹溪旁边,透过千里镜,李延福就看到对面的南汉军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一片,而且对方居然既不架桥也没有使用渡船,而是直接用一头头巨兽载着士卒徒涉。
看着一头巨兽的背上就能够载运十多个人,河水只能没到巨兽的腹背之间,而且湍急的河流根本就无法撼动巨兽的身躯,李延福是看得目瞪口呆。
“据乡民说,那种巨兽叫做大象,一头就重达千斤,背上可以装载十多个人,南汉军中有象阵之法,寻常军阵难以当其一击。”
南汉的赋敛极其苛酷,郭炜根据这种情报要求各路大军善加攻心,韶州道行营大军进入南汉境内这些天来,倒是以“吊民伐罪”和攻下岭南地区之后就实行轻徭薄赋的宣传招揽了不少乡民担任向导和民夫,金枪左厢第二军的这次行动同样有岭南的乡民向导。
斥候在河边发现敌情的时候,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千里镜看到了南汉军中的那些大象的,大为惊异的他当时就求教于随同他探查行军道路的向导,幸好这个向导并不是一般的乡民,却是见识过南汉军象阵的,于是将自己的见闻全数告诉了斥候。
此时被李延福问到的斥候,只是照本宣科而已。
“象阵之法……”
李延福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倒不是因为他被斥候转述的那句“寻常军阵难以当其一击”给吓住了,只是对面的南汉军看上去差不多有数万人之众,乡民说的那种大象总有上千头的样子,一头那种庞然大物可以运载十多个人,曹溪根本就挡不住南汉军徒涉,而他李延福手下仅有一个军的兵力,又缺乏对敌象阵的经验,想要在此地阻击南汉军渡河,心里面还真是没有什么底。
不过要他就这么在敌军面前灰溜溜地撤退,李延福心中却也是非常抵触的。
他李延福是什么人?那是成德军节度使、真定尹李重进的长子,李重进是太祖的亲外甥,他李延福可是货真价实的天子戚里,和当今皇帝同一辈的亲戚!而且他李延福也没有多靠门荫升迁,他是第一批入武学进修的少年之一,又在当今皇帝一手创建的锦衣卫亲军当中成为骨干将领,是当今皇帝亲信中的亲信,现在担当征伐岭南的东路军核心重任,怎么能够面对强敌仓皇而退呢?
虽然从理智上来说,这时候真的是应该暂时退避的,但是锦衣卫亲军什么时候后退过?他李延福什么时候打过败仗了?当然,像现在这样在敌前转身退避并不能算打了败仗,因为双方根本就没有接战嘛,但是这种事情传出去就好说不好听了。
“都军头,敌军势大,我军还是以暂避为宜。孙子有云,‘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敌军有大象助其徒涉曹溪,我军难以依河阻敌,而敌军兵力数十倍于我,都军头切不可在此意气用事。”
进言的是金枪左厢第二军都虞候孙全璋,眼见李延福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看他的脸色犹豫不定,确有意气用事留在这里蛮来的迹象,其他将佐心中有话却不便直说,孙全璋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其他人很怕李延福,不敢直言抹了他的面子,孙全璋却不怎么怕。李延福出身高贵,又很得当今皇帝亲信,孙全璋倒也不会差了太多。
孙全璋是已故护**节度使、赠太师孙方谏的次子,右神武大将军孙行友和檀州刺史的侄子,得胜军使孙全晖的二弟,家世固然要比李延福差上一些,却也不会差得太多。而他自己出身于殿直,曾经代表当今皇帝出使外藩,又进入了武学接受培训,然后被派到锦衣卫亲军中任职,得皇帝的信重也是不比李延福差很多的。
再说如今这里的将佐之中,除了军都指挥使李延福之外,就数孙全璋的军都虞候位高了,所以合该他出头进言。
“意气用事?”
李延福皱了皱眉头,不过听出来说话的是孙全璋之后,也不好怎么发脾气,只是淡淡地问道:“就算是敌众我寡,而且兵力相差甚为悬殊,我锦衣卫亲军向来又惧怕过何人?不与敌接战即退军,岂不是堕了我军的声名?”
“都军头!我军受命扫清韶州南面,原本只是清理南汉韶州附近寻常县镇守军,大帅却不是让我等以一军之力阻挡南汉数万援军的。如今我军获悉敌援军消息,并且知道了对方军中有千余头大象,敌将会象阵之法,此时自然要以回报军情为重,一时的争胜又能值得什么?”
既然已经说了,孙全璋倒是不妨就把事情完全说开,而且他从李延福的语气当中也听出来了对方的犹豫,估计他也是接受了自己撤军的建议,只是被自己说了一句“意气用事”,一时间面子上有点抹不开了。
“都军头!我军纯以步行,敌军有大象为坐骑,虽然大象平常不如战马快速,应急冲刺起来却也快过了人,若是等敌军大部过河,我军就走不及了。”
见李延福还有一些迟疑,孙全璋忍不住加紧催促。
不料李延福听到孙全璋的这句话,眼睛却是为之一亮:“哦!你知道大象的特点?那么知道怎么对付象阵么?”
“都军头,还是先下令全军退回吧,仅以我第二军一军之力,即便是有对付象阵的良法,在数万敌军面前也难以施为。如何对付南汉军的象阵,自然是等到回军之后将情报告诉大帅,然后众将一起群策群议。”
孙全璋不为所动,只是一个劲地催促着李延福撤军。
“好吧,就如你所愿,撤军撤军!这还是我第一次在敌军面前逃跑呢……”
知道在众寡悬殊而且对敌军战法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强行作战太过不利,李延福也只好择善而从,只是在发布撤军命令的时候仍然是心有不甘,免不了反复嘟囔着自己遭逢的生平第一次奇耻大辱。
…………
“应援使,曹溪北面发现有军队行动,看旗号不是韶州驻军,有些像北军。”
曹溪南面,李承渥接到了前军的汇报。
“嗯……北军已经到了这里么,这么说韶州城已经处于北军的兵锋之下了?曹溪北面的敌军是马军还是步军,有多少人马?”
李承渥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