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虽然在战前对卢收和远在兴王府的皇帝颇多腹诽,不过一场恶战之后还能够活蹦乱跳的就已经是走运了,这个时候招讨使画出来的饼再怎么遥远,听起来却还是很美的,不管这些士卒们是不是真的相信卢收的承诺,最起码他们在言语间是相信了。
…………
获胜之后的南汉军是个个情绪激昂,似乎立功、封赏和酒宴就已经摆在了面前,而岭下周军的营寨之中却是一片沉寂。
“真没有想到骑田岭上的敌军这么难啃,从冯乘城到贺州,大大小小的城池都打过来了,很多城池都只是一两天时间就攻下来了,南乡镇俺们用一万多人就歼灭了南汉援军三万多,不曾想却在这个小小的连州边上的小山寨吃了瘪。”
郴州刺史朱宪忿忿不平地说道,方才的那一阵是他带着郴州兵打的,虽然死伤并不算多,但是最终他还是从山上灰头土脸地退了下来,这事想一想就令人憋气。
“好了,骑田岭终究是一道险峻山岭,敌军又是在险要处立下山寨的,一时间攻不下来也正常,我军一路以来赢得太顺了,所以在这里稍稍遇阻就感觉很挫败,其实大可不必。”
王继勋皱着眉头安慰着朱宪,只是看他的那副神情,分明是口不对心。
这也难怪,去打南乡镇那边过来的南汉援军的是行营都部署何继筠,后来继续往南攻下开建寨的是张思钧率领的以伏波旅第六军为核心的前军,现在何继筠率领的主力对昭州的进攻听说也是一帆风顺,南汉的昭州刺史田行稠已经弃城而遁了,昭州事实上已经落入了贺州道行营主力的掌中,虽然主力前锋距离昭州城还有上百里地。
全军一直都打得很顺利,分兵之后的其他各路也都是高歌猛进,哪怕是负责造船的人都能够把贺江口那里的敌军吓得龟缩不前,偏偏他王继勋带的这一路人马就在骑田岭下遇阻了,向来在军中争强好胜的“王三铁”怎么可能会甘心。
只是他作为方面主将,眼看着属下陷入了急躁情绪,此时却是万万不能跟着一起乱了阵脚,因此也就只好口是心非地安慰朱宪一番了。
听到王继勋这么说,朱宪倒是不好再继续烦躁下去了,只是前面骑田岭上的南汉军山寨也着实难缠,那个守将把防御做得非常到位,大军刚到的时候就发起凌厉的夜袭,结果是遭遇埋伏;现在有想趁敌军新胜懈怠而突袭,结果干脆是从头到尾毫无机会地败退下来,面对这样的敌人,大家又不好发牢骚,一时之间也就只能闷坐着了。
“报!郴州沿边招收指挥使、持节春州刺史李廷珪求见。”
中军官的一声通报打破了大帐内的沉寂,王继勋登时就是眼前一亮,连声说道:“快快有请!”
李廷珪这人王继勋是知道的,两年之前他还是湖南这边周军将领的敌人呢,作为南汉的土军都知兵马使,此人练兵有方,治军有恩,很得连州军心,在双方的几次摩擦当中可是让郴州和桂阳监的周军吃了一些小亏的。
此人在这个时候从郴州跑来求见,肯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cente
………………………………
第七章 带路当然要彻底
第七章
带路当然要彻底
“李大夫此番自郴州来,不知是有何见教?王某在此洗耳恭听了。”
大帐内的将佐们将李廷珙迎了进去,众人刚刚落座,王继勋就很干脆地向李廷珙发问了。军情紧急,可容不得大伙儿在这里弄那么多虚文,按照战前的计划,贺州道行营与韶州道行营都会向连州派出一支偏师,王继勋可不光是要和岭上的南汉守军作战,还要与韶州道行营的那支偏师竞争,谁先占领连州,哪一路就更有光彩。
虽然没有太多的虚文,不过王继勋对李廷珙那是相当的客气有礼,李廷珙从南汉投效大周之后,被朝廷授予郴州沿边招收指挥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持节春州刺史,方才中军官通报的时候并没有报那么多头衔,然而王继勋对这些头衔都是知道的,所以在称呼上自然是有所考虑。
“副帅言重了,属下对于战胜骑田岭上之敌有些浅见,那也是因为属下出身于此,多少算是知彼了,如何敢称见教。”
朝廷对李廷珙的待遇相当高,他自然是很感激的,不过王继勋可是大周的宿将,身任朗州团练使,又是这一战西路方面的副都部署,虽然李廷珙还是驻在郴州而并没有随同贺州道行营,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他确实是王继勋的属下,因此他怎么可能在王继勋的面前托大。
略微谦逊了一番,李廷珙还是迅速地转入了正题:“敌将卢收以重兵屯戍骑田岭坚壁御守,警哨严密守备有方,我军自下仰攻,上岭的道路又不够通畅,若是正面攻击,属下也并无妙计取胜。不过卢收所领兵卒多为属下故旧部曲,属下知道此等人多是如同属下一般久已愿意输诚于朝廷,只要让属下前去招降,这些人必为所动。”
原来李廷珙打的是这个主意,骑田岭的地势太好,卢收的战术应对也都没有丝毫差错,以正战进攻应该说王继勋已经是做到了最好,但是在短时间内的确是很难获胜的,就算是熟悉当地形势的卢收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良策。
只是打仗讲究的除了天时地利以外,还有一个人和,在多数时候人和还是更核心的要素,到了所谓舟中之人尽为敌国的时候,再怎么样的金城汤池那都是不可恃的。(。赢q币,)
现在李廷珙就是认为虽然卢收难以战胜,但是他的部下军心却大有可以利用之处,坚固的堡垒是可以从内部攻克的。
“哦?”王继勋挑了挑眉毛,“李大夫一年多以前越岭来投朝廷,当时也只是带了百余名亲兵,那些士卒却并未追随李大夫效忠朝廷,如今时过境迁,他们却反而会听李大夫的指使?”
王继勋会有这种疑问也是很正常的,李廷珙当初北走投奔大周的时候虽然说不上是孤家寡人,那也终究只是从连州这边带走了一百多个人,其他的故旧部曲可没有谁跟着他跑了。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双方的这种故旧之情本来就已经淡了一些,再加上卢收就任连州招讨使之后肯定会在军中努力消除李廷珙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廷珙又是从哪里来的自信?
“副帅有所不知,一年之前朝廷并没有表露兼并之意,只是属下以岭南群阉用事忠直之士多衔冤而死,百姓苦于征敛而民不聊生,这才久怀去志,又见朝廷连番灭蜀伐唐,所以暗自揣测当今圣上志在尽削除僭伪,岭南也终将不免,这才决意投顺朝廷以为先导。此等戍卒都是家在岭南,又昧于见识,当时却哪里肯抛家舍业同我北归?而今情况却是大为不同,朝廷兼并岭南之意已经是表露无遗,两路大军也是连战连捷,岭南一统于大周指日可待,此时见召岂能不从?”
对于王继勋这样浅层的疑问,李廷珙显然是成竹在胸的。对于卢收所部的军心动向,他可是不光有理论上的分析,这一年以来担任郴州沿边招收指挥使,他李廷珙干的就是招降纳叛的活计,和连州这边故旧部曲的联系其实一直就没有断过。
那些士卒当然不会有李廷珙的远见卓识,所以要想让他们抛家舍业连累家人地投奔大周,那是很难的,即使有亲厚如李廷珙带头也不行。不过现在情势不同了,南汉转眼就看着要亡了,他们这时候向周军投顺并不会连累到家人,也不必离开家乡,那么只要李廷珙出面,他相信那些士卒们会很踊跃的。
“副帅,李大夫言之有理,再说那骑田岭的山寨也确实难打,就让李大夫去试一试招降守军吧,反正又不会伤损什么。”
先前还在为自己攻击失利而窝火的朱宪适时地插了一句话,作为曾经亲自率军向骑田岭上的南汉守军发起攻击的人,他显然是很清楚这一次作战的难度的。虽然由李廷珙出面招降敌军的话,攻克连州的功劳差不多就得全归李廷珙了,但是只要能够减少儿郎们的损伤,朱宪倒也是愿意就这么认了。
“嗯……这话说得也是。”
听了朱宪的话,王继勋不由得目光闪动,确实,以骑田岭山寨占据的地形优势,以他所率的部队最终也不是打不下来,只不过肯定会被南汉守军拖成旷日持久,这显然是不符合作战要求的。就算是东路军的那支偏师能够从卢收的身后打过来,使得攻取连州的这一仗可以如期完成,那功劳也主要会是东路军的,他顶多也就是可以捞一个牵制之功。
而让李廷珙前去招降他的旧部,即使不能成功,其实自己这边也没有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再耽误一两天而已,有可能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多耽误那么一两天又算得了什么!
假如李廷珙的招降成功了呢?那李廷珙当然是会拿一个头功的,但是自己也不亏啊……对于挫败卢收自己也能捞一个主将的领导之功,而且抢在东路军前面占领连山县甚至是连州城,让东西两路军连成一片,这个功劳可铁定是他的了。
“好!那就有劳李大夫了。只是李大夫也不必亲身犯险,以卢收那样的顽固,入敌营做说客就大可不必了,李大夫只需要到岭下现身,那些故旧部曲自然能够识得出李大夫,若是他们真像李大夫说的那样,那么只要让他们见到李大夫就可以了。”
王继勋固然是同意了让李廷珙去招降,却不敢让他进南汉军的山寨去做说客,这要是那个卢收脑子一发热抓住李廷珙砍了,王继勋需要担的干系可不会小。所以他只准备护送李廷珙到南汉军山寨下面一箭之地以外,既能让南汉守军都看得清楚来人是谁,又不会让李廷珙受到矢石伤害。
至于骑田岭左近的地形倒是不必细讲,李廷珙就是从这边出来的,王继勋相信他比自己还要清楚。
…………
又是一天的朝阳升起,当日头转上了连绵的山头,从骑田岭的山脊洒向西麓山脚下的时候,正在寨墙上巡视的卢收发现从岭下周军的营寨之中跑出来一标人马。
“嗯!周军居然选在这种时候进攻?”
看着被阳光染成了一片金色的周军营寨,看着正在出营的那一路人马被阳光照射得闪闪发亮的旗帜、甲胄,还有那一张张分外亮堂的脸庞,卢收心里面不住地犯着嘀咕。
周军前面的两次进攻虽然都宣告失败了,但是一次选择在没有月光的午夜偷袭,而且是刚刚来到岭下就发起袭击,一次则是选择在午后,趁着阳光西晒严重妨碍守军视线的时候,在进攻发起时间的选择上,周军主将可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但是今天算是怎么一回事?周军居然准备迎着阳光向自己的山寨发起仰攻?本来他们就在地利方面大大的吃亏了,现在居然连有限的天时也不要了?莫非是战事紧迫,周主或者贺州那边的周军主将催迫得紧,以致于让这里的周军将领不顾一切了?
正在思忖间,就见这支周军很快就来到了岭下,其中的数百名步卒距离山寨有将近两百步远就立住了阵脚,而前面的十几骑却簇拥着一面大旗继续向前,直到距离山寨一百五十步不到才止住了马蹄。
“郴州沿边招收指挥使……李!”
“是李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