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宝,快去把武德使请来,朕有话要问。”
想到就做,郭炜也是一个坐言起行的性子,既然通过反思体会到了自己在行事方面的某些缺憾,那当然是要及时地补救的,而想要操持这两个弟弟的婚事,首先就得了解有几家人适合。
这种事情,固然也适合其他人去做,不过锦衣卫巡检司都巡检、武德使章瑜显然是最适合的,锦衣卫巡检司那里各个大臣、节度使的家事档案应该是最完整的了。而且对于他来说,新年假期完全不是问题,但凡郭炜有召唤,章瑜都是随叫随到的,郭炜对他也甚少避忌,不像是其他的文武大臣,郭炜多少还得对他们保持相当的客气尊重。
“是,小臣这就去。”
碰上今日值班的黄门窦神宝虽然有些意外皇帝临到要傍晚了还召见大臣,但是也没有多话,养父窦思俨是皇城使,兄长窦神兴是内班高品,窦神宝自然学会了唯圣命是从,对于皇帝的吩咐从不质疑和拖延。
再说现今这个皇帝随时随地召见武德使也是很常有的事情,光是经过窦神宝传唤的就有好几次了,这事他熟门熟路。
…………
“伯玉,在京三品以上在任或者致仕文武,在外团练使以上守臣,可有哪几家的家中有适龄待嫁的女儿,明后两日速速将详情报与朕听。”
章瑜在新年假期倒也没有出去游玩饮宴,得到郭炜的召唤匆匆进宫,还没等他歇上一口气,郭炜的吩咐就下来了。
“这个……”章瑜的那张胖脸顿时就显出几分迟疑,“陛下,锦衣卫巡检司那里的材料确实很齐全,但是那些人家的适龄待嫁的女儿……都只有一些年龄排行之类的情况,至于闺德闺容之类的事情,却是从来不曾打探得详细,若是就这两天赶着要,怕是来不及打探了。”
郭炜的话说得如此明白,哪怕章瑜并不费神去猜到底是谁要娶亲,但是需要烦劳到皇帝亲自来出面,即便不是皇帝自己纳妃,那也是相当了不得的大事了,这可万万马虎不得。照理来说两家结亲主要看的是门当户对,是对方的家族力量和背景,具体那个小娘子是怎么个情况,多半并不属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然而现在这是皇帝亲自过问的大事,这一点却是不能疏忽了。
锦衣卫巡检司关于主要大臣的情报搜集确实很细致,但是也没有细致到哪家的女儿品貌如何这种事情都记录在案的地步,谁家的长子和主要嫡子为人作派怎样倒是查探得比较详细一些。
章瑜倒不是怕这种疏忽最后会招致郭炜的埋怨,而是以两人之间的主臣情分,他更愿意主动地为郭炜考虑到这些情况。
“唔……是这样的啊……”
听到章瑜的回答,郭炜这才意识到自己对锦衣卫巡检司的情报能力高估了,虽然他始终都是以自己曾经见识过的那些情报机构的能力和做法去要求锦衣卫巡检司、兵部职方司和枢密院侦谍司这些个情报机构,给他们不断地灌输工业社会的情报工作理念,但是毕竟做事的人还是那些人,而且社会上总的脱产人员也就是那么一点,想要做到工业社会中的情报机构做到的那些事,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在对外军事情报和对内维稳情报的搜集方面能够超过这个时代的一般水平而向工业社会的情报工作尽力逼近,这就已经是郭炜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变化了,确实不能要求太多。
“嗯,那就缓上几天,去把在京三品以上在任或者致仕文武和在外团练使以上守臣家中适龄待嫁女儿的情况调查清楚,然后把详细资料送到宫中来,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够不够?”
资料不足就不能马虎,既然自己已经想到了要关心两个弟弟的婚事,那就不能为了表面上的雷厉风行而抢时间,想当初太后符昭琼为了自己的婚事可是很花了一番心思的,自己当然得好好地回报在两个弟弟身上。
当然,具体要这些资料干什么,郭炜并不打算对章瑜明言,虽然章瑜从来没有因为把个人的杂念掺杂到工作当中而误事,但是郭炜还是不想因为任务的偏向而影响到了情报搜集工作的纯粹性——就让章瑜尽心尽力地去搜集完整的资料吧,没必要让他从为两位亲王选夫人的角度去主动考虑和裁剪资料了。
“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
章瑜松了一口气,锦衣卫巡检司的人手的确不算是很充裕,平常也就是调查一下主要的文武官员及其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能面面俱到,不过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定向调查的话,那却一点都没有难度。
好在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异常状态,不需要锦衣卫巡检司投入大力去维稳,调查这种事情固然有些不务正业了,但这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那也就是正业。
于是在半个月之后,章瑜带着厚厚的一摞资料来到广政殿的时候,着实把郭炜吓了一跳。
“嗯,不错伯玉搜集整理资料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虽然锦衣卫巡检司的情报工作能力的确不能过高估计,他们终究是难以和郭炜曾经耳濡目染的那些个著名机构相提并论,但是秒杀同时代的同行却是不成问题,尤其是在郭炜指定他们只搜集资料而并不去追寻真相的时候。
就像这一次,郭炜就只是交代让章瑜去搜集文武大臣家中的适龄待嫁女儿的资料,而不要求他们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并给出什么意向性的评价。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现在交到郭炜案头的资料足足有十几斤重,得要他在此付出相当的心力才能整理筛选出一定的结论来。
不过谁让自己是长兄呢?谁让当初符昭琼为了自己的婚事那么费心呢?那么自己在回报的时候就不能嫌麻烦,至少得像对待自己的婚事那么认真,想当初自己从那些资料里面选中李秀梅的时候,其过程可算得是兴致盎然了。
好在南汉已经平定,而南征的军队以及俘虏有都还在返回东京的路上,一时半会儿也不到举行献俘仪式的时候,除了三个重臣的亡故,国内和周边在近期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在新任命的官员到任之后,郭炜倒是可以把不少精力放到弟弟们的婚事上面去。
。。。
更多到,地址
………………………………
第二十一章 为弟择偶
第二十一章为弟择偶
“娘娘,在今年正旦的家宴上,我才蓦然发觉训哥和让哥两个都已经成年,到了该纳夫人的时候了,都怪我平日尽想着军国大事,却忘记了尽兄长的责任,疏忽了对两个阿弟的关心。(赢q币,)”
慈寿殿中,郭炜在每天一次的问安之后,通过如此自我批评,很快就把话题转到了郭熙训和郭熙让两个人的婚事上面去。
符昭琼略有些诧异,那个往日神采飞扬尽想着文治武功混一天下的皇帝,也会有这种感触的么?虽然看得出来皇帝自小的时候就对训哥颇为爱护,不过在他登基之后可是很少有这样直承认错的时候,而且他这样每天过来问安完全尽到了礼数,符昭琼却感觉得到皇帝这么做更多的是一种敷衍,但是今天他说话的样子可就完全不是什么敷衍了。
正旦那天家宴上发生的那点小事,符昭琼自然也是听说了的,虽然皇帝在当时并没有怪责训哥,还坦承对方说得不错,但是她不可能没有担心的。如今看来,这份担心却是有些庸人自扰了,皇帝对训哥的醉话是真的不怪责,当然也不是全无挂怀,只不过皇帝对此的回应是首先自省了作为皇帝和兄长双重身份在对待几个弟弟的问题上的缺失,并且还迅速地准备做补救。
这样的状况,无疑让符昭琼大感宽慰,同时也对皇帝能够一反常态地自省感到惊奇,皇帝敷衍着对自己尽礼数那是无所谓的,只要他真心地关爱两个弟弟那就很好。当然,符昭琼依旧是将这些情绪很好地掩藏在了她端庄雍容的外表之下。
“皇帝绍述先帝的遗志,始终都以混一天下为念,戎马倥偬间一时疏忽了身边人,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只要在操心军国大事之余还能想得到他们,那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符昭琼的话却不尽然是针对郭炜提到的两个弟弟,而是顺势将话题扩展到了皇帝的身边人。在她看来,皇帝在宫中的用时和用心都是不够的,虽然说去年内宫诞下了三个皇子皇女,比起往年来说已经是大添丁口,不过作为皇帝来说,大婚都有十年了,登基也有八年,却还只有两个皇子,这可是远远不够的。(。赢q币,)
皇帝的后妃看起来还是不少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皇帝并没有在她们身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年能够有那样的成绩多半是赶巧了,要知道皇后的第二次生产距离第一次都已经有六年时间了,而赵贵妃的第二次生产距离第一次也有四年,这中间的空当皇帝可并不是都在率军亲征,待在东京的时间也是不老少的,主要还是皇帝操心外事太多了,在后宫的耕耘不够尽心。
成婚十年只有二子三女,别说是作为嫔妃众多的皇帝了,即使在一般的贵人当中都算是少的,唯一的一点优势和特异之处,大概就是生下来的五个儿女都很健康。
“呃……我哪里会忘记了他们,只是稍微有些疏忽了……”
郭炜心中那个汗啊……这符昭琼也就是比自己大着一岁吧,只因为嫁给了郭荣,现在的身份是太后,于是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关心起自己的……那个生活?符昭琼话中的弦外之音,郭炜自然并不需要她说得太分明就已经很明白了,不过被一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年轻妇人这么说,而且这个年轻妇人还是一个寡妇,这种感觉真的是很微妙。
嗯,如果不是符昭琼一向端庄自持,如果不是郭炜没有什么特殊的癖好,这种情况多半就会让他想歪了。至于现在么……符昭琼这是在尽着“母亲”的本分,更是在尽着太后的职责,即使郭炜有再多的怪异感觉,实际情况对符昭琼来说那都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郭炜并不喜欢和别的什么人一起讨论自己的……那个什么生活,哪怕这人是太后也罢。所以还是尽快切入主题吧:“娘娘,训哥虽然年纪还不算很大,不过今年也该算十六岁了,让哥只比他小一岁,都到了应该成婚的年龄,尤其是训哥,其实在去年就应该为他纳夫人的。也就是我去年都去操心对岭南的战事去了,稍稍疏忽了此事,如今既然想了起来,就想着不如趁机把两个人的婚事一起办了,所以这半个月我让章瑜把主要文武贵人家中的适龄待嫁女儿的资料理了理,然后我在其中选了两家……”
嗯,想当初符昭琼操持自己的婚事的时候,那是把全部资料都发给了自己,让自己去自主选择,而如今自己却要对两个弟弟的婚姻大包大揽,并不打算给他们什么自主选择权,而是要包办婚姻到底,似乎不算是回报得太好。
可是两次的情况实际上有不少差别的。
符昭琼当初是刚刚入宫没有多久,她的皇后姐姐才去世一年,自己都还没有正位为皇后,那在打理皇子的大婚时当然就不好全部大包大揽了;而郭炜比郭熙训大了有一轮,皇帝都当了八年,既然如今想起来身为长兄的责任,那么全面包办显然没有任何的不妥。
这是在两个承办人之间的差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